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础2.doc_第1页
色彩基础2.doc_第2页
色彩基础2.doc_第3页
色彩基础2.doc_第4页
色彩基础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色彩基础一、色彩的构成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射白光的色彩,如图1。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颜色的色彩,如图2中的色彩。二、色彩的对比 在一定条件下,人对同一色彩有不向的感受。色彩单一给人一种印象。在不同的环境下,多色彩给人另一种印象。色彩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色彩对比”。色彩对比包括两方面。其一,时间隔序,“连贯性的对比”。其二,空间位置,称“同时发生的对比”。对比本来是指性质对立的双方相互作用、相互排斥。然而,在某种条件下,对立的双方也会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并置的不同色调往往相抵消对方的色彩,这种相互抵消的现象称“同化现象。对比的具体运用和效果,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详细讲解。三、色彩的表现手法人的色感可用色彩三属性色调、亮度、饱和度表示。不过三属性毫无差异的同一色彩会因所处位置、肯景物不同而给人截然相反的印象。我们以蓝色编织物和蓝色木地板为例,图3,假定它们的三属性相同,但在观赏者的眼中,编织物的色彩与木地板的色彩毫无共同之处。这种现象称为“色彩的表现形式”。色彩的表观形式包括面色、表面色、空间色等。面色又称“管窥色”,像天空色彩平平展展,缺乏质感,给人柔软的感觉(图4)。表面色指色纸等物体的表面色彩。表面色依距离远近给人不同的质感。图5中是同一张纸,取了远近距离不同的位置。两张图看起来有点明暗程度不同的感觉,远距离的看起来颜色要深一些。空间色又称“体色”,似充满透明玻璃瓶中的带色液体,是指弥漫空间的色彩。此外,还有表而光泽、光源色等。四、色彩的特性 1、色彩的冷暖红、橙、黄、紫红、黄绿等颜色使人想到阳光、烈火,故称“暖色”。使人产生温暖、热情、积极、喜悦的感觉。如图6中燃烧的深林,如果你没看到图,听到火,肯定会想到是红色,灼热的感觉。蓝绿、蓝紫、蓝等颜色与黑夜、寒冷相联,称“冷色”。使人产生凉爽、寒冷、深远、幽静的感觉。图7,夜晚被灯光照亮的宾馆大厦,感觉冷冷的。绿与紫是中性色彩刺激小,效果介于红与蓝之间。中性色彩使人产生休憩、轻松的情绪,可以避免产生疲劳感。人对色彩的冷暖感觉基本取决于色调。色系一般分为暖色系、冷色系、中性色系三类。色彩的冷暖效果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暖色系色彩的饱和度愈高,其温暖的特性愈明显;而冷色系色彩的亮度愈高,其特性愈明显。我们把上面的图6、7,分别增加饱和度和亮度,看到各自反映的效果更加突出(图8)。2、色彩的轻重感觉各种色彩给人的轻重感不同,我们从色彩得到的重量感,是质感与色感的复合感觉。例如两个体积、重量相等的皮箱(图9)分别涂以不同的颜色,然后用手提、目测两种方法判断木箱的重量。结果发现,仅凭目测难以对重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可是利用目测木箱的颜色却能够得到:轻重感,浅色密度小,有一种向外扩散的运动现象,给人质量轻的感觉深色密度大,给人一种内聚感,从而产生份量重的感觉。明度高色彩视觉轻色相暖色色彩视觉轻纯度高色彩视觉轻3.、体量感: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比较两个颜色一黑一白而体积相等的正方形(图10)可以发现有趣的现象,即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由于各自的表面色彩相异,能够斌予人不同的面积感觉。白色正方形似乎较黑色正方形的面积大。这种因心理因素导致的物体表面面积大于实际面积的现象称“色彩的膨胀性”。反之称“色彩的收缩性”。给人一种膨胀或收缩感觉的色彩分别称膨胀色”、“收缩色”。色彩的胀缩与色调密切相关,暖色同膨胀色,冷色属收缩色。明度高色彩膨胀纯度高色彩膨胀色相中暖色膨胀4、色彩的前进性与后退性 如果等距离地看两种颜色,可给人不同的远近感。如:黄色与蓝色以黑色为肯景时(图11),人们往往感觉黄色距离自己比蓝色近。换言之,黄色有前进性,蓝色有后退性。较底色突出的前进性的色彩称“进色”;较底色暗淡的后退色彩称“退色”。一般而言,暖色比冷色更富有前进的特性。两色之间,亮度偏高的色彩呈前进性,饱和度偏向的色彩也呈前进性。但是色彩的前进与后退不能一概而论,色彩的前进、后退与背景色密切相关。如在白背景前(图12),属暖色的黄色给人后退感,属冷色的蓝色却给人向前扩展的感觉。纯度高色彩前进明度高色彩前进暖色前进5、软硬感明度高色彩感觉软暖色色彩感觉软纯度高色彩感觉软6、动静感纯度高动感强暖色动感强明度高动感强7、色彩艳丽与素雅般认为,如果是单色,饱和度高,则色彩艳丽。饱和度低,给人素雅的感觉。除了饱和度,亮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不论什么颜色,亮度高时即使饱和度低也给人艳丽的感觉。综上所述,色彩是否艳丽、素雅,取决于色彩的饱和度,亮度尤为关键。高饱和度、高亮度的色彩显得艳丽。我们从图13中的一组变化饱和度、亮度的图片,直接的感受艳丽与素雅的概念。混合色的艳丽与素雅取决于混合色中每一单色本身具有愈特性及混合色各方的对比效果。所以对比是决定色彩艳丽与居雅的重要条件。此外,结合色彩心理因素,艳丽的色彩一般和动态、快活的感情关系密切:素雅与静态的抑郁感情紧密相联。除了上面讲述的色彩的几种特性之外,色彩的特性还包括联想、象征意义。对色彩的联想事物,根据观看人的年龄不同,想到的结果也不一样,例如中学生看到白色,容易联想到墙、白雪、石膏像、白兔等。成年人可能会想到护士、正义、白房子等等。白色象征纯洁、神圣的事物,例如新娘的婚纱都是用的白色,代表婚姻的神圣和严肃。五、色彩和性格 人们对某种色彩的偏爱与性格有很大关系,不同的色系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他人的衣着色彩、房间色彩等身边的东西,分析他的性格。我们可以大概的分析一下各色系代表的性格: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根据设计对象、目的不同,必须合理的安排色彩的使用范围。本篇简单介绍了色彩的一些知识,虽然简单,我想读完上面的内容之后,大家对色彩的看法,会有和以往不一样的认识,更深一步地理解色彩的概念了。色彩调和色彩的对比是因为色彩的属性不同即色彩之间存在差异而产生的一种对比关系,而色彩调和色彩之间的相似关系则是一种调和关系,所有色彩的对比都要归结于调和。色彩的调和是指两种及以上色彩有秩序、统一、和谐的组织在一起,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和心理平衡的色彩搭配。色彩调和是相对于色彩对比而言的,两者是矛盾统一的。类似调和强调色彩要素中一致性关系,追求色彩关系的统一感。同一调和色相、明度、纯度中某种要素完全相同,变化其他元素。单性统一调和,双性统一调和更具一致性和统一感。近似调和三要素中某种要素近似,其他变化。对比调和以强调变化而组成的和谐色彩。色彩更生动、活泼、鲜明。这种色彩组合要达到和谐要靠某种组合秩序来实现,即秩序调和。1。在对比强烈的两色中,置入相应的色彩的等差、等比的渐变系列,以此来使对比变的柔和,形成色彩调和。秩序调和2。通过色彩的面积变化统一色彩比例调和3。在对比色中混入同一色,使色彩和谐色调调和4。在对比各色的面积中,相互置放小面积的对比色,以增加调和感。5。在色相环上确定某种变化的位置,这些位置以几何形式出现。主要调和方式秩序调和色调调和比例调和隔离调和,对比色之间置入无色系或光泽色,或作底色或用做勾勒外形轮廓,从而使强烈对比得以缓冲。混合调和,在互补色构成中,置入其相互混合色达到调和。在黑白对比中增加其混合色灰色及其明度层次。在红绿对比中增加其混合色红灰绿灰系列。色彩设计要素色彩面积配色如果离开了色彩相互间的面积都无从谈起,有时候对面积的考虑甚至比对色彩的选用还显重要。通常大面积的色彩设计多选择明度高、纯度低、对比弱的色彩,给人带来明快、持久、和谐的舒适感。如建筑外观、室内墙面、展台展厅等。中等面积的色彩多用中等程度的对比,比如服装设计中邻近色组及中调对比的广泛运用。即能引起视觉兴趣,又没有过分的刺激。小面积色彩常用艳色和明色以及强对比。面积对比效果还要考虑观者距离。近距离多选用优势调和法,远距离多用抗衡法,如广告宣传画。面积对比当对比色彩双方的面积相当时,互相间产生抗衡,对比效果强烈,也称抗衡调和法。多出现在招贴、广告、小商品包装配色中。当对比色彩面积大小悬殊时,则产生烘托、强调效果,也称优势调和法。多用在服装,展览的配色中。用一色彩,面积大感觉明亮,面积小感觉灰暗。色量平衡纯色色彩的力量均衡取决于明度和面积。 黄 橙 红 紫 蓝 绿明度 98 6 3 4 6面积 3 4 6 9 8 6色彩形状形状与色彩的关系一个颜色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一定的形被我们所感知,形状是色彩存在的要素之一。一般来说,形状越完整、单一、简单者,色彩对比效果越强。单纯的形加上单纯的色彩便形成了最强烈的对比效果。外形简单,可用复杂的色彩来使画面丰富。复杂的形用简单的色,避免使色彩杂乱。色形态与色表现正方形:垂直线水平线构成的稳定形态红:红的不透明,重量感及庄严感。把红色与正方形结合起来,就会加强双方同一内在精神的表现力。三角形:尖头、冲动、缺乏重量黄:明亮、富于刺激性和分量轻圆:给人温和、圆滑和幼稚感蓝色梯形橙弧线三角形绿色彩位置位置与效果对比着色彩在其他色彩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位置远时对比弱,接触时对比强,切入时更强,一色包围一色时最强。色位置安排视点决定视平线的高低,决定着画面的构图。正常平视角度,以视点为中心,左右直径大于上下直径的椭圆形称为人眼的有效范围。想有效范围的中心偏右上这个点,可看做视域中心。这个位置对视觉来说最稳定,最有生气,是色彩对比最强有力的地带。黄金分割中的黄金漩涡,可以感受到一种向外,向上运动的张力。如服装设计,领子和胸前处于视域中心,因此服装上重要变化与装饰,大多集中于此。红在上显得压抑沉闷,位于下显得稳重坚固黄上则飘,在下则浮蓝上 则显得轻,在下则重从左右关系来看,一个色放在左有紧凑感,在右有分离感。将画面主题安排在左边,则会带来一种发展延续的效果。 色彩肌理物体表面色彩的纹理。光滑的物体表面反光能力强,色彩不够稳定,明度有提高的现象。粗糙表面,则色彩相对稳定。但有时明度和纯度会降低。同一种颜色在不同物体表面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细而密的表面给人以轻快、活泼、高雅感;粗糙的表面给人沉重、笨拙、质朴之感。设计色彩时一定要把对象的肌理考虑进去,表现和创造出不同的带有肌理感的视觉效果。色彩调子是一种对色彩结构的整体印象。明度基调指一个色彩组合的明暗及其明度对比关系。整体色彩是暗的还是亮的,明度对比强烈的还是柔和的。颜色基调色彩组合在色相及纯度的整体印象。对色彩所要表现的情绪和美感有着极大的影响。色彩调性在色彩设计中,颜色面积、形状、位置、肌理、色调等都处于变化状态,给这些变化一定的秩序,则可产生一种调性。渐变节奏色彩结构中,使用一种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等差级数的变化,就会产生一种渐变效果。差数越小,渐变效果越柔和。反复节奏丰富而有秩序无调性节奏明度对比的基本类型 明度是色彩的骨骼,是色彩构成的关键。有彩色中黄明度最高8,黄绿7,黄橙6,绿、蓝绿5,红、蓝、紫、紫红4,紫明度最低(蓝紫3),红绿为中间明度红色的纯度最高,蓝绿最低。两种以上色相组合后,由于明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明度 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决定色彩方案感觉明快、清晰、沉闷、柔和、强烈、朦胧与否的关键。 其对比强决于色彩在明度等差色级数,通常把13划为低明度区,810划为高明度区,47划为中明度区。(图)在选择色彩进行组合时,当基调色与对比色间隔距离在5级以上时,称为长(强)对比,35级时称为中对比,12级时称为短(弱)对比。据此可划分为九种明度对比基本类型。(图) (1)高长调 如10:8:1等,其中10为浅基调色,面积应大,8为浅配合色,面积也较大,1 为深对比色,面积应小。该调明暗反差大,感觉刺激、明快、积极、活泼、强烈。 (2)高中调 如10:8:5等,该调明暗反差适中,感觉明亮、愉快、清晰、鲜明、安定。 (3)高短调 如10:8:7等,该调明暗反差微弱,形象不分辩,感觉优雅、少淡、柔和、高贵、软弱、朦胧、女性化。 (4)中长调 如4:6:10或7:6:1等,该调以中明度色作基调、配合色,用浅色或深色进行对比,感觉强 硬 、稳重中显生动、男性化。 (5)中中调 如4:6:8或7:6:3等,该调为中对比,感觉较丰富。 (6)中短调 如4:5:6等,该调为中明度弱对比,感觉含蓄、平板、模糊。 (7)低长调 如1:3:10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强烈,感觉雄伟、深沉、警惕、有爆发力。 (8)低中调 如1:3:6等,该调深暗而对比适中,感觉保守、厚重、朴实、男性化。 (9)低短调 如1:3:4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微弱,感觉沉闷、忧郁、神秘、孤寂、恐怖。 另外,还有一种最强对比的1:10最长调,感觉强烈、单纯、生硬、锐利、眩目等。 纯度对比的基本类型 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纯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纯度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但因其较为隐蔽、内在,故易被。在色彩设计中,纯度对比是决定色调感觉华丽、高雅、古朴、粗俗、含蓄与否的关键。 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彩在纯度等差色标上的距离,距离越长对比越强,反之则对比越弱。 如将灰色至纯鲜色分成10个等差级数,通常把13划为低纯度区,810划为高纯度区,47划为中纯度区(图)。在选择色彩组合时,当基调色与对比色间隔距离在5级以上时,称为强对比;35级时称为中对比;12级时称为弱对比。据此可划分出九种纯度对比基本类型。(图) (1)鲜强调 如10:8:1等,感觉鲜艳、生动、活泼、华丽、强烈。 (2)鲜中调 如10:8:5等,感觉较刺激,较生动。 (3)鲜弱调 如10:8:7等,由于色彩纯度都高,组合对比后互相起着抵制、碰撞的作用,故感觉刺目、俗气、幼稚、原始、火爆。如果彼此相距离离大,这种效果将更为明显、强烈。 (4)中强调 如4:6:10或7:5:1等,感觉适当、大众化。 (5)中中调 如4:6:8或7:6:3等,感觉温和、静态、舒适。 (6)中弱调 如4:5:6等,感觉平板、含混、单调。 (7)灰强调 如1:3:10等,感觉大方、高雅而又活泼。 (8)灰中调 如1:3:6等,感觉相互、沉静、较大方。 (9)灰弱调 如1:3:4等,感觉雅致、细腻、耐看、含蓄、朦胧、较弱。 另外,还有一种最弱的无彩色对比,如白:黑、深灰:浅灰等,由于对比各色纯度均为零 ,故感觉非常大方,庄重,高雅,朴素。强刺激调及形式美手法色彩刺激调和 色彩的美感能提供给人精神、心理方面的享受,人们都按照自己的偏好与习惯去选择乐于接受的色彩。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从狭义的色彩调和标准而言,是要求提供不带尖锐的刺激感的色彩组合群体,但这种含义仅提供视觉舒适的一方面。因为过分调和的色彩组配,效果会显得模糊、平板、乏味、单调,视觉可辩度差,多看容易使人产生厌烦、疲劳的不适应等。 但是色相环上大角度色相对比的配色类型,对人眼的刺激强烈,过分眩目的效果,更易引起视觉疲劳,而产生极不舒服的不适应感,使人心理随着失去平衡而显得焦躁、紧张、不安,情绪无法稳定。 因此,在很多场合中,为了改善由于色彩对比过于强烈而造成的不和谐局面,达到一种广义的色彩调和境界,即色调既鲜艳夺目、强烈对比、生机勃勃、而又不过于刺激、尖锐、眩目,这就必须运用强刺激调和的手法。 1.面积法 将色彩对比特点是色相对比强烈的双方面积反差拉大,使一方处于绝对优势的大面积状态,造成其稳定的主导地位,另一方则为小面积的从属性质。如中国古诗词里的“万绿丛中一点红”等。 2.阻隔法 又称色彩间隔法、分离法等。 (1)强对比 阻隔 在组织鲜色调时,将色相对比强烈的各高纯度色之间,嵌入金、银、黑、白、灰等分离色彩的线条或块面,以调节色彩的强度,使原配色有所缓冲,产生新的优良色彩效果。 (2)弱对比阻隔 为了补救因色彩间色相、明度、纯度各要素对比过于类似而产生的软弱、模糊感觉,也常采用此法。如浅灰绿、浅蓝灰、浅咖啡等较接近的色彩组合时,用深灰色线条作勾勒阻隔处理,能求得多方形态清晰、明朗、有生气,而又不对比色调柔和、优雅、含蓄的色彩美感。 3.统调法 在多种色相对比强烈色彩进行组合的情况 下,为使其达到整体统一、和谐协调之目的,往往用加入某个共同要素而让统一色调去支配全体色彩的手法,称为色彩统调, 一般有三种类型。 (1)色相统调 在众多参加组合的所有色彩中,同时都含有某一共同的色相,以使配色取得既有对比又显调和的效果。如黄绿、橙、黄橙、黄等色彩组合,其中由黄色相统调。 (2)明度统调 在众多参加组合的所有色彩中,使其同时都含有白色或黟 以,以求得整体色调在明度方面的近似。如粉绿、血牙、粉红、浅雪青、天蓝、浅灰等色的组合,由白色统一成明快、优美的“粉彩”色调。 (3)纯度统调 在众多参加组合的所有色彩中,使其同时都含有灰色,以求得整体色调在纯度方面的近似。如蓝灰、绿灰、灰红、紫灰、灰等色彩组合,由灰色统一成雅致、细腻、含蓄、耐看的灰色调。 4、削弱法 使原来色相对比强烈的多方,从明度及纯度方面拉开距离,减少色彩同时对比下越看越显眼、生硬、火爆的弊端,起到减弱矛盾、冲突的作用,增强画面的成熟感和调和感。如红与绿的组合,因色相对比距离大,明度、纯度反差小,感觉粗俗、烦燥、不安。但分别加入明度及纯度因素后,情况会改观。如红+白=粉红、绿+黑=墨绿,它们组合后好比红花绿叶的牡丹,感觉变得自然生动美丽。 5、综合法 将两种以上方法综合使用。如黄与紫色组合时,用面积法使黄面小,紫 面大,同时使黄中调入白色,紫中混入灰色,则变成淡黄与紫灰的组合,感觉既有力又调和,这就是同时运用了面积法和削弱法的结果。 综合对比色调综合对比 多种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明度、纯度等不同差别,所产生的总体效果称为综合对比。这种多属性、多差别对比的效果,显然要比单项对比丰富、复杂得多。事实上,色彩单项对比的情况 很难成立,它们不过是色彩对比中一个侧面,因此,在创作和设计实践中都较少应用。设计师在进行多种色彩综合对比时要强调、突出色调的倾向,或以色相为主,或以明度为主,或以纯度为主,使某一主面处于主要地位,强调对比的某一侧面。从色相角度可分为浅、深等色调倾向。从明度角度可分浅、 中、灰等色调倾向。从感情角度可分冷、暖、华丽、古朴、高雅、轻快等色调倾向。 色调倾向的种类及处理 综上所述,色调倾向大致可归纳成鲜色调、灰色调、浅色调、深色调、中色调等。 1.鲜色调 在确定色相对比的角度、距离后,尤其是中差(90度)以上的对比时,必须与无彩色的黑、白、灰及金、银等光泽色相配,在高纯度、强对比的各色相之间起到间隔、缓冲、调节的作用,以达到既鲜艳又直辖市、既变化又统一的积极效果。感觉生动、华丽、兴奋、自由、积极、健康等。 2.灰色调 在确定色相对比的角度、距离后,于各色相之中调入不同程度、不等数量的灰色,使大面积的总体色彩向低纯度方向发展,为了加强这种灰色调倾向,最好与无彩色特别是灰色组配作用。感觉高雅、大方、沉着、古朴、柔弱等。 3、深色调 在确定色相对比的角度、距离时,首先考虑多选用些低明度色相,如蓝、紫、蓝绿、蓝紫、红紫等,然后在各色相之中调入不等数量的黑色或深白色,同时为了加强这种深色倾向,最好与无彩色中的黑色组配使用感觉老练、充实、古雅、朴实、强硬、稳重、男性化等。 4、浅色调 在确定色相对比的角度、距离时,首无考虑多选用些高明度色相,如黄、桔、桔黄、黄绿等,然后在各色相之中调入不等数量的白色或浅灰色,同时为了加强这种粉色调倾向,最好与无彩色中的白色组配使用。 5、中色调 是一种使用最普遍、数量最众多的配色倾向,在确定色相对比的角度、距离后,于各色相中都加入一定数量黑、白、灰色,使大面积的总体色彩呈现不太浅也不太深,不太鲜也不太灰的中间状态。感觉随和、朴实、大方、稳定等。 在优化或变化整体色调时,最主要的是先确立基调色的面积统治优势。一幅多色组合的作品,大面积、多数量使用鲜色,热必成为鲜调,大面积、多数量使用灰色,势必成为灰调,其他色调依此类推。这种优势在整体的变化中能使色调产生明显的统一感,但是,如果只有基调色而没有感到单调、乏味。如果设置了小面积对比强烈的点缀色、强调色、醒目色,由于其不同色感和色质的作用,会使整个色彩气氛丰富。活跃起来。但是整体与对比是矛盾的统一体,如果对比、变化过多或面积过大,易破坏整体,失去统一效果而显得杂乱无章。反之,若面积太小则易被四周包围的色彩同化、融合而失去预期的作用。 色调变化及类型 变调即色调的转换,是艺术设计中色彩选择多方案考虑及同品种多花色系列设计的重要课题,变调的形式一般有定形变调、定色变调、定形定色变调等。 1、定形变调 实质为保持形态(图案、花形、款式等)不变的前提下,只变化色彩而达到改变色调倾向的目的,是纺织、服装、装潢、包装、装帧、环艺等多种实用美术中,经常采用的产品同品种、同花形、多色调的设计构思方法。 定形变调主要有两种形式。 (1)同明度、同纯度、异色相变调 即根据原有设计色调,保持明度、纯度不弯,只变化色相(原有色相对比距离不变)而改变色调的倾向。其色彩选择与组合的关键实质,在于要将原有整组色彩的结构保持不变,然后在色立体中围绕中心N轴,沿色相环作水平移动,基调色移到某一色相区,就形成某一色调。如移至红色相区组成红色调,移至蓝色相区且成蓝色调等。 (2)异色相、异明度、异纯度变调 根据原有色调将色相、明度、纯度做全面改变,使其完全不同的色调类型。如鲜调灰调(表示左右箭头)、浅调深调、中调鲜调、中调浅调、深调中调、灰调中调、灰调浅调、浅调鲜调、深调灰调、鲜调深调等。 2、定色变调 定色变调实质是保持色彩不变,变化图案、花形、款式等,即变化色彩的面积、形态、位置、肌理等因素,达到改变总体色调倾向之目的,是实用美术中产品、作品同色彩多方案多品种的系列设计构思方法 色调转变的关键最 要在于大面积基调色的变化,其次是将色彩作小面积点、线、面形态的交叉、穿插、并置组合,利用色彩的空间混合效应,少色产生多色的效果,鲜色产生含灰色的感觉 ,使色彩之间互相呼应、取代、置换、反转与交织,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各色调既有变化又很统一,既有整体性又有独立性,从而增强系列配套之感。 3、定形定色变调 在各色调的花形与色彩都相同的前提下,可考虑大小、位置、布局进行适当变化的系列设计构思方法。色彩推移色彩推移的特点和种类 色彩推移是将色彩按照一定规律有秩序地排列、组合的一种作品形式。种类有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互补推移、综合推移等。其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明亮感和闪光感,富有浓厚的现代感和装饰性,甚至还有幻觉空间感。 1、色相推移 将色彩按色相环的顺序,由冷到暖或由暖到冷进行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形式。为了使画面丰富多彩、变化有序,色彩可选用色相环(似地球赤道),也可选用含白色或浅灰的色相环(似地球北半球的纬线),亦可选用含中灰、深灰、黑色的色相环(似地球南半 球的纬度)。 2、明度推移 将色彩按明度等差级系列的顺序,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进行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形式。一般都选用单色系列组合,也可选用两个色彩的明度系列,但也不宜择用太多,否则易乱易花,效果适得其反。 3、纯度推移 将色彩按等差级数系列的顺序由鲜到灰或由灰到鲜进行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形式。互补推移是处于色相环通过圆心180度两端位置上一对色相的纯度组合推移形式。 4、综合推移 将色彩将色相、明度、纯度推移进行综合排列、组合的渐变形式,由于色彩三要素的同时加入,其效果当然要比单项推移复杂、丰富得多。 色彩推移的基本构图形式 色彩推移是一种特殊的作品形式,其构图及形象组织亦有相应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 1.平行推移 将色彩按平行的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或不规则进行等间隔或不等间隔条纹状、有秩序地安排、处理。 2.放射推移 (1 )定点放射 又称日光放射、离心放射、画面应确定 一个或多个放射点,然后将色彩围绕入射点等角度或不等角度排列、组合。 (2)同心放射 又称电波放射,画面有一个或多个放射中心,将色彩从放射中心作同心圆、同心方、同心三角、同心多边、同心不规则等形象,向外扩散处理、安排。 (3)综合放射 将定点放射和同心放射综合在一个画面中进行组织、处理。 3.综合推移 将平行推移和放射推移的手法同时出现、安排在一个画面中,使作品的形态形成曲、直、宽、窄、粗、细等对比,构图复杂、多变、效果更为丰富、有趣。但为防止产生散、乱、花、杂的弊病,画面一般只应有一个中心或主体,或一主一次,切忌多中心和多主体。 4.错位、透叠及变形 (1)错位 有整体错位和局部错位两种情况 。整体错位是为了进行色相的冷暖对比、明度的明暗对比、纯度的鲜灰对比,将底、图的色彩作整体的、相反的排列。例如底色冷到暖,则图色暖到冷,底色明到暗,则图色暗到明,底色鲜 到灰,图色灰到鲜。 局部错位是处理有规则块状色彩排列时采用的方法。例如第一排用1、2、3、4号色,第二排用2、3、4、5号色,第三排用3、4、5、6号色等,每排错开一级或多级。有时,为了某种光感及立体感处理需要,也可同时向左右两边错位,例如第一排用1、2、3、4号色,左右第二排同时都用2、3、4、5号色作对称式错位。 (2)透叠 是一种当两个形体相重叠时,处理成两者都能显现形体、轮廓的表现手法。色彩透叠可产和透明、轻快的效果,趣味性和现代感很强。当底形和面形重叠时,如果设色相差级数小,则两者小有紧贴感。当色彩级数差增大时,则两者的空间感也随之增大而有远离感。 (3)变形 色彩推移的可变性及创造性开发余地很大,在掌握基本构图形式、凤色规律后进行种种变化,充分发挥个人的构思想象,将会产生无穷无尽的佳作。 变化的形式很多,例如定点放射的放射线一般都处理成直线,可作弧线变形处理,成有单向转动感的风车状,也可作双向交叉处理,则效果更复杂丰富等等。 色彩的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1)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视域之内色彩对比称为色彩的同时对比。这种情况 下,色彩的比较、衬托、排斥与影响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如在黄色纸张上涂一小块灰色,这种感觉越强,出现所谓的补色错视。再如在黑纸上涂一灰色小方块,白纸上涂一同样面积及深浅的灰色小方块,同时对比的视觉感受是黑纸上的灰色更显明亮,形成所谓的明度错视。 (2)色彩对比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视域、但又保持了快捷的时间连续性,自然数为色彩的连续对比。 人眼看了第一色再看第二色时,第二色会发生错视。第一色看的时候越长,影响越大。第二色的错视倾向于前得的补色。这种现象是视觉残像及视觉生理、心理自我平衡的本能所致。如医院中手术室环境及开刀医、护人员工作服都选用蓝绿色,显然是为了“中和”血液 红色,巧妙地利用色彩的连续对比,使医生注视了蓝绿色后,不但可减少、恢复视觉的疲劳,同时更易看清细小的血管、神经等,从而有利于保证手术进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色相对比 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强,反之则对比越弱。1.零度对比 (1)无彩色对比 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相,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同很有价值。如黑与白 、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 (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 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 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 (3)同种色相对比 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姐妹色组合。如蓝与浅蓝(蓝+白)色对比,橙与咖啡(橙+灰)或绿与粉绿(绿+白)与墨绿(绿+黑)色等对比。对比效果感觉统一、文静、雅致、含蓄、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 (4)无彩色与同种色相比 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2)和(3)类型的优点。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 2.调和对比 (1)邻接色相对比 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 (2)类似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60度左右,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 (3)中差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 3.强烈对比 (1)对比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120度左右,为强对比类型,如黄绿与红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刺激、造成视觉疲劳。一般需要采用多种调和手段来改善对比效果。 (2)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180度,为极端对比类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眩目、响亮、极有力,但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幼稚 、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协调等不良感觉。 黑白对比是明度的极端对比,给人强有力的力量感,最能满足视觉的清晰感,且能用来协调任何色彩。黑白还能够对有彩色起分隔作用,以隔断或调节有彩色之间的关系,正如常见的黑白沟边。用黑白两色调和色彩,既可以给一个纯度色相带来丰富的明度程度和纯度层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它的冷暖性质。白色可以将一个纯色的明度不断提高,纯度不断降低。黑色则使纯色明度与纯度均降低。黑白与暖色混合时,可以使其变冷,让冷色变暖。灰色是一个活性最强、最软弱又最容易受影响的色彩,任何一个与它相遇的色彩都会把它推向相对应的补色。因此灰色总是因为周围色相的变化而改变着自身的相貌。在灰色底上放置纯色,有一种极为和谐的色彩效果。色彩形式美手法1.色彩平衡 (1)色彩对称 对称是一种形态美学构形式,有左右对称,放射对称,回旋对称等。在中心对称轴左右两边所有的色彩形态对应点都处于相等距离的形式,称为色彩的左右对称,其色彩且合形象如通过镜子反映出来的效果一样如对称点为中心,两边所有的色彩对应点都等距,按照一定的角度将原形置于点的周围配置排列的形式,称为色彩的放射对称。回转角作180度处理时,两翼成螺旋浆似形态称为色彩的回旋对称。 对称是一种绝对的平衡。色彩的对称给人以庄重、大方、稳重、严肃、安定、平静等感觉,但也易产生平淡、呆板、单调、缺少活力等不良印象。 (2)色彩均衡 均衡是形式美的另一构成形式。虽非对称状态,但由于力学上支点左右显示异形同量、等量不等形的状态及色彩的强弱、轻重等性质差异关系,表现出相对稳定的视觉生理、心理感受。这种形式既有活泼、丰富、多变、自由、生动、有趣等特点,又有良好的平衡状态,因此,最能适应大多数人的审美要求,是选择配色的常用手法与方案。色彩的平衡还有上下平衡及前后均衡等,都要注意从一定的空间、立场、出发作好适当的布局调整。 (3)色彩不均衡 色彩布局没有取得均衡的构成形式,称为色彩的不均衡。在对称轴左右或不下显示色彩的强弱、轻重、大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现出视觉心理及心理的不稳定性。由于它有奇特 、新潮、极富运动感、趣味性足等特点,在一定的环境及方案中可大胆加以应用而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称为“不对称美”。但若处理不当,极易产生倾斜、偏重、怪诞、不安定、不大方的感觉,一般认为是不美的。 色彩不均衡设计,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形态本身具有对称性,而色彩 布局不对称,如马戏团的半白半黑小丑装。另一种形态本身呈不对称状,如欧美的袒露单肩、半胸的夜礼服。再有上下不对称的手法。 2.色彩比例 色彩比例是指色彩组合设计中各部分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长度、面积大小的比例关系。它随着形态的变化、位置空间变换的不同而产生,对于色彩设计方案的整体风格和美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常用的比例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费波那齐数列、贝尔数列、柏拉图矩形比、平方根矩形数列、黄金分割等。 (1)黄金比例 即1:1.618为其简约比数,实用中通常将色彩比例关系处理为2:3、3:5、5:8等序列。 (2)非黄金比例 色彩面积有大小、主次之分的配合,都被 认为是富有对比情趣而值得采用的。因为只有一方处于大面积优势地位,一方处于小面积从属状态时,才能形成 色调的明确倾向,表现出对比美的和谐感觉。 3.色彩节奏 即明显带有时间及运动的特 征,能感知有规律的反复出现的强 弱及长短变化,是秩序性形式美的一种。通过色彩的聚散、重叠、反复、转换等,在色彩的更动、回旋中形成节奏、韵律的美感。一般有三种形式。 (1)重复性节奏 通过色彩的点、线、面等单位形态的重复出现,体现秩序性美感。简单的节奏有较短时间周期和重复达到统一的特 征,事宜 机械和理性的美感。 (2)渐变怀节奏 将色彩按某种定向规律作循序推移系列变动,它相对淡化了”节拍“意识,有较长时间的周期特 征,形成反差明显、静中见动、高潮迭起的闪色效应。渐变性节奏有色相、明度、纯度、冷暖、补色、面积、综合等多种推移形式。 (3)多元性节奏 由多种简单重复性节奏组成,它们在运动中的急缓、强弱、行止、起伏也受到一定规律的约束,亦可称为较复杂的韵律性节奏。其特点是色彩运动感很强,层次非常丰富,形式起伏多变。但如处理、运用不当,易出现杂乱无章的”噪色“不良效果。 4.色彩呼应 亦称色彩关联。为使用一或相关平面、空间不同位置的色彩,相互之间有所联系避免孤立状态,采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照应、相互依存、重复使用的手法,从而取得具有统一协调、情趣盎然的反复节奏美感。色彩呼应手法一般有两种: (1)分散法 将一种或几种色彩同时出现在作品画面的不同部位,使整体色调统一在某种格调中,如浅蓝、浅红、墨绿等色组合,浅色作大面积基调色,深色作小面积对比色,成为粉彩的高长调类型。此时,墨绿色最好不要仅在一处出现,相对集中以外,可适当在其他部位作些呼应,使其产生相互对照的势态。但色彩不亦过于分散,以免使画面出现平板、模糊、零乱、累赘之感。 (2)系列法 使一个或多个色彩同时出现在作品、产品的不同平面与空间、,组成系列设计,能产生协同,整体的感觉。 5.色彩重点 在组配色调过程中,有时为了改进整体设计单调、平淡、乏味的状况,增强活力感觉,通常在作品或产品某个部位设置强调、突出的色彩,以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为了吸引观者的注意力,重点色 一般都应选择安排在画面中心或主要地位 重点色彩的使用在适度和适量方面应注意如下几点:(1)重点色面积不宜过大,否则易与主调色发生冲突,抵消,而失去画面的整体统一感。面积过小,则易被四周的色彩所同化,不被人们注意而失去作用。只有恰当面积的重点色,才能为主调色作积极的配合和补充,使色调显得既统一又活泼,而彼此相得益彰。(2)重点色应选用比基调色更强烈或相对比的色彩。(3)重点色设置不宜过多,否则多重点既无重点,多中心的安排将成为过头设计,将会破坏主次有别、井然有序的效果,产生无序、杂乱的弊端。(4)并非所有的作品都设置重点色彩。(5)重点色同时应注意与整体配色的平衡。色彩性格各种色彩都其独特的性格,简称色性。它们与人类的色彩生理、心理体验相联系,从而使客观存在的色彩仿佛有了复杂的性格。 (1)红色 红色的波长最长,穿透力强,感知度高。它易使人联想起太阳、火焰、热血、花卉等,感觉温暖、兴奋、活泼、热情、积极、希望、忠诚、健康、充实、饱满、幸福等向上的倾向,但有时也被认为是幼稚 、原始、暴力、危险、卑俗的象征。红色历来是我国传统的喜庆色彩。 深红及带紫味的红给人感觉是庄严、稳重、而又热情的色彩、常见于欢迎贵宾的场合。含白的高明度粉红色,则有柔美、甜蜜、梦幻、愉快、幸福、温雅的感觉,几乎成为女性的专用色彩。 红色具有鲜艳、热烈、热情、喜庆的特点,给人以勇气与活力。红色可刺激兴奋神经,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引起人的注意并产生兴奋、激动、和紧张的感觉。红色有助于增强食欲。红色容易使人联想到火与血,是一种警戒色。红色运用的室内装饰,可大大提高空间的注目性,使室内产生温暖、热情、自由奔放的感觉。紫红与粉红是红色系中最具有浪漫和温馨特点的颜色,较女性化。(2)橙色 橙与红同属暖色,具有红与黄之间的色性,它使人联想起火焰、灯光、霞光、水果等物象,是最温暖、响亮的色彩。感觉活泼、华丽、辉煌、跃动、炽热、温情、甜蜜、愉快、幸福竺,但也有疑惑、嫉妒、伪诈等消极倾向性表情。 含灰的橙成咖啡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