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樊市致远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介绍.doc_第1页
湖北省襄樊市致远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介绍.doc_第2页
湖北省襄樊市致远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介绍.doc_第3页
湖北省襄樊市致远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介绍.doc_第4页
湖北省襄樊市致远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介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湖北省襄樊市致远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介绍襄樊市致远中学是一所有着近四十年办学历史的学校,近年来,学校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2009年学校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中督导评估的回访认定,在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的进程中,我校积极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秉承“明志、致远、成学、广才”的办学理念,实现让学生“品行端正,积极进取,人格健康,有理想、会学习、守纪律、会合作、会生活的创新性、学习型人才”的目标。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历程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先“动”后“常”、稳步推进。第一步:“动起来”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校自2010年介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升为课程观念,促进任课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的做法是“两个培训”、“两个落实”、“四个努力”一、“两个培训”: 1、教师培训。要想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新课程变成现实,首先要转变观念。观念的转变比什么都重要。首先是以李后兵校长为首的学校行政一班人思想的解放,深刻认识到长期以来学科教学模式下形成的痼疾深深植根于我们老师的脑海里,已经成为推动这一课程开展的强大阻力。原因找出后,那就是付诸行动,首先是进行行政领导的培训,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随之是对教师的培训,教师才是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主力军。学校于是采取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培训方式诸如主办专题会议、利用网络资源(网站)、校园广播等,既有请进来也有走出去,做到集体培训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学校先后共进行多次专题讲座。同时还加强了湖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操作平台的使用培训,高二老师做到人人都会操作应用。 2、学生培训。我校2009级高二共14个教学班,通过课堂教学,广播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编印了襄樊市致远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手册。加强湖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操作平台的使用培训,做到全体学生人人都会操作使用。二、“两个落实”:1、人员落实,成立机构。学校专门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由魏富强副校长和杨芳莉副校长亲自担任正组长,阮二毛、董承林、邢江华、张长权为副组长,保证了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领导。2、政策落实,建立激励机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分占整个毕业学分的15以上,一定要让每一个教师、学生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有了这两项措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就“活”了起来,“动”了起来,也像一阵风似的“火”了起来。为了能让这把“火”持续地燃烧下去,学校趁热打铁从以下四方面做了努力:三、“四个努力”:1、以校为本,因地制宜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兼)职师资队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教师是个关键问题。师资缺乏的问题很快暴露出来,怎么办?学校要求高二年级教师全员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任教师任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指导教师,其他学科教师分别任各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还充分发挥我校近几年引进一批高素质的年轻老师的作用,让他们和每个活动班级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一起共同组织、实施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快一支结合我校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队伍形成了。2、多管齐下,有的放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研训综合实践课课程是一个由师生共同完成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所以这种课程资源的深入、持续发展与获取,教师的素质与能力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开展多种形式、多种途经的系统培训,主要培训方式有以下四种: (1)专题讲座“引导”。活动伊始,我们就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任教师对我校高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实行理论培训和指导,先后举办了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操作”等专题讲座,从理论与操作两个层面同步实施,齐头并进,从中引导教师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引导教师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结合实际确定本班的活动目标、活动主题。 (2)专题研讨“突破”。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选择上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生的生活活动和环境为背景,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针对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社区环境、人文传统、自然资源结合学校的实际,确定了116个主题供学生们选择 (3)经验交流“提升”。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与学生们可以说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定主题,搞研究,做“学问”。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学校就及时了利用活动课程中新创生的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交流、研讨,从中切实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从而着力提高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如政治学科老师指导的学生课题“关于想法那市民献血问题”、“ 襄樊房市调查”等等。 3、整体规划,“四动”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契入点”如何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四动”策略,在“动”中求突破,求发展。“四动”就是指“带动”、“启动”、“联动”和“促动”。(1)骨干先行“带动”。学校充分挖掘学校所有教师的智力资源,选取学校的骨干教师和近几年引进的年轻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骨干教师,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在不断出“问题”中学会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湖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操作平台最初使用是个难点,我们首先从培训骨干教师入手,一起学习,遇到问题一起想办法,找省里领导老师请教(通过与课改亭台管理员,省基教科电话,传真,QQ联系)然后就是对学生的培训,做到老师和学生人人都会操作这一平台,充分发挥学校校园网络的作用,培训讲座多次,骨干的带动作用很快显现出来。(2)活动用书“启动”。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门“无教材”的新课程,教师们感到压力很大,但通过实践,我们也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尽管没有固定模式,但有基本思路,比如:一要选题,二要制定方案,三要过程体验,四要交流成果。让那些还没有真正进入活动的状态的班级,特别是让那些课程开发能力比较弱的教师也跟着动了起来。在此基础上,再让教师们逐步从有“活动用书”再向无“活动用书”过渡,让学校的所有教师都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3)问题研讨“联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以后,我们发现开展一项专项活动仅靠几位指导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于是我校多次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会,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在周例会上进行交流,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信息,并且要参加学习的教师毫无保留地将所得经验向同办公室教师介绍经验,做到以点带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4)检查督查“促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它要超越课堂、超越校园、超越教师,再加上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困难,使其很容易成为一门虚设的课程,为此必须加大对教学过程督查的力度。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采取周报制度(周报制度就是在年级管理栏中通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展情况),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真正落实。现在学校教师人人言课题,学生也人人言课题。截止2010年12月29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共开设93个主题 113个子课题、社会实践共开设118个主题120个子课题),有的已经启动、有的在过程状态、有的快要结题等。4、灵活安排、刚柔结合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空“自主权” 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安排上打破这种一味的“刚性管理”,弹性地安排和整合课时及节假日。做到“两结合”,集中和分散使用相结合,课时内课时外相结合。灵活安排课时和运用课外时间(周假和月假)。第二步:“常态化”努力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的规范常态经过近一年的课程落实,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也慢慢地凸显出来了。经常性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班级学生在课堂学习上也特别活跃,思维也往往胜人一筹,有其独到之处。至于交际能力、自主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那就更各有发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不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反而对孩子们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信息技术教师刘瑞,物理教师迟城指导的机器人兴趣小组,在襄樊市机器人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楚天都市报等媒体对我校学生活动作了多次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校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怎样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常态化”?我们的做法是“三规范”。即课程开发规范,课程实施规范,课程评价规范。1、课程开发规范把握 “四性”“四性”就是指情趣性、可行性、价值性和拓展性。(1)课程的开发首先要以生为本,在学生“满堂言”的讨论中引发活动主题,体现情趣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从哪里来,我们认为首先应该从活动的主体学生中来,从学生的兴趣中来。因而在选题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所以在活动主题的选择时,让学生淋漓尽致地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实现了课程的开发让从教师的“一言堂”到师生“满堂红”的转变,所以召开选题会也成为了我们学校进行综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贯穿于常规教学之中,现在我们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打造学校“高效课堂”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2)因地制宜,在“特色化”的资源中挖掘活动主题,也就是说要体现可行性。在选题时,学生们的话题很多,萝卜青菜各有所好,面对众多的话题怎么办?这时我们就要考虑活动主题的可行性了。我们要尽可能地让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地方的特色资源挂上钩,这样就实实在在地避免了“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误区,切切实实地摆脱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使综合实践活动行之有物,行之有效。应城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给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我校开发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如“襄樊房市调查”、“ 崔家营水利枢纽对襄樊的影响”、“ 襄樊市民交通规则遵守情况调查”等等都是以我校周边的特色地方资源为强大依托的,因而活动起来,也是水到渠成,没有什么困难。(3)追求实效,在“小研究”的氛围中生成主题。也就是说在开发主题时不仅要考虑到有趣性,更要考虑到其价值性。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灵魂,因而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时我们还得看看开发这个主题研究的水分到底有多少。不要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件很深奥的事,其实研究就在学生的身边,就在学生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学生想要了解的事,学生所遇到的困惑,都可以生成新的活动主题。如:“关于襄樊市部分路段的斑马线设置问题的调查分析”、“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等等。(4)与时俱进,在时代的“大浪潮”中拓展活动主题。也就是说在开发主题时还要讲究拓展性。如 “调查中学生近视的成因”、“襄樊房市调查”等等2、课程实施规范做到“六确保”(1)制定方案,分步实施,确保活动的有计划开展。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计划,同时要求年级和班级也制定相应的计划。(2)明确目标,有的放矢,确保活动的有目标开展。每一次进行活动之前,我们活动指导教师首先要有一个目标,学生进行这次活动让他们做什么,预期一下要达到什么目标。(3)充分准备,多法并举,确保活动的有效果开展。如果要让学生走出校园去活动,那出去之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到位。看看是简简单单的一次活动,其实它的准备工作是大量的。比如要让学生去进行调查,那就得花一些时间让学生设计好调查表,想好要调查的内容,学会如何采访,如何调查,如何捕捉信息,学会一些礼貌用语,学会交际等等。如果没有准备就让学生去,更多的是大玩特玩,要说成效,更多的是“吵”、“闹”、“玩”,没有一点效果。(4)组织严密,安全保障,确保活动的有秩序开展。组织的好坏,不仅是活动有秩序的保障,更是活动安全的保障。所以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活动规范。让学生在规范中进行有条不紊的活动。(5)放开手脚,宏观调控,确保活动的有深度开展。要讲规范,但要敢于放开,要善于放开,要让学生在规范下大胆地去想,去做,去探,去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出成效。(6)交流共享,各有所获,确保活动的有后劲开展。每次活动后,都要给予学生一个共享的机会。活动之后,必须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进行评价。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交流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交流,可以知道许多原本知道的东西,可以得到许多想知道的问题,而这些可能恰恰恰就是下一次活动的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端。3、课程评价规范“两个层面”、“十大举措”从学生层面来说,我校采取了 “五个实施”:1实施全程性评价,以评价促进活动;2实施多主体评价,让评价形成氛围;3实施多元化评价,让评价焕发生机;4实施作品式评价,使评价生动直观;5实施特色制评价,以评价创出特色;从学校层面来说,推出了“四条措施”:1加强活动信息的建设。继续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周报制度。3加强活动档案袋建设和应用。4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比。5进行教师特色工作的评比。努力方向:“特色化”努力打造以“五小”研究为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灵魂。研究的事物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活动中,关键在于要我们教师用心去发现。结合学校当前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