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油菜基地建设项目可研1.doc_第1页
怀化油菜基地建设项目可研1.doc_第2页
怀化油菜基地建设项目可研1.doc_第3页
怀化油菜基地建设项目可研1.doc_第4页
怀化油菜基地建设项目可研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怀化片区 “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二0一二年五月湖南省怀化片区“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总 经 理: 匡竹述副 总 经 理: 杨龙昭总 工 程 师: 王沛皇项 目 部 经 理: 胡兴国项 目 负 责 人: 陈翔龙 参加编制人员刘 荣 研 究 员赵克金 教授级高工胡兴国 高级工程师 陈翔龙 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师崔先万 教授级高工胡晓莉 高级经济师肖治宇 博 士钱霖远 助理经济师李 芳 助理经济师目 录1总论11.1项目概况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的依据和范围5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1.4研究结论与建议62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82.1项目背景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3市场分析预测143.1油菜市场分析143.2市场竞争力分析173.3销售渠道和方式193.4主要生产资料的市场供求分析193.5 风险分析与防范204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214.1建设地点214.2建设条件215 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385.1沅陵县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385.2 辰溪县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395.3 中方县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415.4会同县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425.5新晃县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445.6芷江县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466 建设方案486.1 总体思路及目标486.2 项目建设规划与布局496.3油菜生产基地建设标准516.4 农艺措施517环境评价548项目组织管理与人员培训558.1项目组织机构558.2项目经营方式598.3项目的资金管理598.4劳动定员598.5专业技术人员培训609 实施进度计划与工程招投标619.1实施进度计划619.2项目招投标6110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310.1投资估算6310.2资金筹措6311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6511.1 社会效益6511.2 生态效益66附表:1、 沅陵县双低油菜生产基本情况摸底表2、 辰溪县双低油菜生产基本情况摸底表3、 中方县双低油菜生产基本情况摸底表4、 会同县双低油菜生产基本情况摸底表5、 新晃县双低油菜生产基本情况摸底表6、 芷江县双低油菜生产基本情况摸底表7、 湖南省怀化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投资估算总表8、 湖南省怀化市“双低”油菜项目分县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表9、 湖南省怀化市“双低”油菜主要建设内容汇总表附件:1、 辰溪县人民政府成立领导小组文件2、 中方县人民政府成立领导小组文件3、 会同县人民政府成立领导小组文件4、 新晃县人民政府成立领导小组文件5、 芷江县人民政府成立领导小组文件附图:1、 辰溪县“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分布图2、 中方县“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分布图3、 会同县“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分布图4、 新晃县“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分布图5、 芷江县“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分布图湖南省怀化片区“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湖南省怀化片区“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1.1.2建设单位辰溪县农业局、中方县农业局、沅陵县农业局、会同县农业局、新晃县农业局、芷江县农业局。1.1.3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为怀化市所辖的辰溪县、中方县、沅陵县、会同县、新晃县、芷江县的油菜主产乡镇。1.1.4建设内容与规模在怀化市油菜生产集中的重点县建油菜高产示范区6.8万亩,其中辰溪县1.4万亩,中方县1.3万亩,会同县1.2万亩,新晃县1万亩,芷江县1.3万亩,沅陵县续建0.6万亩。辐射带动油菜生产基地71万亩。1.1.4.1沅陵县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a)”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建油菜高产示范基地0.6万亩,辐射带动油菜生产基地6万亩。工程量为渠道开挖和衬砌渠道1.8千米,干支渠防渗护砌0.9千米,涵管涵闸6处,改造、修建砂石机耕路0.9千米,更新改造泵站3座,实现基地农田设施配套化。确保油菜高产示范区水旱无忧,使项目区形成较为完善的排灌自如,交通方便的油菜生产基地,真正提高油菜单产,增加商品油源。b)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主要包括购置检验检测分析设备4台,测土配方检测仪器5台及试剂,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40台,购置信息网络设备5台(套)。1.1.4.2辰溪县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a)”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在油菜生产集中的船溪片区、板桥片区、田湾片区、城郊片区、潭湾片区建油菜高产示范区1.4万亩,辐射带动油菜生产基地20万亩,渠道开挖和衬砌渠道15千米,干支渠防渗护砌 30千米,修建砂石机耕路2千米,实现基地农田设施配套化。确保油菜高产示范区水旱无忧,使项目区形成较为完善的排灌自如,交通方便的油菜生产基地,真正提高油菜单产,增加商品油源。b)良种繁育及新品种展示基地在潭湾片区石牌村建设新品种引进和提纯复壮基地50亩。新建泵站1座,衬砌和开挖渠道1千米,支干渠防渗护砌1千米,修建机耕砂石路0.5千米。新建水泥晒场200平方米,考种室250平方米,购置相关仪器设备1台。c) 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主要包括购置检验检测分析设备5台,测土配方检测仪器5台及试剂,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50台,购置信息网络设备6台(套)。1.1.4.3中方县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a)”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在油菜生产集中的优势区域乡镇泸阳镇、下坪乡、花桥镇、聂家村乡共4个片区建设油菜高产示范区1.3万亩,辐射带动油菜生产基地14万亩,渠道开挖和衬砌渠道15.5千米,干支渠防渗护砌17千米,涵管涵闸10处,修建砂石机耕路3.5千米,实现基地农田设施配套化。确保油菜高产示范区水旱无忧,使项目区形成较为完善的排灌自如,水旱无忧,路网健全,交通方便的油菜生产基地,真正提高油菜单产,全面提高油菜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商品油源。b)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中方县泸阳镇杨桥村建设新品种引进和提纯复壮基地50亩。衬砌和开挖渠道1.3千米,新建水泥晒场800平方米,维修完善种子储藏仓库240平方米、考种室60平方米。购置种子质量检测相关仪器设备8台(套)。c)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主要包括购置检验检测分析设备5台,测土配方检测仪器5台及试剂,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40台,购置信息网络设备6台(套)。1.1.4.4会同县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a)”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在油菜生产集中的坪村、若水、岩头三个片区建立油菜高产示范片区1.2万亩,辐射带动油菜生产基地10万亩。其中新修渠道19.7千米,维修改造渠道7千米;新修砂石机耕道6千米,维修改造机耕道1.4千米;项目区内新建晒场10个3000平方米,实现基地农田设施配套化。b)良种繁育体系建设1)在坪村片区坪村国有农场建立新品种引进和提纯复壮基地200亩,新修渠道1千米,新修机耕道1千米。2)在若水片区地四方村建立提纯复壮基地150亩,新修渠道2千米,新修机耕道1千米,新建晒场1500平方米,购置种子质量检测相关仪器设备4(套)。c)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主要包括购置检验检测分析设备5台,测土配方检测仪器5台及试剂,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40台,购置信息网络设备6台(套)。1.1.4.5新晃县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a)”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在扶罗片区、贡溪片区、兴隆片区油菜生产集中的重点乡(镇)建油菜高产示范区1万亩,辐射带动油菜生产基地6万亩。基地建设内容为渠道开挖和衬砌渠道4.95千米,改造、修建干支渠防渗护砌21.9千米,涵管10处,改造、修建砂石机耕路2千米,更新改造泵站10座,实现基地农田设施配套化。确保油菜高产示范区水旱无忧,使项目区形成较为完善的排灌自如,交通方便的油菜生产基地,真正提高油菜单产,增加商品油源。b)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本项目将进一步完善优质“双低”油菜良种引种试验示范体系建设,促进“双低”油菜良种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全县油菜的单产和品质,建立油脂品牌,建立良种繁育供种体系。完善基地排灌设施和隔离条件,确保良种纯度在98%以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扶罗片区,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站实施。设集中连片良种引进和提纯复壮基地50亩。衬砌和开挖渠道200米,干支渠防渗护砌300米,维修机耕砂石路50米。 建设新品种示范基地50亩。衬砌和开挖渠道600米,干支渠防渗护砌700米,维修、新建机耕砂石路150米。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站改造种子质量检测室80m2,购置种子质量检测仪器设备6台(套)。c)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主要包括购置检验检测分析设备4台,测土配方检测仪器5台及试剂,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40台,购置信息网络设备5台(套)。1.1.4.6芷江县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a)”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实施区域涵盖罗旧片区、芷江镇片区、楠木坪片区、碧涌片区和新店坪片区5个片区,实施总面积1.3万亩,辐射带动油菜生产基地15万亩。建设内容为渠道开挖和衬砌渠道18千米,干支渠防渗护砌7.5千米,修建砂石机耕路10千米。b)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本项目将进一步完善优质“双低”油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县油菜的品质,增加油菜籽单产以及建立油脂品牌,建立种子繁育供种体系。完善基地排灌设施和隔离条件,确保良种纯度在98% 以上。良种繁育建设在芷江镇片区,由县粮油技术推广站实施。建设标准化集中连片良种引种试验基地100亩。建设衬砌和开挖渠道200米,修建机耕砂石路300米。 建设提纯复壮基地50亩。建设衬砌和开挖渠道 200米,修建机耕砂石路300米。c)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主要包括购置检验检测分析设备5台,测土配方检测仪器5台及试剂,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40台,购置信息网络设备6台(套)。1.1.5实施进度计划项目分2年实施,即2012年2013年,建设辰溪县、中方县、沅陵县(续建),2013年2014年,建设会同县、新晃县、芷江县。1.1.6投资规模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为6750万元,其中:良种繁育体系建设560万元,油菜田基础设施建设5500万元,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34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费160万元,不可预见费用190万元。项目按分县市投资来分,辰溪县1350万元,中方县1275万元,会同县1200万元,新晃县1050万元,芷江县1275万元,沅陵县600万元。1.1.7资金筹措本项目所需6750万元资金,其中申请中央投资45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250万元。沅陵县6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00万元。辰溪县135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9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50万元;中方县127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5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25万元;会同县12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00万元;新晃县105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350万元;芷江县127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5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25万元。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的依据和范围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资格等级编制单位: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资格等级:甲级证书编号:工咨甲 122200070018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2.2编制依据a)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b)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c)湖南省2009、2010、2011统计年鉴;d)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e)项目拟建地地形图;f)项目拟建厂址概况及水文、地质、气象等基础资料。1.2.3编制范围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规程、规范,本可研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市场需求、建设规模、内外部条件、建设方案、环境保护、投资估算、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详细的研究论证,并提出基本结论和合理化建议,供业主和政府审批部门决策时参考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规模1.1油菜生产示范基地万亩6.8其中:沅陵县万亩0.6续建辰溪县万亩1.4新建中方县万亩1.3新建会同县万亩1.2新建新晃县万亩1新建芷江县万亩1.3新建1.2辐射带动油菜生产基地万亩712每亩增产“双低”油菜籽15%包括辐射带动基地3项目总投资万元67503.1商品油菜生产基地建设万元55003.2良种繁育体系万元5603.3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万元3403.4项目工作前期费万元1603.5不可预见费万元1904建设期限年21.4研究结论与建议1.4.1结论a)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境内土地肥沃,水量充足,为全国商品油重点生产基地之一,怀化油菜栽培历史悠久,技术熟练;以怀化市农科所、为技术依托,科研技术力量强,建设条件优越。为使项目顺利实施,怀化市政府专门成立“怀化市国家“双低”油菜基地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决策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在市发改委专门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本项目通过集中连片种植、统一供种、统一提供技术、信息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生产高质量的精制食品油以及菜粕等附产品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满足城乡人民对食品用油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发展养殖业,推动和发展油菜生产。b) 在怀化市建设“双低”油菜基地是继续发挥怀化生产优势、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发展绿色食品,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是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c)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及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在油菜生产集中的辰溪县、中方县、沅陵县、会同县、新晃县、芷江县共建油菜生产基地6.8万亩。辐射带动油菜生产基地71万亩。d)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为6750万元,其中:良种繁育体系建设560万元,油菜田基础设施建设5500万元,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34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费160万元,不可预见费用190万元。项目按分县市投资来分,辰溪县1350万元,中方县1275万元,会同县1200万元,新晃县1050万元,芷江县1275万元,沅陵县60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投资45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250万元。e) 项目建成后,油菜商品生产示范基地6.8万亩,辐射带动油菜基地71万亩,共77.8万亩预计每亩增产油菜籽15%左右。通过良种繁育建设,良种纯度在 98% 以上。且社会效益明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抗灾能力,有利于怀化市“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是农民增产增效的有效途径;食油结构的变化,提高了油的卫生品质,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项目建设产品油菜籽饼是高蛋白饲料的重要来源,将促进饲料加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项目完成后将通过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农民将提高“科技兴农”认识和自身素质,科学种植水平,从而促进了农村农业适用新技术的推广普及,项目的社会效益明显。本项目的实施,生态效益十分明显,充分利用四季自然资源,提高复种指数;本项目实行水旱轮作,改善了土壤的生理生化结构,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十分明显。1.4.2建议鉴于项目建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加大对该项目建设资金的投资力度,力争项目早日开工,早见成效。2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背景油菜在世界油料作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大豆、向日葵、油菜、花生)之一。我国是油菜生产大国,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1亿亩左右,产量120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30%左右,油菜已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优势作物。我国油菜生产分布较广泛,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其油菜种植面积、总产量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是最大的油菜产区。从省份的分布情况看,目前除北京、天津、辽宁、海南外,其它27个省(区、市)均有种植,其中产量居前三位的是湖北、四川、湖南。“双低”油菜是指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低,菜籽饼中的硫甙含量低的油菜。按农业部部颁标准,商品菜籽芥酸含量5%(油)以下,硫甙含量45mol/g(饼),通称“双低”油菜。低芥酸菜籽油中油酸、亚油酸含量大幅度提高,营养品质显著改善,且人体易于吸收;低硫甙饼粕降低了毒性,利用“低甙”菜籽饼粕生产的蛋白质、氨基酸已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添加剂,其中氨基酸产品已开始应用于医药制造业,提高了菜籽饼粕的利用价值。同时,由于“双低”油菜的脂肪酸组成合理,仅含7左右的饱和脂肪酸,低于其他植物油,不含胆固醇,油酸含量高,有利于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预防心脏粥样硬化,被誉为健康保健油。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双低”油菜育种,目前已选育了一批杂交“双低”或常规“双低”油菜品种,并实现了优质高产的基本目标,如华杂系列、中双系列、油研系列、湘油系列等品种,为“双低”油菜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到90年代后期,我国“双低”油菜品种推广迅速。目前,我国双低”油菜品种比重已达到70%以上,其中湖南已达到90%以上。湖南省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气候温和,温光水资源丰富,冬闲田土面积大,劳力充足,适于油菜生长和种植,是全国重要油菜产区之一,并被国家列入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产业带建设。湖南省油菜种植面积常年在1500万亩以上,仅次于水稻,为湖南第二大作物,其种植面积跃居全国第一位,油菜籽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长期以来,油菜生产在湖南省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湖南怀化市是油菜传统优势产区。2011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 160.2万亩,油菜籽产量15.72万吨。近年来,该市通过栽培技术创新与推广,农民已经掌握了宽窄行栽培、定距育苗、营养土硬床育苗、稻田板田移栽、免耕直播等技术,不仅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高产高效油菜产业的发展。油菜生产已成为该地区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但由于该区整体经济水平较低,导致区域内油菜生产基础设施老化失修,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油料科研和技术服务体系薄弱,仍然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适合双低油菜生产的优质土地没有得到利用。同时,由于油菜籽加工设备落后,深度加工增值不够,综合利用率低,菜油所包含的高附加值得不到挖掘,油菜生产的巨大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因此,该区改善品质、提高单产、扩大面积和推广“双低”油菜连片种植潜力很大。目前,怀化市生产“双低”油菜的基础条件已具备,为充分发挥怀化市油菜生产优势,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油菜生产的优质化、产业化,进一步加快我国双低油菜生产的发展步伐,加快推进国家“双低”油菜产业带建设,努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拟在怀化市所辖的辰溪县、中方县、沅陵县、会同县、新晃县、芷江县投资建设优质“双低”油菜生产示范基地。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项目的建设,是充分发挥区域油菜生产优势、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怀化市是油菜传统优势产区,长期以来油菜生产在农业经济,以及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发挥该区油菜生产的优势,加快推进该区油菜产业发展,并推动农业生产集约化、市场化、工业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加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居世界第一,但约有一半以上为普通油菜,其菜油营养价值低,饼粕难以用作饲料。目前,国际市场规定食用菜籽油芥酸含量不得超过5,而我国生产的普通菜籽油中介酸含量很高,不符合国际贸易的质量标准。“双低”油菜介酸含量低,而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高,油酸和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增强血管弹性,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很有帮助,有利于人体健康;其饼粕中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平衡合理,是优质的饲料蛋白源,对解决我国饲料蛋白短缺,带动养殖业、加工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加入WTO对我国油菜产业带来的冲击和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变化,实现双低油菜产业化势在必行,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双低油菜”,并将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基地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在油菜优势生产地区,加强“双低”油菜产业基地建设,将有利于促进低芥酸、低硫苷油料种植结构的优化,实现油菜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并有助于培育油脂龙头企业,增强油脂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项目建设,还将有利于巩固和提升油菜籽质量和效益,形成重要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同时,发展“双低”油菜使过去不宜作饲料的菜饼改变为优质饲料,为饲料工业提供大量的不需要脱毒(脱硫甙)处理的植物蛋白添加剂,降低饲料生产成本,促进畜牧业发展。此外,加强“双低”油菜产业基地建设,有利于促进油脂产业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走企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订单生产,产业化经营之路,促进企业与科技、基地、农户的紧密联系,全面提升油脂产业化水平。2.2.2项目的建设,是发展绿色食品,全面提升产品国内外竞争力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同时,菜籽油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最主要来源,占我国食用植物油总量的5560,也是潜在的仅次于豆粕的大宗饲用蛋白源。菜籽油在国内食用油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油菜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双低”品种的食用油芥酸含量由传统 “双高”品种的4050降到只有1左右,大大提高菜籽油的营养品质;而对人类营养有重要意义的油酸、亚油酸总量由30提高到80以上,从根本上改善了传统品种菜油的品质,对降低不良胆固醇的含量,改善血管弹性,阻抑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拮抗过敏、减少黑色素的生成,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同时,通过育种方法将菜籽饼粕中硫甙含量降至0.3以下,菜籽饼粕可作为养殖业的安全高效蛋白饲料添加剂。目前,世界上各国把“双低”油菜作为一种重要产业加以开发,特别是随着种植面积的迅速推广,对我国传统油菜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是世界油菜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但是随着“双低”油菜在西方国家的问世,国际贸易组织制订了油菜贸易的品质标准。由于我国油菜籽芥酸、硫甙含量过高,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品质差距很大,出口受到限制,并一度造成国内菜籽积压,价格下跌,面积萎缩。而在油菜双低品种选育及双低油菜生产上一直走在前列的加拿大,迅速成为世界油菜生产和出口大国。我国油菜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商品油菜籽因为芥酸、高硫甙的质量问题,不能进入国际市场,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油菜籽大量涌入,给我国油菜产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国外“双低”油菜对我国传统油菜生产形成的强大冲击,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国“双低”油菜工作越来越予以重视。自1980年前后开始双低育种,“九五”期间,随着一批高产、优质品种的育成与推广,加上配套技术的改进与完善,双低油菜面积迅速扩大,至2000年双低油菜的推广面积达到45%,目前 “双低”油菜品种的比重已达到70%以上。怀化市优质“双低”油菜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将以品质改造和规模化生产为重要手段,实现“双低”油菜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进而有利于实现对油菜产品的质量控制,提高参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2.2.3项目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三农”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永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村民生产生活的总抓手,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当前,“三农”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主要表现为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双高油菜品种硫苷含量高达100150微克分子/克(饼),酶解的产物对家畜、家禽有毒害作用,过去一般把油菜饼作肥料,而不宜作饲料,而从外省调进大批豆饼,浪费了宝贵的蛋白质资源。将双高的高芥酸、高硫苷品种改革为双低的低芥酸、低硫苷品种。降低芥酸含量,使菜油的营养品质大大提高;降低硫苷含量,就使过去不宜作饲料的菜饼改变为优质饲料。经过选育后的双低菜粕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其中,钙、硒、铁、镁、锰、锌的含量比豆粕中高,磷的含量是豆粕中的两倍。用双低菜粕代替传统的豆粕来养猪,每头猪日增重达到了900克,这样一来,每饲养一头猪可减少支出30多元。按目前油菜生产水平,1亩油菜约可生产26公斤植物蛋白,可提供一头猪所需要的蛋白量。因此,随着双低油菜品种的普及推广,大大减少饲养成本,为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在饲料工业和养殖业中广泛应用双低菜籽粕,将有力地推动“双低”油菜的产业化生产,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建设“双低”油菜生产基地,能直接增加农民油菜种植收入,通过油菜产业的发展,还将有利于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双低“油菜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油用作物,而是菜、油、饲兼用作物,其多元化开发前景广阔。如“双低”油菜除是较理想的营养油外,用菜籽油加工生物柴油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菜籽皮中含有3%-6%左右的植物多酚和2%-3%的植酸,它们是一类再食品、日化和高分子合成中很有实际应用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等。因此,从“双低“油菜多元化的开发来看,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项目的建设,一方面加快实现油菜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从而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另一方面,将发挥其有力的示范作用,利用成熟的管理经验,进行示范项目的建设,并将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现代优质油菜种植示范区。所以,项目的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2.2.4 项目的建设,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一方面,我国农村一直以家庭式的传统农业为主,整个农业基础较薄弱,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农民物质财富比较贫乏,生活水平较低,跟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差距较大。同时,由于农村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农村人口为求生存,垦山毁林,围湖造田,恣肆耕作,无序开发,人为性破坏了生态环境。这种竭尽性的过度开采和浪费自然资源,给我国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湖南西南部地区是传统的农业耕种区,但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其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该区农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改变原有的传统耕种结构与生产方式,进而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是 “两型社会” 建设,实现科学跨越的重要内容。怀化市是油菜传统优势产区,但受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影响,区内油菜生产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导致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同时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不科学施用,也给土壤带来污染等。这些都直接危害到油菜的生产和品质的提高,也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潜在威胁,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示范区项目建设,大规模推广优质“双低“油菜,同时在此基础上,培育和推广超高产、抗病、抗倒伏、耐迟播和直播、且肥料高效利用的优质高效型油菜新品种,并制订科学合理的施肥、治虫方案,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有机农产品提供环境条件保障,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2.5项目的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需要当前,湖南已确立了走新型工业和新型城市化的道路。湖南特色的新型城市化的重要内涵就是坚持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互利、共同繁荣。推进新型城市化离不开农村的城市化,必须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改造传统种植结构结合起来,才能让城市化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怀化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但与长株潭地区相比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其农业生产率低,工业发展迟缓,科技文化落后,人均收入相对较低。虽然近几年,怀化市农村经济得到明显改善、农民收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由于区域条件的限制,农业经营收入依然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农业生产及经营水平不高,与发达地区的水平差距较大,特别是该区具有的油菜生产优势并未完全发挥,因此油菜生产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潜力较大。为此,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的原则,项目拟在怀化市的辰溪县、中方县、沅陵县、会同县、新晃县、芷江县油菜主产乡镇实施“双低”油菜生产示范基地项目。计划建设“双低”油菜生产示范基地6.8万亩,辐射带动生产面积71万亩,建成后油菜单产提高15%左右,项目区“双低”油菜覆盖率达到98%,从而提高油菜生产能力,实现“双低”油菜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同时,在新型工业和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下,加快推进以区域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格局的形成,建立优质“双低”油菜示范区,推动油菜产业的发展,并推动养殖业、养蜂业、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速缩小区域发展差距。3市场分析预测3.1油菜市场分析在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影响下,20082012年期间我国油菜生产出现了历史上阶段性的滑坡,但油菜籽总产量在1100万吨左右,仍位居世界首位。我国油菜籽所压榨的菜籽油占到了国产植物油的44.7%,位于国产油料所压榨植物油产量的第一位,菜籽油发挥着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和自给率提高的重要作用。3.1.1国内油菜市场分析3.1.1.1我国油菜播种面积经历06、07的低谷后稳步回升,基本接近历史最高水平。2007年食用油价格大幅上扬,为了调控食用油价格过快增长,2007年9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在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优势区(包括四川、贵州、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江苏、浙江),中央将对农民种植油菜给予每亩10元补贴,鼓励农民利用冬闲田扩大“双低”油菜种植面积。我国油菜播种面积经历06、07年的低谷后稳步回升,基本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我国油菜播种面积为7370千公顷,较2009年的7278千公顷稍有增加。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称,到2015 年,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将达到2440 万吨,其中国产油料产油量提高到1260 万吨;花生油、菜籽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米糠油、油茶籽油等植物油产量比重明显提高。淘汰油料加工落后产能2000 万吨左右,油料加工总产能控制在1.8 亿吨以内。3.1.1.2我国油菜籽单产基本保持稳定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来看,我国油菜籽单产基本保持稳定。从2004年开始我国油菜单产基本在1800公斤/公顷上下波动,最高为2009年1876公斤/公顷。3.1.1.3 2011年油菜籽收购价格坚挺,呈高开高走态势。2011年油菜籽上市之后各地开秤价格普遍在4600元/吨,高出上年700元/吨,同比涨幅为18%,为2008年之后的第二个高价年。其中安徽地区受2011年减产严重的影响,菜籽开秤收购价格为4700元/吨,高于全国平均价格100元/吨,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等西南地区95型小油厂受小榨机菜油价高的带动,油菜籽开秤价格为4900元/吨,高于全国平均价格300元/吨。3.1.2 湖南油菜市场分析3.1.2.1湖南油菜市场产量分析湖南省油菜布局形成了传统板块结构。湘北湖区油菜占全省总量的一半;湘南油菜相对集中在衡阳盆地,规模占全省油菜总量的20;其余散布在大湘西山丘区,包括张家界、自治州、怀化以及邵阳的部分县(市、区)。根据湖南统计年鉴2011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油菜籽播种面积1633.5万亩,产量166.62万吨,每亩单产达到102公斤。2010年怀化市产量13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7.82%。3.1.2.2 湖南油菜市场价格市场分析2012年初期,国内油菜籽市场交易清淡,价格波动不大。1月初,国内市场江西、贵州地区价格在2.26元/公斤左右,湖南、湖北市场在2.32元/公斤左右,云南、安徽、四川地区在2.36元/公斤左右,江苏等地收购价略高,在2.44元/公斤左右。1月底,略有上升.贵州地区在2.36元/公斤,江苏等地也上涨到2.48元/公斤.至2月中期,全国油菜籽收购价继续保持稳定并略有上升的趋势。3月初,青海、甘肃等地价格升至2.36元/公斤,四川地区升至2.40元/公斤,安徽等地收购价升逾2.46元/公斤,江苏收购价也达到2.74元/公斤,湖南岳阳、张家界、怀化等地的收购价水平在2.28元/公斤左右,略低于全国水平。3.1.3 优质饲料市场预测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品菜籽饼一般占种子重量的55%左右,菜籽饼中含蛋白质35%45%,粗脂肪10%12%,还有卵磷脂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与大豆饼相近,是一种良好的精饲料。传统的双高油菜品种硫苷含量高达100150微克分子/克(饼),酶解的产物对家畜、家禽有毒害作用,过去一般把油菜饼作肥料,而不宜作饲料,而从外省调进大批豆饼,浪费了宝贵的蛋白质资源。按目前油菜生产水平,1亩油菜约可生产26公斤植物蛋白,可提供一头猪所需要的蛋白量。根据湖南统计年鉴2011数据显示,2010年怀化市生猪存栏241.54百万头,全市年出栏数330.70万头以上,按一亩菜饼蛋白能育肥一头猪计算,近70万亩(重点乡镇建油菜高产示范区6.8万亩,辐射带动油菜生产基地71万亩)油菜豆饼远不能勉强满足本地生猪饲料需求。3.1.4 产品国内外市场供需现状3.1.4.1油菜籽供需状况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11年9月份油脂油料市场供需状况报告数据显示,2010/11年度我国油菜籽新增供给量141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223万吨;其中国内油菜籽产量126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06万吨;进口量15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17万吨。该年度油菜籽榨油消费量1350万吨,较上年度下降280万吨,其中国产油菜籽1200万吨,进口油菜籽150万吨。该年度油菜籽缺口12万吨,低于上年度的69万吨。3.1.4.2菜油供需状况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油脂油料市场供需状况报告数据显示,2010/11年度我国菜籽油新增供给量545万吨,较上年度减少99万吨;其中菜籽油产量485万吨,减少105万吨;菜籽油进口量60万吨,增加6万吨。该年度菜籽油国内消费量450万吨,与上年度持平;菜籽油节余量95万吨,较上年度降低99万吨。3.1.4.3 菜籽饼供需状况2010/11年度我国菜籽粕新增供给量868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71万吨;其中菜籽粕产量818万吨,减少165万吨;进口量50万吨,减少6万吨。该年度菜籽粕国内消费量91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50万吨。年度菜籽粕缺口53万吨,上年度节余50万吨。3.2市场竞争力分析3.2.1气候资源优势从气候资源上看, 项目所在地怀化市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且雨热同步,非常适合油菜生长。根据官春云院士从气候适宜程度对世界六大油菜主产国的研究结果,油菜生产最适宜的国家有中国、法国和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为适宜区;印度为次适宜区。3.2.2 油菜品种资源优势从品种资源来看, 中国具有以下优势。a) 先进性。中国在杂交油菜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大面积应用杂交油菜的国家, 大量高产杂交“双低”品种的育成, 为“双低”油菜的普及提供了条件。b) 特异性。中国油菜 90%为甘蓝型冬油菜,而国外的加拿大油菜基本上为春油菜, 从各主产国油菜籽上市时间比较, 印度油菜籽收获和压榨季节集中在 2 月份4 月份, 项目地为 6 月份8 月份, 欧盟在8 月份9 月份, 加拿大为 10 月份11 月份。中国油菜籽上市时间比欧盟和加拿大早 23 个月, 如果长江流域油菜籽品质、成本与其他国家相差无几, 其上市时间早对参与国际竞争是很有利的。而且中国油菜全部为非转基因绿色产品, 符合人类消费习惯, 对人畜十分安全。而世界最大油菜出口国加拿大,其油菜有 55%以上是转基因产品, 油菜籽及其产品已受到欧盟、日本等国家的抵制。3.2.3 劳动力资源优势从劳动力供给上看, 项目所在地存在大量的闲置劳动力, 而且油菜播种、移栽、收获季节也正是农闲的时候, 劳动力相对丰富。3.2.4 市场需求空间优势国内市场缺口大虽然中国大多数农产品出现了卖难, 市场价格下降, 但油菜籽及其制品却依然供不应求, 国内市场容量很大。中国是植物油短缺的国家,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说,我国油脂净进口折油总量已由2000年的461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2088万吨,10年增长约353%。我国的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已从60%下降到37%左右,这已超过国际安全预警线。而且目前中国人均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仅为东南亚国家人均水平的 60%和美国的 36%, 如果要达到东南亚国家的人均食用油脂水平, 中国每年需要食用油脂2000104t, 而 2007年中国自产油脂仅1000104t, 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另外, 中国也是一个蛋白质饲料缺乏的国家, 年缺口1000104t 以上, 而且人均占有量仅为美国的 16%, 已成为制约中国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食品工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稳定传统大豆油生产,着力增加以国产油料为原料的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等油脂生产,大力推进以粮食加工副产物为原料的玉米油、米糠油生产,积极发展油茶籽油、核桃油、橄榄油等木本植物油生产,促进油脂品种多元化,提升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可以肯定, 未来510 年, 国内市场对油料及其制品的需求仍将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 这为中国油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3.2.5 国际市场前景看好亚洲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地区。印度、中国和巴基斯坦是世界植物油进口大国。世界上油菜籽进口大国是日本 , 每年需进口油菜籽250104t 左右, 相当于中国油菜产量的 25%, 主要进口加拿大生产的“双低”油菜籽。印度主要进口棕榈油, 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迅速, 预期其植物油和蛋白质饼粕消费量仍将稳步增长。由于菜籽油的品质显著优于棕榈油, 印度对菜籽油的进口量可望逐步增加。因此, 未来国际市场 ( 特别是亚洲市场) 油菜籽及菜籽油的市场潜力巨大。3.3销售渠道和方式一是加强与龙头企业、科研单位、经销商的横向联合,建立产销关系;二是充分发挥专业协会、农产品经纪人和运销大户为农服务的功能,广辟销售渠道,三是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站的作用,通过“一站通”提前开通网上销售服务,吸引省外客商,四是利用怀化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功能。3.4主要生产资料的市场供求分析双低优质油菜生产项目,生产中涉及的生产资料包括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4种。3.4.1种子常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主要由本基地配套供给,项目设计方案中安排建设新品种引进和提纯复壮基地450亩,主要用于新品种的引进试验,进行适应性试验和田间筛选,为生产上推广新品种提供依据;基地数据?利用油菜原种进行大面积繁育,在保证基地双低优质油菜生产所需优质种子的同时,还可为周边地区提供高质量的双低油菜种子。杂交油菜种子与育种单位直接定购(如湖南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等),以便获得品质好、质量好、产量高的优质杂交油菜种子。3.4.2农机具项目区中,农机具的档次、数量、农机具的使用和维修服务都有良好的保障,为提高项目建设的总体水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议政府部门指定相应的补助措施,鼓励种植大户配备先进实用的农机具。以保障本项目各个环节农业作业的机械化需要。3.4.3农药和化肥本地区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健全,生产资料的数量、品种、质量都可以得到充分保证。配合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单位将重点加强销往基地的农药和化肥的质量、品种检测与控制,以制止高残留、对双低油菜籽品质存在影响的生产资料进入生产环节。同时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将加强基地土壤肥料和油菜生态环境检测,针对生产需要,开发部分特殊配方的农药和肥料,项目组将专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攻关研究和严格把关,确保双低油菜生产过程中关键生产资料的质量。3.5 风险分析与防范3.5.1 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恶劣的自然环境对油菜生产造成的损害。由于自然因素的不可控性、不可抗拒性、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及其变化的频繁性,可能造成油菜生产在地区、季节、年度之间的巨大反差,给油菜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风险。3.5.2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供求失衡及进口油冲击导致的价格波动和价值实现的困难。从项目以及国内油菜籽及食用油的供求关系来看,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仅为37%,离60%的安全线尚有一定距离,因此,从供求关系看对价格影响不大。目前影响项目市场风险主要是进口油冲击导致的价格波动而且影响不大,主要原因在于2008年国家为促进油菜生产,对油菜籽的进行2.2元/斤的限价保护。3.5.3 技术风险技术上的风险主要是种植户贯彻栽培措施不到位。在项目执行中通过举办培训班、宣传栽培技术,优质油菜比较效益增值引导,加强培育农户与菜籽加工企业间的中介组织,推行订单农业来降低风险。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