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典型例题3 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10 kg物体,受到_力的作用,大小为_N,方向为_;同时还受到_力的作用,大小是_N,方向是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 解析 受力对象是10 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mg10 kg9.8 Nkg98 N,方向为竖直向下因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将受到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的平衡力,这力就是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如图1130所示 答案 为:重;98;竖直向下;支持;98;竖直向上;平衡力【题型试题】 试题1 看一看,你能选出正确答案吗? 起重机臂下吊一个质量为5 t的重物,下列情况中钢丝绳所受拉力T应为( ) A只有静止时,T4.9104 N B匀速上升时,T4.9104 N C匀速下降时,T4.9104 N D以上三种情况下,T都等于4.9104 N 解析 这种题对初学者有一定迷惑性,他们习惯于静止时力的分析,而往往忽略匀速直线运动时,同样是平衡状态,受平衡力所以A、B、C都是错误的,只有D才对 试题2 想一想,填什么最正确? 一热气球在空气中匀速上升时,热气球的_等于空气对它的_ 解析 因运动状态是匀速上升,所以热气球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它共受两个力作用,其中一个力是地球对它的吸引力_重力,另一个是向上的力,即空气对热气球的浮力如图1131所示 答案为:重力;浮力【转化试题】 试题 如图1132所示,木块A和木块B处于静止状态,问下列提供的力是平衡力的是( ) A绳子对木块B的拉力和木块B对绳子的拉力 B木块A的重力和斜面对木块A的支持力 C绳子对木块B的拉力F2和木块B的重力 D绳子对木块A的拉力F1和木块A的重力 E绳子对木块A的拉力F1和绳子对木块B的拉力F2 解析 要判断是否为一对平衡力,首先要看这一对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要从分析受力物体着手A提供的一对力分别作用在木块B和绳子上,所以不行;B虽然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木块A,但是这一对力不符合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的条件所以不是平衡力;C这是一对平衡力,因为这两个力都是作用在B上,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是平衡力(因为B静止,本身就处于平衡状态);D这一对力虽然都作用在A上,但是这两个力方向不相反,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E这一对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明显不是平衡力故只能选C【迁移试题】 试题1 看一看,你能选出正确答案吗? 如图1133所示(a)、(b)两图中,A和B为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所挂钩码均重为5 N,当平衡时,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A5 N,5NB5 N,10 NC0,5 ND5 N,0 解析 此题特点是A、B两弹簧测力计均处于平衡状态,既是平衡状态,A、B两弹簧均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的平衡力先看看B,B受力具有对称性,明显地B两端均受到钩码的拉力,且拉力皆为5 N而弹簧测力计A,初看只受到右侧钩码的拉力5 N,而左侧是固定在墙壁上,那么墙壁对弹簧测力计A的左侧有没有力呢?力的大小是多少呢?依据物体平衡及平衡力的特点,我们可以断定:有力,而且力的大小也是5 N,因为假设没有这个等值反向的力,那么弹簧测力计A在水平方向就不受平衡力作用,也就不会处于平衡状态,这就和题意不符,所以说A和B两个弹簧测力计受力情况是相同的,所以C、D错误再看B有人容易受这种迷惑,即左边5 N,右边也是5 N,那么加在一起不是10 N了吗?也有人会认为左右各为5 N且方向相反,所以两力相抵消,因而弹簧测力计读数应为零其实以上两种判断和理解都是错的力有两种效应,其中形变效应使得弹簧伸长,因而弹簧有读数,而且读数大小和其中一个力的大小相同故本题选A 试题2 一长方木块放在水平桌面,如图1134所示,其重力为3 N,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3 N,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也为3 N,问这里哪一对是平衡力,哪一对是相互作用力? 解析 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要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这里出现两个物体即木块和桌面,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提供的三个力里有两个力即重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都作用在木块上,并且木块呈平衡状态,所以这两个力是平衡力相互作用力总是发生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重力是木块和地球间的相互作用力,而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也是相互作用力 试题3 如图1135中,能保持静止的物体是( ) 解析 当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物体若能保持静止,则此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平衡力有4个条件,缺一不可,即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条直线先看A图,缺乏反向、同直线两个条件,所以不行;B图两力大小不等,所以不行;C图4个条件都符合所以物体能保持静止,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要认为平衡力一定是上、下或左、右方向,只要符合平衡力的4个条件就可以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D图的两个力虽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却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应选C【综合试题】 试题1 如图1136所示,A木块重10 N,B木块重5 N,求: (1)A木块受几个力,施力物体是谁?各力多大?画出力的示意图; (2)B木块受几个力?施力物体是谁?各力多大?画出力的示意图 解析 B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为重力GB,施力物体为地球;二为支持力NAB,施力物体为A这两个力皆为5 N,且是一对平衡力力的图示如图1137所示A物体受到三个力:一为重力GA;二为B对A的压力NBA;三为桌面对A的支持力N这三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为地球、B木块以及桌面重力向下,B对A的压力也向下,而桌面对B的支持力向上三个力作用在B物体上,这里是三力平衡问题三力平衡的基础是二力平衡我们可以认为是方向相同的两个力之和在大小上等于第三个力且前两个力的方向与第三力方向相反如图1137所示 NABGB5 N,又 NABNBA(相互作用力), NNBAGA5 N10 N15 N *试题2 如图1138在天花板下挂一玩具熊,所受重力为4.5 N,那么玩具熊拉绳子的拉力为多少?有人说这4.5 N的重力就是对绳子的拉力,此话对吗? 解析 在处于平衡状态时,玩具熊受两个力即一对平衡力作用,这一对平衡力是玩具熊所受的重力G以及绳子对玩具熊的拉力F1由于平衡力的关系得GF1再由玩具熊和绳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得绳子对玩具熊的拉力F1与玩具熊对绳子的拉力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即F1F2,所以得出GF2,即玩具熊对绳子的拉力在大小上等于玩具熊的重力所以玩具熊对绳子的拉力大小也为4.5 N那么能不能说4.5 N的重力就是对绳子的拉力呢?此话就错误了虽然这两个力在大小上相等,但它们却不是一回事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它是由于地球对玩具熊的吸引而产生的力玩具熊对绳子的拉力,其施力物体是玩具熊它是由于绳子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力这里千万不能混淆,在初学物理时就要养成用严密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试题3 浅谈“平衡力”与“不受力”的区别 解析 一辆玩具汽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安静地呆着,人们往往会说,它没有受力或它不受力而我们现在学了一些力的初步知识后知道,这辆玩具汽车其实受到了一对平衡力,即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因为这一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玩具汽车得以保持静止状态,如果在这个玩具汽车一前一后各拴上一根细绳,并用大小相等的力去拉,也就是说再加上一对平衡力,玩具汽车将仍保持静止状态,如图1139所示,我们可以用力的示意图画出这时人们往往还会说汽车因为保持静止,所以不受力(或合力为零)那么物体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三沙事业单位真题
- 2025江苏泰州市泰兴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4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节能、高效果蔬保鲜装置项目建议书
- 2025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55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甘肃省卫生健康委系统招聘5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广东韶关市乐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滁州南谯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驱肠虫药项目发展计划
- 土地使用证转让协议
- 2025贵州安顺市平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3至6年级知识点归纳
- 山东电力系统调度规程
- 《无人机航迹规划》课程标准(高职)
- 医疗神经外科、胸外科品管圈成果汇报课件:提高管道固定有效率
- 高中生物必修1知识点清单
-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具设计
- 新生儿亚低温治疗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 章义伍-流程为王
- 《事业编制人员入职信息填写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