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理论知识.doc_第1页
水产理论知识.doc_第2页
水产理论知识.doc_第3页
水产理论知识.doc_第4页
水产理论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淡水生物概括淡水生物种类繁多,由于大小、形态各异,且由于它们生长在共同的环境中,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浮游生物是一群靠浮游生活的动植物。它们大多体型微小,缺乏游动能力或游动能力很微弱,常常随波逐流。浮游生物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是鱼类以及其他动物的主要饵料。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可将浮游生物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淡水中的浮游植物共分为蓝藻门、隐藻门、甲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裸藻门、绿藻门。适合鱼类消化吸收在水体常见的有:硅藻门,绿藻门。隐藻门,其次为裸藻门,金藻门,甲藻门,黄藻门。淡水中的浮游动物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在鱼类的天然饵料中占很大的比例,是花鲢的主要饵料,它们主要摄食细菌、有机碎屑、浮游藻类和其他种类的浮游动物。淡水生物与水环境:各种生物的适宜温度范围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类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有差异。四大家鱼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繁殖最适宜温度为22-28。又如硅藻,在早春开始大量繁殖,至春末逐渐减少,而蓝藻、绿藻的种类和数量在夏季较为丰富。 淡水生物在水中讲生活究四个平衡,藻类平衡,菌类平衡,营养平衡,密度平衡。1.藻类的品种要平衡不能过于单一2.菌类的品种要平衡定时补充有益菌类3.营养保持平衡,定期测试水体肥度,也就是测水施肥4.密度平衡,轮捕轮放始终保持池塘中合理的密度一般正常对水质的要求:PH值69氨氮值0.40.6磷酸盐0.15左右总硬度达到180亚硝酸盐0.2以下硫化氢0.2以下 溶解氧4.0以上二.鱼类的饲料和肥料饲料和肥料是鱼类养殖主要的物质基础,也是鱼类生长的能量来源。合理地使用饲料和肥料,提高饵肥效率,不仅会直接决定养殖鱼类的产量,而且还会影响经济效益的高低。一、饲料的营养成分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组成包括水分和干物质两大类,其中干物质又包含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而有机物则指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而碳水化合物又包含无氮浸出物和纤维素。1、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基本特性是蛋白质的自我更新。所谓增长,就是指蛋白质在鱼体中的积累,由于鱼是变温动物,在支持身体和维持体温等基础代谢方面所需的能量要低于牛、羊等恒温动物,对糖利用的能力较低,故而鱼类对蛋白质的要求比禽类高。蛋白质不仅是供体组织蛋白质的更新、修复和维持蛋白质现状的主要原料,而且是构成体内各种激素、酶类的主要成分以及作为鱼体的重要能量来源。鱼类对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因其种类、食性、年龄、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肉食性鱼类的需要量较高(40%-55%),草食性较低(20%-30%),杂食性居中(35%-45%)。幼鱼阶段、生长旺季需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由20种左右的氨基酸构成,其中有些氨基酸是鱼体生长所需,但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这类被称为必需氨基酸,他们包括精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组氨酸、缬氨酸等十种。而在鱼体内能利用其它氨基酸和无氮营养物质自行合成的氨基酸被称为非必须氨基酸。只有含全部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才能满足鱼体营养上的需求,这类蛋白质称为完全蛋白质。饲料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与鱼类营养上的需求相适应,并符合这一要求的蛋白质称为平衡蛋白质。投喂这种蛋白质,因所含各种氨基酸能得到充分利用,鱼类生长较快。在必需氨基酸中,某些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的含量不足会妨碍其他必需氨基酸的利用,这类氨基酸被称为限制氨基酸。评定一种饲料的营养价值,不能单看其蛋白质的含量,更要看重这些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是否完全以及比值是否平衡。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鱼类饵料主要的能量来源,它包括无氮浸出物(糖类、淀粉)和粗纤维两部分,鱼类对它们的利用能力虽不及蛋白质和脂肪,但因其来源广、价格低,合理利用碳水化合物将大大降低饲料成本。碳水化合物被鱼体吸收后,除了一部分作为能源消耗外,剩余的会在鱼体内转化成肝糖或脂肪贮存下来,作为食物不足时补充之用。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程度因鱼的种类、食性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通常鱼饵料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以20%(冷水性鱼类)和30%(温水性鱼类)左右为宜,总的含量范围在10%-45%之间。鱼类对不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也是有区别的,单糖最高,其次是双糖、多糖、糊精和淀粉;利用率最低的是半纤维素和纤维素。 鱼类肠道中没有纤维素酶,大分子的纤维素很难被大多数鱼类所消化吸收,但纤维素在营养上还是有一定的作用,它能刺激消化道的蠕动与消化酶的分泌,帮助消化和吸收。值得注意的是,饵料中如果粗纤维的含量过高将会导致鱼类生长减慢,所以,对草食性的草鱼和罗非鱼,粗纤维的含量不宜超过17%,杂食性的鲫鱼不宜超过12%,肉食性鱼类不宜超过8%。3、脂肪脂肪是一种高能物质,每氧化1克脂肪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2.25倍。脂肪不仅作为鱼类生命活动的能源,还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还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一般来讲,饲料中的脂肪不能被鱼体直接吸收利用,必须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被鱼体吸收,它们一部分变成热能供给鱼体消耗,另一部分变成储备脂肪(即体脂贮存)。然而,必需脂肪酸鱼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饲料供给,它是由亚麻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等构成,缺乏则会引起鱼类代谢紊乱。 鱼类对脂肪的利用能力很强,脂肪消化率一般在90%以上。饲料中脂肪的需要量随养殖种类和环境而不同,通常饲料中应含有4%-18%。我国养殖的淡水鱼多为温水鱼,饲料的含脂量达到4%-8%即可取得较好效果。脂肪易氧化变质产生醛、酮等对鱼体有毒的物质,并会破坏饲料中的某些维生素,防止脂肪氧化,可在饲料中添加胆碱、维生素E、蛋氨酸等抗氧化类物质。天然饵料鱼类的天然饵料包括浮游生物、漂浮生物、底栖动物、水生大型植物、有机碎屑等。浮游生物 是悬浮生活于水层中,肉眼难以看到的小型生物,它又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个类群。浮游植物主要包括绿藻、金藻、黄藻、甲藻、硅藻、隐藻、裸藻和蓝藻等几个门的种类以及各种浮游细菌。浮游植物细胞内含有色素体或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并释放氧气改善水中氧况,它们繁殖能力很强,是滤食性鱼类(白鲢)的主要饵料。浮游动物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不仅是滤食性鱼类(花鲢)的主要饵料,还是很多鱼类幼鱼阶段的食物。配合饲料 所谓配合饲料,就是按照鱼类营养需要,将各种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按一定比例配置加工而成的产品。它与传统的单一饲料相比,具有很多的优越性:首先,可以保证鱼类在最佳营养条件下生长,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从而获得良好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可以预防鱼病,而且贮存、运输、投喂方便;再次,扩大了饲料的来源,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发各种饲料资源。二肥料施肥是提高池塘鱼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了解各种肥料理化性状和施肥的作用机制,才能正确掌握施肥技术,继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施肥的意义 池塘中的自养生物(主要是浮游植物)必须不断地从水中吸取所需的无机营养盐和二氧化碳,利用太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若水体肥料充足,浮游植物则会大量繁殖,也为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提供充足的饵料,这些动植物饵料生物最终被鱼类利用转化成为鱼产品。池塘施肥可以提高水中营养物质水准,促进饵料生物的繁殖,带来渔业的增产。二、肥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一)无机肥料 俗称化肥,按其所含成分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钙肥等。 1、氮肥 鱼塘中施用氮肥后,浮游植物便会迅速繁殖,池水也会很快变绿。生产中常用的氮肥有氯化铵,含氮24-25%;硫酸铵,含氮20-21%;硝酸铵,含氮34-35%;碳酸氢铵,含氮17.1%;氨水,含氮15-17%;尿素,含氮42-46%。氮肥的用量以所含的氮计,基肥大致为每亩1.5-2kg(计算浓度为1.5-2ppm),氨肥从低,硝酸肥从高,以后每次追肥的用量大致为基肥的1/41/3,全年总用量为每亩6-12kg。 2、磷肥 磷是细胞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浮游生物繁殖的必需营养元素,由于天然水体中磷的含量很低,故而施用磷肥能够促进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常用的磷肥有过磷酸钙,主要成分为可溶性磷酸一钙,一般含磷酸16-20%。使用时不可与石灰、草木灰等混用,以免使可溶性磷变成不溶性磷。 重过磷酸钙是一种性质和过磷酸钙相似的磷肥,含磷量高达30-40%。 3、钾肥 池塘一般不缺钾,但对于沼泽区泥炭土的池塘施用钾肥可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常用的钾肥有硫酸钾和氯化钾,以氧化钾计有效成分,前者含量为48-52%,后者含量为50%左右,都属于速效肥,可与各种肥料混合。 草木灰含钾量也很多,可浸洗成灰水泼洒入池,但由于其成分变化大,呈碱性,与其他肥料配合时应多加注意。 钾肥的用量按氧化钾计,基肥为每亩0.5kg,追肥为基肥的1/41/3,全年用量为1.5-2kg。 4、钙肥 鱼池施用钙肥不仅可满足各种动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还能中和酸性环境,调节池水PH值,改良水质。钙肥的种类有生石灰、消石灰和石灰石等。 (二)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包括绿肥、粪肥、堆肥、生活污水等。 1、绿肥 各种野生的旱草、水草、树叶以及人工培育的植物,经过简单加工或不经加工作为肥料,均可称为绿肥。 施绿肥时,将肥料堆放在养鱼水体的一角,经常翻动,让其腐烂分解,最后把不易腐烂的部分捞起。做基肥时,每亩投500kg左右,作追肥时亩投200kg左右。由于绿肥在分解时要大量消耗水中氧气,故而每次堆放不能过多。 2、粪肥 池塘养鱼使用的粪肥包括人粪尿和畜禽粪,用作基肥时,要根据池塘肥度和肥料的质量灵活掌握,通常每亩为300-400kg,追肥的用量应视水温、池塘条件、养鱼方式等而定。 3、生活污水 利用生活污水养鱼,要注意了解污水的来源和性质,避免含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的污染。污水入池前要经过初步净化处理,使其充分曝气和沉淀。 三、施肥应注意的问题 1、无机肥与有机肥配合使用无机肥养分高,肥效快,但成分单一,肥效不持久,水质较难掌握。有机肥各种营养成分较全面,肥效较缓和而持久,但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大量耗氧,易造成较严重地污染。将它们搭配使用,可以充分发挥两种肥料的优点,又相互弥补了缺点,施肥效果更好。 2、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施肥量施肥时,应充分、全面了解水中的溶氧量、天气、温度及鱼的生长与活动情况等细节,通常是水肥少施,水瘦多施;阴天少施,晴天多施;增氧条件差少施,水源条件好多施;吃食性鱼少施,滤食性鱼多施;鱼摄食不旺盛或暴发鱼病时,少施肥或不施肥。三.鱼病的防治鱼病的检查方法有两种,也就是目检和镜检。1、目检:就是用肉眼检查,这是检查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去3-5尾鱼,对其体表、鳃和内脏三部分进行检查。体表 将从鱼池中捞出的鱼盆中,可发现大型寄生虫,如锚头蚤,鲺等虫体。有些病原体肉眼看得比较模糊的,可以用放大镜来识别。鳃观察鳃盖是否张开,鳃片的颜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较多,鳃丝末端是否肿大、腐烂并有污泥,据此可诊断鱼是否患细菌性鳃病;鳃上粘液较多,颜色较白时,可能是寄生虫感染。中华蚤、指环虫、双身虫等寄生虫肉眼可以看到。内脏 以检查肠道为主。剖开腹部观察有无腹水或肉眼能见的寄生虫,如线虫、绦虫等,然后观察内脏各部有无病变。肠道内有无寄生虫,如吸虫、线虫、棘头虫等,以及有无充血、发炎、脓血等现象。 2、镜检:就是用显微镜、解剖镜进行检查,是目检更深化一步的工作,它是针对肉眼无法看到的病体更进一步的确诊,以免出现误诊。其步骤是先体表,后体内,方法是从病变部位取少量组织或粘液置于载玻璃片上,加上少许生理盐水,然后盖上玻璃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一般至少取三个进行镜检。若发现一种病原大量寄生,即可诊断为某种疾病,但又是也会出现并发症,需找出最大量的病原体,进行综合分析,以资最后确诊。常见鱼病及防治方法一、指环虫病原体一种指环虫 症状与病变 指环虫用体后大钩和小钩钩住鱼的鳃组织,并不断运动,破坏鳃丝的表皮细胞,刺激鳃丝分泌过多的粘液,妨碍鱼的呼吸。病鱼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鳃丝呈暗灰色,体色发黑,离群独游,不摄食,逐渐消瘦而亡。流行情况指环虫分布很广,此病各地普遍流行,各种淡水鱼均可感染,对鱼苗和鱼种危害较大,指环虫大量寄生时可引起鱼苗和鱼种死亡。主要流行于夏秋两季。防治方法: 甲苯咪唑或阿维和菊酯类药品根据不同的生产厂家用量不同二、中华蚤病病原体寄生于草鱼鳃上的大中华蚤和寄生于鲢鳃上的鲢中华蚤。症状与病变 检查病鱼鳃部,肉眼可看见鳃丝边缘有许多像小蛆虫的白色虫体。病鱼鳃丝末端肿胀发白或弯曲变形,影响鱼的呼吸。病鱼整天在水面不安地游动,鲢鱼在游动时,尾部的上叶往往露出水面,俗称“翘尾巴病”。虫体用大钩钩住鳃组织,造成伤口,致使微生物的入侵,引起鳃丝腐烂,使鱼死亡。流行情况中华蚤为一类广泛分布的寄生虫,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在长江流域每年从4-11月为繁殖流行期。防治方法:阿维和菊酯类药品根据不同的生产厂家用量不同。三、锚头蚤病病原体 锚头蚤,虫体细长如针,头部生有背腹角两队,呈铁锚状,能钻进鱼体组织内。生殖季节虫体后常挂一对细长的卵囊。症状与病变 由于虫体寄生,寄主组织红肿发炎,病鱼体表有许多红色斑点,红点上寄生有“针状”虫体,同时虫体本身有附着许多藻类、类枝虫等生物,使虫体呈绿色或黄绿色棉絮状。病情严重时,虫体不满病鱼全身像披上蓑衣,病鱼急躁不安,食欲减退,鱼体消瘦,许多迟缓。虫体对幼鱼危害最大,一尾6-10厘米的幼鱼,有3-5个寄生虫就会死亡。流行情况此病流行极广,为最常见的多发病种之一。长江流域每年4-10月为其繁殖和流行期,但以秋季最严重。从鱼种到成鱼都可寄生。防治方法:阿维和菊酯类药品根据不同的生产厂家用量不同。四、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 病原体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水霉、绵霉、细囊霉、丝囊霉等霉菌。症状与病变 主要因鱼体受伤招致水霉菌孢子从伤口侵入感染而发生。发病初期肉眼看不出症状,当能够看到时,见鱼体表附着有灰白色“毛状”物,像沾着一小块棉絮。鱼体受刺激后焦躁不安,行动失常。病鱼患处皮肤腐烂,鱼体负担过重,失去平衡,身体极度消瘦而亡。流行情况此病为鱼卵和苗、鱼种阶段重要的疾病之一。终年可见,但以晚冬、早春最为流行。通常因操作不慎而密养的越冬池最易发病,4月份以后搬运鱼后也易患此病。防治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勿使鱼体受伤。2、用3%食盐水浸洗病鱼10-15分钟。3、用硫醚沙星或高锰酸钾10g/m3水浸洗病鱼20-30分钟。七、爆发性出血病病原体一种呼肠孤病毒。症状及病变病鱼体色暗黑而带微红色。小的鱼种在阳光下或灯光透视下,可见皮下充血发红。口腔、眼眶、头顶、下颚、鳃盖、鳍条基部充血,甚至眼球突出。剥除病鱼皮肤,可发现肌肉显示点状或块状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严重出血的病鱼出现“白腮”或呈斑点状充血,也有的病鱼无明显症状,还有的病鱼因出血使全肠或局部肠道呈红色。出血病症状类型可分为“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肠炎”型,有时三种类型同时出现,有时只出现一种类型。流行情况此主要危害草鱼夏花和当年鱼种。6-9月是此病流行季节,7月份在高密度单养草鱼池常见,8月份以后为稀养的大规格鱼种池常见。防治方法:硫酸铜加辛硫磷溶液,或是戊二醛加苯扎溴铵溶液根据不同的生产厂家用量不同四.成鱼养殖池塘成鱼养殖是指在池塘中将鱼种养至成鱼的生长过程。它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生产较稳定的特点,在淡水养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广大养殖户以及科技工作者将池塘养殖技术总结、提炼成“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个字,称为“八字精养法”。其中,“水、种、饵”是养鱼生产的最重要三个基本条件,“密、混、轮、防、管”则是增产增收的综合技术措施。放养一龄大规格鱼种放养种类根据天然饵料基础和鱼种条件而定。初次放养的湖泊以草鱼、青鱼、鲤鱼为主,搭配部分鲢、鳙、团头鲂,异育银鲫等。放养年数久的湖泊,水草和湖底生物减少,则应转为放养鲢、鳙为主,搭配部分草鱼、青鱼、鲤鱼、团头鲂等。放养规格以4吋以上为好,放养数量为每亩100-200尾。(2)放养二龄鱼种 以放养二龄鲢、鳙鱼种为主,搭配放养部分二龄草鱼、青鱼、鲤鱼和部分4寸以上的一龄大规格鲢鱼种以及团头鲂、异育银鲫等。放养前不经暂养,直接投放,每亩放养50-80尾。2、谷歌鱼种的培养 湖泊养鱼要达到增产的目的,需要培养出足够数量的大规格放养鱼种,培养场所通常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