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漳湖圩“林水结合”模式整治沟渠问题探讨.doc_第1页
望江县漳湖圩“林水结合”模式整治沟渠问题探讨.doc_第2页
望江县漳湖圩“林水结合”模式整治沟渠问题探讨.doc_第3页
望江县漳湖圩“林水结合”模式整治沟渠问题探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江县漳湖圩“林水结合”模式整治沟渠问题探讨徐卫星(望江县水利局 安徽安庆246200)摘要 本文总结了望江县漳湖圩“林水结合”模式治理沟渠淤塞的经验,指出“林水结合”模式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林水结合”模式整治沟渠的对策及建议。关键词 望江县漳湖圩 林水结合 沟渠清淤WangJing county ZhangHu dyke “Forest Wate Combine” model of renovating ChannelXU wei xing(WangJing county water conservation burean ,An Qing An Hui 246200,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hon to run the channel being choked with silt about WangJing county ZhangHu dake “Forest Water Combine”model ,it points out its social economic benefit and subsisting question of“the model”,it presents how to improve“the model”and gives some advice.Key words : WangJing county ZhangHu dyke Forest Wate Combine irriqation canals and ditches望江县漳湖圩位于望江县北部,东面濒临长江,西接武昌湖。圩区总面积72.34km2,为望江县第二大圩,隶属漳湖镇,总人口29200人。漳湖圩总体地形是四周高中间低,圩内分布有东西干沟1条(新漳河),长9.2km,南北方向排水支沟10条,总长27.5km,输入新漳河。全圩计算耕地5476hm2,耕地率为75.7%,沟塘率为5.6%。望江县漳湖镇是一个农业重镇,水利是农业经济的重要保障。98、99年大水之后,漳湖圩水利兴修力度逐年加大,圩堤不断变宽变高,抗洪能力得到增强,病险闸站逐步得到整修,排涝能力显著提高。但是,排灌站装机容量大了而排涝效率却小了,水多、水少、水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是圩内沟渠长期得不到清理整治所致,沟渠淤积,杂草丛生,水系不畅,一方面造成沟渠的容量下降,不利于抗旱排涝,另一方面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1 “林水结合”模式的基本概念漳湖圩的“林水结合”模式是由村民委员会与当地林场达成协议,将一些宜林渠道堤坝承包给林场植树,林场免费疏挖渠道。“林水结合”模式,既解决了多年来渠道疏通难的问题,又改善了生态环境,是一种灵活运用林地权流转机制,有效实现林业与农村水利公益事业“双赢”的农林互促模式,是林权与农村沟路渠管养挂钩的新机制。2 “林水结合”模式的社会经济效益 “林水结合”将圩区沟渠治理与林业的民营化、产业化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主要表现为三大特点:一是模式新。“林水结合”实现了清淤灭螺、调节水系、修路植树一举多得,深受老百姓拥护。而林场化造林则带来了造林管理的专业化,造林存活率和林木保存率从过去的5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并有效解决了沟渠的长效管养问题。二是林水结合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森林能够有效阻隔雨水对土地的直接冲刷。据调查,1公顷结构完整、功能良好的森林,能够涵养2150吨水。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是自然和谐的标志、文明的象征。三是效果好。“林水结合”既缓解政府投资水利建设的压力,又可实现兴林富民,是让林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得以充分发挥的新途径,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望江县漳湖圩“林水结合”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推广,已从生态、经济、社会各方面体现出显著成就。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引入社会资金720万元,疏挖河渠62条计25km,施工土方55万m3。不仅一批中型河渠按水利工程标准得到疏浚,全圩40%以上田间的毛渠、斗渠也得到疏挖。造林绿化成效显著,林产业迅速发展。造林主体明确,产权明晰,责、权、利高度统一,推动了造林绿化事业快速健康发展。至2008年底,漳湖圩河渠两岸新增林地640 hm2,植树48万株,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据测算,漳湖圩仅采取“林水结合”模式种植的树木,预计进入轮伐期林木经济价值就达1亿元。 “林水结合”实现了林场、村集体、农户多方互利互赢。3 存在的主要问题2002年开始,漳湖镇采取“林水结合”模式整治沟渠,共计疏挖河渠25km,植树640 hm2,成效显著,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3.1 部分群众对“林水结合”不理解在农村圩区,很多老百姓认为:开沟修渠就象造闸建站一样是村里和乡里的事情,沟渠田坝是村集体所有,为什么要承包给他人栽树收益?还有部分群众认为田间栽树会引来许多虫子,使农作物受害。因此村民对“林水结合”模式认识不高,甚至抵制利用渠坝植树。3.2 林权与农村沟路渠管养挂钩的机制不健全、缺乏监督管理“林水结合”涉及到水利、林业、乡镇政府等多部门交叉,我国的机构设置是条块分割,各部门没有或较少系统考虑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水利部门只搞水利,林业部门只管植树,牵扯到交叉领域,往往难以操作。“林水结合”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利益冲突矛盾较多,管理体制不健全。村组在签订“林水结合”合同中暗箱操作,损害群众利益,对“林水结合”的合理规划及实施缺乏相应的监管。3.3 “重林轻水”现象严重“林水结合”模式的初衷是整治沟渠,但投资者只重视林业效益,关心的是自己的林木生长,对沟渠疏通整治不重视,即使疏浚了沟渠,但施工质量不达标,没过多长时间沟渠淤塞依旧。一些投资者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上急功近利,采用有毒农药或剧毒农药防治林业病虫害,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虫害泛滥问题,相反大量农药随着雨水的冲刷流入水源地,导致水源污染日益严重。4 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4.1 加大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宣传,提高农民对“林水结合”重要性的认识。防洪保家园,除涝保丰收,在排灌站装机容量已满足排涝要求的情况下,疏通沟渠是排涝的首要工作,而“林水结合”整治沟渠既有利于农田水利,又有利于林业发展,还可以减轻农民负担,各级政府应广泛宣传并加强推广。4.2 乡镇组织协调,规范引导。各级政府应加强“林水结合”的管理,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一是统一规划;二是责权对应;三是各部门分工协作。优选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的专业人才组建技术小组,各有关单位按各自职能紧密配合,积极开展“林水结合”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乡村“林水结合”工作水平,积极引导村组有序地进行以林养水工作。组织村民代表成立监督机构,经常过问“林水结合”实施情况,监督沟渠治理工程施工质量。4.3 林水相依,共同发展。漳湖圩“林水结合”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林和水以及与人类自身的关系,任何“重林轻水”或“重水轻林”现象都不利相互发展。“林水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整合林地、沟渠、塘坝等资源,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的时候就主动提出科学合理的植被保护方案,同时在森林资源保护上采取生态、可持续的办法,最大限度提高林业对水利支持,在林业建设上要多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方面选择树种,真正做到林与水的有效结合,林与水共赢,实现林水一体化生态系统。对于因“林水结合”而产生的村组与林场的关系,可引入合同制,按合同规定各方权利义务,协调相关方利益,促进“林水结合”有序运行。5 结语“林水结合”是新形势下缓解地方政府水利投入压力的应时之举。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一方面过去延续下来的水利管理机制和投资体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投资主体介入;另一方面,林业开发渐成民营资本投资新热点,而平原圩区可供开发的成片林地资源有限,河道沟渠土地利用日益增强。一些有远见的村民开始将林业开发与沟渠清淤结合起来,由此,“林水结合”模式应时而生,不仅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水利投入压力,而且有利于完善水利配套设施、解决水利死角、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有利于降低农民用水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林与水形成良形循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