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讲稿2.doc_第1页
色谱讲稿2.doc_第2页
色谱讲稿2.doc_第3页
色谱讲稿2.doc_第4页
色谱讲稿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 正相 反相固定相极性 大 小流动相极性 小 大流出顺序 极性小的组分先流出 极性大的组分先流出三、 离子交换色谱:固定相: 离子交换树脂 分离对象:离子化合物流动相: 水溶液或缓冲液 分离机制:差速迁移(一) 树脂分类: 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 聚合骨架 阳离子交换反应:nRSOH + M (RSO)M + nH+ (树脂再生) (用NaOH滴定,由耗V求X%)(树脂可反复使用,用HCL浸泡,冲洗)阴离子交换反应:R-N(CH)OH + CL R-N(CH)CL OH (用酸标液滴定OH用可求X%)( 阴离子树脂的再生,用适当的碱液浸泡)(二) 、树脂的性能:1、 交联度:交换树脂中,交联剂(二乙烯苯)的含量为交联度,以重量百分比表示。交联度 网眼 交换 体积大的离子 大 小 慢 不易进入 小 大 快 大小离子均可进入阳离子交换树脂一般交联度8 % (常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一般交联度4 % 2、 交换容量:每克树脂能参加交换反应的活性基团数。单位: m mol/g ; m mol/ml3、 粒度:以溶涨态所能通过筛孔来表示。 1050目 交换水用; 100200目 分析用。三、 离子交换平衡常数:1、RAB RB A K= A+、B+分别表示树脂中A、B离子的浓度;A+、B+分别表示水液中A、B离子的浓度;若 K1,说明B+ 较牢地结合在树脂上 K 1,说明A+ 较牢地结合在树脂上所以K说明了树脂对A+、 B+两种离子选择性交换的能力,故也称之为选择性系数。K, B与树脂结合能力强, 洗脱慢, t。2、 选择性系数与分配系数的关系:K = = 即:分配系数不同是离子交换分离的先决条件。3、影响K的因素: (不讲)K随交联度而增大,还与被交联离子半径有关。(1) 强酸性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同价离子,浓度相同时,随原子量增加与树脂亲和力增大。不同价态离子,价态高的离子亲和性大,即选择性大。(2)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与(1)顺序有所不同P236 (自学) 2 薄层色谱法 TLC操作流程:铺板活化点样饱和展开显色定性,定量。一、 原理:将混合组分的试液,点在铺了吸附剂的玻璃板一端,在密闭容器中用适当的溶剂 (展开剂、流动相) 展开,各组分不断地被吸附,解吸附随展开剂前移,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组分的吸附力 (吸附常数) 不同,产生差速迁移,而达到分离。特点: 快速、灵敏(几几十微克)、 高选择、显色方便。二、 参数:(一) 、定性参数: 比移值 R= R= a / c R = b / c讨论: R= 0 未移行 ( 被固定完全吸附, K ) R= 1 移至前沿 (组分不被固定相吸附, K 0 )一般: 0 R 1 R是薄层色谱的定性参数,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同样结构的分子由相同的R值。(例: SMZ、TMP)某物质,当色谱条件一致时,R定值,定性用,但重现形差。有人建议用相对可比值定性。R= 参考斑可以是另加的物质,亦可以样品中另一组分为参考。R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该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因此:R= V:薄层板的死体积; V:板固定相体积; K:该条件的分配系数物质极性大, 吸附力F强; 反之,物质极性小, 吸附力弱。 K和R大小,取决与流动相极性。其色谱过程如吸附柱色谱,不再介绍。R最佳范围: 0.30.5 ,也可控制在0.20.8使用。(二) 、分离参数: 分离度R = X、X色斑中心到原点的距离。W、W两色斑的峰宽(扫描测定)。一般亦可用纵向直径。三。 固定相:1、 吸附柱色谱的固定相薄层色谱也可以使用,但相薄层色谱所用的硅胶、Al2O3粒度比柱色谱更细。硅胶40 mm (一般要求200目左右)常用硅胶GF: 吸附剂、硅胶、粘合剂、石膏,掺入荧光剂254 nm,呈黄绿色。符号: 硅胶G 硅胶+ 石膏 硅胶H 硅胶(未加任何物质) 硅胶HF 硅胶不含粘合剂+荧光物质 硅胶GF 硅胶+石膏+荧光物质荧光板用于本身不发光的物质,且不易显色的物质,或有紫外吸收的物质。2、 铺板:常用平滑的玻璃板,洗净待用。软板: 吸附剂直接铺涂。最大缺点,风吹即飞(已不用)。硬板: 吸附剂+粘合剂糊状铺板凉干活化常用吸附剂: CMC-Na 羧甲基纤维素钠。0. 250.75%的CMC-Na水溶液与吸附剂3:1调粘研磨活化: 凉干的板在110活化1小时,于干燥器中备用。P 242243铺板方法自看。四、 展开剂选择: (同柱)仅操作方法不同。分离强极性物质,选择强极性展开剂,同时也应考虑固定相的活性。物质极性 吸附力 流动相极性 防止大 强 大 太牢,R太小小 弱 小 R太大分离混合样品时,展开剂选择一般规则:(1) 先用单一的中等极性展开剂试一下。(2)改用二元展开剂,其比例要摸索。目的: 改变展开剂的极性。例: A、B两组分试样 A B展开剂 苯 R 0.45 0.42 分不开 改为 苯+乙醇 R 0.38 0.52 可分开能否说出 A、B哪一组分极性大?显然B的极性大。因为展开剂极性加大时,极性大的组分R(相似相溶)。一般做实验组分R控制在0.20.8之间。溶剂选择与配比还可用优化方法, P 244246(自学)五、 点样与展开:(一) 、点样点样量一般在一几十mg, j 23 mm。 点样量太大,斑易拖尾,影响分离效果。注: 有时用于薄层制备与分离提取时,条状点样。点样位置: 距底边1.52cm处, 铅笔画线、点点。(二) 、展开:先饱和1520分钟,再展开,防止边缘效应。 展开剂浸薄层板下端0.5cm,不能浸住起始线,层析缸应密闭。展开方式:为单向展开,亦可双向展开、多次展开等。六、 定性与定量:(一) 、定性: 找斑所在位(求R)对照。1、 显色: 本身有色的可日光下显色紫外灯下显色:主要用于荧光物质有明显荧光斑、有紫外吸收的物质。显色剂 荧光薄层板:用于有紫外吸收的物质。(硅胶掺入少量荧光物质),紫外灯下整板呈黄绿色荧光,被测物质吸收紫外光呈暗斑。2、 定性分析: 比较组分与对照品R值。对未知样品,要几个展开体系均有一致R值,才可认为同一物质。(二) 、定量:1、 目视比色:色斑大小、深浅 (误差大,1030%)2、 洗脱法:刮下,溶解,光度法测定。5 % (基本符合微量分析误差要求)。3、 薄层扫描: 误差 5 % (符合要求)。 3 薄层扫描法一、薄层扫描仪:1、 光路: P251图20-10双波长双光束扫描,光经过两个单色器得到l,l的光,由斩光器分别将光照在薄层板上,经放大后得到吸收度信号是l和l的两波长吸光度之差。2、 波长选择原则:选择方法与双波长法类似。参比波长: l, 化合物吸收光谱的基线部分(即无吸收或吸收最小的波长)测定波长:l, 通常选择化合物吸收峰波长。如此测定消除了背景的吸收干扰,得到了较好的曲线。例P 251二、 AC曲线:不符合Beer-Lambert定律, 符合Kubelka-mark (克曼方程)及峰面积与进样量呈曲线关系。透光率T= i / I ( I: 照射光强, I:光透过微分薄层上的入射光强)反射率R= j / I (j:为反射光强度)透射法中: A=Lg( T/T) 反射法中: R = Lg( R/R)T、R空板透光率和反射率。 T、R 斑点的透光率和反射率。三、 扫描条件的选择:(一) 、测光方式:1、 吸收光度法:(1) 、透射法: A=Lg( T / T) = Lg ( T/ T ) (用于透明板)(2) 、反射法: A = Lg ( R/ R ) (适用于不透明层析板,如硅胶板,Al2O3板。2、 荧光法: 利用物质本身能发出荧光的强弱或板上暗斑(荧光淬灭)进行定量。荧光强度F=j I a b c = K C (j I a b此处不讲)(j :效率,I:入射光,a : 系数,b:薄层 c:样品浓度)(二) 、扫描方法:直线扫描:光束以直线轨迹通过色斑色斑外形规则时用。锯齿形扫描:光束以锯齿形轨迹移动色斑外形不规则时用。四、 定量方法:1、 外标一点法: 标准曲线通过原点时,才能用之。m / m = A / A (A : 峰面积 ; m: 样品或标品的量)2、 外标二点法: 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时,用之。用两种浓度的对照品液(或一种浓度、两种点样量)与样品液对比定量。m = a + b A 式中: b = a = mbA(截距) 4 纸色谱法一、 基本原理LL分配色谱载体:滤纸的纸纤维固定相:滤纸上吸附的水分(2026%水分中有6%的水分通过氢键与纤维素 上的羟基结合成为复合物)流动相: 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操作类似于薄层,但原理却不同。定性参数: R(一) R与K的关系:R = R大, K小,极性小的物质; R小, K大,极性大的物质。由式: K愈小,R愈大。各组分K不同,就有不同的R,从而得以分离。(二) R的影响因素:1、 物质的化学结构:极性大的物质,水中分配多, R小。极性小的物质,水中分配少, R大。例: P 256 葡萄糖 鼠李糖 洋地黄毒甙分子中OH数 5 4 3 亲脂性基团 0 CH CH, CH 分子极性 大 次 小 R 小 中 大2、 色谱条件的影响:(1) 展开剂的极性: 展开剂的极性,极性物质R, 亲脂性组分R。(2) 展开剂蒸气: 对R影响较大,所以应先让蒸气将层析缸饱和,以免造成流动相的比例改变。(3) 温度:二、 实验条件选择:1、 选纸: 质地均匀, 无折痕。 若R小,选中速或快速滤纸; 若粘度大,选质地松的滤纸。若组分多,选中速或慢速滤纸。一般常选中速滤纸。2、 点样: 一般几几十 mg , j 23 mm3、 展开: 先饱和, 再展开, 与薄层类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