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程中矫正产妇体位对纠正头位难产的效果观察.doc_第1页
产程中矫正产妇体位对纠正头位难产的效果观察.doc_第2页
产程中矫正产妇体位对纠正头位难产的效果观察.doc_第3页
产程中矫正产妇体位对纠正头位难产的效果观察.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程中矫正产妇体位对纠正头位难产的效果观察作者:吴金花单位: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摘要】 目的:观察头位难产产妇分娩方式和自然分娩率。方法:对223例活跃期枕后位、枕横位足月妊娠健康产妇,随机分为改变体位组(观察组)和常规体位组(对照组)。观察组嘱其取与胎背相反的方向,侧俯卧位同时加强宫缩的方法,可使胎头枕部绝大多数能向前转成枕前位而自然分娩,减少了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的发生,降低手术分娩率,以提高产科质量。对照组采取随意体位。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0.26%,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为53.23%。结论:临产后尽早发现枕后位、枕横位并改变产妇体位,可预防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发生,减少难产,提高阴道分娩质量。 【关键词】 产妇体位;枕后位;横位;自然分娩率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其中手术产率极高,对母婴危害大,及时纠正胎头位置异常应是预防头位难产的最主要措施。因胎头在骨盆腔内旋转受阻造成的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可以影响自然分娩率。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在下降过程中,如给予适当处理可转成枕前位而自然分娩1。掌握时机使胎头旋转至枕前位,使胎头以最小径线通过骨盆是降低手术产率的有效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4月2010年4月于我院分娩足月健康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确诊为枕横位、枕后位167例,嘱产妇取胎背对侧俯卧位,宫缩欠佳者,并加强宫缩。同时选择同等条件产妇15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前提条件:检查阴道与胎头情况,排除头盆不称及产道异常的因素,并借助腹部触诊、胎心位置等查清胎方位。排空膀胱,避免尿潴留影响胎头下降。宫口开大6 cm左右,阴道内诊较易查清,先露下降较低,但仍是与骨产道紧密相贴,较易于重力旋转。胎膜未破时暂不予人工破膜,可借助羊水浮力协助胎头旋转。1.3 方法:观察组:按产程常规处理,消除产妇紧张、畏惧心理,给予心理疏导,鼓励产妇增强分娩信心,必要时给予镇静、补液,及时排空膀胱,查清胎方位。如为左枕横位、左枕后位者,取右侧俯卧位,右腿后伸,左腿屈曲于腹前。右枕横位、右枕后位者,取左侧俯卧位,左腿后伸,右腿屈曲于腹前。使胎背依靠重力作用沿较短途径旋转至枕前位。未破膜者暂不予人工破膜,同时可静脉滴注2001缩宫素以加强宫缩,依靠产力、羊水浮力和重力作用迫使胎儿旋转,当胎位转正后,胎头会有明显下降,肛门括约肌松弛,产妇便意明显,再保持体位约23次阵缩后,即可摆正体位用力分娩。对照组:产妇按上述产程常规处理,取随意体位、同样记录产程进展和胎心变化。2 结果两组产妇分娩情况见表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产程活跃期改变产妇的体位,同时加强宫缩,可以促进胎位的纠正。表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略)3 讨论对头位难产原因和处理方法的认识,提高对其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产科质量。从决定分娩的产力、产道和胎儿三大因素分析发生头位难产的原因,产力异常占首位,其次为胎儿异常,产道异常。而产力异常往往又可导致胎头位置异常,或宫颈水肿的发生。可应用头位评分法并结合产程图,有助于及早发现头位分娩是否顺利并可及时处理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可以影响自然分娩率。对母体的影响:胎位异常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使产程延长,常需手术助产,容易发生软产道损伤,增加产后出血及感染的机会。若胎头长时间压迫软产道,可发生缺血坏死脱落,形成生殖道瘘影响胎儿。由于第二产程延长和手术助产的机会增多,常引起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使围生儿死亡率增高2-3。在纠正过程中应注意体位纠正胎方位转至正常后,产妇的体位改变要缓慢,因此时胎头仍未完全与产道贴紧,易于复转。对宫缩欠佳者,必须调整有效宫缩。胎头位置纠正后,应保持原俯卧位23次宫缩,以巩固胎方位并利于其下降与阴道贴合。另外,纠正胎头方位时机应该在活跃期的加速期,即宫口开大6 cm左右,因此时胎头尚未深嵌于骨盆,有旋转余地4。胎方位是整个分娩过程中判别头位分娩难易度的重要指标,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因此,纠正胎头位置异常是防治头位难产的重要课题。临产时胎头入盆的方位各不相同,但胎儿能否以枕前位娩出,产程中胎头的内旋转机制特别重要,不论胎头入盆时是什么胎位,只要内旋转正常,那么胎头就有可能顺利下降,由阴道分娩。因此,及时拨正胎头异常位置,正确处理,是处理头位难产的首要任务。【参考文献】1凌萝达,顾美礼.难产M.第2版.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287.2吴霞,范玲,王琪,等.两种体侧位法纠正枕后位的临床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8):468.3曹缵孙,苟文丽.围产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