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2:2005年山东省重大农业技术内 容 介 绍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科技厅二五年四月目 录第一部分 重大农业技术一、粮食类1、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42、冬小麦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53、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64、旱地小麦肥料早施深施高产节水栽培技术75、夏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86、玉米抢茬夏直播免耕栽培技术97、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108、优质鲜食甘薯配套栽培技术119、夏谷高效配套栽培技术12二、油料、纤维类10、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技术1311、花生绿色食品生产技术1412、夏大豆平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1513、常规抗虫棉晚播防衰技术1614、杂交抗虫棉“精稀简”种植技术17三、蔬菜类15、日光温室标准化建造技术1816、石灰氮防治日光温室蔬菜土传病害技术1917、控制大蒜异常生长关键技术2018、珍稀食用菌反季节栽培技术21四、果树类19、果园生草与覆草技术2220、优质苹果套袋及增色技术23第二部分 主推品种一、小麦品种(一)强筋品种24济麦20号、烟农19号、济南17号(二)中大穗品种26山农664号、临麦2号、潍麦8号、淄麦12号、聊麦16号(三)多穗品种30济麦19号、济麦21号、烟农24号、泰山23号、汶农5号二、玉米品种(一)适宜密植品种35LN3、鲁单9002、鲁单984、聊玉20、聊玉18号、郑单958、莱农14号(二)适宜稀植品种41鲁单981、费玉4号、泰玉2号、登海3707、金海5号、天泰10号、先行5号三、水稻品种(一)普通品种49圣稻301、临稻4号、临稻10号、阳光200(二)香稻品种51香粳9407四、甘薯品种北京553、济薯18号、鲁薯8号53五、谷子品种济谷12、济谷13号55六、花生品种(一)大花生品种57花育21号、花育22号、丰花3号、潍花6号、潍花8号、花育16号、花育17号、丰花1号(二)小花生品种62丰花4号、花育23号、丰花2号七、大豆品种(一)高油品种65齐黄28号、齐黄31、高丰一号(二)高产品种66菏豆12号、菏豆13号、山宁12号(三)高蛋白品种68鲁豆12号八、棉花品种(一)中熟杂交品种70鲁棉研15号、鲁RH-1、鲁棉研20号、鲁棉研23号(二)中熟常规品种73鲁棉研21号、鲁棉研22号、鲁棉研18号(三)早熟常规品种76鲁棉研19号第一部分 重大农业技术一、粮食类1、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1、根据地力水平确定精播或半精播。020厘米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1.22%,全氮0.084%,碱解氮45毫克/千克,速效磷15毫克/千克,速效钾80毫克/千克的地块实行精播,可以获得亩产小麦500550千克;低于上述地力水平应采用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2、选用良种。选用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型紧凑、抗逆性强、落黄好、丰产性好的品种。3、培育壮苗。一是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二是深耕细耙,提高整地质量。三是足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四是适宜播量。根据计划基本苗数、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因整地质量和墒情所制约的田间出苗率等因素,计算适宜的播种量。4、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精播栽培要求每亩基本苗8万12万;冬前总蘖数50万60万;年后最大总蘖数7080万,中穗型品种成穗40万左右。半精播栽培要求的适宜亩穗数与精播栽培的基本一致,其它指标有所提高,如基本苗为每亩13万18万。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山东省和黄淮海冬麦区中上等肥力地块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联系人:余松烈电 话冬小麦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传统的冬小麦栽培氮素肥料重施在小麦生育前期,在高产田中会造成生育前期群体过大,无效分蘖增多,中期田间郁蔽,倒伏危险增大,后期易早衰,影响产量和品质,氮肥利用效率低。氮肥后移技术将氮素化肥的底肥比例减少到50%,追肥比例增加到50%,土壤肥力高的麦田底肥比例为30%50%,追肥比例为50%70%;同时将春季追肥时间由返青期或起身期后移至拔节期,土壤肥力高的地片采用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可移至拔节期至旗叶露尖时。利用氮肥后移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塑造旗叶和倒二叶健挺的株型;建立开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多,向籽粒分配比例大的合理群体结构;提高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有利于延缓衰老,提高粒重,较传统施肥增产10%左右;同时,可以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显著改善强筋和中筋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提高品质的稳定性;还可以减少氮肥的流失,提高氮肥利用率10%,减轻氮素对环境的污染。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山东省和黄淮海冬麦区高产田的强筋和中筋小麦生产上推广。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联系人:于振文电 话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技术要点:1、选择适宜地块。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在旱作地区必须结合免耕、覆盖及其它节水技术进行。2、精细整地。播前要有适宜的土壤墒情,墒情不足时应先造墒再起垄。起垄前深松土壤2030厘米,耙平耙细除去杂草后起垄。整地时基肥的施用原则同一般的精播高产栽培方法,提倡肥料后移施肥技术,即基肥占全生育期的1/3,追肥占2/3。3、合理确定垄幅。 中等肥力地块,垄宽7080厘米,垄高1718厘米,垄上种3行小麦,小行距为15厘米,大行距为50厘米,玉米直接套种在垄沟内。高肥力地块,垄幅6065厘米,垄上种2行小麦,玉米套种在垄顶部的小麦行间。4、使用配套垄作机械。使用小麦专用起垄播种一体化机械,起垄、播种一次完成,提高起垄质量和播种质量。5、选用优良品种。选择叶片松散型品种,以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扩大光合面积,最大限度地发挥小麦的边行优势。6、加强冬前及春季肥水管理。垄作小麦要适时浇好冬水,干旱年份注意苗期尤其是早春及时浇水,以防受旱和冻害。后期灌水多少应视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小麦起身期追肥,一般亩追尿素1015千克,肥料可直接撒入沟内。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山东省及黄淮海冬麦区水浇地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联系人:王法宏电 话旱地小麦肥料早施深施高产节水栽培技术技术要点:1、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产量指标为亩产400500千克的无水浇条件旱地麦田。2、通过深耕加深耕作层,增加耕层对来年雨季降水的积蓄量,并扩大根系的吸收范围,耕深以2530厘米为宜。3、旱地小麦苗期生长弱,根系、分蘖不足,主攻方向应着眼于地上增蘖增穗,地下促深层根系发育,因此肥料运筹要突出早、深的特点,并注重有机肥和无机肥、氮磷钾配合施用。一般亩施有机肥30005000千克,纯氮16千克、五氧化二磷12千克、氧化钾8千克左右,硫酸锌1千克,硼砂0.51千克。所施肥料结合深耕全做基肥施入土壤,以促进小麦苗期营养生长和冬前分蘖,增加亩穗数。4、选用高产优质抗旱小麦品种。5、不起垄等行距(2022厘米)播种。6、培育壮苗,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适时播种,要求基本苗每亩12万16万,冬前主茎叶片67片,冬前总蘖数70万80万,春季总蘖数80万100万,亩穗数50万左右。7、运用中耕和镇压保墒防旱,要求在雨后和早春土壤返浆时,及时进行划锄,特别是早春应采用锄和压相结合,先镇压后划锄。8、生育后期,如果出现脱肥现象,要根据条件进行根外追肥或借墒追肥。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山东省和黄淮海冬麦区旱地麦田推广。技术依托单位:莱阳农学院联系人:林琪电 话夏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1、生产基础建设。土地、水源、大气无污染,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水源充足,具备灌、排水设施条件。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大穗型品种推广金海5号、登海3707、鲁单981等,耐密紧凑型品种推广鲁单984、聊玉19、郑单958、鲁单9006、鲁单9002等。种子处理选择5.4%吡戊等高效低毒无公害的玉米种衣剂,或药剂拌种。3、播种质量。小麦收获前57天套种或麦收后及时抢茬播种,墒情不足时播种玉米后应及时浇水。播种量2.53千克/亩。等行距为5065厘米,大小行时,大行距为8090厘米,小行距为3040厘米;播种深度为35厘米。4、合理密植。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留苗42004700株/亩,大穗型品种留苗3200株3700株/亩。5、合理施肥。高产田按每生产100千克籽粒施用氮(N)3千克,磷(P2O5)1千克,钾(K2O)2千克计算需肥量,缺锌地块每亩增施硫酸锌1千克。苗肥在玉米拔节前施氮肥总量的30%左右加全部磷、钾、硫、锌肥,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总氮量的50%左右,花粒肥在籽粒灌浆期追施总氮量的15%20%。选用含硫玉米缓(控)释专用肥时在苗期一次性施入。6、排灌、中耕。灌溉水要符合无污染要求。除苗期外,各生育时期田间持水量降到60%以下均应及时浇水。拔节之前结合施肥进行中耕。玉米怕涝,前期淹水时间不应超过0.5天。后期淹水时间不应超过1天。7、病虫草综合防治。重点是化学除草和药剂防治病虫害。8、适时收获。玉米成熟期即籽粒乳线基本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山东省玉米中高产地区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山东农业大学联系人:柴兰高电 话玉米抢茬夏直播免耕栽培技术技术要点:玉米抢茬夏直播免耕栽培技术可以争取播种时间,减少劳动用工,提高播种质量,同时还减少了小麦秸秆焚烧现象,减轻了环境污染。主要技术为:1、麦收后立即用灭茬机进行麦茬处理,将麦秆切碎至35厘米,均匀覆盖于地表。2、用国产中型免耕施肥精播机进行播种、施肥,播种时按照设计种植密度单粒播种或条播。3、选用中早熟高产优良玉米品种。4、播种的同时施入基肥(全部磷肥、钾肥和基肥氮)或玉米整个生长季节所需要的各种肥料(玉米专用缓释复合肥)。5、播后喷除草剂防治杂草。大喇叭口期用辛硫磷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等钻心虫。6、玉米生育期间遇旱及时灌水。特别是抽雄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不能缺水。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山东省积温和机械化水平都较高的玉米产区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联系人:王空军电 话:053882483867、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技术要点:1、产地环境要求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2、选用抗病、优质品种,播前采用菌虫清消毒浸种。3、培育壮秧。(1)施足底肥。旱育秧田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千克以上,配施尿素1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硫酸锌1.01.5千克作底肥。(2)适期精播。中晚熟品种播种4月255月5日,每亩播种2030千克,覆过筛粪土1.01.5厘米。(3)防除杂草。亩用12%农思它乳油于播种覆土后,土壤封闭。(4)追肥。三叶一心,亩施尿素58千克。四叶后,保浅水到5叶1心期,然后旱管至拔秧前。(5)防病治虫。用10%吡虫啉防治稻蓟马,灰飞虱等。4、本田管理。(1)降低总用氮量并施肥前移,适时插秧,合理密植。(2)化学除草。可用丁草胺于插秧后35天拌药土(肥)撒施。(3)水层管理。深水护苗,浅水分蘖,适时烤田,保水扬花,湿润灌浆。(4)施肥。磷酸二铵及氯化钾的全部、尿素的60%用作基肥,分蘖肥用尿素15千克。(5)病虫害防治。纹枯病用井冈霉素分蘖盛期防治两次;稻瘟病用邦克瘟、施稻灵等药剂防治;条纹叶枯病用10%吡虫啉防治灰飞虱以控制传播;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用48%乐斯本、4.5%高效氯氰菊酯适期喷施。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山东省水稻主产区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联系人:杨连群电 话优质鲜食甘薯配套栽培技术技术要点:1、品种选用。适合山东省种植的优质鲜食甘薯品种主要有济薯18号、济薯16号、济薯19号、北京553、鲁薯8号、冀薯4号、济薯5号等。2、土壤和肥水管理。选择无甘薯病害的生茬地,要求土层较厚排水良好,土质砂性较大、疏松通气。采用垄作栽培方式,垄距7080厘米,垄高2030厘米,起垄时每亩撒入5%辛硫磷颗粒剂2千克防治地下害虫。施肥上掌握基肥为主,有机肥为主,尽量少施化肥,基肥每亩可施有机肥35方,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2025千克,开沟施于垄内。3、覆膜栽培。一般要比露地栽培早栽7天,要早育壮苗提供保证。土壤墒情要足,若无灌水条件,栽植时连续浇23遍窝水。栽苗后整平垄面,每亩用除草剂乙草胺100克,对水60千克,喷于垄面,尽量不喷在苗上。及时盖膜,栽一垄盖一垄,以利保墒。4、加强田间管理。及早中耕除草,茎叶封垄前中耕两遍,消灭杂草;及时防治斜纹夜蛾、卷叶虫和甘薯天蛾等食叶害虫;防止徒长,在肥水条件好的地块,生长中期遇上阴雨连绵天气,地上部发生徒长,每亩可喷20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溶液50千克;不翻秧,不培土,及时排涝。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山东省甘薯产区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联系人:张立明 王庆美电 话夏谷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采用优质高产夏谷新品种及高效集成配套栽培技术,比一般谷子品种增产10%以上,综合应用谷田专用除草剂,高产田采用化控技术,从而达到简化栽培,高产高效的目的。1、选用优质高产夏谷新品种。如济谷12号、济谷13号、冀谷20号、冀谷21号等。2、足墒早播。应做到足墒尽早播种,以发挥其丰产潜力。3、化学除草,减少用工。播种后用谷田专用除草剂44%谷草灵每亩80克对水50千克封地,可有效地防除双子叶杂草,控制单子叶杂草,防止草荒。4、及时定苗,培育健壮群体。45叶期,及时定苗,并注意均匀留苗,防止造成苗荒、弱苗。每亩留苗5万株左右。拔节到孕穗中期应加强中耕管理,促根、壮秆,打好群体基础。5、高产田化控处理。播种后1520天,即拔节期左右,每亩喷施浓度为300400毫克/千克多效唑溶液50千克,有明显的降秆效果,基部13节间缩短10以上,有利于蹲苗和抗倒,穗长增长10以上,产量提高10以上。6、加强肥水管理,发挥丰产潜力。地力瘠薄地块,在拔节至抽穗前最好分两次追施氮肥,高肥力地块可在抽穗前一次追肥。施肥量根据情况每亩追施尿素1020千克,孕穗至灌浆期间,要注意浇水,防止干旱。7、及时防治病虫害。播前要药剂处理种子或撒施毒谷、毒麸,防治地下害虫,生育期间及时防治钻心虫、粘虫。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山东省谷子产区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联系人:管延安联系电话、油料、纤维类10、花生黄曲霉素污染控制技术技术要点:1、选用抗性品种。选择抗虫或抗旱的花生品种。2、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在花生生长过程,特别是开花后,应采用以防治蛴螬和线虫为主的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措施,将花生田地下害虫数量减少到最低水平。3、防止花生荚果种皮裂纹。花生下针后应避免中耕除草,防止人为损伤花生荚果。合理排灌,避免在土壤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排灌。4、控制土壤温度和湿度。调整种植密度,保持花生群体的通风透气,控制土壤温度升高和保持土壤合理持水量。5、防止花生生育后期干旱。在收获前35周内适当灌溉;没有灌溉条件的田块,可以通过调整生育期,增施钙素(如石灰)和适时收获等措施减轻黄曲霉毒素的污染。6、适时收获。防止花生荚果在收获时受损或破裂。7、收获后迅速干燥。将荚果含水量降至安全贮藏限度(8%9%以下)。如遇阴雨天气,采用人工干燥设备,已催干的花生应迅速包装。8、控制适宜的贮藏温、湿度。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储藏花生,35以上高温、13%以上含水量环境条件以及被害虫咬伤等,易感染黄曲霉病,产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北方花生产区、长江流域花生产区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联系人:禹山林电 话:0532-762683111、花生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技术要点:1、生产区域周围没有工矿企业,没有对空气、土地、灌溉水的污染。2、中上等肥力,有排灌条件,病虫害较轻的生茬地或轮作换茬,冬耕30厘米。3、选用抗病性强、产量潜力高、适合出口的品种。4、以基肥为主,有机肥、生物肥为主,适量配合化肥。增施磷肥,控制氮肥用量。磷钾肥优先使用天然磷酸盐矿石、草木灰或天然钾肥等。每亩基施3000千克以上优质高温腐熟的有机肥、20千克磷酸二铵。5、用配色地膜或黑色地膜覆盖,禁用聚氯乙烯地膜,不用化学除草剂。6、适期晚播,5月上旬为宜,减少伏果烂果,减轻病毒病。7、出苗时及时破膜清棵,高肥水地块控制苗期土壤水分,适度干旱炼苗防止旺长。8、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保护天敌,禁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及种衣剂。蛴螬的防治,春耕时人工捡拾虫体,种植蓖麻诱杀,成虫出土时人工捕杀。用白僵菌剂、阿维菌素播种沟撒施。7月上中旬幼虫孵化盛期用吡虫啉药液灌墩。防治蚜虫喷施吡虫啉、苦参碱溶液。棉铃虫用苏云金杆菌或阿维菌素防治。防治根结线虫病用阿罗蒎兹、无毒高脂膜等。防治叶斑病等用1:1:200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后用农抗120和无毒高脂膜或中生菌叶面喷施。9、采用肥水调控技术防止旺长倒伏,不用化学生长调节剂。饱果期防止干旱及水分过多烂果,及时收获晒干,避免霉捂,控制黄曲霉素污染。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山东省花生主产区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联系人:万永善电 话:0538-824154012、夏大豆平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技术要点:1、选择适宜品种。如齐黄28、齐黄31等。2、播前种子精选,剔除病粒、虫食粒及杂质。播种时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土壤条件选择种衣剂拌种。2、轮作与换茬。采用3年以上与非豆科作物轮作,不重茬、不迎茬。3、整地与施肥。耕翻时小麦秸秆粉碎至10厘米还田,每亩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20千克,优质有机肥10002000千克,翻压入土,耙平、耢细。4、造墒与播种。有墒抢墒,无墒造墒,于6月20日前播种。可采用机播和人工播种,行距一般1530厘米,播种深度35厘米。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每亩播种密度可在2万粒。条件优越,肥力水平高的地块,要降低播量的10%;贫瘠地块,要增加播量的10%。5、田间管理。出苗后至封垄前中耕23次。根据天气情况开花至鼓粒期浇水35次。花荚期结合浇水亩施510千克速效氮肥。鼓粒期喷施叶面肥。选用抗病品种防治病毒病和胞囊线虫病,用多菌灵防治灰斑病、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等;用敌杀死等农药防治食叶性和食粒性害虫。除草以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结合。6、收获。人工收获在黄熟末期进行;机械收获在完熟初期进行。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山东省中部、北部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联系人:徐冉电 话:0531-317956113、常规抗虫棉晚播防衰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采用早发型中早熟抗虫棉或早熟短季棉品种,通过适期晚播、提高密度和科学化控等措施,塑造以伏桃和早秋桃为产量主体的群体结构,实现晚播、早熟、不早衰的熟相。1、选用配套品种。5月上旬播种的采用早发型常规抗虫棉品种,如鲁棉研16、17和21;5月中下旬播种的采用生育期在115天以内的短季棉(夏棉)品种,如鲁棉研19等。2、适期晚播。早发型常规抗虫棉品种于5月110日播种,短季棉品种于5月1525日播种,皆采用地膜覆盖。3、适当增加密度。5月110日播种的密度为每亩40005000株,行距80厘米左右;5月1525日播种的密度为每亩50006000株,行距70厘米左右。4、科学化控。自现蕾开始每隔10天左右化控1次,前期、中期和后期每次每亩缩节安用量分别掌握在0.51克、11.5克和22.5克,两类品种的最终株高分别控制在80厘米和70厘米左右。5、提早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于盛蕾至初花期间追肥,每亩追施尿素20千克左右,以后不再追肥。6、简化整枝。多雨年份去掉全部营养枝,干旱年份可以保留,在7月20日以前打完顶。7、科学治虫。以蚜虫、红蜘蛛和盲椿象为防治重点,棉铃虫和其它害虫在兼治的基础上酌情确定是否专门防治。防治指标分别为:棉蚜3叶期前受害卷叶株率5%10%或百株蚜量1000头,48叶期卷叶株率10%20%或百株蚜量6000头;红蜘蛛危害株率20%25%;棉铃虫二代百株累计卵量超过300粒或百株2龄以下幼虫20头,三代百株累计卵量超过100粒或百株幼虫15头,四代百株幼虫810头;盲椿象棉花打顶后被害株率5%或百株虫量5头。达到以上指标,及时用药防治。其它措施同棉花常规栽培管理技术。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山东省旱地、瘠薄地、盐碱地和所有必须在5月份播种的棉田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联系人:董合忠、李维江电 话:0531-317925514、杂交抗虫棉“精稀简”种植技术技术要点:通过集中结铃技术生产优质杂交种,精量播种减少用种量,扩行稀植发挥单株产量潜力,简化整枝减少用工量,在保证产量不减的前提下实现节本、增效。1、选用一代杂交种。采用鲁棉研15、鲁棉研20等生长势强、产量潜力大的一代抗虫杂交棉品种。通过集中结铃技术生产种子:3月底制钵,4月初播种,12片真叶的棉苗带土移栽到覆膜棉田,母本密度每亩16002000株,父本密度每亩35004000株,父母本比例1:8(面积比);6月15日前摘除基部34个大蕾或去掉基部2个果枝;7月5日前后开始制种(下午去雄,来日上午授粉杂交),鲁北、鲁西北和鲁西南分别在8月13日、15日和18日前后结束制种,去掉随后的花蕾,实现全株皆为杂交铃。2、平衡施肥。每亩施有机肥3吨(或鸡粪1.5吨),复合肥6075千克作基肥,初花期追施尿素1520千克,打顶后酌情补追尿素510千克。3、精量播种。有育苗条件的地区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3月下旬打钵,4月上旬播种,4月底5月初移栽,每亩用种0.5千克以内;没有育苗移栽条件的地区4月中下旬采用地膜覆盖点播或采用精播机播种脱绒包衣种子,每亩用种0.75千克以内。4、扩行降密。密度范围为15002000株/亩,在此范围内,地力和灌溉条件好的棉区取其下限,地力和灌溉条件差的取其上限。行距以90120厘米为宜。5、简化整枝。保留近果枝的2个营养枝或全部营养枝,于7月1520日间打掉主茎顶心和营养枝的顶心。其它措施同杂交棉常规栽培管理技术。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鲁西南棉区和鲁西北棉区的纯作棉田或套种棉田推广,其它棉区的纯作棉田也可采用,要求地力中等以上,有一定的水浇条件。技术依托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联系人:董合忠、李维江电 话、蔬菜类15、日光温室标准化建造技术技术要点:山东、型日光温室(冬暖大棚)建造技术规范,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4年5月9日作为山东省地方标准发布,2004年6月1日起实施。1、根据各地条件及栽培种类,选择山东型、型、型、型、型等不同类型日光温室。日光温室骨架结构的承载力标准按照每平方米平均荷载700800牛顿,局部荷载10001200牛顿设计。2、日光温室整体保温效果,在最寒冷季节晴天时,室内外最低温度相差2025;连续阴天不超过5天时,室内外温差不小于15。依此确定墙体、后屋面的建造厚度,以及草苫或保温被的厚度。3、在有利于增加采光量、节省建造成本、适当增加温室跨度、提高设施利用率的原则下,采光屋面参考角以2326度为宜。采光屋面形状采用圆面抛物面复合型,或拱圆形。4、选址应符合NY5010-2002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应选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富含有机质,适合种植蔬菜的土壤,土壤的卫生标准应符合NY5010-2001的规定。5、日光温室长度以6080米为宜;温室方位座北朝南,东西延长,其方位以正南向为佳。日光温室之间的前后间距应为前栋温室最高点高度的2.53倍。6、在温室的建造方面,按照标准规定的墙体(包括土墙、空心砖墙)、后屋面、骨架建造的用材、规格、建造程序,以及外覆盖,即透明覆盖物塑料薄膜的规格、性能;不透明覆盖物草苫、保温被规格等。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山东省及黄淮海地区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联系人:何启伟、王克安电 话:0531317923016、石灰氮防治日光温室蔬菜土传病害技术技术要点:日光温室蔬菜连续常年种植,根结线虫和土传病害为害严重,给蔬菜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利用石灰氮处理土壤防治根结线虫和土传病害,不仅操作简单、无污染,防治效果良好,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肥效。1、均匀撒施有机物(肥)。每1000平方米施用轧碎的稻草或麦秸等未腐熟的有机物12吨,石灰氮80千克,均匀混合后撒施于土壤表面。2、选择时间。选作物收获并清洁田园(温室)后,夏季天气最热、光照最好的一段时间。3、深翻。用旋耕机将有机物(肥)均匀地深翻入土中(3040厘米深度为佳),尽量增大石灰氮与土壤质粒的接触面积。4、开畦。土壤深翻、整平后“开畦”(高约30厘米,宽约6070厘米)。5、密封。用透明薄膜将土壤表面完全封闭。6、灌水。从薄膜下往畦间灌满水,直至畦面湿透为止。在漏水多的地方再灌一次,但不用一直积水。7、密封温室。修理温室破损处,将温室完全封闭(注意出入口、灌水沟处不要漏风)。晴天时,利用太阳能日光照射使2030厘米深度的土层能较长时间保持在4050之间(土表温度可达70以上),持续2030天,即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真菌、细菌、根结线虫等有害生物。8、揭膜晾晒。消毒完成翻耕土壤,714天后方可播种或定植作物。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山东省日光温室蔬菜产区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联系人:高中强电 话:0531-235517417、控制大蒜异常生长关键技术技术要点:本技术针对大蒜生产上二次生长及洋葱型大蒜等异常生长现象发生严重,致使大蒜瓣数增多,蒜头变小,裂瓣严重,蒜头、蒜薹产量及出口合格率显著下降等问题,提出了控制大蒜异常生长及实现优质高产技术要点。1、选择适宜的种植土壤。为控制大蒜异常生长,宜选用壤土或轻粘壤土。2、适期早播。根据多年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证实,苍山大蒜、金乡大蒜分别于9月20日9月25日、9月25日10月5日为适宜播种期。3、选择适宜种蒜。种蒜宜选择当年产大蒜,自然条件贮存,种蒜瓣大小46克为宜。4、合理施用基肥。通过施用基肥,使土壤养分含量分别达到有效氮110.53毫克/千克、有效磷60.22毫克/千克、有效钾136.77毫克/千克、有效硫8.41毫克/千克、有效硼为0.85毫克/千克、有效铜7.52毫克/千克、有效锌12.52毫克/千克和土壤有机质1.71%为宜。5、合理密植。金乡大蒜每亩株数应保持在25000株左右,苍山大蒜应为29000株左右,薹蒜为4200045000株。6、适时浇灌返青水和追施返青肥。于3月28日4月5日浇水施肥。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山东省大蒜或薹蒜生产区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联系人:刘世琦电 话:0538-824223818、珍稀食用菌反季节栽培技术技术要点:1、选用适宜山东省反季节栽培的品种(包括适宜工厂化栽培品种、反季节保护地栽培品种),如杏鲍菇、阿魏菇、白灵菇、真姬菇、双孢蘑菇、鸡腿菇、茶树菇、白金针菇、猴头菇、姬菇等;采用优质菌种生产技术(包括一级种、二级种和栽培袋)。2、反季节栽培设施建设。主要是简易工厂化反季节栽培设施建设,涉及指标是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影响子实体形成环境因子及上述因子之间的协同控制。3、栽培管理技术。根据所栽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控制出菇环境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通风量。4、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严格按照无菌生产条件(包括灭菌、接种、培养),控制高温季节杂菌的污染率,提高产品的成功率;出菇环境使用前用无毒或低毒农药进行杀菌、杀虫处理,并在出菇菌棒拌入出菇环境前使药味排出;出菇期间使用石灰水或低浓度无毒生物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预防处理,病虫害严重者一定清除,深埋或烧毁,减少再次感染机会。5、产品保鲜加工。反季节栽培食用菌主要以鲜销或出口为主,要求采收时仔细、认真,不要损伤食用菌外表组织,采收后先预冷再装入保险盒或泡膜箱,出售或冷库保存。适宜推广区域:适宜在大、中城市近郊食用菌产区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联系人:宫志远电 话、果树类19、果园生草与覆盖技术技术要点:果园生草与覆盖是一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果实质量的土壤管理技术。果园生草一般可采用行间生草的模式。1、选择适宜的草类。果园生草的草类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繁殖容易,适于播种;二是早发性好,生长快,覆盖期长,在与园内杂草共生中有较强的优势;三是再生能力强,耐割、耐践踏;四是不容易孳生病虫害。生产中多选用三叶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2、种植方法及播种量。一般在春季34月份和秋季9月份种草,以条播或撒播为主。平整土地以后,最好在生草播种以前半个月灌一次水,诱使杂草种子萌发出土,然后喷施短期内降解的除草剂如克芜踪等,10天以后再灌水一次,将残余的除草剂淋溶下去,然后播种草籽。播种量根据草类而定,黑麦草、羊茅草等2.53千克/亩,白三叶、紫花苜蓿等豆科类11.5千克/亩。3、生草果园的管理。(1)适时正确刈割。一般一年刈割24次,肥水条件好的可适当增加刈割次数。初次刈割要等草根扎深、营养体显著增加以后才开始。刈割留茬的高度,豆科草类15厘米左右,禾本科草类10厘米左右。将刈割下的草均匀覆盖于树盘。(2)施肥与翻压。生草园春季应比清耕园增施一半的氮肥;生草35年以后进行翻压,休闲12年以后重新播种。适宜推广区域:适宜在年降雨量500毫米以上、土壤较肥沃、有灌溉条件的果园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果茶技术指导站联系人:于国合联系电话:0531-235950320、优质苹果套袋及增色技术技术要点:1、套袋。选择优质高效品种。套袋品种应选择果实品质优良,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的品种,当前大面积套袋的主要是红富士、嘎拉等品种。选择优质纸袋。应该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双层纸袋,纸袋质量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套袋时间和方法。一般情况下,苹果应在谢花后的3035天开始,半月内结束。套袋前12天全园喷一遍杀菌剂和杀虫剂。干旱年份,果实套袋前应灌水一次。套袋时要使幼果在袋内悬空,袋口向下或下斜。套袋顺序为先上后下、先里后外。摘袋时间和方法。摘袋时间为采前2030天。摘袋最好选择阴天或多云天进行,若晴天摘袋应在10时至16时进行。摘除双层袋时先去掉外层袋,保留内层袋,经57个晴天后去除内层袋。去内袋应在1天中的10至14时进行。2、铺膜增色。铺膜时间。一般于果实摘袋以后采收前2040天开始铺设。铺膜方法。铺膜前适当进行疏枝,整平地面,将反光膜顺行平整铺设在树下两边,用砖石或土块等压住反光膜边缘,以防被风刮走。铺膜后及时进行摘叶、转果、垫果,增加光照,使果面受光均匀。采果前将膜收起,洗净晾干后缠于板上,入库保存,待来年使用。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山东省各苹果产区推广。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果茶技术指导站联系人:于国合电 话二部分 主推品种一、小麦品种(一)强筋品种1.济麦20号原代号(名称):955159。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2003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29号。2004年10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1。(1)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直立,苗色深绿,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最大分蘖102.7万个,亩有效穗44.0万穗,成穗率42.8%;生育期237天,比对照晚熟1天,熟相中等;株高76.8厘米,穗粒数33粒,千粒重38.6克,容重781.1克/升。株型紧凑,叶片较窄、上冲,叶耳紫色,旗叶中长、挺直。穗型纺锤,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度较好,硬质。抗倒伏性中等。2002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结果:中感条锈病,高抗叶锈,感白粉病。(2)产量表现。该品种2000-2002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乙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07.05千克,比对照鲁麦14号减产0.78%,2002-2003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3.37千克,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8.69%。(3)品质性状。2002-2003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粗蛋白含量13.23%,湿面筋29.3%,沉降值37.1毫升,面粉白度(L)94.88,吸水率58.4%,形成时间8.0分钟,稳定时间14.9分钟,软化度30FU。(4)栽培技术要点。选择土壤肥沃的棕壤、褐土、砂姜黑土及质地较粘重的潮土地块种植,要求水浇条件良好。施足基肥,适宜播期10月上旬,亩基本苗10万左右。施足基肥,浇好灌浆水,及时防治病虫害。(5)适宜地区。在全省中高肥水条件下推广种植。2.烟农19号原代号(名称):烟优361。烟台市农科院选育而成,2001年审定通过,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1001号。(1)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幼苗半匍匐,株型较紧凑,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高84.1厘米,叶片深黄绿色,穗型纺锤,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千粒重36.4克,容重766.0克/升,生育期245天。经抗病性鉴定:中感条锈、叶锈病,高感白粉病。抗倒性一般。(2)产量表现。在1997-1999年全省小麦高肥乙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183.6千克,比对照鲁麦14号减产0.3%;1999-200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7.4千克,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3%。(3)品质性状。1999-2000年生产试验取样测试,品质优良,粗蛋白含量15.1%,湿面筋33.5%,沉降值40.2毫升,吸水率57.24%,稳定时间13.5分钟,断裂时间14.2分钟,公差指数19B.U,弱化度24B.U,评价值61;面包烘烤品质:重量160克,百克面包体积825立方厘米,烘烤评分88.8。品质达到强筋品种标准。(4)栽培要点。适宜播种的高肥水地块,一般每亩基本苗7万8万;中等肥力地块,一般每亩基本苗12万14万。对群体过大地块,春季肥水管理适当推迟,以防倒伏。(5)适宜地区。可在全省亩产400500千克地块作为强筋专用小麦品种推广种植。3.济南17号原代号(名称):92414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1999年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鲁种审字第0262-2号。(1)特征特性。属冬性,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叶片上冲,株型紧凑,株高77厘米,穗型纺锤、顶芒、白壳、白粒、硬质,千粒重36克,容重748.9克/升,较抗倒伏,中感条,叶锈病和白粉病。落黄性一般。(2)产量表现。1996-1998年在山东省高肥乙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02.9千克,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4.52%,居第一位;199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25千克,比对照增产5.8%。(3)品质性状。品质优良,达到了国家面包小麦标准。(4)栽培要点。适合褐土、棕壤、砂姜黑土种植,宜适当晚播,一般年份最佳播期10月1日-15日,鲁西南和鲁南地区以10月5日-15日为宜;鲁西北及鲁北地区以10月1日-10日为宜;鲁中地区多为丘陵山地,可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播期。每亩基本苗8万12万,冬前群体应控制在60万80万,最大分蘖应控制在90万左右,一般不可超过110万,最终成穗40万左右为宜。小雪冬灌,及时划锄。严格控制返青水,浇透拔节水,施足拔节肥。确保灌浆水,充分发挥该品种高产、优质的潜力。小麦生育后期是多种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时期,该品种易感染蚜虫和白粉病,抽穗前后要及早防治(5)适宜地区。适宜在全省中高肥水作优质面包小麦品种推广应用。(二)中大穗品种1.山农664山东农业大学系统选育而成,2002年审定通过,审定编号:鲁农审字 2002022号。(1)特征特性。半冬性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中绿,分糵力中等。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最大分蘖107.9万个,亩成穗30.7万穗,成穗率28.5%;生育期241天,比对照晚熟3天;株高85厘米,穗粒数40粒,千粒重46.6克,容重762.6克/升。株型较紧凑,抗倒伏性中等,熟相较好;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粉质,籽粒饱满度较好。中抗条锈病、叶锈病、中感白粉病。(2)产量表现。1999-2001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甲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26.25千克,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2.6%。2001-2002年山东省小麦高肥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4.16千克,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5.3%。(3)品质性状。粗蛋白含量15.42%,湿面筋32.0%,干面筋10.9%,沉降值19.3毫升,吸水率55.94%,形成时间1.2分钟,稳定时间1.4分钟 ,面粉白度74.5(4)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及磷钾肥,适宜播期10月上旬,亩基本苗12万15万;追肥宜在起身后至拔节期间,N、P、K配合施肥,足墒条件下,一般不浇冬水,应浇起身拔节水及扬花灌浆水,注意防治白粉病。(5)适宜地区。在全省中高肥水条件下推广利用。2.临麦2号临沂市农科所选育而成,2004年审定通过,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4021号。(1)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41天,比对照晚熟1天,熟相中等;株高78.6厘米,亩最大分蘖97.1万个,亩有效穗35.5万穗,分蘖成穗率中等,穗粒数43.8粒,千粒重44.2克,容重769.3克/升;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叶色中绿,穗棍棒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度较好,半硬质,有黑胚现象。2003-2004 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感条锈病,中感至高感叶锈病,感白粉病和纹枯病。(2)产量表现。该品种2002-2004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甲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49.93千克,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2.38%;2003-2004年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0.11千克,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9.24%。(3)品质特性。2003-2004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粗蛋白含量(干基)14.14%、湿面筋32.0%、出粉率70%、沉降值20.3毫升、面粉白度94.7(aacc测试法)、吸水率57.1%、形成时间2.0分钟、稳定时间0.8分钟、软化度248FU。(4)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日至10日,每亩基本苗14万16万,施足基肥,足墒播种,浇好浇足越冬水。春季及时划锄,起身至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520千克,及时防治病虫害。蜡熟至完熟期及时收获。 (5)适宜地区。在全省高肥水地块推广种植。3.潍麦8号原代号(名称):潍62036。潍坊市农科院选育而成,2003年审定通过,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28号。(1)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低,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最大分蘖107.5万个,亩有效穗27.0万穗,成穗率25.1%;生育期238天,比对照晚熟2天,熟相较好;株高84.5厘米,穗粒数43粒,千粒重48.7克,容重780.2克/升。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度较好,半硬质。茎杆粗壮,抗倒伏。2002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结果:中抗条锈病、叶锈病,高抗白粉病。(2)产量表现。该品种2000-2002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甲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35.46千克,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6.57%,2002-2003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1.28千克,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2.48%。(3)品质特性。2002-2003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粗蛋白含量15.34%,湿面筋33.0%,沉降值34.1毫升,面粉白度(L)94.9,吸水率58.3%,形成时间3.7分钟,稳定时间3.5分钟,软化度109FU。(4)栽培技术要点。选择土壤肥沃,高肥水地块种植。施足基肥,适宜播期9月25日至10月10日,亩基本苗15万18万。春季肥水管理宜早,促多穗,防贪青晚熟。及时防治病虫害。(5)适宜地区。在全省高肥水条件下推广种植。4. 淄麦12号淄博市农科所选育而成,2001年审定通过,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1030号。(1)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43天,幼苗半匍匐,株高82.4厘米;有效穗数32.3万/亩,分蘖成穗率28.7%,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千粒重42.9克,穗粒数41.0粒,熟相中等,籽粒较饱满;抗倒伏性好,经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条锈病,中感叶锈病,高感白粉病,有黑胚现象。(2)产量表现。1998-2000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甲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33.45千克,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2.43%;2000-200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1.18千克,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7.2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废旧船舶拆解作业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方案
- 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方案
- 城市道路照明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 牛群健康管理与监控方案
- 中药煎服中药煎服煎药工作制度及操作常规52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广告创意策划与执行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自动化项目承建劳务承包合同
- 2025版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与协同发展框架协议
- 二零二五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合同承包标准
- 二零二五年度代购服务安全协议
- 安全顾问聘请协议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课件
- 设备材料进场报验单
- 班组长计划管理能力考试题库-上(选择题)
-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口算题(每页60道直接打印).文档
- 诱思探究理论
- 铣床日常点检保养记录表
-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教案
- 04某污水处理厂630kW柔性支架光伏发电项目建议书
- 202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限公司招聘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