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城段前言 欢迎各位参观南京城墙,这里就是著名的南京城墙台城段。在这里,您不仅可以了解闻名于世的南京明城墙,同时还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人文古迹。在参观前,我先为各位简要介绍下南京城墙的历史概况。 明代是我国古代筑城的一个高潮时期,南京城墙的营造就是这个高潮的开头。1366年,朱元璋下令在南京拓旧城、造新城,直至1393年才完全落成,耗时二十八年。南京城墙分四重(即宫城、皇城、京城、外郭),一般是先规划、后施工,先建内垣后筑外垣,先造城门后补城垣。宫城、皇城两座内城就是最先建好的,而京城、外郭两城直到朱元璋登基后才完全竣工。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这道京城城墙(南京城墙),它的原始长度为35.267公里,现存长度25.091公里,是世界上原始规模最大、现保存长度最长的古代砖石都城墙。 1988年,南京城墙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南京城墙实现了统一管理和全面开放。浆固明城 南京城墙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它之所以能保存这么长时间,其中筑墙的粘合剂起到很大的作用。砖与砖之间这种白色的黏合材料,就是粘合剂,又称夹浆。夹浆的配方并没有被记载下来,六百年来人们只是凭借着墙体上那色泽乳白、掐之坚硬、渗透砖隙间的凝结体及其上的气泡眼的感性认识,并加以丰富的想象力,产生了“朱元璋以糯米汁筑城”的传说故事,并代代相传,妇孺皆知。 甘熙所著白下琐言记载道“蓼草”,“放水加温,可做黏液,与适量石灰、细砂拌合成混合浆,作为黏结砖石之用。”也有学者认为这个说法可信。 南京城墙尽管迄今已经六百多年了,但城墙内部的黏合材料仍然是软的,没有完全固化。明代南京城墙黏合材料是否搀和了糯米汁,仍然是个待解之谜。我们后来修葺的城墙,只能采用西方传来的水泥进行填补。水泥经过若干年会出现风化的迹象,但粘合剂却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玄武湖 各位眼前这片波光粼粼的湖面,就是著名的玄武湖。玄武湖古名桑泊,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曾在此操练和检阅水兵,故曾称练武湖。南朝时玄武湖位于宫城北面,便以“玄武”命名。北宋时期,王安石提出“废湖还田”,南京城因此常遇雨成灾。直到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修筑城墙,才把玄武湖重新疏通开挖,成为天然的护城河。现在南京市委市政府效仿杭州西湖的做法,在2010年10月1日将玄武湖作为一个免费对外开放的景点。现在玄武湖水陆面积大约470公顷,仅是旧时的三分之一。雉堞、宇墙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左右两边城墙建造形式是不一样的。通过这种区别,就可以很简单的区分当时的城内和城外。 左手边的城墙,一个个垛口叫做雉堞,雉堞以外就是当时的城外,明代南京城墙上共有13616座垛口,用于守城作战、瞭望的掩体。垛口之间是当时士兵架设弓箭的箭垛,中间为士兵观察敌情的瞭望口,最下方则是排水口。 右手边筑有矮墙,不设垛口,墙高约1米,与古代女子的腰部平齐,称之为女儿墙,亦称宇墙。在古代描写城墙的诗句中多有提及,比如刘禹锡就在金陵五题中写道“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礓礤 面前这一道斜坡叫做礓礤。礓礤是古建筑学中一个专有名词,现在字典里面解释是小台阶儿的意思。斜坡上的砖块都是竖直排列而成,前后高低起伏,类似老式的搓衣板,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摩擦力。古代士兵雨雾天气上下城墙时可以防止打滑,起到保证安全的作用。原先的城墙上没有台阶,全部采用这种设计,所以官员们可以骑马自如上下城墙,因此也被称为马道。序厅 各位即将进入序展厅,这是由文革时期的防空洞所改建。 在这里各位可以简单回顾下南京城墙的历史。明南京城是明太祖朱元璋于1366到1393年,历时二十八年,在历代城池基础上扩建,这段时期也是南京发展史上最具特色的阶段。明南京城是由宫城、皇城、京城及外郭,形成一个套环式的格局。现在南京城墙就特指当时第三重京城城墙,原始长度35.267公里,经过六百多年沧桑岁月,现保存下来25.091公里的长度,不管在我国还是世界上都是规模最大的砖石都城墙。南京城墙为研究都城史、城垣建筑史和古代战争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价值。航拍图 这是南京城东北面的航拍图。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过北京或者西安的城墙?我国古代都城一般都设计成方形或者矩形的对称格局,而我们南京城墙则打破了这一传统,在传统都城营造制度的同时,又有新的创新和发展。图中的这段城墙展现出南京城墙的特点,因地制宜、依山傍水。城墙依次与三个湖相靠近,首先是位于钟山脚下的前湖,又名燕尾湖;中间的是中湖,由于高空俯瞰形似琵琶,又被称为琵琶湖;最上方则是后湖,就是南京著名景点玄武湖。台城段图片 这幅图是高空俯拍的南京城墙台城段。台城段的城墙,仿佛一个纽带,将玄武湖、紫金山以及鸡鸣寺囊括其中,是我们欣赏南京山水城林的最佳地点。神策门 神策门位于南京城北,坐南朝北,内部结构采用外瓮城的设计。 神策门(和平门)由于作为军事禁区被封闭了70多年,它在明城墙十三座内城城门中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南京现有所有城门中唯一保留有民国以前镝楼的城门。中华门 中华门原名聚宝门,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性的建筑,中华门是明代十三座城门中规模最宏伟的一座。 1931年,国民政府在聚宝门内修建中华路,便改名为“中华门”,取振兴中华之意。“中华门”这三个字由蒋介石先生亲笔题写。 中华门共设三道瓮城,由四道券门贯通,各门均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现在仅存闸槽和门位遗迹。中华门共27个藏兵洞,可在战时贮备军需物资和埋伏士兵,据估计可容纳三千人,藏粮万担,守城达一月之久。如同一个可攻可守的巨大城堡。正厅 城垣比较表上可以看出,排在我国第一的是明南京京城城墙,原始长度为35.267公里;排在我国第二的是明北京城墙,原始长度为25.92公里;排在世界上第二的是法国巴黎城,原始长度为29.5公里。根据数据可以得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南京京城城墙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将南京城墙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每一个南京人的夙愿。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下,2012年,包括南京城墙在内的八座明清城池(江苏南京、陕西西安、浙江临海、湖北荆州和襄阳、辽宁兴城、安徽寿县和凤阳)组成了“中国明清城墙”项目,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沙盘 明代南京都城由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圈城墙组成,如今简称的“南京城墙”仅指当时的京城城墙,原始长度达到了35.267公里,虽经历六百多年,但现保存25.091公里。这座城垣,不循中国古代都城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宏雄伟,为我国古代城市军事防御系统工程、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 第一重城墙为宫城,俗称“紫禁城”,为都城核心。第二重城墙为皇城,是护卫宫城最近的一道城垣,环绕宫城但并非等距而建。宫、皇两城合称为“皇宫”(现在的明故宫)。说起故宫,大家可能想到的都是北京的故宫,可是各位知道吗,北京故宫其实是以南京故宫作为蓝本,完完全全仿造过去的。其中的一砖一瓦、一宫一殿都与南京一模一样。相传朱棣在修建皇宫的时候,特地少造了半间房,以此向他的父亲朱元璋表示敬意,故而就有南京房屋万间,北京只有9999.5的说法。如今南京明故宫荡然无存,我们只能从北京故宫来遥想它当年的恢宏壮丽。 第三重城墙为京城(南京城墙),关于京城城墙的形状,有宝葫芦形、宫扇形、粽子形等说法,甚至还有人说像朱元璋的脸。经过我馆专家研究发现,根据中国都城营造传统制度,以及南京城墙具体的布局,南京城墙是依照天上“南斗星”与“北斗星”的聚合形而建。 京城城墙建好之后,共开城门十三座,每个城门配设数量和规模不等的瓮城及对开城门和闸门各一套。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四座,分别是正南门聚宝门(中华门),城西的石城门(汉西门)和清凉门,北面的神策门(和平门),在南京看到的其他城门,比如玄武门、解放门等,是清末之后因交通需要等因素增开或扩建的。 在城墙上多出来一段的地方就南京城墙台城段。相传当年朱元璋在建造城墙时,本意是从钟山脚下顺延鼓楼岗一路向西修到石头城为终点,但是修到两百多米的时候,手下谋士刘伯温提出,如果这样修,首先玄武湖无法作为天然的护城河,在城西北处还要重新开挖,极其不便。其次,长江边上唯一的军事制高点狮子山,也将留在城外,对军事防守非常不利。朱元璋听后便采纳其观点,下令城墙开始改道重修,沿着玄武湖,将狮子山囊括其中,落点依然是城西的石头城。而多出来的这两百多米并没有被拆除,而是保留了下来,也被南京的百姓戏称为“南京城墙中的盲肠”。正由于这样的改建,也使南京城面积扩大三分之一,形成了当时三大功能区中位于城西北处较为空旷的军事区,当年朱元璋将手下亲兵分为十二卫拱卫京师,其中七成兵力在此训练和屯田,三成兵力围绕在城墙上守卫城池。三大功能区之二是位于城中及城南较为密集的居民区和商业区,明初资本主义萌芽开始,纺织业非常兴盛,所以这一片就留下了许多民居和作坊,各位今天在秦淮河和夫子庙一代还能发现许多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建筑。三大功能区最后一个就是位于城东的皇城区,就是宫、皇两城所在地。 城砖 城砖是明初建造南京都城城垣工程中最大宗的一项建材,初步估算全城约耗城砖上亿块。每块城砖规格约为40*20*10(厘米)。这些数量惊人、规格基本一致的城砖,产地不一,文献并没有详细记载。只有通过城砖铭文的收集、整理,尚可逐步获得其概况。1、 城砖的泥土砖料,由于来自长江水系的广袤地区,取土的质地不可能一样,呈现出南京城墙砖质地的多重特性。 以高岭土烧制的城砖(俗称“瓷砖”)为例,其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及地区特征。色泽为白色、米黄色、灰白色,质地强于其他土质烧造的城砖(少数也有风化现象)。这类城砖,大体分布在袁州府宜春县(今江西景德镇)等地。这类城砖吸水性较弱,并且抗压性好,所以多建于城墙内部及拐弯处。2、这块荆州府的城砖下方有一块小小的官印,经过六百多年依然清晰可见,说明当时城砖的质量。与现在所用的红砖不同,当时的城砖都要求重达二十公斤以上,并且是实心打造。试想如果用现在的红砖来筑城,首先不可能使用六百年之久,其次这些铭文和官印也不会像这样清晰可见。3、右下角这块白砖上,有几行毛笔刻得字,根据上面文字内容,我们猜测,这应该是当时接收城砖的官员手边没有宣纸,就在这块白砖上记录下事件内容,而这块砖也就起到一个收条的作用。4、大部分城砖的铭文都是凸出于城砖表面,这种刻法叫做阳刻,而字体凹陷下去的叫做阴刻,像这块拥有两条刻线的,我们叫它双线阴刻。其实不管是阳刻还是阴刻,都取决于烧砖时模具的不同。树根 这个树根是工作人员在清理城墙夹缝中取出来的,由于长年生长在城墙内部,一直与城砖进行挤压,因此在树根上方也印刻着城砖铭文。城砖铭文拓片 从城砖烧造的区域来看,所涉及的地域很广,现在研究发现都是来自于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个省份。明初烧砖任务非常繁重,所以要利用长江进行水运,烧砖的重任自然也就落在了长江中下游的这五个省份。 砖上的铭文,是一种严格的责任制。城砖所在地的府、州、县,地方上的总甲、甲首、小甲,甚至负责捏砖坯的造砖人夫、烧窑的窑匠,他们的名字都要刻在城砖上。城砖运到南京,首先要过一道验收关。检验的标准是八个字“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如果第一次检验不合格,那么整批都会被责令重烧;如果第二次检验再不合格,城砖上刻有姓名的责任人都会被严惩,重则砍头处死。正是由于这种严格的责任制,才保证了城砖的质量,使得南京明城墙能够屹立六百余年。墙体 城墙地段有的山石嶙峋,有的低洼松软,有的平坦如砥。为防止高大的城墙下陷、开裂、倾倒,建造者根据工程的要求,采取了不同的科学处理方式: 1、城墙有的顺山势而建,城垣与山体岩石连接成整体,山体削其外侧,包裹2-3层城砖,形成具有特点的包山墙。例:石头城。2、针对一些地势低洼、土质松软的地段,将重达数吨的大条石作为地基,上面垒已城砖,形成条石城砖混砌墙。例:台城。3、南京城南一带,城门外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区,无险可守,战时防御要求很高,故从下到上用大块条石垒砌。例:中华门、集庆门。4、最普遍的筑墙方法就是用城砖垒砌,多建于高山大河后面,对本身的牢固度要求并不高。例:紫金山附近。内瓮城结构 中国传统瓮城一般设置在主城门外面,而南京城墙的瓮城不仅有外瓮城,还有内瓮城,甚至出现了主城门内外均设瓮城的复合型瓮城。这是在中国传统外瓮城基础上的创新,也是南京城墙的一大特点。 瓮城又称月城、曲城,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外的附属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长期战争实践中成熟的建筑设施。由于从形状上看形式古代生活器皿中的“瓮”,故称之瓮城;也有从功能上认为敌人即便攻入瓮城,守城者可将瓮城城门和主城城门上的千斤闸迅速落下,把敌人困在其中,造成“瓮中捉鳖”、“关门打狗”的态势,故称“瓮城”。 由于内瓮城设置在城门的里边,就有条件设置藏兵洞,将城门守御这一明显的薄弱部位,变成防御作战中的强点,这是外瓮城所无法做到的。 其中呈“船形”的通济门,在增强城门防御能力的同时,又融入了强烈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反映了当时人的审美情趣和某种愿望。石头城 石头城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一处六朝时期的著名遗迹,遗址位于现清凉山一带。南京的别称“石头城”就来自于这座古城。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破曹大计。据说,诸葛亮途经秣陵县时,发出了“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并向孙权建议迁都秣陵。孙权在赤壁之战后,迁移到秣陵(今南京),并改称秣陵为建业。第二年就在清凉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城。石头城城基中段有一块红色岩石,经长江水冲刷而凹凸不平,有如兽面,故俗称鬼脸城。如今石头城已是闻名中外的历史古迹,也是南京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朱元璋画像(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喜怒无常的皇帝,登基之后召画师为自己作画,不管是画的像还是不像,都给他用欺君之罪处死。在这个时候,有个画师很是聪明,他把画像给朱元璋看,朱元璋刚开始看到觉得不像,想治画师的罪,但是画师为自己辩解到:“皇上,我所作的画像可是结合了古代君王面相优势而来,您看这宽额头、大耳垂、厚下巴。这怎么能与您不像呢?”朱元璋听后觉得颇有道理,便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航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校园保安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记者证考试题型及答案
- 航天单位考试题库及答案
- 煤矿反三违考试题及答案
- 销售合同标准化模板及风险评估工具
- 津桥学院运筹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专利代理师考试题库带答案
- 人力行政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医院麻醉科服务优化计划
- 选矿技术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校车安全管理操作规范
- 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劳技鉴别织物课件
- 2025年北京市天文知识竞赛(小学组)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热压罐安全操作规程
- 2025年秋期人教版3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4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真题(含答案)
- 清廉企业建设课件内容
- 2025年全国“质量月”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