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doc_第1页
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doc_第2页
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doc_第3页
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doc_第4页
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设计题目 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工业工程 指导教师 院系名称 2013 年6月10日附件一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 学院名称 专 业 (班 级) 工 业 工 程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系(教研室)负责人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任务及背景、工具环境、成果形式、着重培养的能力)1.任务及背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信息,然而,由于种种技术或条件的限制,企业在面临这样庞大的信息量时却很难做出有效的决策,这是因为海量数据与信息“孤岛”并存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另外企业在长期运作过程当中各个应用子系统,如ERP、CRM等也积累了大量的使用数据,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智能分析,这些数据几乎没有发挥支持决策的作用。面对现代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企业的每次战略决策都至关重要,而如今的决策是建立在对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利用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快速、有效地应用这些内外部产生的数据、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实际上是每个企业都很关心的问题。因此,拥有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决策支持系统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也是必要条件。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应运而生,它能使决策者可以有效地利用丰富的历史采购部数据,进行查询、分析等工作并最终做出合理的决策。本文在此大前提下,开发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使企业实现采购信息化从业务层到决策层的最后一公里!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了解采购决策的基本方法与理论,在C语言,C+,数据库等基础上,以Visual Studio 2010软件为开发平台,C#为开发语言,SQL SERVER 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设计并开发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2.开发及运行环境1)系统开发平台: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2)系统开发语言:C#。3)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4)运行平台:Windows XP(SP2)/Windows Vista/Windows 7。5)运行环境:Microsoft.NET Framework SDK v3.5。6)分辨率:最佳效果 1024768。3.成果形式1)完成不少于2万字的毕业论文2)通过研究,确定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3)在Visual C#编程环境下实现系统主要功能。4. 着重培养能力1)运用工业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决策支持相关理论的实际运用。2)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3)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二、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 郭晓霞,吕广.供应链环境下战略采购模型分析:第七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南京:20058,728733.2 罗希.基于战略采购的供应商选择,博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管院,2005.3 马士华,林勇,陈志样北京: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 许杨浅谈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华北金融,2006(8):5860.5 周舟区域内中小企业的联合采购.中小企业科技,2007:697.6 李璟.供应链管理下战略供应商综合评价研究.上东大学出版社,2004.7 鞠颂,东徐杰.采购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 钱锋战略性供应商选择与评价D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9 忠军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合肥:合肥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074.10 张顾海供应链管理下的供应商选择研究,上海:同济大学,2006.11 何新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选择的研究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05.12 王志军A企业物流供应商选择研究上海海事大学工商管理,2006.13 龚国华采购与供应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4 骆温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5 霍红华蕊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北京:中国物出版社出版,2005,1.16 AiWai Chen,JY Lin,K SChenSelectinga supplier by fuzzy evaluation of capability indices CpmAdvanced Manufacture Technology20037.17 Perry DaneshgariProcurement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2003 3.18 Jung Ung MinHans Bjornsson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Simulator CIFE Program 2000.三、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起 迄 日 期工 作 内 容备 注2013.2.22 2013.3.152013.3.16 2013.3.262013.3.27 2013.4.72013.4.7 2013.4.212013.4.22 2013.5.162013.5.17 2013.5.252013.5.26 2013.6.52013.6.6 2013.6.16收集相关资料在外地毕业实习做英文论文翻译和撰写开题报告和任务书做论文规划和分析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设计系统基本完成撰写论文完善论文、检查论文格式、准备答辩 开 题 报 告 (该表格由学生独立完成)建议填写以下内容:1.简述课题的作用、意义,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尚待研究的问题。2.重点介绍完成任务的可能思路和方案;3.需要的主要仪器和设备等;4.主要参考文献。课题名称: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着大量的决策问题,决策是管理者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工作之一。科学的决策可以把握正确的经营方向,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对于提高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企业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企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并继续随着时间和业务的发展而呈几何级膨胀趋势。企业信息处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已逐渐超越了简单的数据收集,企业内的各级人员都希望能够快速、准确并方便有效地从这些大量杂乱无章的数据中获取有意义的信息,决策者也希望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指导企业决策和发掘企业的竞争优势,因为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然而,由于种种技术或条件的限制,企业在面临这样庞大的信息量时却很难做出有效的决策,这是因为海量数据与信息“孤岛”并存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另外企业在长期运作过程当中各个应用子系统,如ERP、CRM等也积累了大量的使用数据,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智能分析,这些数据几乎没有发挥支持决策的作用。如何正确、快速、有效地应用这些内外部产生的数据、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是每个企业都很关心的问题。一个企业要提高运营绩效和保持竞争力,就不得不和其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相互合作来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随着全球化和企业间相互依赖的增加,零部件和服务的外部采购有着稳定的增长,这将导致企业越发重视采购功能和其相关决策过程。所以,采购决策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购决策是指根据企业经营目标的要求,提出各种可行采购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按照满意性原则,对可行方案进行抉择并加以实施和执行采购方案的管理过程。采购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关键问题是如何制订最佳的采购方案,确定合理的商品采购数量,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根据上面的分析,为了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企业环境,企业的每次决策都至关重要,而如今的决策是建立在对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利用的基础上,因此,拥有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决策支持系统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也是必要条件。为此,开发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这样的软件系统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从而适应不断前进的社会步伐。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980年,Sprague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三部件结构,即:人机对话部件、数据部件、模型部件。该结构形式推动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大力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工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机器学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知识的学习与获取开辟了新的途径。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相结合,充分利用定性分析的专家系统与定量分析的决策支持系统的优点,形成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提高了决策支持系统解决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研究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区域发展规划。山西省自动化所、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和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完成了山西省整体发展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在此之后,国防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开发了多个区域发展规划的决策支持系统。目前我国在决策支持系统领域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总体上发展较缓慢,在应用上与期望有较大的差距,这主要反映在软件生产率低、制作周期长、质量难以保证、开发与应用联系不紧密等方面。目前,我国企业采购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采购观念落后、采购模式落后、供应商管理不善、原料采购质量不合格、库存量的管理不善等问题。 1、采购观念落后。许多企业管理者对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先进采购管理理念认识缺乏,没有意识到实施有效的措施来改进采购管理方法与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出现了重生产与销售,轻采购的现象。 2、采购模式落后。许多企业目前仍然采用的是传统采购模式,该模式虽然综合考虑了价格、质量和交货期等因素,但往往把价格看作是决定性因素,而质量和交货期通常则是事后进行控制,该模式常采用多头多次询价、还价等多回合谈判,从而使交易的成本大大提高。 3、供应商管理不善。目前许多企业没有配备专业人员对供应商进行基本资料的备案管理,同时又缺乏及时对供应商综合能力的评价,这样容易导致供货商对于企业采购的严谨性失去信任,在生产任务紧急的情况下,往往也会先兼顾其他采购商。 4、原料采购质量不合格。由于企业对原料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对员工的不信任等原因,通常会安排亲朋好友负责采购活动,导致采购人员的专业技术性不强,最终导致采购质量问题。 5、库存量的管理不善。由于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缺乏战略性的合作,从而导致供应链各环节的沟通不足,最终导致库存量不合理,或者过高增加了库存管理成本、或者过低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采购数据越来越多,面对海量数据,管理者却又难以分析,从而企业老总的决策也不能得到确定。为此,企业需要基于决策的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它是决策支持系统在企业采购方面的具体应用。三、完成任务的思路和方案1)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国内外期刊、学术论文等,了解有关概念、国内外发展状况以及取得的成果。2)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拟定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开发方案与步骤。3)研究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各模块的具体功能,设计符合企业实际的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四、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利用企业在采购中所积累的已有数据,进行采购决策,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了解企业采购决策的相关理论:充分运用所学的工业工程的专业知识和查阅大量参考文献,熟悉企业的采购管理模式,了解企业的采购决策的特点和作用,为开发采购决策与分析系统做好理论基础;2)确定企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建立科学的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使企业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供应商做出评价,为企业管理人员制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3)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以上对采购决策的理论研究和企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开发出一个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五、主要仪器和设备计算机、VC2010和SQL SERVER 2005。六、主要参考文献1 郭晓霞,吕广.供应链环境下战略采购模型分析:第七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南京:20058,728733.2 罗希,基于战略采购的供应商选择,博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管院,2005.3 马士华,林勇,陈志样北京: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 许杨浅谈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华北金融,2006(8):5860.5 周舟区域内中小企业的联合采购.中小企业科技,2007:697.6 李璟.供应链管理下战略供应商综合评价研究.上东大学出版社,2004.7 鞠颂,东徐杰.采购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 钱锋战略性供应商选择与评价D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9 忠军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合肥:合肥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074.10 张顾海供应链管理下的供应商选择研究,上海:同济大学,2006.11 何新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选择的研究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05.12 王志军A企业物流供应商选择研究上海海事大学工商管理,2006.13 龚国华采购与供应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4 骆温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5 霍红华蕊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北京:中国物出版社出版,2005,1.16 AiWai Chen,JY Lin,K SChenSelectinga supplier by fuzzy evaluation of capability indices CpmAdvanced Manufacture Technology20037.17 Perry DaneshgariProcurement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2003 3.18 Jung Ung MinHans Bjornsson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Simulator CIFE Program 2000.指导教师评语:论文以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的理论为基础,研究开发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该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从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了阐述。该毕业设计选题合适,研究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该同学的研究思路清楚,研究方案正确,技术路线和实现方法可行,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毕业设计的目标。综上所述,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过程记录表 序号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指导教师阶段检查评语指导教师签 名13月上旬1.资料收集情况( 2.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已经收集关于毕业设计的相关资料,深入理解毕业设计题目内涵,完成开题报告,并同意开题。年 月 日 24月中旬1.外文翻译完成情 况2.毕业实习记录已经完成英文翻译的工作,译文能表达原文内容,达到要求的工作量;同时完成毕业实习记录和毕业实习考核。 年 月 日 35月中旬1.总体任务完成是否过半2.院系中期检查意 见3.存在的 问题及采取的措 施论文写作完成过半,基本达到进度要求。中期检查符合要求。程序开发尚需加快进度。年 月 日45月下旬1.审查论文质量(注意英文摘要部分质量)2.答辩前的准备情 况论文基本完成,论文排版和中英文摘要还需认真修改。答辩前准备工作正在进行,进度尚可。 年 月 日 备注:指导教师应按要求和时间段及时填写,该表格由学生保管,留在设计现场随时接受校、院两级督导组检察。目 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21 绪 论31.1 研究背景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41.2.1 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41.2.2 商务智能的研究现状51.3 研究目标和内容71.3.1课题的研究内容71.3.2课题的研究目标81.4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2 决策支持系统与商务智能92.1 决策支持系统92.1.1 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92.1.2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过程92.1.3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现状102.2商务智能122.2.1商务智能的概念122.2.2商务智能的发展现状132.2.3中小型企业商务智能的必要性132.2.4国内商务智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143 采购分析与评价163.1采购分析与评价概述163.2采购ABC分析163.1.1 ABC分类法的概念163.1.2 如何进行ABC分类163.3 供应商评价183.2.1供应商评价的重要性183.2.2供应商选择的影响因素193.2.3供应商评价方法193.4 采购价格分析213.5 采购订单分析223.4.1采购订单ABC分析223.4.2采购订单入库率分析224 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的开发244.1 系统架构设计244.2 系统分析254.2.1 系统需求分析254.2.2 可行性分析264.3 系统设计264.3.1 系统功能设计264.3.2 数据库设计275 系统介绍305.1 概述305.2 登录模块305.3 用户资料管理模块315.3.1 用户信息录入315.3.2 修改密码325.3.3 添加用户325.4 采购ABC分析模块335.5 供应商评价模块335.5.1 供应商评分335.5.2 供应商综合评价345.6 采购价格分析模块345.7 采购订单分析模块355.7.1 采购订单ABC分析355.7.2 采购订单入库率分析35谢 辞38参考文献39插图列表图4.1 系统架构图24图4.2 系统功能树27图4.3 数据库模型29图 5.1 系统主界面30图 5.2 登录界面31图5.3 用户信息录入界面32图 5.4 修改密码32图5.5 添加用户界面33图5.6 采购ABC分析界面33图5.7 供应商评分界面34图5.8 供应商综合评价界面34图5.9 采购价格分析界面35图5.10 采购订单ABC分析界面35图5.11 采购订单完成率分析界面6 总结与展望36插表清单表3.1 物料分类标准16表3.2 物料分类原则17表3.3 ABC分类应用与说明18表3.4 供应商质量指标打分标准20表3.5 供应商供应指标打分标准20表3.6 供应商经济指标打分标准21表3.7 供应商售后服务指标打分标准21表3.8 供应商类别21表4-1 供应商表28表4-2 物料明细表28表4-3 物料价格表28表4-4 采购订单表28表4-5 订单完成情况表29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摘 要: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着大量的决策问题,决策是管理者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工作之一。而采购决策又是企业众多决策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采购数据会越来越多,而当决策者需要这些历史采购数据来帮助采购决策分析时,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收集这些海量的数据,这就严重影响了决策者的决策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采购决策的基本方法和相关理论,针对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构建了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决策支持系统与商务智能的相关知识,随后介绍了采购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和理论,包括供应商的评价方法等。最后,采用四层商务智能体系结构,实现了基于决策的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使决策者的决策效率大大提高,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关键词:采购决策;决策支持系统;商务智能;供应商评价Enterprise procure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decision-makingAbstract: Enterprises are facing many decision problems in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the decision is one of the managers to spend the most time and energy work. And the purchase decision is also a very important link in many enterprises decision-making.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purchasing data of the enterprise will be more and more, when decision makers need these purchase history data to help purchase decision analysis, you need to spend a lot of time to collect these data, which will seriously impact the decision efficiency.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 this paper, based on many references, the basic methods of purchasing decision and related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purchasing constructs enterprise procure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decision-making.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related knowledge of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then introduces the method and theor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purchase, including supplier assessment method. Finally, using four layers of 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 structure, realizes the purchasing decisio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system, make the decision efficiency greatly, enhance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Keywords:purchasing decision;decision support system;business intelligence;supplier evaluation1 绪 论1.1 研究背景在经营和生产活动中,企业都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要决策,决策活动是所有企业的管理者花费精力和时间最多的活动之一。决策的科学性有助于对经营管理方向的正确把握,对于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和生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随着企业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企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并继续随着时间和业务的发展而呈几何级膨胀趋势。企业处理信息的部门的工作侧重点已经逐渐超越了简单的收集数据,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都希望可以快速准确而且方便有效地从这些杂乱无章的海量数据中得到有意义的信息,决策者也希望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来指引企业的决策和提高竞争优势,因为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然而,因为各种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决策者在处理如此巨大的信息量时,却难于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这是因为信息“孤岛”与海量数据并存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另外企业在长期运作过程当中各个应用子系统,如ERP、CRM等也积累了大量的使用数据,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智能分析,这些数据几乎没有发挥支持决策的作用。如何正确、快速、有效地应用这些内外部产生的数据、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是每个企业都很关心的问题。一个企业要提高运营绩效和保持竞争力,就不得不和其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相互合作来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随着全球化和企业间相互依赖的增加,零部件和服务的外部采购有着稳定的增长,这将导致企业越发重视采购功能和其相关决策过程1。所以,采购决策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购决策是指根据企业经营目标的要求,提出各种可行采购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按照满意性原则,对可行方案进行抉择并加以实施和执行采购方案的管理过程2。采购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关键问题是如何制订最佳的采购方案,确定合理的商品采购数量,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基于以上分析,为了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企业环境,企业的每次决策都至关重要,而如今的决策是建立在对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利用的基础上,因此,拥有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决策支持系统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也是必要条件3。而采购决策是企业决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购决策是指根据企业经营目标的要求,提出各种可行采购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按照满意性原则,对可行方案进行抉择并加以实施和执行采购方案的管理过程4。采购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关键问题是如何制订最佳的采购方案,确定合理的商品采购数量,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此,开发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这样的软件系统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从而适应不断前进的社会步伐。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1980年Sprague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三部件结构,即:人机对话部件、数据部件、模型部件。该结构形式直接明确了系统的组成,同时也间接地反映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关键技术:模型库系统、部件的接口以及系统的综合集成。该结构形式推动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大力发展。1981年Bonczak等推出了决策支持系统的三系统结构,即:语言系统(LS)、问题处理系统(PPS)和知识处理系统(KS)。该结构形式在“知识系统和“问题处理系统”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一定范围内有其影响,但它与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ES)容易混淆。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工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机器学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知识的学习与获取开辟了新的途径。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相结合,充分利用定性分析的专家系统与定量分析的决策支持系统的优点,形成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提高了决策支持系统解决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能力6。1998年以后,出现了商务智能的概念,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零售业务分析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商务智能包括了一组概念和方法,通过使用基于事实的支持系统提高商业决策制定的效果。商务智能的概念经常和管理信息系统、报表查询工具等混合使用,基本上是由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5。决策支持系统后来又增加了知识库与方法库,构成了三库系统或四库系统,其中的知识库系统是有关规则、因果关系及经验等知识的获取、表示、解释、推理、及管理与维护的系统。方法库系统是以程序方式管理和维护各种决策常用的算法和方法的系统6。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研究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区域发展规划。山西省自动化所、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和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完成了山西省整体发展规划决策支持系统。这是一个大型的决策支持系统,也是我国影响较大、起步较早的一个系统。在此之后,国防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开发了多个区域发展规划的决策支持系统。目前我国在决策支持系统领域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总体上发展较缓慢,在应用上与期望有较大的差距,这主要反映在软件生产率低、制作周期长、质量难以保证、开发与应用联系不紧密等方法7。1987年,陈伟文教授等开始了模型操纵语言的研制,支持模型管理与运行控制。并于1989年研制完成了“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工具GFKDDSS”,主要包括:决策支持系统核心语言、模型库管理语言、接口语言、工具操作语言。用GFKDDSS T具和PROLOG生产器P3开发“松毛虫智能预测系统,这是我国林业领域最早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之一6。1996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史忠植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研制和完成了“智能决策系统开发平台IDSDP。此系统是一个基于多主体的开放系统,每个主体具有自治能力和协同工作方式,系统的可扩展、可伸缩性好。将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范例库等集成于一体,支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决策。该系统在符号计算和神经计算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供多种分析、预测、决策方法,将多种智能技术融合一体,智能化程度高并提供自然语言、图形、远程访问等人机界面。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环境,实现人机共存的决策模式。天津大学信息与控制研究所创办的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刊物是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决策支持系统专业委员会会刊,是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学术性会刊。介绍国内外科学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方法与应用、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等。对我国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6。1.2.2 商务智能的研究现状1979年,Teradata公司构建了单独的数据存储结构,有能力存储处理海量运营数据。1983年,此公司利用并行处理技术为Well Fargo Bank建立了第一个决策支持系统。1988年,IBM公司的研究员Barry Devlin和Paul Murphy提出一个新的术语:数据仓库,来解决多个不同编码方式和数据结构的分立系统的整合问题。1992年,Bill Inmon出版了如何构建数据仓库8一书,明确了提出: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第一次给出了数据仓库的清晰定义和操作性极强的意见。数据仓库是商务智能的依托,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的核心物理。1970年,第一个OLAP问世,通过建立一个复杂的、中介的“数据综合引擎”,把分布在不同系统的数据库联接起来,实现多维分析。1994年,发明关系数据库的埃德加科德详尽的阐述了构建联机分析的十二条原则。有了数据仓库,联机多维分析找到了真正的用武之地。随着数据仓库、联机多维分析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商务智能的框架基本形成,但真正给商务智能赋予生命的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指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来揭示数据之间隐藏的关系、模式和趋势,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新的知识。数据挖掘是数据量快速增长的直接产物。1989年,图灵奖的主办单位计算机协会(ACM,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下属的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小组(SIGKDD)举办了第一届学术年会、出版了专门期刊。这正是这一年,著名的高德纳IT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为业界提出了商务智能的概念和定义,商务智能,指的是一系列以数据为支持、辅助商业决策的技术和方法。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商务智能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商务智能技术发展在系统各环节的表现为8:在数据抽取转换加载时,多种数据源的访问已经成为商务智能系统基本的技术指标。新的数据抽取、转换、加载技术要求能采用XML方式进行数据采集,能做到对近似实时数据分析、提取、转换。同时采用并行处理技术加快决策支持优化的关系,融合了决策支持和事务处理能力的关系型数据库将是主要发展方向。虽然事务处理和决策支持对关系型数据库的性能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但许多研发数据库的厂商已经在他们的产品中加入了OLAP、分析统计,数据挖掘等功能,尝试寻找解决的办法。商务智能系统的指标展现是IT技术发展较活跃的部分。商务智能系统采用BS结构已经成为最基本的需求,与企业电子商务门户的集成也逐步为企业所采纳。以XML形式发放商务智能应用的分析结果将是新的发展趋势。商务智能与企业商务网站、企业门户网站、企业应用系统集成也越来越紧密,商务智能系统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应用,它与企业中的其他应用系统将紧密集成。商务智能的发展主要呈现两个趋势:专业化和集成化8。专业化体现在商务智能系统更加强调行业的特点,如同ERP、SCM的发展一样,整体笼统抽象的概念已经不能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分行业的精确定位解决方案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商业智能在银行、保险、制造和电信、邮政、销售行业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集成化是商务智能的另一个趋势,ERP、CRM、电子商务、MIS和企业门户等都将商务智能纳人其中,可见商务智能系统将逐步同更多的应用系统紧密结合起来8。商务智能解决方案将业务数据转换成明确的、基于事实的、能够执行的信息,并且使得业务人员能够发现销售趋势,减少金融风险,以及揭示新的销售商机。商务智能的目标是了解变化的意义,从而理解甚至预见变化本身。它能够访问当前的、可靠的和易接收的信息,并能够从各个侧面及不同的维度灵活地浏览信息和建立模型。商务智能无论是在理论方法,还是在体系结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能够把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理论进行有机的融合,使得商务智能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范围。但是,由于正处于由起步阶段向发展阶段的转变时期,还存在着一些缺陷4。在辅助决策方面,虽然商务智能的目标与决策支持系统一样,是为了提高企业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但商务智能的决策支持功能主要是通过所提供的数据分析、趋势预测功能体现出来的,不像专门的决策支持系统那样提供方案生成、方案协调、方案评估等功能,更不具备群体决策和智能决策的能力4。当运用商务智能的决策者需要决策支持服务时,必须自己根据各种数据分析结果,运用现有的企业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做出决策。因此与决策支持系统相比,商务智能的决策支持功能比较弱。在系统的智能性方面,由于目前大多数商务智能系统的功能集中在分析方面,对系统的智能性不够重视,很少有开发商在系统中配备推理工具,导致系统中虽然有知识却没有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因此,系统的智能性仍然较差5。1.3 研究目标和内容1.3.1课题的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利用企业在采购中所积累的已有数据,进行采购决策,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了解企业采购决策的相关理论:充分运用所学的工业工程的专业知识和查阅大量参考文献,熟悉企业的采购管理模式,了解企业的采购决策的特点和作用,为开发采购决策与分析系统做好理论基础;2)确定企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建立科学的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使企业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供应商做出评价,为企业管理人员制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3)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以上对采购决策的理论研究和企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开发出一个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1.3.2课题的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设计与实现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帮助企业提高决策的效率。通过建立合理的供应商评价体系,使决策者能够对供应商进行科学的评价,选择适合自己的供应商。并对运用系统对以往的采购数据进行分析,让决策者能够了解到采购的主要物料是哪些,它们的价格波动情况如何,哪些物料的采购价格持续上升,哪些物料的采购价格波动最大等问题。系统还能对采购物料和订单进行分析,对它们进行ABC分类,能够让管理者对不同的物料和订单进行不同的关注。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能够让企业在供应商的支持和配合下,在激烈的竞争中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反应速度赢得市场竞争。1.4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信息,然而,由于种种技术或条件的限制,企业在面临这样庞大的信息量时却很难做出有效的决策,这是因为信息“孤岛”与海量数据并存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另外企业在长期运作过程当中各个应用子系统,如ERP、CRM等也积累了大量的使用数据,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智能分析,这些数据几乎没有发挥支持决策的作用。如何正确、快速、有效地应用这些内外部产生的数据、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实际上是每个企业都很关心的问题。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应运而生,它能使决策者可以有效地利用丰富的历史采购部数据,进行查询、分析等工作并最终做出合理的决策。现代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每次战略决策都至关重要,而如今的决策是建立在对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利用的基础上,因此,拥有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也是必要条件。本文在此大前提下,开发基于决策的企业采购分析与评价系统,使企业实现采购信息化从业务层到决策层的最后一公里!2 决策支持系统与商务智能2.1 决策支持系统2.1.1 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简称DSS)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是管理信息系统 (MIS)向更高一级发展而产生的先进信息管理系统。它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该系统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数据、信息和背景资料,帮助明确决策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且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通过人机交互功能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DSS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并在80年代获得发展。它的产生原因有:传统的MIS没有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人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要得到发挥;人们对信息处理规律认识提高,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更高层次的系统来直接支持决策;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为DSS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2.1.2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过程1980年Sprague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三部件结构(对话部件、数据部件、模型部件),明确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极大地推动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决策支持系统开始与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 ES)相结合,形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IDSS)。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充分发挥了专家系统以知识推理形式解决定性分析问题的特点,又发挥了决策支持系统以模型计算为核心的解决定量分析问题的特点,充分做到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使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范围得到了一个大的发展。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 DW)、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sis Processing, OLAP)和数据挖掘(Data Mining, DM)新技术,DW+OLAP+DM逐渐形成新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为此,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称为传统决策支持系统。新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是从数据中获取辅助决策信息和知识,完全不同于传统决策支持系统用模型和知识辅助决策。传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新决策支持系统是两种不同的辅助决策方式,两者不能相互代替,更应该是互相结合。把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模型库、数据库、知识库结合起来形成的决策支持系统,即将传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新决策支持系统结合起来的决策支持系统是更高级形式的决策支持系统,成为综合决策支持系统(Synthetic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SDSS)。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发挥了传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新决策支持系统的辅助决策优势,实现更有效的辅助决策。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由于Internet的普及,网络环境的决策支持系统将以新的结构形式出现。决策支持系统的决策资源,如数据资源、模型资源、知识资源,将作为共享资源,以服务器的形式在网络上提供并发共享服务,为决策支持系统开辟一条新路。网络环境的决策支持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方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与新一代Internet技术,网格计算,都与决策支持系统有一定的关系。知识管理系统强调知识共享,网格计算强调资源共享。决策支持系统是利用共享的决策资源(数据、模型、知识)辅助解决各类决策问题,基于数据仓库的新决策支持系统是知识管理的应用技术基础。在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将建立在网格计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格上的共享决策资源,达到随需应变的决策支持。2.1.3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现状在DSS出现近20年的发展中,在国外,DSS的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围绕的活动十分活跃,新的学术团体、学术刊物不断涌现,学术会议不断举行。研究项目和应用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对DSS的研究已成为信息系统领域内的热点之一,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科学界也显著地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投向DSS领域。在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特别是DSS及其智能化技术都有较大的发展。日本第五代计算机开发计划方向之一就是DSS和ES的集成。系统的一个关键部分是知识库及其管理系统,它把目前DSS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都结合了进去。问题求解推理系统体现了知识工程的特性,智能接口系统则包含了自然语言接口。此外,智能的系统化和通用系统也将得到研究和发展。欧洲的信息技术战略研究计划(ESPRIT),是个庞大的计划,是欧洲为了集中力量与美、日抗衡而建立的。这个项目包括现代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系统、计算机一体化和软件技术五部分,细分为28个研究领域。许多大学,如亚利桑那、明尼苏达等大学设置了GDSS实验室,从事相关理论研究和GDSS软件开发并投入使用,获得了好的效果。在我国,DSS的研制和开发是在1985年前后开始的。从长远观点看,我国的DSS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政府重视,发展较快,在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的“863计划”把信息系统领域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与DSS和IDSS直接相关的或者影响到DSS和IDSS主题有5个。信息高速公路将对DSS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对分布式DSS和群体DSS的影响将会更大。它将大大改善系统的人机界面和信息的可用性,改变系统的使用方式,使信息的存取更为方便。DSS的应用研究在我国得到了很快发展。如由华中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开发的用于资源分配与货运配车的DSS,及支持人口与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DSS,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又如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发的基于知识的DSS原型系统、用于反通货膨胀政策决策支持、对台经济贸易政策决策支持、计划决策支持和气候预测支持等方面。此外,西安交通大学战略与决策研究所设计开发了三峡工程DSS的原型系统,集数据处理、模型处理、AI技术于一体,能够自动调度数据管理、规模管理或决策专家子系统等模块为用户提供信息。天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开发了城市交通宏观决策系统,具有预测、评价、规划和决策四大功能。目前国内的DSS正在向综合集成方向发展。在应用领域上,正在全方位展开。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区域规划和管理的DSS取得了很大成就,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这个领域仍将十分活跃,并在国际上产生较大的影响。纵观国内外DSS的应用发展可以看到,DSS的应用发展可归结为以下几个阶段:七十年代初期,DSS刚刚开始起步,此时的DSS主要实现辅助管理者对半结构化问题的决策过程,其主要标志是将交互技术应用于管理任务。七十年代中、后期,此时的DSS主要实现支持管理者做出判断和决策,强调的是支持而不是决策过程。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DSS已应用较广,运算学、决策科学等学科加入到这些应用系统之中,此时的DSS主要注重提高决策的“有效性”而不是“效率”。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