济源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课题.doc_第1页
济源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课题.doc_第2页
济源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课题.doc_第3页
济源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课题.doc_第4页
济源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课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源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课题初中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结 题 报 告济源市济水一中课题组2009年11月目 录立项通知书复印件1初中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2“初中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方案7市“十一五”课题初中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16初中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活动记录42初中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活动记录45初中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活动记录48初中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活动记录51教育科学研究促我专业成长56课题研究个人总结60数学学习方法研究总结62全等三角形复习说课稿70全等三角形复习评课与反思74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76重能力讲方法,既“学会”又“会学”80数学错题集:让错题“变废为宝”86浅谈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88谈谈如何对初一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93数学学习“三步曲”98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101从“我满堂言”到“学生自主探”106立项通知书复印件初中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的名称:初中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的提出的背景:1初中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这一阶段学生如果整天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简单重复中,他们就会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自然地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这样,我们无法指望他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更不能要求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建立和形成旨在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自主学习方式势在必行。2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谓“持续”,意为:有再提高的底蕴,坚实的基础,有持久性、有后劲、有发展的空间。因此,要求在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既重视学生素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把学生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课题研究的意义: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思维的自主学习习惯,利于人才培养,能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方式的新旧交替,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进行发现、探究、研究性的自主学习,对于学生各种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课题研究的目标:1研究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既“五环节”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进入问题情境(激起探究动作)自主探究研究(猜测验证证明)提炼交流发言(归纳总结提炼)变式应用巩固(发散收敛活用)反思总结提高(检测回顾引伸)。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发现、探索、探究性的自主学习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上经历发现、探究、合作交流、质疑、倾听、回顾反思等活动过程,使学生更好地学会自主学习。3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真正体现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师生间实现真正的“精神交流”,采用“个人、小组、全班”三结合合作交流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学会”到“会学”,直到“要学”提高学生思维品质,让智慧得到最佳发挥。课题研究的内容:1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自觉性观察比较、倾听、质疑、独立自学、群体议论、合作交流、归纳反思等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2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最终产生三种力量:激发动作的力量,使无能的手变成万能的手;引活思想的力量,请大家的头脑出来做双手的司令官;释放创新的能量,创造更“新”价值的力量。3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优化个性发展,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4发现、探究、研究性、交互式等自主学习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和收益,以及各种自主学习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等现代教育理论,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结合数学课堂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假设:1. 通过实验研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张扬学习个性,让学生真正全身心的去活动、操作、考察、探究、经历、实践,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方式,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增强自我反馈,自我调控的能力。 2.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变学生的被动思维为积极主动的探索思维,变学生自我封闭的学习为互助合作开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选择发现、探索、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在合作交流中获取并积极学习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使思维得到发展,思路得到拓展,智慧得到最佳发挥,真正使数学教学变成数学活动。3. 学会深入的学习,形成良好的问题观,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感受数学的真实、亲切和自然,认识数学的价值和使用,懂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不可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情感与数学价值观等。实验变量:1 自变量:实验的自变量遵循中学数学教学内容,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引导探索合理交流解决示范变式训练归纳小结”的学习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培养创新、发展性人才。2 因变量:采取情境引入,问题发现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使学生学会自主的发现、探究、质疑、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反思,感悟体验等,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和现象的能力。3无关变量:(1) 按原教学班进行实验研究。(2) 第一轮实验班安排如下:初一(7)(8)为试验班,翟立平任实验教师:初一(11)(12)为试验班,牛利民任实验教师:初一(13)(14)为试验班,郑艳霞任实验教师:初二(3)(4)为试验班,王毅任实验教师:初二(7)(8)为试验班,蒋燕萍任实验教师:初二(9)(10)为试验班,张海峰任实验教师:初三(9)为试验班,姚素琴任实验教师:初三(13)(14)为试验班,黄小国任实验教师:(3)同年级各班的硬件设施相同,教材相同。测验标准一致,要有科学性、稳定性。4实验对象:一年级六个班为第一研究小组。初二年级四个班为第二研究小组。初三年级三个班为第三研究小组。具体要求:1 最大限度提高实验效果,课题组其他教师每周必须听1节实验课,并利用备课组活动共同参与评论、探讨,使其尽快完善。2 实验班教学中的点集成果慢慢渗透到其它同行班,使实验成果得以延续。3 做好实验记录,整理资料,注重交流。组织形式:主 持 人:黄小国成 员: 姚素琴 王 毅 蒋燕萍 翟立平 郑艳霞 牛利民 张海峰 “初中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济水一中是一所市属初级中学,近几年来,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已成为市德育示范学校,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中招升学率始终位居全市第一。但是实践又使我们感到,由于缺乏现代教育思想和科学理论的系统指导,学校教育尚未从根本上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效益,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精神,加大科学兴校,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在此基础上,我们于2006年10月承担了“初中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的课题研究任务。1、学法指导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潮流来看,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科技革命,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人的知识不断更新,欲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人才,必须善于学习、实践和创造。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报告明确提出了未来社会对人的四项要求,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广大教师要更新观念,在新的教学观指导下,进行教学方法、学习指导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21世纪的教育观就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学以致用、学习创造。学会学习,是现代人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教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成为世界性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趋势。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教师的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不少弊端:不注意研究学生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以教师教为中心,课堂上进行“满堂灌”,重教法,轻学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需要、个性发展和素质发展的需要。而现代教育观念则强调以学生为主,要求受教育者不仅是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变“教为中心”为“学为中心”,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2、学法指导是学生自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学习实际的需要来看,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因课程门类增多,教学内容加大,适应不了快节奏、大容量的初中学习生活,迫切需要教师进行学习方法指导,通过教师的学法指导学会学习,获得全面发展。调查表明,学习成绩优秀学生之所以成绩优秀,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学习方法比较科学;学习困难学生之所以学习困难,也往往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快速发展,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从学生生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进入初中,正值发育的高峰期,他们的精力特别旺盛,可塑性强,某些学习方法没有形成定势,具有较好接受学法指导的条件;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初中生独立性、自尊心、好胜心明显增强,而且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接受新事物较快,具有自我探索、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具备了接受教师的学法指导、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具备了接受教师的学法指导、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学习过程、调整自己学习方式的心理素质基础。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学法指导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研究目的1、通过学法指导研究与实践,树立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的教学观,坚持教法服务于学法的原则,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2、通过学法指导研究与实践,弘扬学生的主动性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的台阶,基本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为把我校建设成一所高质量、高品位、有特色的规范化学校作出贡献。3、通过学法指导研究与实践,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我校的科研型教师工程、名师工程起到推动作用。 三、研究内容学法指导研究内容基本由五个方面构成: 1、学习能力的开发:以学科教学为着力点,加强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等的培养,主要解决能不能学的问题。 2、学习动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目的性,探索普及学习心理学知识的方法,包括对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指导,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学习技巧,解决愿不愿学的问题。3、对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其方法的指导:以学习过程为主线,探索通用的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预习、课堂学习、复习、作业、总结、课外学习与实践等学习环节的具体方法,主要解决会不会学的问题。4、探索学法指导的综合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探索学习方法课的指导方法;探索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方法;探索家庭学习方法的指导方法。5、研究学法指导对端正学习目的、培养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进行非智力因素培育所起的作用,使学法指导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得力措施。四、理论依据1、 潜能开发理论:脑科学研究证实。每个人都是富有潜能的创造者,中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智力、开发学生潜能的最佳时期,只要教育恰当,引导得法,完全有可能把青少年头脑中蕴藏的智慧潜能进一步开发出来。2、主体性学习理论:马克思认为,人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事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进发展和完善。3、心理学理论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基本动力,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有着好动、好奇、好胜、喜异、爱新等心理特征。一旦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就会有效地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共同探求知识奥秘的动力。4、教育学理论依据:素质教育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教师引导学习讨论,师生共同探究等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协作,能力和思考表达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五、研究原则依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我们确定了以下研究原则: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指导的地位,教师的教代替不了学生的学,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意识。2、整体性原则。实验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注重技能、非智力因素、自我监控等方面的培养。3、个体性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允许有个性差异的出现,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让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有不同的经历,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4、反馈性原则。教学是一个双向的活动过程,存在着反馈的机制。对学生来说,反馈能使他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学习行为进行调控、修正。对教师来说,反馈可了解教与学的效果,对教学过程不断作出调整,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效能。5、科学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现代教学理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要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的实际制定出教学计划和确定探究方法、教学模式,做到既科学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六、研究方法1、教师充分挖掘文本,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做到用好课本,而不是教好课本。2、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理论与经验的学习研究,对“自主学习”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确的认识,确立课题的理论支撑,加强理论学习,使我得到理论的提高。3、比较法。选定实验班,以平行班为对照班,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4、调查法。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调查,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及时施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5、个案法。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七、研究步骤与措施1、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1)成立课题小组:课题负责人:黄小国(中学一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撰写省市级论文10多篇。)主要成员:郑艳霞 王毅 蒋燕萍 姚素琴 牛利民 翟立平 张海峰课题研究成员均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的数学课骨干教师。(2)确定人员分工。王 毅:课题论证郑艳霞: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蒋燕萍:制定研究计划牛利民:设置中期检查表翟立平:课题进展情况记录张海峰:课题进展情况记录姚素琴:课题中期研究汇报黄小国:课题结题报告(3)学习相关理论,制定研究方案。2、实施阶段(2007年1月-2009年11月)(1)深入三个年级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学情分析。(2)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理论,转变教师观念,培养骨干教师。(3)以课堂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题的实践,推动课题发展。(4)与学生进行心得交流并整理成书面材料。(5)实验班与平行班之间进行对比,实验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研究效果交流反馈,形成成果。3、总结阶段(1)结题报告(2)成果整理八、研究措施(1)学科渗透,教师平日备课要注意备学法指导的内容,做到在课堂上勤渗透,课下常反思,办公室里常交流。(2)开设学法指导课,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学法指导。(3)开设学法指导专题讲座。(4)采取个别咨询和集体对话两种形式进行学法咨询指导。(5)根据本班学习状况,借助主题班会让学生介绍经验、讨论学法。 (6)学法知识竞赛,用抢答、互相提问、问卷等形式进行学法知识竞赛,把娱乐与推广学法结合起来。(7)家长参与,组织家长学习学法的知识,了解贯彻学法的措施,使家长主动配合,相辅相成。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1、教师培训记录、心得体会;2、教师学法指导教案;3、教师阶段性研究总结;4、有关实验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问卷;5、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评定的“增值”数据;6、相关论文;7、结题报告。市“十一五”课题初中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组组长:黄小国课题组成员:黄小国、姚素琴、王毅、翟立平、蒋燕萍郑艳霞、牛利民、张海峰执笔人:黄小国一、问题的提出学习方法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是理解知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解决学习实践问题的手段。恰当的学习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并且能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如果方法不当,不仅事倍功半,而且会使学生滋生厌学情绪,产生消极态度,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进行初中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其指导思想就是让学生以科学方法高效地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重要性具体阐述如下:(一)学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一次革命。它表明了我国长期以来教学上的一些旧的观念、思想、方法要进行反思和转变,使我国教育能适应时代的变革和发展。然而面对现行的教材过渡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真正体会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才是新课程标准的重点要求和深切呼唤。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以及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之成为一种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以及学生经验密切相联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从静态的知识世界走向动态的生活世界。(二)学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从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潮流来看,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发展和更新日益加速,欲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人才,必须善于学习、实践和创造。21世纪的教育观就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学以致用、学习创造。学会学习,是现代人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教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成为世界性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趋势。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更新观念,在新的教学观指导下,进行教学方法、学习指导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教师的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不少弊端:不注意研究学生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以教师教为中心,课堂上进行“满堂灌”,重教法,轻学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需要、个性发展和素质发展的需要。而现代教育观念则强调以学生为主,要求受教育者不仅是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变“教为中心”为“学为中心”,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三)学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学生自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学习实际的需要来看,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因课程门类增多,教学内容加大,适应不了快节奏、大容量的初中学习生活,迫切需要通过教师的学法指导学会学习,获得全面发展。调查表明,学习成绩优秀学生之所以成绩优秀,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学习方法比较科学;学习困难学生之所以学习困难,也往往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快速发展,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从学生生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进入初中,正值发育的高峰期,他们的精力特别旺盛,可塑性强,某些学习方法没有形成定势,具有较好接受学法指导的条件;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初中生独立性、自尊心、好胜心明显增强,而且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接受新事物较快,具有自我探索、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具备了接受教师的学法指导、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学习过程、调整自己学习方式的心理素质基础。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研究的目的与任务(一)研究的目的1、教师层面: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发现、探索、探究性的自主学习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上经历发现、探究、合作交流、质疑、倾听、回顾反思等活动过程,使学生更好地学会自主学习。 2、学生层面: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真正体现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师生间实现真正的“精神交通”,采用“个人、小组、全班”三结合合作交流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学会”到“会学”,直到“要学”提高学生思维品质,让智慧得到最佳发挥。 3、课堂教学:研究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即“三环节五步骤”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进入问题情境(激起探究动作)自主探究研究(猜测验证证明)提炼交流发言(归纳总结提炼)变式应用巩固(发散收敛活用)反思总结提高(检测回顾引伸)。(二) 研究的内容1、学习能力的开发:以学科教学为着力点,加强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等的培养,主要解决能不能学的问题。2、学习动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目的性,探索普及学习心理学知识的方法,包括对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指导,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学习技巧,解决愿不愿学的问题。3、对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其方法的指导:以学习过程为主线,探索通用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预习、课堂学习、复习、作业、总结、课外学习与实践等学习环节的具体方法,主要解决会不会的问题。4、探索学习方法的综合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探索学习方法课的指导方法;探索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方法;探索课堂教学中学习方法的指导方法。5、研究学法指导对端正学习目的、培养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进行非智力因素培育所起的作用,使学法指导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得力措施。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措施(一)研究方法1、教师充分挖掘文本,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做到用好课本,而不是教好课本。2、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理论与经验的学习研究,对“自主学习”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确的认识,确立课题的理论支撑,加强理论学习,使我得到理论的提高。3、比较法。选定实验班,以平行班为对照班,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4、调查法。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调查,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及时施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5、个案法。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二)研究步骤与措施1、精心准备、充分发动、顺利开题(1)学情分析,掌握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课题立项之初,我们在全校三个年级中抽取单班(共抽取24个班)学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抽样调查,结果如下表:年级有预习习惯认真听讲、主动发言有复习习惯有学习计划有总结习惯初一13%58%21%11%8%初二15%71%34%16%11.9%初三18.8%79%47%21%23.7%以上数字说明,大多数初中生没有养成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缺乏良好的学习基础。仍按照“听课作业”的被动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效率很低,极易在学生的心理上和学习上形成消极的“马太效应”。 (2)理念先行,用先进的理念武装教师 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我们课题组教师多次集中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座谈,通过学习和座谈,使课题组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以及课改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我们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2、认真研究、分层实施、积累经验(1)明确分工,使课题组教师与学生思路清晰、各负其责实验班的情况:实验教师2006.12 2007.82007.82008.82008.82009.8黄小国初三13、14班初三1、2班初三9、10班姚素琴初三9班初三1班初三3班王毅初三5、6班初一11、12班初二11、12班翟立平初一5、6班初二3、4班初一7、8班蒋燕萍初二7、8班初一13、14班初二13、14班郑艳霞初三5、6班初一15、16班初二15、16班牛利民初一11、12班初二11、12班初三11、12班张海峰初二9、10班初三9、10班初一5、6班实验教师的分工:实验教师责任分工黄小国课题组长,实验班教师,全面组织研究工作姚素琴实验教师,制订计划、措施,调控研究程序王毅实验教师,组织交流研讨会,研究经费落实翟立平实验教师,交流研讨会记录,数据统计蒋燕萍实验教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郑艳霞实验教师,阶段性成果总结、报告牛利民实验教师,电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档案管理张海峰实验教师,资料的收集、整理,结题准备工作实验班学生的责任与措施听教师讲解学习方法,或自己在课外主动地选学有关文章,理解学习方法的作用和意义;边学边用,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习成绩;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与他人交流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根据自己的情况,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断改进、创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要学会四个知道:即在学习中知道该做什么,知道如何去做,知道什么时候去做,知道努力去做。3、针对特点、分层实施,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各有所获初一学生面临小学与初中的衔接问题,主要以学习习惯养成为重点,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以初中生学习方法趣谈和初中学习方法入门为内容,让学生初步掌握制定计划预习课堂学习复习作业总结提高课外学习与实践的分段学习法。通过学习方法探究,使初一学生逐步达到“五会”,即会预习、会听课、会复习、会做作业、会总结,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二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主要针对非智力因素影响为目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人的智力因素相差不大,学习成绩之所以有差异,关健在于学习方法的问题。要求学生从自身的学习方法上去找不足。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对部分“后进生”进行信心、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养成教育。并且寻找研究特别对象,制定指导方案,落实各项措施逐步探索适应优生与后进生不同群体的科学方法。初三学生的学习任务日趋繁重,主要针对复习方法、综合知识能力和合理调控时间进行学习的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加强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问能力、分析能力和纠错能力的训练,使学生会自学、会提问、会解疑、会自控,能熟练掌握、运用这些学习策略,提高自身素质。4、制定措施、适时调控、深入研究在初中生学习方法的实验与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以下措施,使研究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取得成效。(1)抓好学习,转变观念。 认识到科学理念的重要,我们课题组确立了每周二中午为数学教研活动时间。每次宣讲一个或两个课改理念。例如: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使教师懂得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确立起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同时,使教师懂得,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革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教学“三维”目标并重,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必须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必须以此为要求,注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教师确立新的课程观:从文本走向体验,从教教材到用教材。也让教师懂得,要贯彻落实好教学“三维目标”,就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每月举行一次集中学习:像理解的建构讨论式的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有关书籍:每两月组织一次研究心得交流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研究课观摩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学生学习方法大交流活动等等。同时,还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和学习,例如郑艳霞、蒋燕萍的骨干教师培训、黄小国、王毅、蒋燕萍的送课下乡活动;黄小国、王毅等老师赴沁阳市永威中学参观学习;姚素琴、牛利民等教师走出去,到开封求实中学去听课学习;翟立平、蒋燕萍等教师参加了河南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高峰论坛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学习,营造了浓郁的课改和研究氛围。(2)抓好整合,深入课堂,融课题实验研究于课堂教学中。我们在教育科研中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新课改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激励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是完全一致的。新课改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跟激励教育中坚持“自己与自己比,现在和过去比”的纵向比较理念也完全吻合。我们课题组每位组员都知道围绕研究课题每学期人人都至少要上一节研究课,把自己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设想付诸于具体的课堂实践,供大家研究讨论。如:蒋燕萍老师围绕课题精心设计一节二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的研究课,设计了以济源交通分布图为旅游情境,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学会利用学习信息自主探索和学习,为大家提供一个模式;黄小国、王毅在三级优质课认定活动中被命名为市级创新课教师;这学期,牛利民老师围绕课题“新课程实施中转变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展示了一节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模式的反比例函数研究课,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发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特点,真正为大家展示了一全新的示范课,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做到了课题研究深入课堂,融于课堂教学之中。(3)过程反思,观念交流,提高成效。 1、历来新思想、新理念的确立,必须经过实践运用,只有经过实践和反思,才能加深理解,才能真正确立。任何不经过自身实践体验的思想理念,只能是照搬照抄依样画葫芦的浅显模仿。所以,我们在课题研究中紧紧抓住反思这一环节。注重集体备课,集体研究。同时注重让教师自己去回顾、去感悟,去研究,去反思。要求教师写好教学后记,反省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并把这些反思及时相互交流,让教师在交流中得到教学思想的碰撞,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学期,我们课题组老师还分别上了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研究课,由两位老师用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上:一位老师以本为本,从教材到知识,老师指到那,学生学到那,结果是一点没有新意,学生学得吃力,效果平平。而另一位老师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把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放在首位,注意了情景的创设,和教材的呈现方式,教师教的灵活,学生学得轻松,效果及佳。2、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过程中,立足学生的学法交流活动中,我们总结了学会学习“五要”、“五先”、“五会”。“五要”即:围绕老师讲述展开联想;理清教材文字叙述思路;听出教师讲述的重点难点;跨越听课的学习障碍,不受干扰;在理解基础上扼要笔记。“五先”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尝试回忆后看书;先看书后做作业;先理解后记忆;先知识整理后入眠。“五会”即:会制定学习计划;会利用时间充分学习;会进行学习小结;会提出问题讨论学习;会阅读参考资料扩展学习。在与学生的谈心交流活动中,我们总结了调试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五心”、“六到”模式,“五心”即:开始学习有决心;碰到困难有信心;研究问题有专心;反复学习有耐心;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六到”即:心到: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眼到:勤看,多方面增加感性知识;口到:勤问、勤背诵,熟记一些必需知识;耳到:要勤听,发挥听觉容量的最大潜力;手到:要勤写,抄写、记录是读书关键;足到:要勤跑,实地考察或请教别人。四、研究成果与体会(一)成果1、体现在研究内容上(1)通过阅读开发学习能力。在学生开始阅读教材内容之前,要注重启发,使学生乐于自学。这是让学生去主动汲取知识的关键。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能自觉自愿地阅读。这里通常采用“列举新奇”、 “引起惊异与疑惑” 、“挑起矛盾”或“设计困境”等方法来实现学生自学动因的激发。例如,在讲“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这一内容时,先提问学生,你们会把一条线段二等分或四等分吗?然后请一位同学叙述等分方法。接着提问,你们能把一条线段三等分吗?对于这一提问,学生不敢贸然回答,都纷纷试作,发现不能,这时我马上告诉他们,“你们今天学了平行线等分线段这一节内容就可以做到,而且能很容易地将一条线段任意等分。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好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通过以上引导,使学生自然产生了求知的欲望,从而能保证每一位学生去认真阅读教材。教会学生阅读。这里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方法进行合理指导,让学生明白怎么去阅读,阅读些什么。首先,让学生分析清楚这一节内容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知识,各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其次让学生分析这一节的重点知识是什么。再次让学生明确,这一节的知识能够解决些什么实际问题,并思考在运用中应注意些什么等等。通过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阅读目标,使学生知道怎么去读,去思考些什么。除了读教材外,学生还应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如出版社出版的学生数学课外阅读书籍,一些学生类的数学杂志等。读报不仅能使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而且能使学生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然而,与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习题集相比,渗透现代科技的高质量的数学课外读物实在太少了,教师平时应加强引导,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2)注重数学学习中的“听”。 主要指听课,它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通过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将知识掌握在自己手中。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要认真听老师讲解、分析、发挥时的每一句话,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学生自己在阅读教材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更要听清教师如何化解疑难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倾听同学发言。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是听老师上课,也包括听同学的发言。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有时更能引起共鸣,从同学们发言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引起反思。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3)完善数学学习中的“讲”。“讲”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任务,也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数学学习的能力之一。数学学习中的“讲”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包括讲体会、讲思路等。充分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去质疑、猜想、进取,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发挥其潜能。发展学生“讲数学”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大胆质疑。俗说说:“学问学问,既学又问”,学问常常起源于疑问,质疑不应止于发现问题,还要提出问题,引起知识的迁移,促使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讲”数学能力,可促进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发展。非逻辑思维能在一瞬间迅速解决问题,或解题思维中迅速定向认清解题方向。讲体会:学生通过读教材、读书刊,听上课、听学生发言后,再让学生讲“读”、“听”的体会,可以加深“读、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讲教材内容,讲教材中“读一读”内容的体会,讲报刊杂志中的数学,讲课外读物上的内容概要,讲对老师上课、同学发言的看法,甚至讲自己存在的疑问等。讲思路: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但不能为解题而解题,应在解题过程中重视解题思路的讲解,哪怕是错误的思路从中也能吸取经验教训,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以学生的作业作为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唯一通道,往往掩盖了学生思维的完整过程,是不全面的。通过学生大胆地讲,才能全面反应学生的思想,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以利于教师掌握准确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4)强化数学学习中的“写”。数学学习中的“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通过上述“读、 听、 讲”,应进一步要求“写”,它是对“读”、“听”的检验,对“讲”的深化。除了通常要完成的书面写(做)作业外,还应包括写读后感、写小论文等。写读后感:通过阅读教材,尤其是教材中的“读一读”内容,以及报刊杂志、课外读物的有关内容,把自己的感想或者内容概要写下来,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日积月累,培养兴趣,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写出平时学习中碰到的问题,摘录值得研究的“好题目”,以开拓解题思路;写出平时出错的“坏题目”,整理成“错题集”,防备今后再次犯错。写小论文:写小论文比写读后感的要求更高些,但不是不可做到。让学生尝试写小论文,这就需要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资料,深入探究,学会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5)细化数学学习中的“算”。“算”即计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数学基础中的基础。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是多方面相互影响的结果。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从多方面入手,从点滴抓起,从基础抓起,常抓不懈,定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主要做法:精选例题、习题:练习中做到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很重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决不能搞题海战术。习题的配备要在“精”字上下功夫,要特别注重练习的质量,把练习落到实处。防止多而滥,广种薄收。“精”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巩固、深化概念,有利于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及融会贯通,有利于渗透数学思想。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复习课)中,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变式训练及纠错练习。让学生板演,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再由学生讨论,指出错误,提出改进方法。通过这种纠错练习,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同时,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育,有助于对解题技巧、规律、方法的深刻认识,提高计算中选用方法的合理性、简捷性,推理的严谨性。在教学中,还需要精选一些计算复杂的习题,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和踏实细致的作风,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数学里的符号、公式、方程式、图形、图表以及文字都需要通过阅读才能了解。学生不仅需要一般的阅读能力来理解数学中的文字,而且还需要特殊的阅读能力来理解数学中的“数与符号”,所以家长经常会发现语文成绩好的孩子,数学成绩却未必好,原因即在此。对于存在数学语言阅读理解困难的孩子,首先应提高他们的文字阅读能力,其次是培养他们对“数与符号” 的理解力,教师应查出学生对哪些“数与符号”存在理解上的误区,然后实施针对性的补救学生“算”力的不足。明确数学计算的一般步骤。波利亚给出了解决数学问题的四个步骤:读懂问题,弄清题意,实施计算、回顾小结。这四个步骤对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帮助的。第一个步骤是基础,如果题意不清,就会出现观察不周,会忽视或添加某些条件。第二个步骤是选择合理、简捷的解题思路,可以使解题既快又好。第三个步骤应从严要求,要求学生在解题中用清晰而有条理的文字表述解题过程。第四个步骤是回顾,它是解答完整的保证,通过检验对解题中的错误进行纠正,为今后解题提出防范措施。(6)体现数学学习中的“用”。数学学习中的“用”就是数学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创设应用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学生对数学应用“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是对实际问题不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受数学应用中的数量关系。从学生生活中产生例题。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学生感到熟悉、自然,对数学的亲切感也自然产生。加强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介绍。在引入新知后,要加强具体实际应用的介绍,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的习惯。数学要走到生活中去,必须让学生对各类问题产生兴趣,愿意用数学眼光去思考,而传统的数学应用题,名词多,解法有套路,难以让学生产生兴趣。改造问题,增加情趣、情景开放,创造条件,让数学走向生活。如在“行程问题”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参与活动,学生能较快的掌握好“同向而行”、“相向而行”、“相遇”、“追及”等术语,把数学概念具体化,让学生感到数学也有趣味,通俗易懂,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已成为各发达国家课程内容改革的共同取向。如生活中的数字、生活中的测量、生活中的面积计算、计划购物等等,无一不体现着数学的实用性。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题目的设计上留下空白,让学生自己补充、搜集信息的余地,使学生能够自己收集有关信息并进行选择,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有效手段。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实习作业能让学生亲近数学,让数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真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2、体现在教师层面(1)转变了教师的角色观,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年多来,课题组老师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定期上研究课,并及时组织大家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课题组成员实现了从“教师”到“导师”;从“独奏者”到“伴奏者”;从“教书匠”到“研究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