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 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 (包括心电图诊断)和治疗(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及人工起搏器的应用原则)。一、分类(一) 冲动形成异常I. 窦房结心律失常:1窦性心动过速2窦性心动过缓3窦性心率不齐4窦性停博II. 异位心律i. 被动性异位心律:1逸博(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2逸博心律(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ii. 主动性异位心率:1期前收缩(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2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3心房扑动,心房颤动4心室扑动,心室颤动(二) 冲动传导异常I. 生理性 干扰及房室分离II. 病理性 1窦房传导阻滞2房内传导阻滞3房室传导阻滞4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III. 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征二、发病机制(一) 冲动形成异常 窦房结、结间束、冠状窦口附近、房室结的远端和希氏束-蒲肯野纤维系统等处的心肌细胞均有正常自律性。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或其内在病变,均可导致不适 当的冲动发放。此外,来自无自律性的心肌细胞,如心房、心室肌细胞,亦可在病理情况下出现异常自律性。 触发活动是指局部出现儿茶酚胺浓度增高,低血钾,高血钙及洋地黄中毒时,心房,心室与希氏束-蒲肯野纤维组织在动作电位后产生除极活动,称为后除极。若后 除极的振幅增高并抵达阈值,便可以引起反复激动。触发活动与自律性不同,但亦可导致持续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二) 冲动传导异常 折返是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发生机制。产生折返的基本条件是:1心脏两个或多个部分的传导性与不应期各不相同,相互连接成一个闭合环2其中一条通 道发生单向传导阻滞3另一条通道传导缓慢,使原先发生阻滞的通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兴奋性4原先阻滞的通道再次激动,从而完成一次折返激动。冲动在环内反复 循环,产生持续而快速的心律失常。触发活动引起的心律失常对超速起博的反应是令心率加速。Normal Cardiac Arrhythmia Chart-1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治疗房性期前收缩(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各异。很早发生的P波可重叠与前面的T波上,且不能下传心室,故无QRS波发生,易误认为窦性停博。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有时亦可出现宽阔畸形的QRS波群,称室内差异性传导通常无须治疗。当有明显症状或触)心房扑动(阵发性房扑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持续性房扑通常伴随已有心脏病者。)房 扑往往有不稳定的倾向,可恢复窦性心律或进展为房颤,亦可持续数月/年。按摩颈A能突然减慢房扑的心室率,停止后可恢复原水平。令患者运动,施行增加交感 神经张力或降低迷走神经张力的方法可改善房室传导,使房扑的心室率明显加速。 房扑伴有极快的心室率,可诱发心绞痛与充血性心衰。体格检查可见快速的颈A扑动。当房室传导比率发生变动时,S1强度亦随之变化,有时能听到心房音。特 征1.心房活动呈现汇率的锯齿状扑动波,扑动波之间等电线消失,在II,III,aVF或V1最明显,常倒置。典型心房率为250-300次/分2,心室 率规则与否,取决于房室传导比率是否恒定。3.QRS波群形态正常,当出现室内差异传导或原先有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增宽,形态异常针对原 发病治疗。最有效终止房扑的方法是直流电复律。CCB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能有效减慢房扑之心室率。若无效可用洋地黄制剂减慢心室率,但需大剂量始能达到目 的,用药后房扑先转变为房颤,停药后恢复窦性心率。若单独使用洋地黄无效,应联合应用普奈洛尔或CCB. IA(如奎尼丁)或IC(如普罗帕酮)类抗心律失常药能有效复转房扑并预防复发,但事前以洋地黄,CCB或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若患者合并有冠心病,心 衰等严重心脏疾病时,选用碘胺酮为宜。如房扑继续发作,I,III类药物均不应继续使用,治疗部标只在减慢心室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射频消融适用于药 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房扑患者。Normal Cardiac Arrhythmia Chart-2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治疗心房颤动心室率超过150次/分。患者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衰。房颤有较高的发生体循环栓塞的危险。S1强度变化不定,心律极不规则。心室率快时可发生脉搏短绌。颈静脉搏动a波消失。特征:1P波消失,心房除极混乱,呈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变化不定,称f波;频率350-600次/分。2心室率极不规则,常在100-160次/分之间3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当心室率过快,则其增宽变形急 性:症状显著者迅速给予治疗,静注洋地黄, 受体阻滞剂或CCB,使安静时心率保持60-80次/分。必要时可联合应用,未能恢复者,可用药物或电击复律。 慢性: 分阵发,持续,永久性三类。阵发性房颤通常可自行终止;急性发作的处理同上。发作频繁或伴明显症状,可口服普罗帕酮,碘胺酮或氟卡尼。持续性房颤应给予至 少一次复律治疗机会,上述药物均可使用。如选用电复律治疗,应在复律前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永久性房颤的治疗目的应为控制过快的心率,首选药物为地高辛, 可单独或与受体阻滞剂或CCB联合使用。预防栓塞并发症:有栓塞病史, 严重瓣膜病,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左房扩大,冠心病均有发生栓塞的危险,应接受长期抗凝治疗。不宜使用华法林的患者可使用阿司匹林。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呈预激表现,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解剖学的基础是,在房室特殊传导组织外,还存在一些由普通工作心肌组成的肌束)预激本身不引起症状。具有预激心电图表现者,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1.8%,并随年龄而增长。大约80%心动过速发作为折返心动过速,15-30%为房颤,5%为房扑。频率过快的心动过速(特别是持续发作的房颤),可导致充血性心衰,低血压甚至死亡房室旁路典型预激表现为:1窦性心搏的PR间期小于0.12s2某些导联之QRS波群超过0.12s,QRS波群起始部分切迹(Delta波),终末部分正常;3 ST-T波呈继发性改变,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药物,导管消融术,外科手术。患 者发作正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参照房室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处理 发作房扑或房颤时伴有晕厥或低血压,应立即电复律。 外科手术或导管消融治疗的适应症是:1心动过速发作频繁,药物未能充分控制2房颤或房扑经旁路快速向前传导,心室率极快3药物治疗未能显著减慢心动过速时 的心室率4心电生理检查显示房颤发作时旁路的向前传导不应期短于250ms.因药物通常无效,考虑手术或消融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发生本病的机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手术和左室假毽索等均可使心肌受到刺激而发生本病。患者可感到心悸不适。若患者已有左室功能减退,频繁发作可引起晕厥,室性期前收缩发作时间过长,可引起心绞痛与低血压。听诊时,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停歇,导致S2 强度减弱,仅能听到S1 .桡动脉波动减弱或消失,颈静脉可见正常或巨大a波。1 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12s.宽大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2与其前面的窦性搏动之间恒定。3窦房结冲动发 放未受干扰,后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4.的类型,可孤立或规律出现,连续三个或以上出现称室性心动过速。5室性并行心律 心室的异位起博点规律地自行发放冲动,并能防止窦房结冲动入侵。无器质性心脏病 如无明显症状,不必治疗。如症状明显,治疗以消除症状为目的。减轻患者焦虑不安,避免诱发因素急性心肌缺血。 急性心肌梗死头24小时内,患者有很高的原发性心室颤动的发生率。若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窦性心动过速与室性期前收缩,早期注射受体阻滞剂能有效减少心室颤 动的发生。若发生在其他暂时性心肌缺血,可静注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胺。急性肺水肿或严重心衰合并,治疗应针对改善血流动力学障碍慢性心脏病变 心肌梗死后或心肌病患者并发,有很高的心脏猝死危险,特别是伴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减少时。 受体阻滞剂的疗效不显著,但能降低其猝死发生率。低剂量碘胺酮可应用于心梗后合并心衰伴的患者。避免使用I类,特别是Ic类药物治疗室性心动过速非 持续性室速(时间30s,需药物或电复律始能终止)常伴随明显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与 心肌缺血。临床症状包括低血压,少尿,晕厥,气促,心绞痛等。心律轻度不规则,S1,S2分裂,收缩期血压可随心搏变化。如发生完全性房室分离, S1强度经常变化,颈静脉间歇出现巨大a波,心室搏动逆转并持续获得心房,心房与心室几乎同时发生收缩,颈静脉呈现规律而巨大的a波。1.3个或 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2QRS波形态畸形,时限超过。12s; ST-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3 心室率通常为100-250/分;心律规则,亦可略不规则;4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偶个别或所有心室激动逆传获得心房;5通 常发作突然开始6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可下传心室,产生心室夺获,表现为在P波后,提前发生一次QRS波群。心室夺获与室性融 合波的存在是确立室速诊断的最重要依据。诊断:1室性融合波2心室夺获3房室分离4 QRS波群电轴左偏,时限超过0.14s;5 QRS波群形态:当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时表现为:V1导联呈单相或双相波;V6导呈rS或QS;当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时表现为:电轴右偏,V1导负向 波较V6深;Rv1.04s;V6导呈qR或QS; 6 全部心前区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呈同向性:全部向上或全部象下。治疗:终止室速发作 若无显著血液动力学障碍,首先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胺,同时静脉滴注。药物无效时,迅速施行直流电复律。洋地黄引起的室速,不宜用电复律,应予药物治疗;预防复发:努力寻找治疗诱发与室速持续的可逆性病变Normal Cardiac Arrhythmia Chart-3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治疗心室扑动颤动常见于缺血性心脏病。此外,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是引起QT间期延长与尖端扭转的药物,严重缺氧,缺血,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与极快的心室率,电击伤均可引起。心室扑动与颤动均为致命性的心律失常。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听诊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亦无法测到。心室扑动呈正弦波图形,波幅大而规则,频率150-300次。/分。心室颤动的波形,振幅与频率极为规则,无法判别QRS波群,ST-T段与T波。房室传导阻滞第一度房室阻滞患者通常无症状。第二度房室阻滞可引起心悸与心搏脱漏。第三度的症状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与伴随病变。症状包括疲 倦,乏力,眩晕,晕厥,心绞痛,心衰等。如合并室性心率失常,患者可感心悸不适。当第一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突然进展为完全传导阻滞,因心室率过慢导致脑缺 血,患者可出现暂时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称为Adams-Stokes综合征,严重者可猝死。第一度房室阻滞听诊时,因PR间期延长S1减弱,第二度的 S1逐渐减弱并有心搏脱漏。第二度II型亦有间歇性心搏脱漏,但S1强度恒定;第三度的S1强度经常变化。 S2可呈正常或反常分裂。间或听到心房音及响亮的S1 (大炮音)。如心房心室同时收缩,颈静脉出现巨大a波。第一度:每个心房冲动都能传导至心室,但PR间期超过。20s第二度I型 表现为:1 PR间期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2相邻RR间期进行缩短, 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3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2倍。第二度II型 心房冲动传导突然阻滞,但PR间期恒定不变。下传波搏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修公司物业费营销方案
-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实施方案及措施
- 2025年康复工程学院康复辅助器具的选用与配置及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邮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
- 2025隧道专项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度计算机二级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公务员(省考)常考点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美容化妆人员考前冲刺测试卷(夺冠)附答案详解
- 2024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高分题库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药店相关技能鉴定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详解【B卷】
- 医院培训课件:《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方法》
- 中队辅导员培训材料
- (高清版)DB12∕T 934-2020 公路工程资料管理技术规程
- 深度解析Palantir介绍
- 木方回收合同6篇
- 《探寻抗日战争历史》课件
- 2025年第三届药膳大赛(选拔赛)理论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玻璃幕墙维修保养施工方案
- 亲子关系断绝协议书范文模板
- 包装行业安全防范总结
- 临床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业务学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