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与种子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doc_第1页
果实与种子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doc_第2页
果实与种子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doc_第3页
果实与种子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 科学3、课时:1课时4、学生准备:(1)认真预习果实与种子一课(2)利用百度搜索和种子有关的资料(文字、图片、视频),并下载下来。二、教学课题(1)知识目标能认识什么是果实,什么是种子,区分果实和种子。知道种子传播的多种方式。(2)技能目标能用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通过观看视频,能对种子的传播途径做具体的描述。(3)情感目标意识到只有认真观察、细心操作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不断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三、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科学教材3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1)认识什么是果实,什么是种子,知道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2)通过对比实验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3)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进一步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根据这条思路我循序渐进地安排了“辨别果实和种子的活动、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的活动、认识种子传播途径方式的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了什么是果实,会区分果实和种子,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和传播的途径,体验到只有通过观察和实验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四、【教学重点】区分果实和种子、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传播途径【教学难点】区分果实和种子【教师准备】教学之前用百度搜索果实与种子的相关教学材料,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用百度视频网上搜索下载有关种子的文档、图片和视频,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学生准备】小组交流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然后根据设想制造几个实验瓶观察一周内每天的变化,然后把手中的记录表填写完整。五、教学方法“问题猜测实验验证结论”,充分运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但不惟经验,要让事实说话,从而让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的观念;研究过程从事物的外部过渡到事物的内部。同时学生学会了观察的方法。在教授种子传播的途径时采用多媒体,目的是更直观和形象。这样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观察、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师: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装有谷粒的透明玻璃瓶)生:是谷粒;是谷的种子直接引入本堂课的主题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授新课1、师:同学们都说种子,但是老师告诉你们谷粒其实是果实。你想知道怎样区分果实和种子吗?我们一块看下面的视频。(http:/6.cn/watch/9238452.html)2、下面请同学们将搜集的图片分类,将不属于种子的连接放到回收站中。(/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B%CA%B5&in=17948&cl=2&lm=-1&st=-1&pn=14&rn=1&di=5416058820&ln=2000&fr=&fm=result&fmq=1330130859896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4&-1&di5416058820&objURLhttp%3A%2F%2F%2F2007-12-20%2F2007122015144974_2.jpg&fromURLhttp%3A%2F%2F%2Fshow%2F1%2F47%2F9299d3e2bc608e6b.html&W1024&H819&T6656&S78&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B%CA%B5&in=29694&cl=2&lm=-1&st=-1&pn=8&rn=1&di=116924488935&ln=2000&fr=&fm=result&fmq=1330130859896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8&-1&di116924488935&objURLhttp%3A%2F%2F%2F2007-12-03%2F2007123225634683_2.jpg&fromURLhttp%3A%2F%2F%2Fshow%2F1%2F42%2F67b786fab67392cf.html&W1024&H727&T6753&S92&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B%CA%B5&in=27593&cl=2&lm=-1&st=-1&pn=35&rn=1&di=79881819015&ln=2000&fr=&fm=result&fmq=1330130859896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48&-1&dobjURLhttp%3A%2F%2F%2F20090630%2F2752860_113331041_2.jpg&fromURLhttp%3A%2F%2F%2Fshow%2F1%2F7%2F5bad0046326e7b09.html&W1024&H768&T6762&S208&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B%CA%B5&in=13934&cl=2&lm=-1&st=-1&pn=33&rn=1&di=41813491320&ln=2000&fr=&fm=result&fmq=1330130859896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33&-1&di41813491320&objURLhttp%3A%2F%2F%2Fuploads%2Fallimg%2F100708%2F10105360X-0.JPG&fromURLhttp%3A%2F%2F%2Fgszcy%2F2010%2F0708%2F2831.html&W500&H445&T7341&S66&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6%D6%D7%D3&in=10907&cl=2&lm=-1&st=-1&pn=18&rn=1&di=16211416890&ln=2000&fr=&fm=result&fmq=1330131172701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8&-1&di16211416890&objURLhttp%3A%2F%2F%2F20100303%2F4398267_150939012057_2.jpg&fromURLhttp%3A%2F%2F%2Fshow%2F1%2F44%2F8a7a0b77aa4a6662.html&W813&H1024&T6897&S306&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6%D6%D7%D3&in=10907&cl=2&lm=-1&st=-1&pn=18&rn=1&di=16211416890&ln=2000&fr=&fm=result&fmq=1330131172701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43&-1&di3744020970&objURLhttp%3A%2F%2Fblog.jinnong.cc%2FUploadFiles%2F2008-12%2F1227509512.jpg&fromURLhttp%3A%2F%2Fvcxz986.jinnong.cc%2Farchives%2F2010%2F56863.html&W600&H800&T7347&S94&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6%D6%D7%D3&in=10907&cl=2&lm=-1&st=-1&pn=18&rn=1&di=16211416890&ln=2000&fr=&fm=result&fmq=1330131172701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53&-1&di104291069040&objURLhttp%3A%2F%2F%2Fupload%2FUserZone%2F201005%2F31933_20100517084508.jpg&fromURLhttp%3A%2F%2F%2F12582%2Fswtd%2Fshowgq.asp%3Fid%3D125556&W560&H420&T8298&S200&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6%D6%D7%D3&in=21924&cl=2&lm=-1&st=-1&pn=58&rn=1&di=42921705825&ln=2000&fr=&fm=result&fmq=1330131172701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58&-1&di42921705825&objURLhttp%3A%2F%2F%2FUpload%2FUserZone%2F201010%2F102328_20101023200427.jpg&fromURLhttp%3A%2F%2F%2F2009swt%2Fgq4158679.htm&W670&H502&T8476&S124&TPjpg)3、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种子知识? 生:种子会发芽 师:种子会发芽,首先是由它的内部结构决定的,想不想看一下种子的解剖实验? /show/KhZkJEIEpX7V4ySb.html 师:那所有的种子都会发芽吗? 生:不是所有的种子都会发芽,煮熟的种子就不会发芽。 师:煮熟的种子不会发芽因为种子是死的,这么说来,种子和人一样是有一定寿命的,那么种子能活多久呢?我们一块来看一下。(/view/809872.htm) 师:死的种子不会发芽那么活的种子就一定会发芽吗? 生:不一定,储存小麦的时候先把它晒干再放在干燥的塑料桶里就不会发芽。 师:种子发芽是需要条件的,通过对实验瓶一周内每天变化的观察,你手中的记录表填写完整了吗?学会将视频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记录的能力。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生活中的科学知识1号瓶(干燥土壤)2号瓶(潮湿土壤)3号瓶(水)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师: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们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那么没有人种杂草为什么到处都有杂草呢?难道种子自己也会播种吗?生:蒲公英的种子会自己播种,它的种子随风飞行落到哪里就播种在哪里。师:我们一块来看一下种子都有哪些传播的方吧!( /u45/v_NjUwNTkxMzg.html)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种子,你都知道了哪些有关种子的知识?利用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及时复习加深印象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利用自主学习平台进行科学教学的课,这堂课上下来之后,我感受颇深,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兴趣盎然。这节课前,我做了具体调查,学生对种子非常感兴趣,但是没有学生对种子进行过探索。而百度搜索引擎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学生可借助百度搜索出很多的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探讨种子的奥秘。于是,课前我带着学生在百度上搜集了大量的跟种子有关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筛选,在大量的与种子有关的文字、图片以及录像资源中,我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我这节课的需要,选取其中的部分为我的课堂教学服务,在有限的一堂课时间里,展示给学生的是浓缩精炼的网络资源。真正做到了为科学课服务,整堂课仍然牢牢地紧扣大纲要求,又有一定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学习方式生动活泼。 这节课中,我借助自主学习平台进行教学,引导着学生去看、去听、去探索,使学生在经历学习过程的同时历练能力。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饱满。优等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在制作实验瓶版块中自由交流、讨论。考虑到学生用电脑打字速度较慢,所以我只要求学生把一些关键的词语打出来。这样就充分发挥了网络课的互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