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6 页 共 6 页 我的语文教学观 语文新教材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围绕语文素质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给语文教学开拓了一片新天地,揭开了语文教学的心的一页。 在观念上,必须适应新形势下得语文教学要求。在知识能力水平上,必须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教学艺术上,要求教师灵活机动。在语文教学大转轨的时期,如何把握语文教材,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与语文素质培养的联系,都将是我们语文老师思考的课题。在语文基础起点低得少数民族地区更是给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多少年来形成的教学模式难以更新,教学程式单一化,理论和操作的矛盾,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学改革缺乏大胆创新,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也停留在以考分定标准的阶段,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形成恶性循环,语文教学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因此,语文教学亟待寻找一条可行的路子,针对民族地区的学生特点,结合新课标要求,我这样教学生学语文。 一、突出重点 力求一得 过去我们在教学中面铺得太宽太广,从文章的体裁、注音、词句分析、段落层次、中心思想,写作方法,无一不是精析细讲,生怕讲漏了什么,老师累,学生苦,结果是多而不精,一无所得。 新教材力戒讲精讲透。精讲、讲透不符合客观实际。其实,一篇文章的分析是讲不透的。根据读者的年龄层次,对生活感悟的深浅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背影一文,中学生就理解不了其中蕴含的深沉的感性,成年人读起来就感到其中的妙处。强行逼迫学生去接受超出其理解范围的东西,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难怪学生感到语文的枯燥乏味。精讲、讲透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精讲、讲透容易剥夺学生思维的机会,不利于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学生被动接受老师肢解分析的结果,缺乏有创意的见解。 新教材重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语文学习的效益。因而在教法上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鼓励学生创新,问题不求唯一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更反对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走马看花的教学模式。提倡整体把握、突出重点的教学方法。不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就难以让学生主动性得以发挥,面面俱到就难以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益。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突出重点,把具体内容落到实处,力求学生一课一得,积少成多。 二、联系生活 求情激趣 选入课本的文章,大多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内容也通俗易懂,结构简单,适合学生阅读、模仿,真正体现课文的“例子”作用。也便于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在学生生活中寻找相似点,引起学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语文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没有生活的切身体会,是不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学习环境和课内外的衔接和沟通。实际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地区特点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引入课文,从课外引入课内,再从课内走向课外,使教学内容贴近具体生活,又用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熟知的生活。使生活和教学不至于脱节,让学生感到语文不是与我无关,而是息息相关,从而感到语文的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以达到乐学、愿学的效果。 三、加强阅读 注重背诵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情趣;要“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态度、观点、感情”,无疑这是把“读”提高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以上要求,只能在熟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大纲同时还要求,“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自读“每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包括文学名著23部),将教学质量的提高寄希望于“读”的积累。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读书也会吟”,古往今来,古人总结读书的经验在于“读”,不是靠讲解几篇理论性的文章就能有多少高深的知识,写作的造诣。通过读来训练语感,通过读来积累语言,通过读来达到自悟,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精要所在。 新课标还指出要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多少年来,一提到背诵,人们就把它和死记硬背连在一起而大加指责。这是一种误导,其实语文中的知识积累是要一定的死记硬背的。古代先贤的成名成家,无一不是博闻强记的结果。他们精读熟背四书五经,还要看原文数倍的注释及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史子集从而达到学富五车,成名成家。他们的我文章流传千古,很多成就使我们后人无法企及。著名文学家巴金先生十二岁就能背诵红楼梦。背得多了,就会胸中有经纶,腹中藏锦绣,才能运用自如。 不是所有知识都能靠理解而获得,有的知识就只能靠强记。过目不忘不是人人能及,多数人学习知识还是靠“背功”。因此,培养学生的“背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总之,阅读能使学生博闻,强记完成积累。 四、培养习惯 习得语言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习惯,勤于动笔多修改的习惯”。这是着眼于终身教育的战略构想,因为好习惯一旦养成,将会终身受益。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交给方法,布置作业,督促实施,鼓励坚持,定期检查。有些学校老师做的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开展每日作文活动,写日记,900秒作文活动,课前新闻发布会,我为家乡唱首歌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写身边的事物,用自己的小脑袋瓜分析自己的所见所闻,已达到习惯的养成,习得语言的目的。 这里谈到的语言的“习得”而不是“学得”。所谓“习得”只通过学生自己训练自悟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对生活的提炼。“学得”是指学生对他人语言的效仿和被动接受,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有些人读书很多,可一辈子也写不出自己的文章,这也就是“学得”语言的结果。 语言的“习得”主要靠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长期训练。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与其教师苦口婆心对学生讲解技巧,还不如放开手脚让学生亲自实践。 五、重视实践活动 强化口语表达 口语表达是语文能力在社会实践中的直接反映,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可以检验语文运用能力的高低。新课标十分重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将“口语交际”与“阅读”“写作”并列,具体反映在课本的编排上。可见,口语表达训练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在教学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任务来抓紧、抓好、抓实。 训练口语表达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勇气。农村学生多数怕羞,怕被人笑话,不愿参与,往往这类活动开展不起来,老师也丧失信心。这类活动可以从课堂开始。比如有意识的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观点。课本剧的表演,学生经常登台,撕下面子,学生就有了勇气。然后把活动引入课外,经常组织一些小主持活动,小采访活动,讲演会,辩论会,故事会,主题班会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表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来实现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目的。 有些老师埋怨边远农村地区条件差,学生基础差。其实,农村也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昆明市现代农业生态园花卉苗木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DB65T 4143-2018 反恐怖防范设置规范 汽车客运站
- 部队网络工程布线方案(3篇)
- 航空港口行业发展模式探讨
- 2025年高考政治总复习主观题万能答题模板汇编(全四册)
- 湖北省汉川市金益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考试数学试卷
- 天津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含答案)
- 青海省海西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xx教师暑假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 【精】人民音乐出版社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清晨》课件PPT
- 河南省道路救援收费标准
- 色盲检测图(第五版)-驾校考试-体检必备-自制最全最准确课件
- 特殊教育的基础理论-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 毕业生转正定级审批表
- 动画运动规律-动物-课件
- 涉诈风险账户审查表
- 【短视频直播带货营销策略分析9700字(论文)】
- solidworks高级培训钣金件经典课件
- 2023年高考数学复习专题课件★★空间向量与空间角、距离问题 课件(共34张PPT)
- 四年级暑假实践作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