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性蛋白尿.ppt_第1页
直立性蛋白尿.ppt_第2页
直立性蛋白尿.ppt_第3页
直立性蛋白尿.ppt_第4页
直立性蛋白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位性蛋白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姚勇2012年11月 郑州 直立性 暂时性 持续性 临床表现形式 蛋白尿的分类 体位性蛋白尿orthostaticproteinuria 又称 姿势性蛋白尿 1935年由Ulzmann等率先描述 OrthostaticproteinuriainTheKidneyinHealthandDisease 1935 是一种仅发生于直立位时 静立或行走 运动 的蛋白尿 而卧床后尿蛋白消失的临床状态 体位性蛋白尿 DD 一过性蛋白尿 a 生理状况 剧烈运动 情绪激动 暴露于极度寒冷中等b 病理状况 发热 充血性心力衰竭 腹部手术 应用肾上腺素等 上述情况约在一过性蛋白尿中占10 Milt nyiM Urinaryproteinexcretioninhealthychildren ClinNephrol1979 儿童体位性蛋白尿的发病状态 确切不详 并非少见 学龄期儿童中存在着相当比例 调查资料显示 在校青少年约10 有蛋白尿 其中50 60 与体位性相关 Milt nyiM Urinaryproteinexcretioninhealthychildren ClinNephrol1979 在青春期蛋白尿儿童中更可能占到75 Dodgeetal Proteinuriaandhematuriainschoolchildren JPediatr1976 正常青春期儿童中体位性蛋白尿检出率约2 5 10至20岁间检出率逐年减少 30岁后极少见到 WestCD Asymptomatichematuriaandproteinuriainchildren JPediatr1976 体位性蛋白尿 发病机制 体位性蛋白尿患者尿蛋白 150mg d属于正常人的变异现象 体位性蛋白尿如同正常尿中蛋白一样以白蛋白为主FreyFJ etal Lancet 1979 正常尿蛋白定量同样表现有体位性增高现象 正常变异假说 在20 正常人群志愿者中观察到 直立位可增加尿蛋白排出 但全天总尿蛋白排出量正常 MahurkarSD etal BMJ 1975 1 712 714 对116名正常青春期志愿者 Upro Ucr显示直立位明显高于平卧位 HouserMT etal JPediatr 1986 109 556 561 体位性蛋白尿发生与其存在肾小球形态结构的异常有关 PediatrNephrol1990 有关于体位性蛋白尿肾脏病理改变的报道总体呈现部分患者肾组织存在轻微病理改变 肾小球异常假说 见有以体位性蛋白尿为首发表现的FSGS病例报道 BernsJS etal ClinPediatr1986 直立状态下可引起肾内血液动力学变化而改变肾脏的生理状态 柱前脊凸位 腹腔压力增高 肾静脉淤血 肾脏血流量降低 血管紧张素II激活 出球小动脉阻力增加 肾小球蛋白滤过增加 引发蛋白尿 血液动力学异常假说 体位性蛋白尿患者较正常对照存在肾血流和GFR下降以及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 RobinsonRR etal JClinInvest1963 a 大鼠部分肾静脉梗阻 GFR明显减少 出球小动脉阻力增加尿蛋白排出量较梗阻前增加15倍 b 可为血管紧张素II阻滞剂 ACEI 纠正 YoshikaT etal KidneyInt 1986 ACEI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明显减少 乃至恢复正常 HaTS PediatrNephrol 2006 血液动力学异常假说 Robinson等观察到即使在卧床状态下体位性蛋白尿患者尿蛋白排出量仍稍高于正常对照 RobinsonRRetal JLabClinMed 1964 说明除直立位血流动力学因素外仍有他因作用 体位性蛋白尿 多因素假说 功能性原因 肾小球疾病早期 肾小球疾病恢复期 体位性蛋白尿的病因 ClinPediatr1986 EurJVascEndovascSurg 2006 AnnInternMed1957 体位性蛋白尿的临床特点 特点一 本症主要见于学龄儿童 尤以青春期为著 国内外报道 患病年龄以10 16岁为多 青春期快速生长发育 北大医院 体位性蛋白尿患儿108例的临床分析显示 平均年龄10 9岁 6 17岁 男童稍高于女童 M F 1 2 1 张敬京 杨霁云 中华儿科杂志 2002 体位性蛋白尿的临床特点 特点二 临床为 无症状性 可归孤立性蛋白尿范畴 通常无水肿 高血压 肾功能异常等症状 临床常因尿筛查 体检 手术或非肾脏疾病住院后常规尿检等发现 体位性蛋白尿的临床特点 特点三 临床多数的体位性蛋白尿的儿童其直立试验阳性呈现 暂时性 状态 部分呈现 持续 可重复性 特点 较长时间内表现与体位相关的蛋白尿发生 VehaskariVM ArchivesofDiseaseinChildhood 1982 体位性蛋白尿的临床特点 特点四 直立位尿蛋白排出量增加特征表现 晨起尿蛋白阴性 直立后阳性 可 4 不等 a 脊柱前凸位和运动可以加重蛋白尿程度b 在持续卧位半小时以上后留尿检测 其蛋白尿可阴转 c 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500mg左右 极少 1g d d 白天尿蛋白定量明显超出夜尿蛋白定量 3 4倍 VehaskariVM ArchivesofDiseaseinChildhood 1982 评价 国内患儿临床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正常范围者并非少见 体位性蛋白尿的临床特点 特点五 体位性蛋白尿的成分以白蛋白为主 呈现选择性 正常人安静状态 运动后与体位性蛋白尿者脊柱前凸后的尿蛋白对照观察显示 运动后和直立后尿蛋白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组 b 尿中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体位性蛋白尿组为1 75 运动组的1 1 安静组的0 4支持体位性蛋白尿时所排出尿蛋白以白蛋白成分为主导 E McKAY etal JofClinInvest 1962 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 selectiveproteinindex glo AlbSPI 0 1高选择性 SPI0 1 0 2一般选择性 SPI 0 2非选择性差orAlb 75 80 体位性蛋白尿的临床特点 特点五 体位性蛋白尿的成分以白蛋白为主 呈现选择性 体位性因素 直立 可使蛋白尿的选择性有所降低 直立后尿不但蛋白定量增加 且尿蛋白成分也发生改变 其中大分子蛋白 球蛋白 成分较直立前增加 ShintakuN etal PediatrNephrol 1990 MEkim etal NephrolDialTransplant 1999 许家琪等 临床检验杂志 1997 目前尿蛋白选择性测定的最敏感的方法 尿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 评价 直立位或运动最终并未影响其选择性蛋白尿的性质 大分子蛋白明显增多的现象常见于感染后留尿和有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既往病史的患儿 体位性蛋白尿的诊断 诊断方法 直立试验 直立前后尿蛋白检测 尿蛋白定性或尿pro cr比 具体方法如下 通常为清晨起床即刻留取晨尿 直立前标本 送检尿蛋白直立至少60分钟以上留取第二次尿 直立后标本 送检尿蛋白结果评价 直立前标本尿蛋白呈阴性或尿蛋白 肌酐比30mg mmol 即为直立试验阳性 支持诊断体位性蛋白尿b 直立后标本尿蛋白呈阴性 示直立试验阴性 不支持体位性蛋白尿 MonicaRagazzi etal PediatrNephrol 2008 直立前标本尿蛋白已呈阳性 不支持体位性蛋白尿 体位性蛋白尿的诊断 说明 检查前准备 应令患儿睡前排空膀胱后卧床且不起夜 晨尿 晨起后第一次排尿 而是严格地起床后即留取的尿样 诱发方式 部分患儿脊柱前凸位不耐受 在诊断功能性体位性蛋白尿时 临床一定要除外存在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 高血压 糖尿病等 对于有肾炎 肾病以及可累及肾脏的全身性疾病既往史者 更应慎重 儿科临床诊断体位性蛋白尿中应注意的事项 体位性蛋白尿的治疗 对症治疗 没有比平卧更好的治疗对因治疗 功能性病因最多见 多无需药物一般性处理 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正常饮食 生活定期晨尿检测 强调 检查也是一种治疗 体位性蛋白尿的预后体位性蛋白尿的长期预后良好 成人的资料 Thompson等对伴体位性蛋白尿青年人的前瞻性动态观察显示10年后未见有发展至肾小球疾病的病例 ThompsonAL etal AnnInternMed 1970 Springberg等对43例未经治疗的体位性蛋白尿患者长达20年的随访中 83 完全自愈 且无一例发生肾小球疾病 SpringbergPD etal AnnInternMed 1982 儿童的报道 Urizar等6年的随访观察未见有肾实质病变 高血压以及肾功能异常者 UrizarRE etal AmJClinPathol 1974 有趣 的病例 Devarajan JAmSocNephrol 1993 4 36 39MechanismsofOrthostaticProteinuria LessonsfromatransplantDonor 母亲 40岁 儿子 12岁 后尿道瓣膜致VUR CRF 母 术前6个月内三次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0 600mg 白天 300mg 晚间卧位 100mg 呈现体位性蛋白尿 肾功能及超声 血压 IVP均正常 供肾术后蛋白尿消失 24小时Upro140mg 子 尿常规正常 捐肾 胡桃夹现象 是功能性体位性蛋白尿最常见的原因来自欧 亚报道显示 约70 75 的体位性蛋白尿由胡桃夹综合征所致ShintakuN etal PediatrNephrol 1990ChoBS etal NephrolDialTansplant 2001MonicaRagazzi etal PediatrNephrol 2008 胡桃夹现象与体位性蛋白尿 胡桃夹现象 nutcrackerphenomenon a 胡桃夹现象见于1972年由Schepper等最早提出b 胡桃夹现象实质 左肾静脉压迫 leftrenalveinentrapment 左肾静脉扩张 左肾静脉高压c 胡桃夹现象可见于正常儿童中 5 8 7 5 ShintakuN etal PediatrNephrol 1990 康健等 中华儿科杂志 1995 胡桃夹现象图示 胡桃夹现象de诊断方法 临检 胡桃夹现象的诊断说明1 金标准 左肾静脉造影 压力检测 即左肾静脉夹角段狭窄 左肾静脉与下腔静脉压差 3mmHg 最普遍采用的诊断方法 彩色超声 Doppler公认的诊断标准 扩张处与狭窄处内经的比值PA 3 5 PA 5时 特异性89 敏感性69 狭窄处与扩张处血流峰速度的比值PV 2 5 PV 5时 特异性90 敏感性80 联合诊断敏感性90 特异性100 KimSH etal Radiology 1996 我国儿科诊断标准 卧位PA 3 或直立20分钟后PA 4 胡桃夹现象的诊断说明2 近年Shin等提出的观点 对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有左肾静脉扩张者 在仅有影像学证据而无相应临床症状表现时 称之为胡桃夹现象 或左肾静脉扩张 b 当出现相应临床症状表现时 则称之为胡桃夹综合征 或左肾静脉扩张症 ShinJI etal NephrolDialTransplant 2005 胡桃夹现象与体位性蛋白尿 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体位性蛋白尿腰腹区疼痛不适疲劳综合征男性左精索V曲张女性盆腔V瘀血综合征 a 1990年Shintaku等提出胡桃夹现象可能是儿童体位性蛋白尿的原因之一 ShintakuN etal PediatrNephrol 1990 b 北大医院于1993年在国内首先发表了胡桃夹现象伴发直立性蛋白尿16例儿童病例报道 田绍荣等 中华物理医学杂志 1993 c 1997年Lee等借助双侧输尿管插管和核磁影像学技术证实了胡桃夹现象是产生儿童体位性蛋白尿的病因之一 即直立位左肾静脉受压显著导致左肾充血引发左肾排出明显尿蛋白 LeeSJ etal PediatrNephrol 1997 胡桃夹现象引发蛋白尿的机制 与体位性蛋白尿的机制十分相似 推断 直立或脊柱前凸位时内脏下垂 腹腔压力 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变小左肾静脉受压 左肾静脉高压 左肾脏淤血 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蛋白尿 ShintakuN etal PediatrNephrol 1990 杨霁云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3 b 证据 肾静脉受压的动物实验证实 大鼠单侧肾静脉夹持可明显增加尿蛋白的排出量 YoshikaT KidneyInt 1986 胡桃夹综合征致体位性蛋白尿的临床特点 特点一 主要见于学龄儿童 尤以青春期 体型瘦长为多北大医院的临床分析显示 1992 2002十年间确诊胡桃夹现象的258例患儿其中体位性蛋白尿患儿108例平均年龄10 9岁 6 17岁 男童稍高于女童 M F 1 2 1 往往有短期内身高迅速增长 呈瘦长体型 BMI 18 部分还伴有直立调节障碍 张敬京 杨霁云 中华儿科杂志 2002 胡桃夹综合征致体位性蛋白尿的临床特点 特点二 直立导致尿蛋白定量增加 且尿蛋白成分的变化资料1 许家琪 张龙江 尿SDS PAGE鉴别直立性蛋白尿 临床检验杂志 19971 Objects 7例患儿 原因不明体位性蛋白尿 4月 8年 B超 3例患者胡桃夹现象 4例患者胡桃夹现象 2 Method 尿SDS PAGE3 Results a 胡桃夹阳性患者 n 3例 尿蛋白经电泳 直立前均呈两条细小中 小分子带 直立后均呈4 5条带 中分子带显著增粗 增加2 3条高分子带 其中一条高分子带显著粗 着色深 位置高 疑为巨球蛋白带 b 胡桃夹阴性患者 n 4例 直立前 后蛋白带均无变化 直立后仅蛋白量增加 2例肾穿证实肾炎 2例为运动性蛋白尿 胡桃夹综合征致体位性蛋白尿的临床特点 特点二 直立导致尿蛋白定量增加 且尿蛋白成分的变化资料2 北大医院1 Objects 26例患儿 NCP 体位性蛋白尿 男6女20 5 8 17 12岁 其中 确诊 可疑Kid Dis史阳性3例 阴性23例2 Method 直立后尿SDS PAGE3 Results 小分子 Alb 大分子 a allcases1 92 9 02 88 84 14 26 9 23 10 39 bKid Dis 0 11 0 4 92 8 8 4 7 1 8 4 cKid Dis 15 8 26 2 58 7 15 1 25 6 11 2 评价 不论体位形式 直立位或运动 最终并未影响其选择性蛋白尿的性质 大分子蛋白增多的现象常见于感染后留尿和有肾小球疾既往病史的患儿 胡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