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体位手术体位ppt课件.ppt_第1页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体位手术体位ppt课件.ppt_第2页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体位手术体位ppt课件.ppt_第3页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体位手术体位ppt课件.ppt_第4页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体位手术体位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 截石位 膝胸位体位安置解析 建立标准手术体位的方法 手术医生 手术室护士 麻醉医生 手术野的显露及体位整体的安置和固定 人体各个部位的功能与保护 头部和插管部位的保护 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总论 体位安置的标准 总论 体位安置注意事项 执行体位摆放的原则体位摆放前再次查对手术部位 特别是左右侧手术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根据病情 对受压部位采取防压疮措施手术部位由巡回护士 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共同摆放体位摆放时 避免拖 拉 拽等动作 并注意保暖 截石位 定义 目的 适用手术对病理生理的影响评估及用物准备摆放原则 摆放方法注意事项 并发症 截石位定义 截石位 lithotomyposition 是患者仰卧 双腿放置于腿架上 臀部移至床边 最大限度的暴露会阴部 多用于肛肠 直肠手术和妇科手术 截石位目的 使病人舒适 安全 充分暴露手术野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并发症 截石位安置适应症 会阴部与腹会阴联合手术 泌尿外科经会阴直视手术或各类电切和碎石手术各类内窥镜检查妇科经会阴手术和经腹会阴联合手术常规检查和宫腔镜检查胃肠外科 肛门 直肠 乙状结肠 经会阴手术 截石位对病理生理的影响 呼吸的变化 与仰卧位相比 膈肌运动限制增加 肺的功能余气量的下降 循环的变化 用于曲腿后下肢血液重新分布 血压仍有下降的可能 若曲腿不当 会导致股动脉 腘动脉受压 影响下肢血供 受力的变化 与仰卧位相比 受力点更集中在枕部 双侧肩胛部与骶尾部 当采用头低膀胱截石位时 受力嗲会集中于枕部和肩胛部 在加上剪切力的作用 使患者背部皮肤极易受到损害 截石位安置评估 评 估 1 评估病人病情 体重 体型 麻醉后的状况 2 评估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 全身营养状况及皮肤情况 髋关节及下肢关节活动等 3 评估输液管 心电图导线等各种导管 导线的正确摆放位置 4 评估手术体位摆放的时机 5 评估手术床的性能及体位物品的准备情况 截石位摆放原则 一 手臂 1 由于人在站立位时 人的臂长略低于臀部 所以在膀胱截石位时 当患者臀部置于手术床缘时 手指常常超出手术床边缘 一般情况下 手臂安置如图示 截石位摆放原则 一 手臂 2 当患者手臂较长或者手臂超出手术床缘3 5cm时 患者整个手掌会超出手术床缘 此时可根据手术操作部位 选择使用托手板使两臂外展 如图 或者两臂于前胸使用布巾约束 截石位摆放原则 二 腿部膀胱截石位最重要的是患者双腿的摆放 应遵循两个原则 1 坐姿下躺原则 即膀胱截石位是水平位的人体两腿分开 身体与大腿呈90 大腿与小腿呈90 的端坐状态 截石位摆放原则 二 腿部2 T K O 连线原则 即患者的足见 膝关节 对侧的肩在一条直线上 如图 在麻醉状态下 关节韧带 肌肉呈松弛状态 意识清醒时做不到的关节活动都会成为可能 避免过度牵拉 如果腿部外展程度超过 T K O 连线 就有可能造成股骨颈骨折 截石位摆放原则 二 腿部同时 腿部安置时注意两个要点 1 双腿外展时 避免外旋2 托腿板对腿的支撑面应为小腿肌肉丰厚部 使腘窝处于悬空状态 同时避免拖推板边缘压迫腘窝 截石位摆放原则 三 臀部根据手术需要 臀部置于床缘或略出床缘 截石位上面观 截石位安置用物准备 头枕或头圈可调节腿架托手板上下肢约束带 皮肤减压贴一次性海绵垫各类体位垫厚薄臀位垫 截石位用物准备 截石位安置用物准备 截石位摆放方法 1 备齐翻身用物 评估并检查手术床 截石位摆放方法 2 手术床上预先铺置体位垫 铺中单于手术床正中 截石位摆放方法 3 病人平卧于手术床 麻醉后向下平移 使臀部至手术床体下缘 截石位摆放方法 4 在近髋关节平面安装腿架 调节高度 腿部放置体位垫 截石位摆放方法 5 放置截石位 调节高度 角度 注意各受压点 截石位摆放方法 6 固定双手位置 手臂需外展同仰卧位 当需要头低足高时加用肩托 防止患者向头端下滑 截石位摆放方法 7 双手包于身侧时 指端露出 不接触金属物件 截石位摆放方法 8 放下腿板 根据手术需要调节手术床 再次检查部位固定是否牢固 衬垫是否得当 截石位摆放方法 9 足尖 膝部与对侧肩部 TKO连线 成一直线 A重要神经分布与走向 A重要神经分布与走向 注意 截石位手臂平伸外展时 应 90 避免损伤臂丛神经 A重要神经分布与走向 注意 手臂外展时 避免损伤肘部内侧的尺神经核外侧走向的桡神经 A重要神经分布与走向 注意 摆放截石位时 避免损伤下肢神经 如 胫神经 位于腘窝处腓总神经 从腘窝上方向外侧腓骨小头走行腓浅神经 沿腓骨走向位于小腿外侧的浅部神经坐骨神经 从骨盆内侧向臀后穿行 沿大腿后侧走行 B髋关节结构图 注意 安置截石位时 双侧下肢外展不应过大 避免损伤髋关节 尤其是关节僵硬的老年人和有髋关节手术史的病人 C截石位摆放注意事项 手臂的摆放 应注意三条神经的保护 臂丛神经 走行于颈部和腋窝 容易发生牵拉损伤 注意手臂外展不要超过90 桡神经 在肱骨肌管内紧贴肱骨中段后面再外下方行走 应避免上臂外侧的压迫 尺神经 环绕经过肱骨内上踝且经由肘管韧带下方 应避免肘关节及前臂尺侧的压迫 C截石位摆放注意事项 腿部的摆放 应注意 腿架托住小腿及膝部 托腿架要加厚棉垫 必要时腘窝处垫体位垫 防止损伤腘窝处 膝部外侧的血管 神经及腓肠肌 将患者膝关节摆正 不宜压迫腓骨小头 以免引起腓神经损伤 导致足下垂 患者两腿高度以腘窝自然弯曲 下垂为宜 过高可压迫腘窝 过低则影响操作 手术中防止重力压迫膝部 C截石位摆放注意事项 腿部的摆放 应注意 5托腿架位置不当 同时髋关节的外旋及膝关节的过度伸展 也会造成腓总神经的牵拉 长时间会引起损伤 所以理想的体位是髋关节保持在中间位 膝关节轻度屈曲 同时悬空腘窝部 C截石位摆放注意事项 腿部的摆放 应注意 6 手术结束复位时 应先帮助患者被动活动下肢后 再单独 慢慢放下 并通知麻醉师 防止因回心血量减少 引起低血压 C截石位摆放注意事项 截石位摆放时 还应注意皮肤的保护 保持患者臀部背部床单元平整 干燥 防止压疮 D截石位摆放关键部位解析 D截石位摆放关键部位解析 摆放原则TKO连线原则 3点在同一直线原则足尖 teo 膝 knee 对侧肩 opposiugshoulde D截石位摆放关键部位解析 D截石位摆放关键部位解析 D截石位摆放关键部位解析 根据手术需要 取不同角度头低足高位 注意肩部的保护 E截石位并发症 1 腓总神经损伤原因 腓总神经绕经外侧腓骨小头 位置浅表 易受压而损伤 表现 术后翌日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异常 踝关节不能背屈及内翻 行走呈下垂足态 E截石位并发症 3 上肢臂丛神经损伤原因 当上肢外展超过90 时 臂丛神经因受到锁骨 第一肋骨和胸小肌腱部上的挤压以及牵拉而损伤 导致上肢瘫痪 表现 上肢麻木 酸痛 桡动脉搏动减弱预防 在术中上肢外展小雨90 能有效避免过度牵拉而造成的臂丛神经损伤 E截石位并发症 5 腘窝内神经血管损伤位置 坐骨神经从大腿后侧向下走行 到腘窝内向下分为胫神经 向外侧分为腓总神经 以及位于腘窝内的血管 表现 患肢感觉麻木 疼痛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者消失 相应神经分布区小腿皮肤感觉丧失 E截石位并发症 6 循环系统改变原因 截石位双腿抬高 回心血量可显著增加 如将抬高的患肢同时快速放平 有效循环血量骤减 表现 出现血压下降甚至出现顽固性低血压预防 术中密切观察各项指标 尤其是年龄较大或者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术前术后注意两腿摆放方法 E截石位并发症 7 肌肉损伤 压疮 截石位可调节弹簧式腿架的应用 膝胸卧位 定义是患者两腿稍微分开 胸部 膝部和小腿面贴于床 大腿垂直于床 腹部与床面之间自然形成空间的一种体位 适用于肛门 直肠 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也常用于妇产科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及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膝胸卧位 适应手术肛门 直肠 乙状结肠检查及治疗 膝胸卧位 用物准备 体位垫 膝胸卧位 摆放方法患者跪卧 两小腿平放于手术床上 稍分开 大腿和床面垂直 胸贴床面 腹部悬空 臀部抬起 头转向一侧 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 膝胸卧位 注意事项因膝胸卧位重力高 稳定性差 注意保护 防止坠床 考考你 摆放截石位时 上肢外展不超过多少度 90 双下肢外展不超过多少度 90 上腿与躯干之间夹角大约多少度 90 100 上腿与下腿之间的夹角大约多少度 90 100 侧卧位只要包括 标准侧卧位 腰部手术侧卧位 45 侧卧位 标准侧卧位 腰部手术侧卧位 45 侧卧位 标准侧卧位 适用手术用物准备摆放方法注意事项 标准侧卧位 颞部 肺 食管 侧胸壁 髋关节等部位的手术 头枕胸垫前后固定挡板下肢支撑架托手板可调节托手架上下肢约束带 适用手术用物准备 标准侧卧位 用物准备 标准侧卧位 摆放步骤 1 检查手术床部件完好 取健侧卧 头下置头枕 高度平下侧肩高 使颈椎处于水平位置 2 腋下距肩峰10cm处垫胸垫 标准侧卧位 摆放步骤 3 术侧上肢屈曲呈抱球状置于可调节托手架上 远端关节稍低于近端关节 下侧上肢外展于托手板上 远端关节高于近端关节 共同维持胸廓自然舒展 肩关节外展或上举不超过90 两肩连线和手术台呈90 4 双下肢约45 自然屈曲 前后分开放置 保持两腿呈跑步时姿态屈曲位 两腿间用支撑架承托上侧下肢 小腿及双上肢用约束带固定 标准侧卧位 摆放步骤 5 腹部用固定挡板支持耻骨联合 背侧用挡板固定骶尾部或肩胛部 离手术野至少15cm 共同维持患者90 侧卧位 6整体评价 检查各关节功能位 衬垫是否得当 约束是否到位 松紧是否适宜 标准侧卧位 摆放后面观 标准侧卧位 摆放细节展示 标准侧卧位 注意事项 注意对患者心肺功能的保护注意保护骨突处 肩部 健侧胸部 髋部 膝外部及踝部等 根据病情及手术时间建议使用抗压软垫及防压疮敷料 预防手术压疮 标准侧卧位安置后 评估患者脊柱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脊柱生理弯曲是否变形 下侧肢体及腋窝处是否悬空 颅脑手术侧卧位时肩部肌肉牵拉是否过紧 肩带部位应用软垫保护 防止压疮 防止健侧眼睛 耳廓及男性患者外生殖器受压 避免固定挡板压迫腹股沟 导致下肢缺血或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标准侧卧位 注意事项 5 下肢固定带需避开膝外部 距膝关节上方或下方5cm处 防止损伤腓总神经 6 术中调节手术床时需密切关注 防止体位移位 导致重要器官受压 7 髋部手术健侧位 评估患者胸部及下侧髋部固定的稳定性 避免手术中体位移动 影响术后两侧肢体长度对比 8 体位安置完毕及拆除挡板时妥善固定患者 防止坠床 腰部手术侧卧位 适用手术用物准备摆放方法注意事项 腰部手术侧卧位 肾脏 输尿管等腰部手术 斜坡头枕胸垫腹垫固定挡板下肢海绵垫托手板可调节托手架上下肢约束带 适用手术用物准备 腰部手术侧卧位 摆放步骤 1 摆放体位前 先将手术病人向下平移 使手术部位对准手术床背板和腿板折叠处 2 将病人向健侧翻转90 使患侧向上 头下垫斜坡型头枕 高度平下侧肩高 使颈椎处于水平位置 腰部手术侧卧位 摆放步骤 3 先在腋下距肩峰10cm处垫胸垫 再在腰部手术区垫腰枕 4 术侧上肢屈曲呈抱球状置于可调节托手架上 远端关节稍低于近端关节 下侧肢体外展于托手架上 远端关节高于近端关节 共同维持胸廓自然舒展 腰部手术侧卧位 摆放步骤 6 腹侧用固定挡板支持耻骨联合 背侧用挡板固定骶尾部或肩胛部 离手术野至少15cm 共同维持患者90 侧卧位 7 健侧下肢约45 自然屈曲 患侧下肢伸直 下垫大海绵垫 两腿前后分开放置 腰部手术侧卧位 摆放步骤 9 调节手术床 先整体头高脚低 再摇低床头 使患者凹陷的腰区逐渐变平 腰部肌肉拉伸 肾区显露充分 10 检查各关节功能位 衬垫是否得当 约束是否到位 松紧是否适宜 腰部手术侧卧位 摆放前面观 腰部手术侧卧位 摆放后面观 腰部手术侧卧位 摆放细节 腰部手术侧卧位 摆放细节 腰部手术侧卧位 摆放细节 腰部手术侧卧位 注意事项 安置肾脏 输尿管等腰部手术侧卧位时 手术部位对准手术床背板与腿板折叠处 腰下置腰垫 调节手术床 使患者凹陷的腰区逐渐变平 腰部肌肉拉伸 肾区显露充分 双下肢屈曲约45 错开放置 下侧在前 上侧在后 两腿间垫一大软枕 约束带固定肢体 45 侧卧位 适用手术用物准备摆放方法注意事项 45 侧卧位 食道 侧胸壁手术 脾切除手术 头圈斜坡枕足踝圈固定挡板下肢海绵垫托手板和托手垫麻醉头架上下肢约束带 适用手术用物准备 45 侧卧位 摆放步骤 1 先将手术病人向患侧平移 再翻转45 头下垫头圈 高度平下侧肩高 使颈椎处于水平位置 2 在手术部位下沿手术床纵轴平行垫斜坡型软垫 使手术侧胸部抬高45 45 侧卧位 摆放步骤 3 下侧上肢平伸置于可调节托手架上 外展不超过90 4 术侧上肢用棉袖套保护后屈肘呈功能位固定于麻醉架上 上臂与手术床呈90 外展不超过90 末梢手指不外露 避免与金属麻醉架接触 但可观察血运状况 45 侧卧位 摆放步骤 5 患侧下肢用大软枕支撑 两侧足踝或者足跟处予以足踝圈保护 6 健侧大腿上端用挡板固定 膝上或膝下5cm处用约束带固定 双上肢用约束带固定 松紧适宜 45 侧卧位 摆放前面观 45 侧卧位 摆放后面观 45 侧卧位 摆放细节 45 侧卧位 摆放细节 45 侧卧位 注意事项 安置45 侧卧位时 患者仰卧 手术部位下沿手术床纵轴平行垫胸垫 使手术侧胸部抬高约45 健侧手臂外展置于托手板上 术侧手臂用棉垫保护后屈肘功能为 位固定于麻醉头架上 患侧下肢用大软垫支撑 健侧大腿上端用挡板固定 注意患侧上肢包好 避免肢体直接接触麻醉头架 导致电烧伤 手指外露以观察血运 保持前臂稍微抬高 避免肘关节过度屈曲或者上举 防止损伤桡 尺神经 二 俯卧位手术体位安置方法 俯卧位 proneposition 是患者俯卧于床面 面部朝下 背部朝上 保证胸腹部最大范围不受压 双下肢自由屈曲的手术体位 俯卧位 头颈部 背部 脊柱后路 盆腔后路 四肢背部等部位手术 根据手术部位 种类及患者情况选择用具 如 俯卧位垫 支架托手架软枕头架约束带保护垫等 适用手术用物准备 用物准备 俯卧位 用物准备 俯卧位 摆放步骤 1 根据手术方式和患者体型 选择合适的体位支撑物 并置于手术床相应位置 核对手术部位 将双侧手板调节方向至头端 俯卧位 摆放步骤 2 麻醉成功后吧 医护人员共同配合 采用轴线翻身法将患者安置于俯卧位支撑物上 两上肢向上放于头两侧托手架上 高度适中 呈自然屈曲状 避免指端下垂 肘下垫防压疮垫 避免尺神经损伤 俯卧位 摆放步骤 3 检查头面部 根据患者脸型调整支撑物宽度 保持颈椎中立 维持正常生理弯曲 避免压迫眼部神经 眶上神经 眼球 颧骨 鼻及口唇 4 用体位垫将前胸 肋骨两侧 髂前上棘 耻骨联合作支撑点 使胸腹部悬空 避免受压 保护男性会阴部和女性乳房部 俯卧位 摆放步骤 5将双腿置于腿架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