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草食动物产业优先发展规划大纲(2011-2015年).doc_第1页
广西草食动物产业优先发展规划大纲(2011-2015年).doc_第2页
广西草食动物产业优先发展规划大纲(2011-2015年).doc_第3页
广西草食动物产业优先发展规划大纲(2011-2015年).doc_第4页
广西草食动物产业优先发展规划大纲(2011-2015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草食动物产业优先发展规划大纲(2011-2015年)发布人:自治区经管总站 发布时间:2012-04-10 大力发展草食动物产业是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均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草食动物。大力发展草食动物对调整优化广西畜牧业结构有重大意义,目前全区草食动物产量比重仅为5%,较全国低10个百分点。大力发展草食动物是广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决择,发展草食动物,符合广西饲草资源丰富饲料粮相对短缺的资源禀赋,有利于促进粮食安全;有利于促进农牧结合,促进农副产品等有机质的转化,提高广西农业产出率,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投入;能有效提高优质畜禽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夯实健康消费的物质基础,促进保障民生能力的提高。为进一步发展草食动物产业,制定本规划大纲。一、产业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 2010年全区存栏牛472.64万头,肉羊存栏204万只,肉鹅存栏587万只,朗德鹅存栏4万只,肉兔存栏250万只,当年出栏肉牛150.61万头,肉羊221万只,肉鹅1346万只;草食动物总产量22.69万吨,其中产牛肉14.27万吨,羊肉3.44万吨,鹅肉3.94万吨,兔肉1.04万吨,鹅肥肝230吨。草食动物肉类总产值90.76亿元,鹅肥肝产值2.24亿元,产品加工产值约15.52亿元。草食动物发展催生了一批龙头企业,蒙山新宇兔业、平果金禹兔业每年带动数千农户养兔脱贫致富;广西佳佳、合浦鸿雁二个鹅肥肝加工厂年生产肥肝230吨,约占全国总量的25%。草食动物发展使广西畜牧业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特点逐步展现,全区草食动物每年转化消化农作物秸秆等副产品约500万吨,产肉折(节)粮136万吨,生产近6300万吨的有机肥,为农村能源和种植业提供了大量优质原料。近年山羊舍饲圈养示范农户近5000个,圈养羊技术效果好于放牧,种草养羊经济效益高于种粮,山羊快速发展与生态有效保护更趋和谐。(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草食动物发展空间保障水平低。资源核查和国土利用总体规划结果表明,现存草地面积已大大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农业部组织的全区草地资源普查结果,2008年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制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中,牧草地面积仅有72.7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07%。2.天然草地生产力下降。据测,广西天然草地已有60%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分别为52万公顷、83万公顷、130万公顷。其中以石山地区的石漠化趋势比较严重,全区石漠化土地面积为230万公顷,比80年代中期增加了50.75万公顷,占石山区面积的29%,退化草地是广西水土流失的重要来源之一;2007年度的100个草地监测结果中,超载和严重超载的样方14个,产草量和覆盖度下降较为严重。3.畜禽良种基础薄弱。全区除种牛(主要是水牛)和牛冻精供给相对充足和保障外、种羊、种鹅、种兔的供给能力都十分欠缺,特别是种鹅,除专用于生产鹅肥肝的朗德鹅建有二个种鹅场外,肉用鹅方面还未建有种鹅场,鹅苗量少价高,严重影响到肉鹅的发展。4.饲草产业支撑能力不适应草食动物科学发展需要。广西饲草资源总量很大,但零星分散于千家万户,分散于不同的季节时段,没法进行规模利用;饲草品种数量较多,但优质饲草特别是豆科蛋白类饲草(料)十分短缺,结构性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一旦建起规模型草食动物养殖场,普遍面监季节性缺草、结构性缺草,营养不全面,供给不平衡,生产潜能不能充分发挥。5.草食动物结构不合理,影响总量快速提升。繁殖慢的大牲畜比重大,繁殖快的中小型动物比重小,影响草食动物发展速度和整体效益的提升。6.企业的带动作用弱小。目前广西还没有一家规模规范的肉牛、肉羊屠宰加工型龙头企业,鹅肥肝、肉兔加工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草食动物以鲜活形式出售原料,销售的范围很小、市场空间很小,增值创收水平很低,相应地,饲草加工处于更低的水平。二、产业发展的形势分析(一)市场需求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广西草食动物肉类消费量年均增幅为11.31%,未来五年,按年均增长5%计,到2015年,全区人口将达5560万人,届时需草食动物肉类总量28.96万吨,是2010年总产量的1.27倍;需求增幅达到10%时,总需求量为36.54万吨,是2010年总产量的1.61倍。到2020年,按全区草食动物肉类消费水平达到全国2000年6.60公斤(牛羊肉)/人计,全区需草食动物肉类总量36.70万吨,需增产14万吨。(二)有利因素1.广西被列为国家肉牛优势产区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划出优势区域涉及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7个县市,广西及所辖的八步区、桂平市、环江县、靖西县、柳江县、鹿寨县、融水县、三江县、武鸣县、武宣县、象州县、忻城县、兴宾区、宜州市、钟山县名列优势产区各单。2.国家将起动易灾地区草地保护建设项目全区有63个县名列其中,需建设人工草地400万亩,改良草地196万亩,围栏保护草地65万亩。3.饲草资源十分丰富广西现存资源十分丰富,各类天然草地年鲜草总产量为6920万吨,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为506万个标准黄牛单位;全区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可产出秸秆类、糟粕类约3000万吨,可供养300万黄牛单位的草食动物。广西潜在资源也十分丰富,一是冬闲田有巨大的产草潜力,全区有冬闲田115万公顷,利用其中一半用于冬种黑麦草,即可增加饲草产量3750万吨,增加载畜量400万头标准黄牛单位;二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潜力,如腾出10万公顷甘蔗用于种植桂牧1号杂交象草,可增加饲草产量2250万吨,可增加225万头黄牛单位;三是园地间种套种牧草的潜力,全区有果园面积82.13万公顷,适宜间套种牧草的园地有54.81万公顷,在其中套种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可增加1600万吨饲草产量,可养160万头标准黄牛。三项共计可增产饲草7600万吨,增养786万头标准黄牛。4.畜禽品种资源丰富多样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引进选育,目前存留有隆林黄牛、都安山羊、涠洲黄牛、富钟水牛、西林水牛、合浦鹅、右江鹅、德保矮马、百色马等地方适宜品种。此外通过引进选择,区内还有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德国黄牛、美国短角牛、波尔山羊、南江黄羊、伊拉兔、青紫兰兔、塞北兔、豫丰兔、朗德鹅,还有利木赞、西门塔尔、夏洛来等优良种牛冻精可供。5.气候适宜全区地处低纬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牧草生育期和青饲料供给期较北方地区多3-5个月/年,饲草的高产性能明显优于北方地区,如桂牧1号杂交象草单产达225-300吨/公顷,冬闲田种植黑麦草单产可达60-90吨/公顷,甘蔗叶尾的出产时间正处于枯草期,季节的互补性很强。6.品质符合健康消费需求当前广西肉类供给总量处于较高水平。相比于一般肉类,草食动物产品具有高蛋白含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符合消费者健康消费的诉求,这是推动发展和加快发展的原动力,这也是近十多年来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稳中有升、与猪肉比价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7.低耗粮和多产肥的成本优势草食动物具有消化植物纤维的特殊功能,日粮中食粮的比重不超过5%,依赖性较低,食粮供求关系变化和价格波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较生猪家禽等单胃动物小得多,利润水平保持在30-40%左右。草食动物还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能有效地转化利用人类不可直接利用的副产品,出产肥效全面持久的有机肥,据分析,每头牛年可出产10吨有机肥,折合N、P、K总量97.37公斤,相当于200公斤复合肥,可增加土壤有机物的含量。8.区位优势明显广西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地处中国-东盟合作的桥头堡,既可依托西南地区、广泛吸纳其资源,又直接面向粤港澳琼和东南亚,十分便利地把草食动物产品输往这些区域。(三)发展潜力2010年广西草食动物饲养总量约760万黄牛单位,全区天然草地、秸秆饲料和人工种草可供养1600万头黄牛单位,尚有840万头黄牛单位的饲养潜力。(四)不利因素1.全社会对生态保护、生态文明的认识不足,没有可供参考的南方草地载畜量参数及成熟的控制放牧技术参数。2.资源的分散性不利于规模发展。随着土地承包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放牧地越来越呈现分散现象,秸秆类农副产品的供给也呈分散零星特点。3.肉牛等大型草食动物繁殖周期较长,价格水平还较低,比较效益也偏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有待提高。4.饲草生长、收获的季节性不能满足动物饲养的均衡需求,饲草加工、储存难度大,技术水平低。(五)风险分析1.疫病风险可控。从疫区引进带病种畜禽、本地畜禽疫病防控措施不力,会给草食动物发展带来疫病风险。当前这种风险还处于可控范围,因为国家对种畜禽跨地域引进设定了较为严格的管理措施,引进前后有检疫,引进后有隔离观察等措施;本地畜禽只要严格执行有关防疫程序,防疫效果都比较好。2.气候变化风险较多。牧草播种季节遇到干旱少雨、收获季节遇到高温多雨、冬季遇到强度雨雪冰冻灾害影响饲草供给,影响到草食动物生长繁育甚至死亡。3.市场风险较小。草食动物生产精饲料消耗成本约占5%-10%,精饲料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也较小,由于牛是单胎动物,羊一年二胎3-4羔,繁殖较慢,过剩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发生并流行人畜共患疫病的情况时,消费信心受挫才会导致价格大幅下降。4.政策风险很小。草食动物产品具有健康消费特征,发展草食动物具 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功能,在调整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历来是国家鼓励发展、加快发展、优先发展的特色产业,也是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抓手,在全球全国粮食安全、食物安全问题日益凸现的大背景中,草食动物发展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支持。5.金融风险较低。草食动物产业占用资本量不算很大,肉牛需要3000-5000元/头、肉羊500-700元/只,肉兔20-50元/只,肉鹅30-50元/只;周转时间相对较短,肉牛2-3年,肉羊8月-1年,肉兔肉鹅只需数月,加上维持经营成本较低,灵活性较强,因此金融风险处于较低水平。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为动力,推动资源集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变饲养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变,实现草食动物快速健康发展和环境友好,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富民兴桂战略目标做贡献。(二)目标任务1.总目标2015年,草食动物产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比2010年总产值106.20亿元增加43.80亿元,增长41.2%。2.产业目标任务(1)第一产业目标任务产值目标:2015年草食动物产品产值达127亿元,比2010年90.65亿元增加36.35亿元,增加40.1%。产品目标:2015年全区出栏肉牛200万头,比2010年150万头增加50万头;出栏肉羊500万只,增加300万只;出栏肉兔3000万只,增加2480万只;出栏肉鹅2150万只,增加804万只。产量目标:2015年草食动物肉类总产量33万吨,比2010年增加10.31万吨。(2)第二产业目标任务加工产品产值目标:2015年达23亿元,比2010年15.52亿元增加7.48亿元,增长48.2%。加工产品产量标:2015年加工畜产品达到8.60万吨,其中牛肉5万吨,羊肉0.5万吨,鹅肉0.5万吨,肉兔2.5万吨,鹅肥肝1000吨),比2010年增加 6.10万吨,增长244%。企业发展目标:培育和引进10家草食动物加工龙头企业,包括3个肉牛加工厂、改扩建2个鹅肥肝加工厂、3个肉鹅加工厂和2个肉兔加工厂;建立20个秸秆牧草饲料加工企业;新建和扩建5个种羊场、扩建新建3个种兔场和5个种鹅场。(3)第三产业目标任务产值:2015年草食动物三产总产值5亿元,比2010年2亿元增加3亿元,增长150%。业务量:2015年草食动物运输量达到1.5万车次,比2010年0.6万车次增加0.90万车次,增长250%。(4)其他目标草食动物粪肥折合复合肥135万吨,价值40.50亿元。开展南方草地放牧技术研究、控制、减少草地退化、石漠化,使草食动物放牧养殖,特别是山羊的放牧养殖,步入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道路。四、区域布局、产业链及其关键环节(一)区域布局肉牛生产重点区域:在贺州市、百色市、桂林市、河池市、柳州市、来宾市和崇左市等市。肉羊生产重点区域:在百色市、河池市、南宁市、柳州市和桂林市等。肉兔生产重点区域:梧州市、贵港市、玉林市和贺州市、百色市等市。肉鹅和鹅肥肝生产重点区域:北海市、玉林市、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等市。(二)产业链1.草食动物产业链2.饲草料供给产业链(三)关键环节1.种源繁育供给。肉牛产业方面需要突破基础母牛分散饲养、分散配种而造成受胎率不高环节;肉羊产业方面要突破良种公羊不足和人工授精技术推广覆盖率低环节;鹅产业方面要突破本地种鹅在本地产种蛋水平偏低,鹅苗价格高扬且供量不足,朗德鹅原种引进价格很高,种苗成本偏高等环节;肉兔产业方面需要突破良种兔供给能力不足,价格偏高影响到产业覆盖面的迅速扩大等环节。2.饲草供给。优质饲草生产供给要突破饲草资源零星分散与规模饲养需要矛盾突出、本地产优质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不足影响到饲草供给质量、饲草加工调制产业不适应草食动物规模饲养和科学饲养所需、专用添加剂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与科学饲养要求脱节等环节。3加工环节。加工增值环节需要重点突破草食畜禽质量不高、规格不一、深加工技术落后和消费传统制约等障碍,突出强化牛羊兔鹅产品分割加工、精深加工,使产业价值与产品规模相符合。4.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要通过有效协约,使各环节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提高发展的积极性和抗风险能力。五、重大项目(一)培育和引进10家草食动物加工龙头企业包括3个肉牛加工厂、改扩建2个鹅肥肝加工厂、3个肉鹅加工厂和2个肉兔加工厂,投资总额11.75亿元,实施时间为2011-2015年,实施业主和建设地点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二)建立20个草饲料加工企业包括建设20个草饲料加工厂、购买饲草加工机械1.6万台套和建植人工草地60万亩,总投资32800万元,建设期5年,建设地点包括横县、兴安、田阳、宁明、江州区、兴宾区等农副产品主产县区。(三)母牛集中配种点建设项目在能繁母牛饲养大县建立200个肉牛集中配种点,配备400名熟练的牛人工授精技术员,共需资金10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可配种母牛20万头,受胎率达到80%以上。 (四)种畜禽场建设项目新建和扩建5个种羊场、扩建新建3个种兔场和5个种鹅场,总投资25400万元,种羊场建设地点是崇左、南宁、百色、桂林、柳州、河池和来宾;种免场建设地点是蒙山、平果和玉州区;种鹅场建设地点是博白、陆川、合浦、容县、港北区、临桂、鹿寨、宾阳等。(五)建设草食动物科学饲养示范基地建设18000个草食动物规模养殖示范基户(场),作为加工企业原料供给基地。其中肉牛示范户1000个,肉羊示范户5000个,肉兔示范户6000个,肉鹅示范户6000个。(六)草地保护建设工程在全区63个县建设人工草地400万亩,改良草地196万亩,围栏保护草地65万亩。六、政策措施(一)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投入机制。建立以发展草食动物和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畜牧业健康发展和节粮节效的重要指标,树立积极发展草食动物的投入导向,并根据上年的发展业绩安排次年的财政支持项目和额度。逐步建立资金预留财政,根据项目建设进展分次报账的管理制度,充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