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书化工.doc_第1页
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书化工.doc_第2页
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书化工.doc_第3页
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书化工.doc_第4页
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书化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书班级: 姓名: 学号:一、 设计题目: 水吸收二氧化硫 填料吸收塔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 设计任务:混合气(空气、SO2)处理量: 2000m3/h (标准状况) 进塔混合气中含二氧化硫: %(V%) 温度: 20 进塔吸收剂(清水)的温度为 25 SO2回收率: 90 % 2、 操作条件操作压强: 常压操作 3、 填料类型 自选 三、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2、工艺计算基础物性数据的查取、气液平衡关系,最小液气比及液气比的计算3、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 (1)塔径的确定 (2)填料层高度计算 (3)总塔高、总压降及接管尺寸的确定4、辅助设备选型(如液体分布器)与计算5、流体输送设备选型与计算6、设计结果汇总7、工艺流程图(3#图纸)(应化专业不需要做此项)8、填料塔工艺条件图(1#图纸)(应化专业2#图纸)9、设计评述10、参考文献四、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王志魁 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20062.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3化学工程手册,时钧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4现代塔器技术,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烃加工出版社,19905化学工程手册气液传质设备,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6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书班级: 姓名: 学号:一、 设计题目: 水吸收二氧化硫 填料吸收塔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 设计任务:混合气(空气、SO2)处理量: 2000m3/h (标准状况) 进塔混合气中含二氧化硫: %(V%) 温度: 20 进塔吸收剂(清水)的温度为 25 SO2回收率: 95 % 2、 操作条件操作压强: 常压操作 3、 填料类型 自选 三、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2、工艺计算基础物性数据的查取、气液平衡关系,最小液气比及液气比的计算3、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 (1)塔径的确定 (2)填料层高度计算 (3)总塔高、总压降及接管尺寸的确定4、辅助设备选型(如液体分布器)与计算5、流体输送设备选型与计算6、设计结果汇总7、工艺流程图(3#图纸)(应化专业不需要做此项)8、填料塔工艺条件图(1#图纸)(应化专业2#图纸)9、设计评述10、参考文献四、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王志魁 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20062.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3化学工程手册,时钧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4现代塔器技术,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烃加工出版社,19905化学工程手册气液传质设备,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6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书班级: 姓名: 学号:一、 设计题目: 水吸收丙酮 填料吸收塔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 设计任务:混合气(空气、丙酮蒸汽)处理量: 1500m3/h (标况) 进塔混合气组成: 含丙酮2%(V%) 温度: 35 相对湿度:70%进塔吸收剂(清水)的温度为 20 丙酮回收率: 95% 2、 操作条件操作压力: 常压 3、 填料类型 自选 三、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绘出流程示意图2、工艺计算基础物性数据的查取、气液平衡关系,最小液气比及液气比的计算3、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 (1)塔径的确定 (2)填料层高度计算 (3)总塔高、总压降及接管尺寸的确定4、辅助设备选型(如液体分布器)与计算5、流体输送设备选型与计算6、设计结果汇总7、工艺流程图(3#图纸)(应化专业不需要做此项)8、填料塔工艺条件图(1#图纸)(应化专业2#图纸)9、设计评述10、参考文献四、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王志魁 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20062.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3化学工程手册,时钧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4现代塔器技术,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烃加工出版社,19905化学工程手册气液传质设备,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书班级: 姓名: 学号:一、 设计题目: 水吸收丙酮 填料吸收塔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 设计任务:混合气(空气、丙酮蒸汽)处理量: 1500m3/h (标况) 进塔混合气组成: 含丙酮2%(V%) 温度: 35 相对湿度:70%进塔吸收剂(清水)的温度为 20 丙酮回收率: 90% 2、 操作条件操作压力: 常压 3、 填料类型 自选 三、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绘出流程示意图2、工艺计算基础物性数据的查取、气液平衡关系,最小液气比及液气比的计算3、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 (1)塔径的确定 (2)填料层高度计算 (3)总塔高、总压降及接管尺寸的确定4、辅助设备选型(如液体分布器)与计算5、流体输送设备选型与计算6、设计结果汇总7、工艺流程图(3#图纸)(应化专业不需要做此项)8、填料塔工艺条件图(1#图纸)(应化专业2#图纸)9、设计评述10、参考文献四、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王志魁 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20062.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3化学工程手册,时钧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4现代塔器技术,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烃加工出版社,19905化学工程手册气液传质设备,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6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书班级: 姓名: 学号:一、 设计题目: 水吸收氨 填料吸收塔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 设计任务:混合气(空气、氨)处理量: 2500m3/h (标况) 进塔混合气中含氨: (V%) 温度: 25 进塔吸收剂(清水)的温度为 20 氨的回收率: % 2、 操作条件操作压强: 常压操作 3、 填料类型 自选 三、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绘出流程示意图2、工艺计算基础物性数据的查取、气液平衡关系,最小液气比及液气比的计算3、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 (1)塔径的确定 (2)填料层高度计算 (3)总塔高、总压降及接管尺寸的确定4、辅助设备选型(如液体分布器)与计算5、流体输送设备选型与计算6、设计结果汇总7、工艺流程图(3#图纸)(应化专业不需要做此项)8、填料塔工艺条件图(1#图纸)(应化专业2#图纸)9、设计评述10、参考文献四、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王志魁 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20062.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