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读题能力的若干方法 中山永丰实验学校 吴旖旎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非常注重孩子的解题能力,但学生的解题能力依靠什么?我想首先因该依赖于读题能力,只有把题目读清楚并理解透了,才能着手解题。因为在数学中不光有数字运算,还有空间关系和逻辑思维的数学文本问题,所以要解决数学问题,必要先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本文将讨论数学读题能力的内涵、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读题能力的必要条件以及教师如何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一、小学数学读题能力的重要性读题就是对数学文本问题的加工和理解过程,小学数学很多地方涉及文本问题,如应用题、文字题、图表等,这些数学文本由数字、抽象符号以及语言词汇等构成。在目前,我们教师都意识到小学生读题能力跟数学技能的水平很不对称。例如当学生直接计算两个数字的积或者商时,他们可以准确无误地完成;然而,把这两个数字放在文字题中时,他们就不知道是应该求积还是求商。事实上,很多学生对数学中的基本语言甚至关于解题要求都不能准确理解。他们不能清晰的想象出题目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不能迅速发现自己的目标方向,也不能分出什么是主要的或基本的;而这些现象就是学生读题能力欠缺的表现。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碰到:“请问三班最少要种多少棵树才能超过四班?”时,有许多学生就不能抓住问句中的关系词“最少才能超过”。很显然,数学读题能力的不足已经制约了数学潜能的发挥。因此要提高学生数学的综合运用能力,就要提高他们的数学读题能力。二、影响读题能力的的相关因素读题能力并不是预先注定而一成不变的东西;能力是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和通过一项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的。同时读题能力受到学生自生能力和条件的制约比如:1、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小学阶段之所以非常重要,因为牢固的知识是在小学里打下基础的。小学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掌握一定范围的牢固的知识和能力。一个学生想要学习方面有所发展,就必须掌握那些基本知识。如果不识记和牢固地保持这些基本知识,那学生就不可能有一般发展,因为所谓的一般发展,就是要不断地去掌握知识。在小学阶段,我们的学生须对基本数量关系、数学意义和运算法则牢固掌握。比如学生不了解乘法意义,看到文字题“求18个25相加的和是多少?”,他就不知道如何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又比如到小学三年级,如果学生还不能把乘法口诀表背得滚瓜烂熟,每次做两位数乘多位数的竖式计算时还要把乘法口诀表从最小数开始背起,那么对于他接下来的数学学习是非常吃力的。所以在小学阶段,孩子们要牢记这样一些运算,这些运算由于经常重复出现,好像已经变成习惯使用的数学公式,如果每一次用到它们的时候都得花费脑力,那是很不上算的。对于哪些基本知识是需要学生去识记的,我们的教学大纲里做了明确规定。而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学生就会把尽可能多的智慧精力用到创造性劳动上去,也自然就不会影响学生的读题能力。2、有没有积累一定的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在学生获取新知的时候,教师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碰到这个问题,脑海里就会跳出相应的知识链。没有相应的生活和课堂活动经验积累,就没有对应的知识链连接,就会制约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和读题能力。比如我们在教学生长度单位时,一定会让学生比划一下一厘米、一分米、一米等长度,这样学生对这些长度单位记忆较深,应用自如。同样教师在教质量单位时,也会拿来天平称或食品包装盒,让学生看看1克和1千克的物体,但是这些和学生建立质量观念没有直接地联系。质量的认识是需要反复掂量让手上的感觉定型,学生只有在掂一掂后再与包装标示相呼应,与称出来的质量相呼应,这才是真正地建立质量感觉。而这样的意识建立了,学生在读到有关质量的题目时自然就心里有底,做起来得心应手。当然我在这里指的活动经验不是一概而论地指课堂上的活动经验。在学生的生活中、玩耍中处处可以积累活动经验。有的学生在学前班喜欢玩积木和拼图,那么他的几何读题能力就比较强。在有关正方体认识的练习题中,用27个小正方体叠成一个大正方体,露出3个面的正方体有( )个,露出2个面的正方体有( )个,露出一个面的正方体有()个,没有一个面露出的正方体有()个。乍一看,很多同学不能理解题意,但是最后有几个学生通过画一画解决了问题。而他们为什么想到这样画,其实这就跟他们小时候玩积木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又比如在一张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减掉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我们班很多学生拿到题目后不能理解为什么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长是相等的。但有一个女孩把“在长方形纸中折出一个正方形”的方法联系在一起,很快读懂了题意。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经验,可以为读题目提供丰富的背景信息。如:学生对银行所使用的“利率”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后,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能就更容易应对。因此在生活中、玩耍中获得的经验就可以帮助学生读懂文本数学题,看透题目后面隐藏的相关信息。3、课外阅读量是否丰富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习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在学生的学习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计算题做得准确无误,但遇到解决问题的题目时就束手无策。这种现象是学生缺少读题能力的表现。要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首先要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那么提高孩子理解能力的的重要方法就是阅读,阅读能培养孩子的逻辑性、想象力、创造力。广泛的阅读可以打开孩子的视野,所谓的视野在教育学里又称为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强的的人在同等时间内所吸收到的知识,比没有背景知识的人多了很多。一个富有背景知识的人,他的大脑自己会有组织信息的能力,把相似的归纳在一起。这点对于学生在读题时有是很大的帮助。例如,在一年级学生懂得“一共”“还剩”的含义后,让学生解答下面的题目:树上原来有18只鸟,又飞来2只,现在树上有几只鸟?树上原来有18只鸟,飞走了2只,现在树上还有几只鸟?对于学前父母没有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孩子,很难把两个“现在”与“一共”和“剩下”联系起来。所以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就可以提高学生理解数学中这些名词术语的能力,更可以帮助学生大致了解题目的意思。同时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题目的概括能力,而概括能力就是读题时提取主要信息和条件必不可少的能力。例如进入五年级后,学生需要解答的应用题相对复杂了许多,题目也长了很多。让学生解答下面的题目:两个港口之间的路程是758千米,甲乙两艘军舰同时从这两个港口出发,相向开出,甲舰平均每小时航行35千米,乙舰平均每小时航行37千米,开出1小时后,甲舰因有紧急任务,返回原港,又立即起航与乙舰继续相向开出,乙舰经过多少小时与甲舰相遇?缺少阅读的孩子第一次碰到这样新题,他们首先是被这么长的题目吓了一跳,更无能力去概括和总结出题中的主要信息。其实题目并不难,只要在读完题目后,能够在脑海里想象出甲乙两舰航行的全过程并用线段图画下来,自然就把问题迎刃而解了。阅读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显著的帮助,这一点已经引起很多教师和家长的认同。但是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又非常急功近利,为了快速提高孩子的成绩,会拿大量的时间去钻课本上的知识,做很多的练习,唯独很少提醒孩子多看课外书,其实,知识是不分课内、课外的,它们是相通的彼此关联的。只要是好书将来都会派得上用场。总之多看书,孩子的理解能力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也就提高了学生的读题能力。三、教师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读题能力的方法小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到了中、高年级,一般能自发地掌握一些读题方法。但学生往往不能自觉地运用这些读题方法来提高学习的效率,更不能自觉地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规律的读题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及时的、经常地指导,指导学生读题时眼到、心到、手到。1、读完整题目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做错的情况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但终究其原因,很多原因都是学生读题只读一半,没有把题目读完整。例如,“食堂运来面粉250千克,大米是面粉的3倍多50千克,食堂运来大米和面粉共多少千克?”一些学生往往只求出大米有多少千克,而没有看到问题中的“共”字,就不会求出大米和面粉总共有多少千克。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应教给学生正确、良好的读题方法:首先题目要读完整再思考,其次对于读了一遍还不能明白意思的题目要多读几遍,读的过程中把有关的重点字、词圈一圈,比如例题中的“共”,最后将答案填写好之后还要再将题目完整地读一读。有许多错误往往通过最后完整地读题,就能发现其中不正确的地方,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2、借助画图对信息进行加工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后学学生需要解答的问题相对复杂了许多,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那些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或隐蔽的题目,运用列表、摘录、画图等方法来梳理问题蕴含的信息,从而使问题的条件和数量关系能直观、全面地展示出来。例如,A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7.95千米,王阿姨和李叔叔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王阿姨从下午2时出发步行,平均每分钟走0.07千米,李叔叔在下午2时30分骑自行车出发。李叔叔经过15分钟后与王阿姨相遇,李叔叔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钟行多少千米?当刚接触此类题时,学生可能由于题目太长不能完全把握题目的全部信息。那么教师可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中标出已知信息。如果学生能够完整地画完线段图,那么解决问题已经事半功倍了。又例如,把一个长为3.6分米的长方体切成3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这3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总和比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这种题目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观念,为帮助学生读题,必须通过画出图形来认识题意。画完图,学生就能够清楚地意识到求增加的面积只要求出切开的四个面的面积,不需要盲目的硬套公式了。3、进行条件摘录,帮助理解题意摘录就是在基本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类性的读题。目的是要深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例如,“从森林公园的入口到出口,小胖行走了84分钟,小亚行走了76分钟,小胖的速度是38米/分,小亚比小胖的速度快多少?”这题有关小胖和小亚的语句交替出现,这会影响学生的读题思路,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以把题目摘录成:“同一路程,小胖行走了84分钟,小胖的速度是38米/分;同一路程,小亚行走了76分钟,小亚比小胖的速度快多少?”这样就容易理解了,要先求出总路程,再求出小亚的速度才能比较。通过摘录,可以使学生把应用题分层地理解,使本来显得有些凌乱的题目,通过整理性地读,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因此,摘录性地读题在分析应用题过程中也是相当重要的。 教师在培养学生读题的过程中有很多各自独特的方法,但是要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不是靠一时一题的训练就能见效的,而是一件反复、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数学读题的训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读题习惯。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学科,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第1篇-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天津-天津心血管内科(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乳腺炎性疾病免疫调控-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北京-北京药剂学(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云南-云南泌尿外科(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黑龙江-黑龙江环境监测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黑龙江-黑龙江图书资料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期末必考题检测卷(二)历史八年级下册统编版 (含解析)
- 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选修1-1学案1.1.1命题
- 第四章第07讲模型构建专题全等三角形中的常见八种模型(8类热点题型讲练)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云南红河投资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职测e类试题及答案
- 测绘生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暨长郡二十校联盟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 消防车辆安全行驶课件
- 偏瘫患者穿衣健康宣教
- 2025年邵东市招聘社区工作者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ab卷
- 气候变化与健康宣教课件
- 儿科血小板减少的护理查房
- 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