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120001 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课程所属系部:工程技术教研室学 时:84 编写执笔人:于天秀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的性质 汽车机械基础是汽车工程各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由偏重理论学习向结合工程实践学习的过渡和转折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汽车常用材料、常见机构和常用零件等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建立较强的工程意识,并逐步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2)课程的作用根据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尤为重要。本课程以汽车零部件识图、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前导课程,共同打造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其它相关课程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和取得相关岗位操作工资格证书奠定必要的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2.设计思路本课程设置依据是汽车后市场类各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和知识的要求。专业典型工作岗位有各类汽车维修类技术员、营销员、汽车零部件管理与销售从业人员、汽车保险从业人员、二手车评估师等各类技术人员。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掌握汽车中常见零件的种类及其材料、标准和技术性能要求,掌握汽车中常见机构的种类和工作原理,掌握汽车常用维修和测量工具的使用和工作原理。本课程改革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贴近工作实际,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服务于汽车后市场为主线、相关知识为支撑,落实“管用、够用、适用”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汽车维修所需机械知识为切入点,提高学习兴趣。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汽车后市场各工作岗位所需知识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引导学生在学完机械学各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将一般机械学知识和汽车机械知识的融合,同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明确本课程是按工作任务为主线来构筑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通过任务驱动运用理实一体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做了根本性的改革,力求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经过行业、企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这些任务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考虑到高职层次的学生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多以辅助性设计为主,因此理论知识的选取根据基本够用的原则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和掌握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于一体。在课程整体内容编排上,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的安排课程内容,实现能力的递进。同时考虑哪些任务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相对简单,从而对任务进行排序,在每个项目内容的编排上,按照实际工作过程进行编排。由于本课程涉及了机械学各方面的的知识,知识面较广。教学内容分为4大项目,13个任务,到汽车后市场对学生的要求及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按照精心讲授、精选习题、精选实验内容开展教学。建议本课程在大一第二学期授课,总学时84,总学分6分。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查阅相关手册,选择标准参数的能力;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基本目标,提高其实际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强化工程意识,职业素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激发学生创新能力。2.2具体目标:2.2.1知识目标(1)掌握金属与合金、非金属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2)掌握常用材料的选择,热处理方法。(3)掌握互换性、标准化、公差与配合、常用量具和测量方法的基本知识;(4)掌握零件和机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方法;(5)掌握零件和机构失效形式的判定方法;(6)掌握通用机械零件和简单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及维护方面的知识。(7)掌握常用机构的结构特点、运动特性及应用场合;典型机械结构静力平衡分析的方法;典型机械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8)掌握常用机械传动的特点、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及使用场合。2.2.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识读工程材料牌号,具有初步选用机械工程材料的能力。(2)能够正确使用常用测量工具和仪表,具有一定的尺寸误差和形位误差的检测能力;(3)能够正确查阅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技术资料;具有将简单工程实际问题抽象为力学模型的初步能力(4)具备一般的机械运动、受力、承载能力、选材分析和设计的能力;(5)具备融会贯通应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归纳、推理与小结能力。(6)具备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初步具有对方案可行性分析的能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总体方案。(7)具备阅读和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8)具备查阅机械标准、规范、手册等有关资料的能力。(9)具备合理选用材料和毛坯与成形种类,合理安排热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生产加工方法的能力。2.2.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踏实严谨、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2)培养学生自我提升、开拓创新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开放意识、训练意识、互动意识、交流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4)培养学生善于与人沟通交流能力,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和沟通能力;(6)培养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查阅资料、处理信息、独立思考的能力。3.课程内容和要求3.1学习目标与内容设计表1 项目与任务内容安排表序号学习任务教学建议参考学时项目任务能力要求教学内容1项目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任务1:尺寸公差与配合能够正确绘制孔和轴的公差带图;能够绘制配合的公差带图;能够根据技术要求选择公差等级;能够正确识读国家标准关于尺寸公差部分的内容;基本掌握合理选择配合的方式;能够正确识读尺寸公差。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互换性的定义及其作用;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标准公差系列和基本偏差系列;公差与配合的选用;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的确定原则。理一体教学62任务2:形状与位置公差能够正确地识读各种形位公差;形位公差的相关概念及其作用;各种形位公差的作用及其符号;形位公差的种类及其作用;形位公差评定及判断原则;各种形位公差的公差带形状。理一体教学43任务3:表面粗糙度能够合理地选择表面粗糙度参数;能够正确识读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的意思和作用;表面粗糙度的相关概念;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大小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表面粗糙度标注的有关注意事项。理一体教学24项目2:汽车工程材料任务4:金属材料的性能掌握金属材料中各种符号的含义;掌握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种类、作用及各自的检测方法;金属材料工艺性能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理一体教学25任务5:黑色金属能够正确识读铁碳合金相图;能够正确识读碳素钢、合金钢、铸铁的牌号。能够根据金属材料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黑色金属及合金的构造与结晶的相关理论、概念;铁碳的基本组织、合金相图中相关组织转化的条件和方法;碳素钢的分类、牌号、性能及主要用途;合金钢的种类、牌号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铸铁的种类、性能、牌号及其应用;热处理的各种方法及其应用。理一体教学66任务6:有色金属与非金属材料掌握汽车中常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种类;了解汽车中常用非金属材料的种类;掌握汽车中常用材料的失效方式。铝及铝合金的特点、性能,铜及铜合金的特点、性能,滑动轴承合金的特点、性能;钛及钛合金的特点、性能,镁及镁合金的特点、性能;非金属材料的种类及各自性能特点;汽车中常用零件所用材料、失效形式理一体教学27项目3:汽车机构分析任务7:机构的组成及汽车常用机构能够绘制简单机构的运动简图;能够识别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特点;能够正确识别凸轮机构的类型;能够正确识别间隙运动机构或螺旋机构的类型;能够计算常见轮系传动比。机构的组成,运动副及其分类,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铰链四杆机构的有关概念、基本类型、演化机构、基本性质;凸轮机构的概念、组成及特点、分类、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间隙运动机构与螺旋机构的基本概念、组成、运动特点;轮系的分类,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周转轮系的分类、传动比的计算。理一体教学168任务8:物体的受力分析能够计算简单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能够计算力对点之矩及力偶;能够计算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能够正确识别摩擦的类型及其和特点。力系的基本概念、类型,约束和反约束力,受力图的画法;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方法:几何法、解析法;力矩的计算法,力偶的计算法,平面力偶系的合成方法,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力线平移定理,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平衡方程及其演变;摩擦的种类、概念、性能特点、应用。理一体教学109任务9: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与回转零件平衡能够对常见平面机构运动进行分析;能够对回转零件进行平衡处理。平面运动的基本概念;平面运动分解的方法和分解条件;回转零件平衡的重要性、分类、概念、平衡方法;理一体教学210项目4:汽车常用传动机构及零件的强度计算任务10:物体受力变形及其应力分析能够对轴向拉伸和压缩进行强度校核;能够对剪切与挤压进行强度、刚度校核;能够对扭转进行强度、刚度校核;基本概念:强度、刚度、稳定性,构件受力和变形的种类;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内力与应力,相应的力学性能,强度条件、计算方法;剪切和挤压的计算方法、强度条件;扭转的概念、外力偶矩和扭矩的计算;圆轴扭转时的应力计算,扭转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梁对称弯曲的特点和梁的基本类型,弯曲内力、应力的计算,弯曲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理一体教学1211任务11:带传动与齿轮传动能够正确认识带传动及其用途;能够对齿轮传动中的几何参数进行计算;能够在机械传动中正确选用齿轮传动;了解其他齿轮传动的用途。V带传动的类型、特点,普通V带的与带轮的结构、型号;带传动的弹性滑移及其传动比;V带的安装与张紧装置;齿轮传动的分类、特点、齿廓形状、齿轮结构、啮合传动的条件、齿轮加工时的根切现象;齿轮传动中的失效形式、材料选择、齿轮的精度等级。斜齿、圆锥、齿轮齿条、蜗杆传动的特点。理一体教学1212任务12:轴、轴承、联轴器与离合器能够识别轴所属类别;能够正确选用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能够正确认识联轴器与离合器并能根据具体的需要正确选用联轴器与离合器。轴的分类、材料、结构;滑动轴承的润滑方式、种类、结构类型、材料;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代号、选用依据、失效形式;联轴器的种类、特点、用途;离合器的种类、特点、用途。理一体教学813任务13:连接能够在键连接中合理选用各种键;能够合理地选用各种销连接;能够正确认识并选用各种螺纹连接。键连接的类型、特点;平键的尺寸选择和键连接的强度计算;销连接的特点、种类、应用场合;螺纹连接的类型、特点、预紧和防松;提高螺栓连接的强度的措施。理一体教学24.实施建议4.1师资要求建立一支适应本专业的、稳定的、开放性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队伍,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合一、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场教学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从事本课程教学的专兼职教师,要求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及教学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对新知识、新技术掌握迅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兼职教师比例达1:1。1名教师所带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4.2.教学条件和环境为保证学生顺利实施与完成项目任务,本课程的教学场地包括:多媒体教室、汽车配件实训室、汽车各专业实训室、机械基础实训室。4.3教学模式要求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进行理实一体教学。4.4教学方法1)宏观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在教学实施各环节中,教师的理论讲解和技能传授要尽可能采用启发引导式,启发学生去思考,经常从反面提出问题,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创新思维训练。2)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实验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形象直观,用大量的应用实例让学生对生产和生活中的机械装置和机构有所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教学手段上要将多元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机结合,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完成一套与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配套的多媒体立体化教学资料库。5、相关说明5.1教学的组织与方法本课程教学主要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为主,辅助项目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设计计算能力、绘图能力、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课程教学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相对固定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6个阶段进行教学组织。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每个任务均选取典型工作任务,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尽可能采用分组教学、循环训练的方式组织教学。5.2教材及参考资料选用5.2.1教材选用及编写选教材应具备以下特点:1)适用性:教材的选用是根据汽车后市场岗位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需要,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选择教材用书和参考用书,并在此基础上配备了实验指导用书。2)先进性:授课教材选取汽车机械基础,此教材是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规划教材,将传统的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机械零件、机械运动分析、机械制造、液压传动等机械学方面的知识并结合汽车行业进行重构,着重解决了上述课程相对独立而产生的脱节与重复问题。3)使用教材:韩翠英主编汽车机械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有条件的话,本课程应致力编写与汽车工程系专业课项目化教学相配套的校本教材。5.2.2参考资料的选用1)卢晓春主编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陈英年主编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5.3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采取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由于本课程的在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机械常用零件和机构、零件安全性校核这几个方面的理论知识点较多,设置期末考试环节,形式为闭卷笔试,试题内容侧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为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课程辅以过程考核(见表2),过程考核是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辅以一些课堂实训项目,这些实训项目有些是实验,有些是实用计算或实用识读。过程考核注重基本知识的运用,贯穿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考核。建议:课程总成绩=过程考核成绩(内容见表2)50%+课后理论作业成绩10%+平时表现10%+期末闭卷笔试成绩30%。表2 过程考核项目及分值序号项目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地兰作用试题及答案
- 教学副校长在全体教师会上发言:想清楚、说明白、能听懂
- 2025年学校庆祝第41个教师节校长讲话稿:追逐光 成为光 散发光
- 小王子考试题目及答案
- 消防院校考试题库及答案
- 推动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措施
- 幼儿园教研多媒体教学应用计划
- 幼儿园班务管理工作计划
- 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推广计划
- 2025年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提升与职业能力塑造试题及答案
- 人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广州
- 2025医养结合笔试题及答案
- 烧结基础理论课件
- 《家庭教育学》全套教学课件
- 文明礼貌课件模板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T∕ACEF 027-2021 农药污染地块土壤异味物质识别技术指南
- 建筑结构:高层建筑结构选型
-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 整车轴荷计算方法
- 燃气管道焊接工艺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