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解决方案.doc_第1页
MCU解决方案.doc_第2页
MCU解决方案.doc_第3页
MCU解决方案.doc_第4页
MCU解决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方案建议书方案建议书 第 2 页 目目 录录 第一部分 方案设计综述第一部分 方案设计综述 4 1 项目背景 4 2 产品和服务 6 核心产品 Web会议 6 所提供的各种服务 6 第二章政府的宽带超媒体通信平台第二章政府的宽带超媒体通信平台 7 1 基于 H 323 标准软件的完整视频解决方案 7 2 系统功能 7 3 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 8 4 支持多种形式的接入方式 9 5 完全依照 H 323 及 T 120 建议设计 9 6 与其它系统进行集成 11 7INTERNET视讯信息服务中心 12 8 和传统的会议电视的互通性 13 第三章软硬结合的客户端解决方案第三章软硬结合的客户端解决方案 14 第四章 第四章 主选主选 MCU 设备设备 15 1 系统概述 15 2 协议支持 16 3 CTM 功能 17 第五章 支持多种形式的接入方式第五章 支持多种形式的接入方式 18 1 视频互动平台 18 第六章流媒体技术第六章流媒体技术 21 1 各流媒体格式的技术简介 21 1 1Real System 21 1 2Windows Media 21 2 可行性 21 3 系统提供功能 23 3 1视频广播 网络电视 23 3 2 视频点播 VOD 24 4 内容分发系统 24 第七章服务质量保证 第七章服务质量保证 QOS 25 第八章新建网络和已有会议电视设备的连接第八章新建网络和已有会议电视设备的连接 28 1 将原有系统升级到 H323 28 2 将原有系统通过网关和 H323 系统连接 29 第十章第十章 相关资料相关资料 30 1 产品市场情况 30 1 国外主要客户名单 30 2国内主要客户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30 3 产品应用 31 4 部分国内大用户参考 32 2 产品特性 33 第 3 页 1 超强大的画面多分屏模式超强大的画面多分屏模式 33 2 逼真的实时交互式会议系统逼真的实时交互式会议系统 34 3 强大的流视频强大的流视频 35 4 微软的独家战略联盟微软的独家战略联盟 35 5 实现了实现了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协议 协议 35 6 与工作流产品集成使用 即时消息和与工作流产品集成使用 即时消息和 OUTLOOK 36 7 和传统的会议电视的互通性和传统的会议电视的互通性 36 8 与防火墙兼容的通讯与防火墙兼容的通讯 36 9 NAT 技术技术 36 10 思科在多媒体解决方案中软件唯一合作伙伴思科在多媒体解决方案中软件唯一合作伙伴 37 11 可共享任何可打印的文件可共享任何可打印的文件 38 12 高分辨率 低带宽需求 满屏共享并任意缩放高分辨率 低带宽需求 满屏共享并任意缩放 POWERPOINT 和其他格式文件和其他格式文件 38 13 授权许可的桌面远程控制授权许可的桌面远程控制 38 14 主持人和发言人角色的可转授功能主持人和发言人角色的可转授功能 38 15 高度安全的实时 瞬时数据交换高度安全的实时 瞬时数据交换 38 16 基于浏览器的网页浏览功能基于浏览器的网页浏览功能 39 第 4 页 第一部分 方案设计综述第一部分 方案设计综述 1 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电子政务的目标 就是在做好政府部门内部 Intranet 政府部门之间 Extranet 业务处理信息化的同时把政务面向社会公众 Internet 开展网络办公 业务 并在三者之间形成一个无缝协同的网络应用环境 有效利用政府资源 提高 办事效率 十五大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建立现代化办公体制 提高行政和管理效率 作为信 息化办公和智能化办公等现代办公手段实现方式 会议电视是各单位在现在和未来 几年内通信建设的重点之一 通过对国家行政事业性机构 超大型国有企业 银行 业 酒店 会议中心 其它总部不在北京的大型企业 高等学府等的调查 几乎所有 接受调查的单位都有建设会议电视系统的规划 有的已经建设完成 应用领域分布 远程教学 9 远程医疗 9 其他会议 1 商业应用 2 办公会议 49 指挥调度 30 商业应用 指挥调度 远程教学 远程医疗 办公会议 其他会议 第 5 页 从 1999 年开始国家部委 各大企业的会议电视建设进入高峰期 尤其在 2000 年到 2002 年这两年时间 水利 电力 交通 银行 各大企业等都分别建设和正在 规划建设会议电视网络 会议电视业务是除中国电信以外的运营商还未大力开发的 领域 随着管理现代化的程度逐渐深入 电视会议的需求近几年来迅猛发展 2 2 产品和服务产品和服务 核核心心产产品品 Web 会会议议 自 1999 年启动政府上网工程之后 大部分政府部门都建立了互联网站 推出 了一些针对社会公众的网上办公业务 这些对外电子服务对政府内部和政府之间的 终端类型分布 桌面会议 29 便携会议 9 集团会议 58 其它 4 桌面会议 便携会议 集团会议 其它 第 6 页 协同办公与业务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电子信息化时代 越来越多的信息以计算 机文件的形式出现 视频会议可以传输人的形象 但无法传输计算机的文件 电子 邮件可以传输计算机的文件 但不能让身处异地的人实时互动地共享计算机的信息 互联网存储传输大量的多媒体信息 但是上网浏览这种异步的非实时通信实际上把 互联网当成一个大媒体信箱 众多的机构都开始关注视频会议技术的应用 在会议 产业中 当传统用户的眼光还集中在视频会议 音频会议和 T 120 数据合作 而传 统视频会议厂商还在关注诸如 MCU 端口容量 多画面功能 系统级连能力 甚至是 纯粹的视频会议运营系统的时候 一些用户看似简单的需求令他们目瞪口呆 网络 和技术的变革正在悄然引导视频会议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这个领域极大地 扩展了传统的会议电视概念 而在通讯发展的另一方面 视频会议的功能和应用范 围狭窄 而设备成本和带宽要求又很高 基于 WEB 的网络视频协作平台改变了会议电视的传统模式 客户使用 Web 会 议系统进行网上视频会议 如同打长途电话不需要自己购买电话交换机一样 同样 无需进行任何局端设备和带宽的投资 只需配置好一台可以宽带上网的电脑 一套 摄像头和耳迈 即可完成与远端用户的实时可视化交互 政府各部门相互之间不再 是独立封闭 异构分散的 无法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的业务处理 严重影响电子政 务的正常发展 为用户提供真正方便 快捷 低价的协同工作与 虚拟办公 环境 所所提提供供的的各各种种服服务务 会会议议中中心心 会会议议中中心心提供了实时的通信服务 让用户可以召开和平常一样的会议 会会 议议中中心心将音频 视频 数据的服务集成到客户的网站中 并根据其企业风 格进行定制包装 客户立即就能感受到在其生产效率上带来的收益 远远程程培培训训 远程培训远程培训提供了一个大型的 面向商务的 具有多媒体实时通讯能力的产品演示手段 该服 务可以广泛应用于企业的产品介绍 人员培训 远程教学等 第 7 页 第二章政府的宽带超媒体通信平台第二章政府的宽带超媒体通信平台 自 1999 年启动政府上网工程之后 大部分政府部门都建立了互联网站 推出 了一些针对社会公众的网上办公业务 这些对外电子服务对政府内部和政府之间的 协同办公与业务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电子信息化时代 越来越多的信息以计算 机文件的形式出现 视频会议可以传输人的形象 但无法传输计算机的文件 电子 邮件可以传输计算机的文件 但不能让身处异地的人实时互动地共享计算机的信息 我们为政府电子政务的宽带网络上提供视频应用服务 包括视频呼叫 视频会 议和视频邮件等 并且这些视频服务可以通过我公司的视频操作中心进行全面管理 终端用户可通过我们的视频门户 Click to Meet 接入这些服务 1 1 基于基于 H 323 标准软件的完整视频解决方案标准软件的完整视频解决方案 MCU Conference Server 支持 10 点以上的视频会议服务器 终端软件 Web Endpoint 视频会议终端软件 Web 视频服务器 CTMX 建立完全 H 323 上基于 Web 的视频端到端解决方案 Exchange Outlook 应用 将视频与邮件系统和工作流集成在一起 2 2 系统功能系统功能 1 1 基本的音视频通信 基本的音视频通信 任意两台终端之间均能在没有 MCU 参与的情况下通过网上拨号建立音视频的连 接 进行点对点的视频会议 视频码流速率从 64K 到 2M 可调 在 384K 的情况下可 以达到 FCIF 25 帧 秒的图像效果 且编码时延不大于 300ms 不考虑网络时延 虽比不上广播级图像质量 但完全可以满足一般会议的要求 在 2M 的情况下可以达 到近似广播级图像质量 完全可以满足高质量会议的要求 2 2 数据会议功能 数据会议功能 数据会议可以实现各个会场的与会者参与会议文件 数据的共享 选择附件电子白板可以做到随写随传 即一方在书写的同时 其余各方都能立即看 到 应用程序共享 修改以及文件传送等 3 3 多点音视频通信多点音视频通信 当召开四点以上的交互式会议时则需要 MCU 多点控制器 的参与 MCU 的作用 类似于交换机 主要完成各会场图像的切换和语音的混音功能 一般放置在主会场 在 MCU 的控制下可以实现语音激励 导演控制等多种会议控制方式 第 8 页 4 4 视频广播流视频广播流 由于内置了视频广播流的功能 因此在只要此网络上的计算机被赋予了一定的 权限以后 都可以收看会议的过程 计算机上只需装上相应的接收软件 如 CISCO IP TV 或者 APPLE QuickTime 5 5 第三方电话加入第三方电话加入 在召开会议时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某些人缺 席会议 那么我们在建设整个视频会议网时就必须考虑到音频接入的问题 即在召 开会议时 如果有些人不能列席会议 他可以通过电话拨入会议 可以听到会议的 内容也可以发言 3 3 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 系统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系统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随着 IP 技术的发展 以 IP 为基础的视频设备愈来愈成熟 发展越来越快 应 用越来越普及 所占市场份额增长很快 IP 是方向 已在业界成为共识 目前已 完成的基于 IP 网的视频项目的效果和用户的反应是不错的 并且从在谈项目来看 以 IP 为组网方案已成为主流 Click to Meet 系统是在 IP 和其它网络上提供超媒体通信方案的领导者 Click to Meet 系统早在 2001 年 11 月即通过了美国国防部的第二阶段测试 正式 指定为美国国防部 美国航天总署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指定专用产品 同时中国 网通 中国联通 上海电信 广东电信都采用了其产品 进行超媒体通信 中央中央 MCU 支持 支持 62 个点 点 个点 点 周边用户群周边用户群周边用户群周边用户群周边用户群周边用户群周边用户群周边用户群 第 9 页 4 4 支持多种形式的接入方式支持多种形式的接入方式 支持各种用户接入方式 ISDN 拨号 ADSL Cable Modem 接入 小区宽带接入 内部局域网接入 员工可在家里 旅途中 客户现场 随时可以加入通讯 5 5 完全依照完全依照 H 323H 323 及及 T 120T 120 建议设计建议设计 H 323 标准是国际电联 ITU T 的 Study Group 16 在 1996 年提出的 并于 1998 年 2 月修订第 2 版 现在正在进行第三版的修订工作 H 323 是一个 广范围的标准 包括独立的设备 个人计算机嵌入技术以及点对点和多点会议 系统 H 323 还涉及呼叫控制 call control 多媒体管理 带宽管理以及和 各种网络之间的接口 H 323 的实体包括终端 GateKeeper GateWay MC MP 和 MCU 端点设备包括终端 MCU Gateway 和 Gatekeeper 各种基于 H 323 标准的系统包括 IP 会议电视 IP Phone IP Fax 协同 计算 远程教学 远程交互式购物 技术支持等 遵循 H 323 标准的各种多媒 体应用产品可以保证其互操作的兼容性 H 323 为现有设备 如 IP 网络等建立了多媒体标准 用户可以在不改变其网络 设施的情况之下进行多媒体应用 H 323 提供设备到设备 应用到应用和供应 商到供应商的互联性 因此允许用户方面的产品兼容性没有问题 标准化的编码 解码 Codec H 323 建立了音频 视频数据流的编码 解码标准 以次保证来自不同供应商的设备的共同支持 第 10 页 互操作性 用户使用视频会议时不必担心终端设备的兼容性 除了保证终端设 备可以对接受到的信息解码 H 323 还建立了接受段客户同发送方的通讯方法 该标准同时建立了通用呼叫设置和控制协议 网络无关性 H 323 运行于通用的网络结构之上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带宽 管理技术的提高 基于 H 323 的方案能够继承这些增强的功能 平台和应用无关性 H 323 没有和任何硬件及操作系统进行捆绑 H 323 可以 用于各种环境 包括计算机视频系统 IP 电话设备 CATV 机顶盒等等 多点支持 虽然 H 323 可以在不需要专门的多点控制单元 MCU 的情况下支持 三个或更多的终端设备的会议 但 MCU 提供性能良好 结构灵活的功能 MCU 可以是一个 H 323 系统的的构成元素 带宽管理 音频视频流信息对网络的带宽十分敏感 并有可能影响整个网络的 运作 网络管理能够根据网络的情况或者 H 323 可用带宽限制并发连接数量 通过这种限制可以保证网络流量 防止网络瘫痪 多点发送支持 H 323 支持在多点会议中的多点发送功能 所谓多点发送是将 一个数据报发送到一个目的集合中 而避免重复 相反 单点发送是多次进行 点对点发送 而广播发送是将数据发送给所有目的 这两种发送方式由于数据 包的重复发送使得的网络使用效率低 灵活性 一个 H 323 会议可以包含各种终端设备 例如 一个仅提供话音支持 的专用电话设备可以参加一个具有视频 数据功能终端的会议 此外一个 H 323 多媒体终端能够和 T 120 数据终端共享数据 同时和其它 H 323 终端共 享音频视频和数据 网间会议 有些用户希望能够通过 LAN 进行远程会议 例如 H 323 建立了基 于 LAN 的桌面系统和基于 ISDN 系统连接 H 323 采用来自不同视频会议标准的 通用编码 解码技术以减小传输延迟 提高系统性能 第 11 页 6 6 与其它系统进行集成与其它系统进行集成 我公司的基于 WEB 的网络视频协作平台因为其基于 WEB 开发的 其采用了 JAVA 的技术 其可实现跨平台 一次编写 到处运行 强大的工作流功能 流程任 意定制 代码改动最少 快速的流程实现 可使系统和客户已有的信息系统结合 可和 ERP CRM 政府电子政务等系统整合 将其他外部业务应用系统也并入到系统中 相互配合组成统一的协同应用环境 实现应用系统之间信息的高度关联与交叉应用 减少数据重复输入 实现信息同步更新 以更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提高政务效率 本着为客户服务的思想 我们将更努力的做出更好的网络视频互动平台 让客 户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网络视频互动平台 给客户带来更为方便的管理工具 从而提 高企业或个人的竞争力 我引进 CMM 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与质量 在技术上与国际技术接轨或与国际大公司建立深入的合作 也为客户量身定制实用 高效的系统 可使系统和客户已有的信息系统结合 可和 ERP CRM 政府电子政务等 系统整合 可实现企业全面的信息化和政府全面的现代化 为客户提供真正方便 快捷 低价的协同工作与 虚拟办公 环境 7Internet7Internet 视讯信息服务中心视讯信息服务中心 我公司的基于 WEB 的网络视频协作平台因为其基于 WEB 开发的 其采用了 JAVA 的技术 其可实现跨平台 一次编写 到处运行 强大的工作流功能 流程任 意定制 代码改动最少 快速的流程实现 可使系统和客户已有的信息系统结合 可和 ERP CRM 政府电子政务等系统整合 将其他外部业务应用系统也并入到系统中 第 12 页 相互配合组成统一的协同应用环境 实现应用系统之间信息的高度关联与交叉应用 减少数据重复输入 实现信息同步更新 以更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提高政务效率 本解决方案通过存储加密 传输加密 公开密钥和数字签名技术 实现数据防伪 身份认证与定向接收功能 保证政府机构工作流管理与其他网络协作功能的安全实 施 8 8 和传统的会议电视的互通性和传统的会议电视的互通性 作为 WEB 的会议系统 可和传统的会议电视系统可实现完整的数字互通 和 POLYCOM VCON TANDBERG SONY RADVISION EZENIA WINDOWS NETMEET 可实现互通 从而传统的会议电视系统和 WEB 的会议系统形成了完整的网络 保护客户的投资 同时实现了和传统的会议电视共同会议 大大加强了其的扩展形 第 13 页 第三章第三章软硬结合的软硬结合的客户端解决方案客户端解决方案 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都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应用自由地选择终端类型 包 括适合会议室使用的 适合桌面电脑使用的 适合家庭个人使用的等等 还可以根据 自己的网络情况自由的选择每个视讯终端的接入方式 包括 E1 DDN ISDN LAN ADSL 等等 无论怎样的搭配组合 都可以立即轻松地获得 自由办公的视讯业务 这样 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就可以在远离非典疫情的同时 自由的享受远程的沟通和 办公 驻各地的分支机构可以远程开会而无需出差 个人在家里可以通过宽带接入或 ADSL 拨号参与开会而无需出门 企业可以借助视讯业务进行远程的会议 汇报 谈 判 培训 讨论等工作而无需集中办公 第 14 页 第四章 第四章 主选主选 MCUMCU 设备设备 为了降低成本 本系统主要采用 Click to Meet 产品作为中心 MCU 在现有的 IP 网络上以业界认可的 H 323 和 T 120 会议标准创建虚拟会议室 实现实时视频 音频和协作进行交流 Click to Meet 是一项权威的后台技术 在多种变化的环境中为音频 虚拟通信 和数据协作提供交换 从高端的企业会议和应用共享到基于 Internet 的组视频闲谈 Click to Meet 创造了无痕的多媒体交互方式 是通信方式的重大创造 商业用户没有时间研究网络 需要简单地连接到任何在线会议 而 Click to Meet 友好的用户界面可以使用户的操作更加轻松 选择最适合你的会议终端 本厂家的终端 Tandberg Microsoft PictureTel Polycom Sony VTEL 其他厂家的 H 323 终端 或 Voice over IP 等都能与之工作 选择从 CTMX 的简单会议列表中发现你要参加的会议 用 CTMX 预定会议 或通过自动 email 邀请通知参会时间和地点 用 CTMX 的 CallOut 程序对参会者发起呼叫 1 1 系统概述系统概述 Click to Meet 在用户能够连接的任何 IP 网络上创建虚拟会议室 以实时视频 音频和协作进行交流 Click to Meet 是业界第一个基于标准 纯软件的会议方案 将继续为企业级网 络 电信级方案和 Internet 上多点的通讯引领道路 Conference Serve 允许你在现 有的 IP 网络上以业界认可的 H 323 和 T 120 会议标准创建虚拟会议室 将 Click to Meet 安装在你的服务器上 你能在你的 LAN WAN 或 Internet 上 看到 听到和共享文件 你的同事 客户和商务伙伴能在任何时间或世界上任何地 第 15 页 点进入到 Click to Meet 的会议中 领先的公司使用 Click to Meet 与项目组促进 协作 保持与他们合作伙伴的联系 培养他们的员工 甚至更多用途 由于 Click to Meet 是基于软件的 能为适应你的网络拓扑进行定制 构成一 个灵活的会议方案 多个 Click to Meet 能为大型会议被级联在一起 或对远端的 各点间的数据流进行优化 当你的会议需求增长时 Click to Meet 能升级至与你的 需求相符 Click to Meet 是一项权威的后台技术 在多种变化的环境中为音频 虚拟通信 和数据协作提供交换 从高端的企业会议和应用共享到基于 Internet 的组视频闲谈 Click to Meet 创造了无痕的多媒体交互方式 是通信方式的重大创造 2 2 协议支持协议支持 符合 H 323 V3 的标准 支持 SIP 协议 音频编码支持G 711 G 722 G 723 G 722 1 G 729A PictureTel s Siren 7 音频可以被多种方式控制 支持混音 视频编码支持 H 261 H 263 H 263 PictureTel s People and Content 视频格式支持 CIF QCIF 内置 GK 支持第三方 GK 支持 H 245 Q 931 H 225 RAS 协议 内置 T 120 服务器 T 120 服务在 Click to Meet 级联的时候可以保持互通 支持 T 121 T 126 T 127 支持 GCC T 124 支持 MCS T 122 T 125 支持 TPSP T 123 环境要求 第 16 页 3 3 CTMCTM 功能功能 CTM 超媒体会议系统 是公司推出的基于WEBWEB 浏览器方式工作一种视讯交互 系统 该系统是把视频 语音 数据 即时消息 OFFICE 等多种交互手段统一结合 起来在一个WEB 界面中表现出来一种多媒体会议系统 CTM 能最好地满足上述各种 应用的需求 CTM 通过设置 可以为以上每一种类型的服务提供相应的界面和功能 CTM 具有不同的界面 SKIN 模板 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定制 CTMCTM 功能具体描述 功能具体描述 视频 语音交互 纯语音交互 传统数据会议 T 120 协议 浏览器向导 web tour OFFICE 系统数据会议 通过word excel PowerPoint 在线进行会议培训 使用更加方便 交互速度快 资讯更多 即时消息 支持公共信息交流和私人交流两种模式 即聊天方式 预约 自主多分屏模式 由客户端决定 不是由MCU 决定 视频广播 MULTICAST UNICAST BROADCAST 以上各种模式都可以自由搭配组合以配合用户的需要 以上各种模式都可以自由搭配组合以配合用户的需要 网络 协议支持能力网络 协议支持能力 H 323 H 323 v3 SIP T 120 NAT firewall 设备支持 支持网络带宽自动侦测 自动调整MTU 值以达到最佳网络状况 项目项目 ClickClick toto MeetMeet ExpressExpress ClickClick toto MeetMeet forfor ExchangeExchange ConferenceConference ServerServer 6 06 0 ClickClick toto MeetMeet 3 03 0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 WinNT WinNT Win2KWin2KWinNT WinNT Win2KWin2K XP XP WinNT Win2K XP WinNT Win2K XP Linux Unix SolorisLinux Unix Soloris XPXP 处理器芯片处理器芯片PIIIPIII 或更高或更高PIIIPIII 或更高或更高P4P4 及多处理器及多处理器P4P4 及多处理器及多处理器 处理器速度处理器速度 1 0Ghz1 0Ghz1 0Ghz1 0Ghz1 6Ghz1 6Ghz1 6Ghz1 6Ghz 内存内存 256MB256MB256MB256MB512MB512MB512MB512MB 网络接口网络接口100Mbps100Mbps 交换交换100Mbps100Mbps 交换交换100Mbps100Mbps 交换交换100Mbps100Mbps 交换交换 第 17 页 第五章 支持多种形式的接入方式第五章 支持多种形式的接入方式 1 1 视频互动平台视频互动平台 企业受自身网络条件 系统维护能力 投资规模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除非经常 需要进行跨地域的视频沟通 否则很少花费巨资购买全套视频会议系统 特别是视 频会议的 协调中心 多点控制单元 最多只能进行点对点的交流而已 传统的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造价昂贵 需要租用高价的专线 而且维护成本非常高 因此基 于上述市场需求和成本控制 桌面集成方面的考虑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软件 主会场主会场 LAN m m 2 ADSL 接 入 会议会议 控制室控制室 文件摄像机 装在墙上的扬声器 带有激活按钮的 桌上话筒 装在墙上的扬声器 双监 视器 装在墙上的 摄像机 MCU 会议 控制终端 LAN 分局分局 数据网络数据网络 PC PC 专线接入 LAN 接入 第 18 页 产品 但由于产品质低价廉 且没有从更本上解决服务器端巨大的设备和带宽投资 和维护成本问题 企业选购的积极性仍然不高 网通视频互动平台 CTMX 是国内第一套由电信运营商介入经营的视频会议系统 该系统采用软硬结合的方案 为企业提供了以硬件视频产品为辅 软件视频产品为 主的综合解决方案 使用 Web 会议系统进行网上视频会议 如同打长途电话不需要 自己购买电话交换机一样 同样无需进行任何局端设备和带宽的投资 只需配置好 一台可以宽带上网的电脑 一套摄像头和耳迈 即可完成与远端用户的实时可视化 交互 系统采用最先进的网络通讯和多媒体处理技术 按照 随用随收费 不用不 收费 的原则 为企业用户提供真正方便 快捷 低价的协同工作与 虚拟办公 环境 软件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产品的比较 内容内容 产产 品品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硬件视频会议系统软件视频会议系统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初始投资初始投资 几十万 百万十几万元 几十万无 很少 维护成本维护成本 设备维修 专业人员服务器 MCU 带宽租用平均每年 4 万元 点 服务器 MCU 带宽租用平均 每年 2 万元 点 很少 图像质量图像质量 非常好 适用于专业应用 受限于本地带宽和 CPU 处理 能力 受限于本地带宽和 CPU 处理 能力 数据会议数据会议 依赖外围设备 贵 集成应用集成应用 技术升级技术升级 基本不可能需要下载并重新安装直接享受在线更新 软件集成软件集成 很难需软件厂商协作 整合网页上直接链接 安装安装需要安装物理设备需要安装软件系统直接上网使用 携带携带运输 轮式车台笔记本电脑随时随地 使用效率使用效率 专属硬件 系统资源利用率 低 设备经常闲置 使用电脑和通用的操作系统 平台 但软件和带宽资源仍 存在浪费 随时预订会议 不使用时不 花钱 按用量付费 扩展功能扩展功能 通常比较单一 功能可以很强大 MCU 设备 专属 会议无需预定 会议功能强大 预定方式十 分灵活 可随时扩展 会议容量会议容量 受限于 MCU 处理能力 同一 个会议不可能跨越两个以上 的 MCU 受限于系统处理能力 采购 必须一次到位 同一个会议可以经过多个 MCU 协同转发 可以认为无 限 稳定性稳定性 非常好受制于操作系统 可以提供差异化服务 有特 殊要求的用户可以选择临时 第 19 页 切换到硬件 MCU 须额外付 费 第 20 页 第六章流媒体技术第六章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就是在 Internet Intranet 上利用可变带宽技术的采用流式传输的连续时 序媒体 极大地改良了最终用户的感觉 网络自适应能力 适合与宽带和窄带 及时播放 无下载等待 实现更长时间 更丰富的内容 集成的 同步的内容 SMIL 音频 视频 图像 脚本 URLs 1 各流媒体格式的技术简介各流媒体格式的技术简介 1 1Real System 是第一个支持 Internet 实时流媒体的音频结构 采用可扩展视频技术作为其主 要视频编码解码 通过 Sure Stream 可以根据所采用 Modem 的速率来选择最佳压缩 比率的 Real 文件 支持多种操作系统 1 2Windows Media 用 48Kbps 速率播放接近 CD 音质的音频数据流 250Kbps 下能够达到近乎 VHS 的视频品质 500Kbps 下能够达到近 DVD 的视频品质 并具有两大优势 特别适合于 低速率传输 在给定速率下可获得更好的质量 2 可行性 可行性 宽带应用的特点是多媒体和交互性 在宽带应用的美好前景下 各大通信 存贮 服务器 软件厂商均开始看重多媒体支持技术的研发 宽带应用所需的软硬件技术 日渐成熟 粗略来分主要包括 第 21 页 1 多媒体制作技术 媒体制作包括多媒体的编解码技术 媒体同步技术 媒 体转换技术等 到目前已得到很大提高 例如 媒体格式从 mpeg1 2 到目前的 mpeg4 7 压缩比率增大 质量却得以保持 以 700K 的 mpeg4 可提供 3Mmpeg2 的图像质量 多种媒体可以同步播放 并可实现格式的转换 为统一平台支持 或兼容多种媒体提供了可能 2 多媒体播放技术 目前主要的媒体播放平台是 real wmv qt 占据了媒体 市场绝大多数份额 多媒体应用主要集中在三种平台上 基于 mpeg4 的播放系 统正在标准化 媒体平台间也出现了相互支持的倾向 如 Real 支持 quick time 的 mov 文件格式 为应用平台支持多种流媒体格式和应用提供了可能 流媒体平台与服务器硬件厂商的合作 使硬件支持流媒体的性能得到大幅度提 高 为大规模提供流媒体播放提供了硬件基础 3 大容量存贮技术 多媒体需要海量的存贮 例如 60 分钟的节目 500K 码流 的节目需要 225M 的空间 目前存贮技术可以实现跨平台 网络化存贮 采用 光存贮技术提高了存贮速度 存贮容量也成倍提高 为应用平台采用集中存贮 和跨广域网同步备份提供了可能 4 内容分发技术 多媒体应用需要持续的带宽保证 对网络的压力较大 内 容分发使内容尽量靠近客户端的接入点 避免了汇集点的带宽瓶颈和拥塞 和 由此造成的服务质量问题 目前的分发技术支持主要的多媒体格式 使应用平 台可以为用户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多媒体服务 为宽带应用的规模化运营提供了 技术手段 而且由于内容分发系统最接近用户 为统一的用户计费管理和信息 统计提供了可能 宽带应用技术还有多种 总的来看 各方面对宽带应用技术的研发正在进入高潮 阶段 兼容和标准统一是大趋势 为应用承载平台的不断健全和扩展提供了强有力 的技术实现空间 在传统的会议电视中 用户只能实现在会议室进行会议 随着 LAN 的广泛应用 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在进行会议电视的时候 能将会议电视图象和声音同时广播到 网络中 从而扩展其会议范围 同时 可以将会议信息以数字的形态进行储存 以便 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处理和编辑 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视频点播和传送 这就是 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指在 Internet Intranet 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实时媒体 如 音 频 视频或多媒体文件 流式媒体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 只将开始部分内容 第 22 页 存入内存 流式媒体的数据流随时传送随时播放 只是在开始时有一些延迟 流媒 体实现的关键技术就是流式传输 流式传输定义很广泛 现在主要指通过网络传送媒体 如视频 音频 的技术 总称 其特定含义为通过 Internet 将影视节目传送到 PC 机 利用 Click to Meet 能简单地将交互式的参会者和只需观看的参会者混合在每个 会议中 Click to Meet 支持对 Microsoft Media Real 公司的 Real Streaming 技术 和 我公司自己设计的 I Studio 一样出色 在 Click to Meet 内 会议的组织者能简单辨别 谁是交互式的参会者 谁是只能单向观看的使用者 参加者同样点击电子邮件中的 链接 即可实现 在完成了会议的预定后组织者还需要选择两项资源 一个为会议 另一个为流媒体 Click to Meet 自动将会议的视频流播放给只需观看的用户 我公司推出了基于流媒体全业务解决方案的会议电视系统 具体实现方法为终 端内置流媒体功能 用户在进行会议电视的时候 只要将其终端后面的端口连入局 域网中 都可以实现流媒体功能 用户的电脑只需安装 MEDIA PLAYER 软件 该软件 为免费提供 就可以在电脑上收到会议的内容 同时会议内容可以在专门的服务 器上储存 日后可以进行编辑处理 另外 公司还免费赠送配置 VOD 软件 用户可 以将任何一台计算机变成 VOD 服务器来进行视频点播 3 系统提供功能 系统提供功能 3 1 视视频频广广播播 网网络络电电视视 直播视频中心位于电信中心 大型演播室负责制作多媒体节目 制作好的节目 经编码设备编码后 直接向全网直播 或者存储到具有大型的磁盘阵列的文件服务 器上以备再制作 录播和点播 系统允许至少多套 频道 视频节目同时直播 一般 情况以广域网以 unicast 形式传递流在局域网中以 mulitcast 的方式为用户提供视 频服务 视频直播支持认证功能 只有具有权限的用户才能收看相应权限的节目 这样 就可以与计费系统结合 实现计费功能 第 23 页 3 2 视频点播 视频点播 VOD 点播视频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 中心制作好的节目存储在具有大型磁盘整列的 文件服务器中 各区域中心具有高性能的支持实时流的缓存服务器 通过智能 Cache 技术 自动将当地用户最常点播的节目存储在本地 点播内容由中心统一管理 中心与各之间具有同步 复制 索引 重定向等功 能 同步是指分中心的缓存服务器上的内容必须与中心的内容保持一致性 当中心 的内容更新后 必须有一种沟通的机制 通知区域边缘服务器发生了更新 这种机 制可以是主动的 也可以是被动的 当有更新发生后 会从中心复制更新后的内容 从而达到全网内容的同步 内容同步应该遵循一定的同步策略 如管理人员可以选 择在中心的内容更新后 系统自动更新分中心的的内容 还可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 根据网络负载情况自动更新等等 对内容进行索引 是为了更快更准确的查找和获 取所需内容 在同步和复制前 可通过索引更快地获知内容有否更新 重定向功能 是指将用户的请求重定向到根据一定策略得出的最佳的服务器上 策略可以考虑用 户到服务器的距离 服务器的负载情况 同步 复制 索引和重定向之间是相互相 成的 缺一不可 目的是为了既节省带宽 又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 点播视频的编码速率可以 64kbps 220kbps 512kbps 1mbps 等多种速率编码 的技术 视频服务器可根据每个用户当前网络的带宽情况自动选择相应带宽的视频 流 同一时刻同一节目 不同用户有可能接收到不同带宽的视频流 另外 制作时 使用一定的技术 用户可以随意的改变视频窗口的大小 播出的形式采用 WEB 页面 嵌入视频窗口的技术实现 同样 视频窗口可以缩放 并支持全屏播放 视频点播系统应该能够利用接入网提供的服务管理功能实现计费和认证 非授 权用户不能观看视频点播 也不能将点播流截获后观看 4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系统 内容分发系统包括分发管理系统和分发节点 分发节点可采用服务器分发系统或 cache 系统 建议在本次建设中采取服务器系统 本次建设分发管理系统建立在外地 媒体服务中心 并建立一个分发节点 其它地市按 就近原则 访问分发节点 全 网访问量均衡 第 24 页 宽带应用的数据流量较大 要求从服务器到客户端经过的节点尽量少 建设内容分 发系统的主要目的基于 最近点提供服务 将内容从播放系统中透明分发到距用户 最近的边缘业务提供点 由边缘业务提供点与客户建立连接 将多媒体内容发送到 客户端 区域节点边缘服务器区域节点边缘服务器 媒体服务器的一种分布在接近用户端 一般情况下设置 在端局或宽带或一些小区的出口交换机上 这些点的用户规模是相对少的 因此可 以配置相对低端的流服务器 在这些服务器上存放最受欢迎和点播率最高的视频节 目 也就是说来自用户端的访问请求大约 70 在最靠近用户端的 Edge Server 上得以 实现 在直播中中心视频服务器将实时直播流采用 Splitting 技术将该服务器的直 播流转发到每个区域端局边缘视频服务器 确保所有服务器均有该实时流 这样就 实现了用户访问本地服务器获取直播流 另外 Edge Server 的 Licenses 资源由中心 管理 调度服务来集中分配和控制 本系统将来设计规划建设 N 个区域节点 每个区域边缘服务器 Edge Server 只负责完成本区域的用户访问 这样用户的数量是有限的 为此为每个区域节点各 安装 1 台视频服务器 运行 Windows2000 操作系统 IntelPC 服务器 指标为 2 CPU 2GB RAM 2 40 SCSI DISK 第七章服务质量保证 第七章服务质量保证 QOSQOS 我们在视频领域中已经有多年的经验 对主要网络设备供应商 CISCO 进行技术 合作实现视频会议穿透防火墙 服务质量保证 QOS 这些技术的实现也是任何其 他视频方案不能超越的 全面支持 IP PHONE GK 网关 Click to Meet 为 IP 网络提供一流的 Web 会议方 案 但是也能与其它网络上的最终用户进行通信 例如 ISDN ATM 和 POTS 网络 您 现有的任何投资都受到保护 您结交的社会关系都将由 Click to Meet 来保证 网络优势 支持网络带宽自动侦测 自动调整 MTU 值以达到最佳网络状况 当检测到网络带宽低于系统要求带宽时 则将视频帧率迅速降低为原来 第 25 页 帧率的 1 2 直至稳定在一个适合网络带宽的值附近 在整个过程中 语音的码率是保持不变的 会议的每个终端会检测与服务器连接的带宽情况 并通知服务器 服务 器如果发现会议终端的带宽不一致 则会将不同人的视频数据做出处理 对于宽带的用户 服务器就按照宽带的质量发送视频 对于窄带的用户 服务器则会将视频质量做一些降低以适应窄带的需求 然后再发送给窄 带用户 支持 RSVP Click to Meet 包括功能完善的 H 323 网闸 Gatekeeper 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