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凝集反应 第一节凝集反应的特点 凝集反应定义细菌 螺旋体 红细胞或细胞性抗原等颗粒性抗原 或可溶性抗原 或抗体 与载体颗粒结合成致敏颗粒后 它们与相应抗体 或抗原 发生特异性反应 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 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反应阶段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反应特点 IgM的作用比IgG大数百倍IgG与抗原结合后 常不出现凝集反应 称不完全抗体 定性半定量效价 滴度 将标本进行一系列对比稀释后反应 以出现阳性反应的最高稀释度为效价 滴度 可见反应形成 第二节直接凝集反应 直接凝集反应 directagglutination 颗粒性抗原直接与抗体结合 在电解质的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凝集原 agglutinogen 凝集反应中的抗原 凝集素 agglutinin 凝集参与反应的抗体 一 玻片凝集试验 slideagglutinationtest 原理 通常以已知抗体作为诊断血清 与待测颗粒抗原在有电解质存在下 作用一定时间 通过凝集与否 进行细菌或红细胞定性 或定型 方法评价 定性试验 简便 快速 敏感度低临床应用菌种鉴定血清学分型血型鉴定 二 试管凝集试验 tubeagglutinationtest 原理 是细菌或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试管中直接凝集 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多用以测定抗体 0 5 0 5 0 5 0 5 0 5 弃掉0 5 试管凝集试验原理 结果 1234567 菌液 试管凝集试验 方法评价 半定量试验 简便 快速敏感度低 可有假阳性临床应用 WidalreactionWeil felixreactionWrighttest 布鲁菌病交叉配血试验 第三节间接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反应 indirectagglutination 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于颗粒性载体表面 然后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反应 在电解质的作用下 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或称为被动凝集反应 passiveagglutination 适用于各种抗体和可溶性抗原的检测 载体 carrier 试验体系中与免疫无关的颗粒 致敏 抗原 或抗体 偶联于颗粒表面的过程 致敏颗粒 sensitizedparticle 吸附有已知抗原或抗体的颗粒 载体种类及其处理方法 红细胞 新鲜红细胞吸附蛋白质的能力差 一般先醛化后应用 聚苯乙烯胶乳颗粒 可物理吸附蛋白质 常制备带有化学活性基团 羧基 的颗粒 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 SPA 具有与IgGFc段结合的特性 载体 可溶性抗原 致敏 致敏颗粒 NS 凝集颗粒 间接凝集试验示意图 间接凝集试验示意图 一 间接凝集反应类型 根据致敏用的试剂和反应方式分为 正向间接凝集试验反向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协同凝集试验 载体 可溶性抗原 致敏 致敏颗粒 NS 凝集颗粒 正向 间接凝集试验 用特异性抗原致敏载体 检测标本中的相应抗体的方法 待测抗体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用特异性抗体致敏载体 检测标本中的相应抗原的方法 载体 已知抗体 致敏 致敏颗粒 NS 凝集颗粒 待测抗原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待测抗原 已知抗体 特异结合 抗原抗体复合物 NS 致敏颗粒 用抗原致敏载体及相应抗体作为诊断试剂 用于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与致敏载体相同的抗原 无凝集颗粒为阳性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待测抗原 已知抗体 无结合 抗原抗体分散 NS 致敏颗粒 有凝集颗粒为阴性 协同凝集试验 coagglutinationtest 原理 SPA能与血清中的IgG类抗体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 而两个Fab段暴露在葡萄球菌菌体表面 仍然保持正常的抗体活性 与特异性抗原相遇时 能出现特异的凝集现象 应用 微生物的快速诊断 定种及定型 以协助传染病的早期诊断 原理图 IgG SPA SPA IgG 待测抗原 SPA IgG 待测抗原凝集颗粒 混合 加入 二 间接血凝试验 被动血凝试验 indirecthemagglutinationtest 原理 将可溶性抗原 或抗体 吸附人的 O 型血红细胞或绵羊或家兔的红细胞 制成致敏血红细胞 与相应抗体 或抗原 作用 在适宜电解质参与下 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 方法评价 敏感性较强 简便 快速 成本低廉 红细胞 抗原 致敏 致敏红细胞 NS 红细胞凝集 间接血凝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原理 待测抗体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血凝试验强度 三 胶乳凝集试验 latexagglutinationtest LAT 原理 将可溶性抗原 或抗体 与胶乳结合后 直接与待测标本中相应抗体 或抗原 发生凝集反应 方法评价 1 胶乳颗粒的性能比RBC稳定 均一性好2 与抗原结合的能力及凝集性能不如RBC 四 明胶凝集试验 gelatinagglutinationtest GAT 原理 将病毒抗原或重组抗原吸附于粉红色明胶颗粒上 当致敏颗粒与样品血清作用时 若血清含有抗病毒抗体则可形成肉眼可见的粉红色凝集 五 间接凝集试验的应用 1 抗体的检测 检测细菌 病毒寄生虫感染后产生的抗体 自身免疫病患者的抗体的检测 变态反应患者的抗体的检测2 抗原的检测反向间接凝集试验可用于检测病原体的可溶性抗原 也可用于检测各种蛋白质成分 第四节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未经致敏的受检者新鲜红细胞试剂 抗人O型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可检测抗原 抗体标本 全血临床应用 HIV检测 HBV检测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第五节抗球蛋白试验 Coombs试验 antiglobulintest 原理 机体受某些抗原刺激后产生 不完全抗体 其与相应抗原结合后不出现可见的凝集现象 但能封闭抗原决定簇 使其不能再与完全抗体结合 不完全抗体 多为7S的IgG类抗体 方法 将人球蛋白 注入异种动物 获得抗球蛋白 此种抗体加入表面结合有不完全抗体的红细胞的复合物中 就能出现可见的凝集现象 类型直接法间接法 一 直接Coombs试验 不完全抗体 检测红细胞上抗体 二 间接Coombs试验 检测血清中的抗红细胞抗体 直接法 作用 检测红细胞表面结合的不完全抗体 临床意义 新生儿溶血症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RBC为Rh 7S的IgG 体内发生 抗IgG 体外测试 抽血 间接法 作用 检测游离在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 临床意义 输血前的交叉配血 不相溶输血后的抗体检测 检测母体Rh D 抗体有助于及早发现及避免新生儿溶血症 RBC为Rh 不完全抗体试剂 抗IgG 体外测试 小结 凝集反应是指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表面包被抗原的颗粒性载体与相应抗体结合后 可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可以分为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 在临床检验中最常用的为间接血凝试验 胶乳凝集试验和明胶试验 抗球蛋白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教育课程设置与老年生活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报告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低碳城市建设2025年实践报告
- 能源与资源行业:2025年能源行业绿色金融创新与应用
- 中医产科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培优题库及答案英语
- 2025年页岩气开采新技术环境风险评估与能源产业布局效益研究报告
- 宜昌当阳市招聘工会协理员笔试真题2024
- 2025-2030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瓶颈突破及国际合作模式与主权基金介入可能性研究
- 2025年文化娱乐市场细分报告:消费者行为与产业政策导向分析
- 2025-2030氢内燃机热效率提升路径与重卡应用替代节奏
- 体外诊断试剂盒工艺验证方案
- 整理版外科病人营养补液课件
- 特殊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检验科医师(技师)晋升高级职称病例分析专题报告汇编三篇
- 地下室抗浮计算含锚杆计算表格(自动版)
- 职业健康体检表
- Q∕GDW 10343.8-2020 安全设施标准 第8部分:物业服务场所
- 原地面测量记录
- fragstat指数归纳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技术
- 建设管理部的工作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