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doc_第1页
日本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doc_第2页
日本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doc_第3页
日本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一,日本汇率制度的变迁 1、日本汇率制度演变的三个时期 考察日元升值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固定汇率制末期的调升期 从1949年至1971年的22年间,日本一直采取1:360的固定汇率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1968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国力的上升使得日元汇率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1971年12月日本调整汇率,从1美元兑360日元升值为308日元,并以此作为标准汇率,上下浮动2.25%,这是日元持续升值前的最初一次较大幅度的调升币值。 (2)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时期,日元开始了第二次升值 1973年2月13日,日本从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转变,开始推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日元从1973年2月到1985年9月逐步升值为1美元兑240至250日元。 (3)自由浮动汇率制时期,即1985年签订广岛协议至今 1985年至1987年的两年半,是日元升值的主升浪期间。1985年广岛协议签订之后,日元大幅升值,日元汇率从1:250升至1:120,升幅高达两倍多。日本国内企业开始向东南亚地区转移。此后日本央行采取了低利率的政策,希望减轻日元再次升值的压力,可大量日本企业转而投资国内股市和楼市,最终产生大量泡沫,导致经济持续低迷至今2、在日元升值时期,货币升值是当时比较普遍的经济现象 经过战后20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汽车、钢铁、家电、造船等诸多行业在国际上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经济实力的增强对日元提出了强烈的升值要求,加上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经济力量的推动,于是日本政府开始进行外汇体制改革。从1972年至1985年间,日本汇率制度从固定汇率制转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再到自由浮动汇率制。汇率制度的改革推动日元进入长期升值的周期当中。1972年至1990年的19年间,是日元的升值周期。因为当时全球经济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在日元大幅升值期间,诸多西欧国家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也在升值,货币升值成了当时比较普遍的经济现象。3.日元升值时期日本股市的表现 在日元升值的过程中,日本股市的表现相当出色(见附图、附表)。日经指数在日元升值的三个阶段中,累计涨幅分别为128.48%、204.53%和197.09%,年均升幅则分别为42.83%、17.04%和49.27%。而最引世人瞩目的则是1985年至1989年的4年间,这期间大量国际资金进入日本股市,寻求套利和资产增值。日元汇率平均每年上升10.4%,以日元计价的资产升值每年带来10.2%的升值收益。与此同时,大量套利游资涌入股市,日经指数轮番上涨,加上日本经济的持续兴旺,在短短的四年间,日经指数年均升幅达49.27%,创下了日本股市的历史高点,当然也造成了巨大的泡沫堆积。 从1971至1985年日元从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转变的漫长的15年间,日经指数只有1973年、1974年和1977年下跌,其余12年都处于上升状态,其中股指涨幅最大的两年是1972年和1971年,日经指数分别上涨了91.91%和36.57%,可以说日元升值初期对股市的利好刺激作用最大,对指数的推动力度最为显著。 二,对中国的启示 专家提出,汇率升值使得经济在对外扩张的同时,也要注重本国的结构性升级,否则只能以结构性失衡换取暂时的发展。换句话说,当一国的产业不能平衡发展时,本币升值的结果必然会带来结构性通胀,出现大起大落,因此考虑到这些,中国在当前各种产业还不能平衡发展时,使人民币升值,很有可能带来中期繁荣,长期乏力的结果。 “中国汇率制度改革有一种迹象在走日本曾走过的路,这值得监管层警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日前在中央财经大学演讲时这样表示。 中国在面临升值压力时,可以参考德国和日本的经验。当时,日本选择的是“死扛”政策,导致外汇储备大幅上升,最后一纸“广场协定”形成大量的资产泡沫;而德国把汇率当做一个市场工具,任其涨跌不顾,它所有政策的出发点都是本国经济的平衡。从实际效果来看,德国的政策绩效要比日本好。 1985年广岛协议签订之后,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国内企业开始向东南亚地区转移。此后日本央行采取了低利率的政策,希望减轻日元再次升值的压力,可大量日本企业转而投资国内股市和楼市,最终产生大量泡沫,导致经济持续低迷至今。这正是中国经济的前车之鉴。“一旦中国在压力下松口,也可能陷入日本式的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强货币的陷阱。”因为,目前中国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与日本经济出现泡沫之时十分相似:当时日本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外汇储备高居世界第一位,日美贸易摩擦频频发生,日元升值压力加大。事实上,这种提醒并不孤立。经济学家盛洪曾表示,广岛协议逼迫日元升值是使日本经济产生泡沫的主因,因此他强调“人民币一定要守住汇率那一条线”。 目前我国GDP仅占日本的1/3,但外汇储备却已经超过日本。 我国经济发展中已经形成了高速度积累的外汇储备以及由此向市场投放的大量基础货币。这些现象已经显示我们在朝日本的方向走,实际上我们应该走德国所走的路。 不过,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不应有太多的担忧,中国经济不会走上日本的老路。今年初,经济学家宋国青就已经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在他看来,日本的失败已经给别的国家带来了教训,“就算今天的中国采取与日本当时同样的汇率制度,日本的故事也不可能重现”。而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谢多对此进行了更仔细的解读。他在一个学术会议上表示,“中国具有削减经济泡沫的独特优势,由于地缘广阔,中国企业不用像当时的日本一样向海外投资,也不用疯狂投资房地产等行业,而是可以把沿海的低附加值产业转向中西部地区发展。”谢多认为,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为企业创造了低成本的投资空间,有能力拉动经济内需。他更强调说,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广东企业向内陆省市转移的现象,“这为避免泡沫给出了一个更有利的选择”。 我们应该淡化汇率所承担的政治任务,应使其回归到经济杠杆的认识上来。汇率惟一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当然,基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现实,中国汇率的调整也应采取渐进的方式。”一、日本的汇率制度日元实行单一汇率制。日元汇率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浮动汇率,必要时日本政府会采取措施以稳定汇率。政府在外汇市场进行操作的主要货币是美元和日元。外汇和贸易管制主要由财务省、经济产业省负责。日本银行是政府在外汇市场上操作的代理机构。经济产业省负责进出口统计。二、日本的汇率管理(一)汇率管理的决策和执行自1998之后,日本对外汇的管制已基本全部取消,但是日本政府会适当干预日元的汇率,以保证日元的稳定。1、法律依据外汇和对外贸易法规定,“财务省应当努力通过买卖外汇和其他措施来稳定日元的对外价值”(第40条,第2款)。2、决策机构日本财务大臣负责制定和执行日本的国际货币和金融政策,包括开展外汇市场操作以维持汇率的稳定。日本财务省下设“外汇平准基金专项账户”,并委托日本银行专门用于开展外汇市场操作。3、执行机构根据日本银行法(第6条,第1款),日本银行如使用自有资金买卖外汇,或者作为外国央行或国际机构的代理人买卖外汇,需要取得财务省的同意。日本银行无权自主进行外汇市场干预操作。日本银行下设国际局外汇处,负责监测全球外汇市场的动态,并每日向财务省外汇局汇报。一旦财务省认为有必要干预,财务省立即向日本银行下达委托干预的指示。日本银行国际局计划与协调处与外汇市场的金融机构达成协议,具体完成日元或美元的买卖。(二)汇率管理的具体操作1、外汇平准基金和外汇平准基金专项账户日本通过外汇平准基金干预日元汇率,外汇平准基金买卖的利差不计入基金的损益。另外,财务省下设“外汇平准基金专项账户”,此账户系统记录买卖外汇产生的损益以及融资与投资的收入与支出。财务省在使用外汇平准基金专项账户的资金进行外汇操作时,委托日本银行执行。2、外汇市场的干预日本银行代理财务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通常是在东京外汇市场进行的。但是每天下午5时东京外汇市场收市之后,伦敦和纽约的交易仍然在进行。为了做到保证日元汇率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的稳定,日本财务省会委托外国中央银行代理干预日元,这种干预被称为“委托干预”。委托干预的数量、币种及手段由财务大臣决策。干预所需的货币由外汇平准基金专项账户提供。3、外汇平准基金专项账户的资金来源外汇平准基金专项账户包括日元账户和美元账户。日元主要通过在债券市场上发行“外汇平准基金融资券”来筹集。而美元来自日本货币升值期间积累起来的庞大的外汇储备。财务省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