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秋声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秋声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声赋教学案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作者及有关背景,理解文章的内容,体悟文章深刻的立意;2、品味语言,朗读并体会本文的语言美;3、欣赏、理解并学习本文对抽象事物描写的手法。4、背诵名句。教时设置:2教时第1教时要点: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理解1、2段。过程:一、导入二、简介作者和背景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金石刻一千卷,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欧阳修幼年丧父,由兄长带大。仁宗天圣八年(1030)欧阳修成为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秋声赋作于嘉祜四年(1059),欧阳修时年5 3岁,这年春天他刚刚辞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专心著述。这时的欧阳修,在政治上早已经历了多次贬官,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正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在秋声赋中,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人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三、朗读1、注意读音悚然 淅沥 萧飒 砰湃 鏦鏦铮铮 皎洁 噫嘻 烟霏 (sng x l xio s 同“澎湃”png pi cng cng zhng zhng jio y x fi) 栗洌 寂寥 缛 渥然 槁木 黟然 唧唧(l li j lio r w go my j)2、听配乐朗读3、自由朗读四、疏通积累第1段字词1、看注解,查工具书,弄懂下列字词意思悚然淅沥以萧飒砰湃鏦鏦铮铮衔枚疾走皎洁明河(害怕的样子。淅沥,象声词;以,而;萧飒,形容风声。同“澎湃”。 象声词,金属撞击声。嘴里衔着枚快步行走。洁净明亮。天上银河。)2、同学间互相翻译五、疏通积累第2段字词1、看注解,查工具书,弄懂下列字词意思噫嘻悲哉胡为而来哉秋之为状烟霏云敛天高日晶栗洌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草拂之而色变摧败零落余烈刑官于时为阴兵象于行为金义气以肃杀而为心春生秋实故其在乐商声夷则律(噫嘻,叹息声。胡为,为什么。为,成为;状,情状。霏,很盛的样子;敛,收,聚。晶,亮。寒冷。呼号,喊叫;奋发,极力昂扬。丰,丰茂。拂,掠过。摧毁树木使其零落。余威。负责刑狱的官。在时令上属阴。征伐之象。在无行上属金。行义之气。心,核心。生,生发;实,结果实。乐,音乐的属性。音乐的一种乐音。音律。)3、同学间互相翻译六、朗读背诵名句。第2教时要点:继续3、4段,整体理解和赏析,作业过程:一、 朗读全文二、 指名翻译已教课文三、疏通积累第3、4段字词1、看注解,查工具书,弄懂下列字词意思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争荣念谁为之戕贼莫对助予之叹息 (是万物的精灵。感,使动,使感伤。劳,使动,使劳伤;形,身体。触动。摇,损伤;精,精气。更何况想自己能力不能达到的事情。忧心自己智慧不能解决的问题。宜,当然;为,变为;渥然丹者,红润的脸色;槁木,枯槁的脸色。黟然,乌黑的样子;星星,点点白发。荣,荣盛。念,想想;戕贼,残害。对,回答。助,附和。)2、同学间互相翻译整体理解和赏析1、说说每段的主要内容,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思路的?(第一段写作者夜读时听到秋声,引出和童子的对话,从而展开了对秋声的描绘。第二段是继续对秋声进行描绘和对秋气进行议论。第三段是全文的题旨所在,作者由感慨自然而叹人生,百感交集,黯然神伤。第四段是全篇的结束,作者从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秋虫和鸣,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2、秋声,是很抽象的,作者是怎样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的?(文章中有两段文字写秋声。先通过“听”的角度写秋声,作者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纵锹铮铮”、“金铁皆鸣”和“衔枚疾走”的人马声,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再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从而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当然,文章最后的秋虫声也可以认为是秋声。总之,作者运用诸种手段把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十分形象。)3、作者从充满肃杀之气的自然之秋,联想到了什么?得到什么感悟?你怎么评价他的这种感悟?(作者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及人生,联想到人生之秋,联想到生命受到的摧残。可贵的是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悲哀的层面上,而是顿悟出淡泊无为的人生态度。这种顺其自然的道家的超然情怀,看上去是襟怀旷达,而实际上是历尽沧桑后的心历教训,也是士大夫们从入世到出世的先儒后道的人生经验的总结。)三、 自写学习小结。四、 背诵、作业。(课堂翻译练习:1、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绿草如毯,丰美繁茂,树木葱茏,令人心旷神怡。)2、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3、 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义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核心。)4、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5、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为什么却要以不是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6、 念谁为之戕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