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 稿酬丰厚 湖南师大附中湖南师大附中 20102010 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 数数 学学 文科 文科 命题 命题 肖 强 王斌 曾克平 肖 婕 审题 审题 朱海棠 邓 云 严勇华 洪利民 贺祝华 王思亮 本试卷分选择题 填空题和解答题三部分 共 21 个小题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试卷满分 150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8 8 个小题 每小题个小题 每小题 5 5 分 共分 共 40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 A B 则集合 D 10 x x 2 xx AB A B C D 1 x x 12 x xx 或 22 x xx 或 21 x xx 或 解析 由已知 所以 1 22Ax xBx xx 或 21ABx xx 或 故选 D 2 已知 且 则的值等于 C 3 sin 5 2 2 sin2 cos A B C D 3 2 3 4 3 2 3 4 解析 因为 则 3 sin 52 4 cos 5 3 tan 4 所以 故选 C 2 sin23 2tan cos2 3 设 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若 则 若 则 m n mn mn m n 若 则 若 则 n mn mm 且 mm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A 1 B 2 C 3 D 4 解析 命题 错误 命题 正确 故选 A 4 已知曲线 C 的参数方程是 为参数 则曲线 C 不经过第二象限的一个充分 2cos 2sin xa y 不必要条件是 B A a 2 B a 3 C a 1 D a 0 解析 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得 所以曲线 C 表示以点 a 0 为圆心 22 4xay 半径为 2 的圆 由图知 曲线 C 不经过第二象限的充要条件是 a 2 故选 B 5 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 已知 且 n N 则 n an n S 1 2a 12 20 nnn aaa 2010 S D A 200 B 2 C 2 D 0 解析 设的公比为 q 因为 则 n a 12 20 nnn aaa 2 20 nnn aa qa q 又 an 0 则 q 1 所以 故选 D 20102010 1 2010 1 2 1 1 0 11 1 aq S q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 稿酬丰厚 6 已知函数 则函数的大致图象是 C 1 2 2 1 log 1 x x f x x x 1 yfx 解析 由已知 故选 C 1 1 2 1 0 2 1 log 1 0 x x fx x x 7 设点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 点 P 是双曲线上一点 若 则 12 F F 2 2 1 3 y x 12 34PFPF 的面积等于 B 12 PFF A B C D 5 33 154 52 10 解析 据题意 且 解得 12 4 3 PFPF 12 2PFPF 12 8 6PFPF 又 在中由余弦定理 得 12 4FF 12 PFF 222 1212 12 12 7 cos 28 PFPFFF FPF PF PF 从而 所以 故选 B 2 1212 15 sin1 cos 8 FPFFPF 1 2 115 6 83 15 28 PF F S 8 在平面向量中有如下定理 设点 O P Q R 为同一平面内的点 则 P Q R 三点共线的充 要条件是 存在实数 t 使 1 OPt OQtOR uuu ruuu ruuu r 如图 在 ABC 中 点 E 为 AB 边的中点 点 F 在 AC 边上 且 CF 2FA BF 交 CE 于点 M 设 则 AMxAEyAF A B 43 55 xy 34 55 xy C D 23 55 xy 32 55 xy 解析 因为点 B M F 三点共线 则存在实数 t 使 AM 1 t ABtAF 又 则 2ABAE 1 3 AFAC AM2 1 3 t t AEAC 因为点 C M E 三点共线 则 所以 故 故选 A 2 1 1 3 t t 3 5 t 43 55 xy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 7 7 个小题 每小题个小题 每小题 5 5 分 共分 共 3535 分 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分 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9 高三某班有 50 名学生 其中男生 30 人 女生 20 人 为了调查这 50 名学生的身体状况 现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抽取一个容量为 20 的样本 则男生被抽取的人数是 12 人 A B C D B C A E F M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 稿酬丰厚 解析 根据分层抽样原理 男生被抽取的人数为 20 12 人 30 50 10 设复数 若 z 为纯虚数 则实数 m 1 22 2 32 zmmmmi 解析 因为 z 为纯虚数 则 且 解得 m 1 2 20mm 2 320mm 11 已知方程表示的曲线是焦点在 y 轴上且离心率为的椭圆 则 m 2 2 1 y x m 1 2 4 3 解析 由已知 即 所以 11 2 m m 4 1 mm 4 3 m 12 将函数与 y 3 的图象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绕 x 轴旋转一周 则所得旋转体的表面积为 yx 36 18 2 解析 两函数图象所围成的封闭图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OB 如图 其中 AB 6 AO BO AD BC 3 3 2 由图知 所得旋转体的表面积为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圆锥的侧面积之和 所以 S 2 BC AB BC BO AD AO 36 18 2 13 在区间 3 3 内任取两个数分别记为 a b 则使得关于 x 的方程有 22 210 xaxb 实根的概率为 36 36 解析 要使方程有实根 则 即 即 0 22 44 1 0ab 22 1ab 又 a 3 b 3 由几何概型得 p 36 36 14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函数的图tanyx 5 sin 2 4 yx 象关于直线对称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2 函数 8 x 2 cos 6 yx 是偶函数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sin 2 2 yx 解析 因为 则函数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增函数 故结论 错误 5 tantan1 44 tanyx 因为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 当 k 1 时 故结 5 sin 2 4 yx 43 8 k x 8 x 论 正确 因为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故结论 错误 2 1 cos 2 3 cos 62 x yx 因为是偶函数 所以结论 正确 sin 2 cos2 2 yxx 15 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 已知 则 n an n S 1 2010a 20092008 1 20092008 SS 等差数列的公差 d 2 2010 n a 2010 S 解析 因为 则 1 1 2 n n n Snad 1 1 2 n Sn ad n 所以 由已知 即 20092008 11 2009 12008 1 20092008222 SSd adad 1 2 d 2d A B OCDx y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 稿酬丰厚 又 则 所以 1 2010a 2010 1 2010 12010 1 201021 201022 S ad 2010 2010S 三 解答题 本大题共三 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6 个小题个小题 共共 7575 分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 本小题满分 12 分 设 ABC 的三内角 A B C 的对边长分别为 a b c 已知 cos 2 cosbCacB 求角 B 的大小 若 求函数的值域 0 x sin sinf xxBx 解 由已知及正弦定理 得 2 分 sincos 2sinsin cosBCACB 即 所以 4 分 sincoscossin2sincosBCBCAB sin 2sincosBCAB 因为 则 即 5 分 sin sin0BCA 2cos1B 1 cos 2 B 因为 B 0 所以 B 6 分 3 因为 则 3 B sin sinsin coscos sinsin 333 f xxxxxx 9 分 33 sincos3sin 226 xxx 则 所以 11 分 0 x 5 666 x 1 sin 1 62 x 故函数的值域是 12 分 f x 3 3 2 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国家教育部 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曾共同号召 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 深入地开 展全国亿万大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为此某网站于 2010 年 1 月 18 日至 24 日 在全国范围内 进行了持续一周的在线调查 随机抽取其中 200 名大中小学生的调查情况 就每天的睡眠时间 分组整理如下表所示 序号 i 每天睡眠时间 小时 组中值 i m 频数 频率 i f 1 4 5 4 580 04 2 5 6 5 5520 26 开始 0S 1i 输入 ii m f ii SSm f 6 i 输入 S 结束 1ii 是 否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 稿酬丰厚 估计每天睡眠时间小于 8 小时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约是多少 该网站利用右边的算法流程图 对样本数据作进一步统计 分析 求输出的 S 的值 并说明 S 的统计意义 解 由样本数据可知 每天睡眠时间小于 8 小时的频率是 3 分 1 0 100 02 0 88P 由此估计每天睡眠时间小于 8 小时的学生约占 88 4 分 输入的值后 由赋值语句可知 11 mf ii SSmf 流程图进入一个求和状态 设 数列的前 项和为 则 1 2 6 iii amf i i ai i T 6 4 5 0 045 5 0 266 5 0 307 5 0 288 5 0 109 5 0 026 7T 故输出的 S 值为 6 7 10 分 S 的统计意义是指被调查者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估计为 6 7 小时 12 分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 四棱柱 ABCD A1B1C1D1的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等于 2 平面 A1ACC1 平面 ABCD ABC A1AC 60 点 O 为底面对角线 AC 与 BD 的交点 证明 A1O 平面 ABCD 求二面角 D A1A C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解 由已知 AB BC 2 ABC 60 则 ABC 为正三角形 所以 AC 2 2 分 因为点 O 为 AC 的中点 则 AO 1 又 AA1 2 A1AO 60 在 A1OA 中 由余弦定理 得 4 分 222 111 2cos603AOAAAOAA AO 所以 A1O2 AO2 AA12 所以 A1O AC 5 分 因为平面 AA1C1C 平面 ABCD 其交线为 AC 所以 A1O 平面 ABCD 6 分 因为底面 ABCD 为菱形 则 BD AC 又 BD A1O 则 BD 平面 A1ACC1 7 分 过点 O 作 OE AA1垂足为 E 连接 DE 则 AA1 DE 所以 DEO 为二面角 D AA1 C 的平面角 9 分 在 Rt AOD 中 OD 10 分 3 22 AOAB 3 6 7 6 5600 30 4 7 8 7 5560 28 5 8 9 8 5200 10 6 9 10 9 540 02 B A D1 C1 B1 1 A1 D C O E B A D1 C1 B1 1 A1 D C O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 稿酬丰厚 在 Rt AEO 中 OE AO sin EAO 11 分 2 3 在 Rt DOE 中 tan DEO 2 OD OE 故二面角 D A1A C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为 2 12 分 19 本小题满分 13 分 已知甲 乙 丙三种食物的维生素 A B 含量及成本如下表 甲乙丙 维生素 A 单位 kg 607040 维生素 B 单位 kg 804050 成本 元 kg 1194 现分别用甲 乙 丙三种食物配成 10kg 混合食物 并使混合食物内至少含有 560 单位维生素 A 和 630 单位维生素 B 若混合食物中恰含 580 单位维生素 A 和 660 单位维生素 B 求混合食物的成本为多少元 分别用甲 乙 丙三种食物各多少 kg 才能使混合食物的成本最低 最低成本为多少元 解 依题意得 即 2 分 10 607040580 804050660 xyz xyz xyz 10 2318 316 zxy xy xy 由此解得 x 6 y z 2 4 分 故混合食物的成本为 6 11 2 9 2 4 92 元 5 分 II 解法一 解法一 设分别用甲 乙 丙三种食物 xkg ykg zkg 混合食物的成本为 p 元 则 即 7 分 10 607040560 804050630 0 0 0 xyz xyz xyz xyz 23160 3130 0 0 xy xy xy 且 8 分 11947540pxyzxy 作可行域 如图 10 分 由 得点 A 5 2 23160 3130 xy xy 平移直线 7x 5y 0 由图知 当直线经过点 A 时 它在 y 轴上的截距为最大 所以点 A 为最优解 此时 元 12 分 7 55 24085p 2x 3y 16 0 3x y 13 0 x y O A 7x 5y 0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 稿酬丰厚 故用甲种食物 5kg 乙种食物 2kg 丙种食物 3kg 时 才能使混合食物的成本最低 其最低成本 为 85 元 13 分 解法二 解法二 设分别用甲 乙 丙三种食物 xkg ykg zkg 混合食物的成本为 p 元 则 即 7 分 10 607040560 804050630 0 0 0 xyz xyz xyz xyz 4632 313 0 0 xy xy xy 且 8 分 11947540pxyzxy 因为 所以 10 分 75 46 3 45xyxyxy 7540454085pxy 当且仅当 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 p 的最小值为 45 12 分 4632 313 xy xy 5 2 x y 故用甲种食物 5kg 乙种食物 2kg 丙种食物 3kg 时 才能使混合食物的成本最低 其最低成本 为 85 元 13 分 20 本小题满分 13 分 已知动点 P 到直线的距离比它到点 F的距离大 1y 1 0 4 3 4 求动点 P 的轨迹方程 若点 P 的轨迹上不存在两点关于直线 l 对称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 ym x m 解 据题意可知 点 P 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它到点 F的距离 所以点 P 的 1 4 y 1 0 4 轨迹是以点 F为交点 直线为准线的抛物线 3 1 0 4 1 4 y 分 因为 抛物线开口向上 故点 P 的轨迹方程是 5 分 1 2 p 2 xy 若 则直线 l 为 x 轴 此时抛物线与直线 l 相切 6 分 0m 2 xy 若 设与直线 l 垂直的直线为 代入 得 0m 1 lyxb m 2 yx 2 1 0 xxb m 设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 则 l 1122 A x yB xy 12 1 xx m 从而 9 分 1212 2 11 22yyxxbb mm 假设点 A B 关于直线 对称 则 AB 的中点在 l 上 l 1212 22 xxyy 所以 即 10 分 2 11 3 22 bm mm 2 11 3 22 bm m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 稿酬丰厚 由于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则 所以 2 1 40b m 2 2 111 4 3 0 22 m mm 整理得 即 11 分 32 12210mm 2 21 621 0mmm 由恒成立 所以 即 22 15 6216 0 66 mmm 210m 1 2 m 所以当时 抛物线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 对称 12 分 1 2 m l 故当抛物线上不存在两点关于直线 l 对称时 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 yx 3 ym x m 13 分 1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建健康促进镇工作方案
- 甲状腺切除术
- s版狐假虎威教学课件
- 田径裁判员培训课件
- 仓木麻衣介绍教学课件
- 用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小结
- 2024服装委托加工合同范本(17篇)
- 2023年注册会计师战略风险管理
- 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公务员行测国际环保专项训练试卷 环保知识冲刺押题
- 2025年全国焊工证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乡村基地代运营合同范本
- 浪浪山开学教案1
- 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
- 2025年政府采购财政评审专家继续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房颤导管消融护理
- X射线电离辐射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秋季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校长讲话:一心一意抓质量一点一滴见成效一步一脚印做教学
- 多元化经营战略下小米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
- 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发展现状与内容监管趋势2025年研究
- 安徽省2025年公需科目培训测验答案(科目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