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05届高三年级二月调考理综试题.doc_第1页
武汉市2005届高三年级二月调考理综试题.doc_第2页
武汉市2005届高三年级二月调考理综试题.doc_第3页
武汉市2005届高三年级二月调考理综试题.doc_第4页
武汉市2005届高三年级二月调考理综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蓝天家教网 伴您快乐成长武汉市2008届高三年级二月调考理科综合试题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08225 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6分。1、 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1234A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T细胞抗体B染色体DNA基因外显子C无性生殖营养生殖嫁接组织培养D氮循环共生固氮菌生物固氮2、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的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细胞分化过程中有特异性蛋白质的合成C、一定条件下细胞分化是可逆的D、个体发育过程中在细胞分化的同时,不会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3、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由弱到强 B、有机物的种类由少到多C、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 D、细胞吸胀作用由弱到强4、研究发现,由于运动项目不同,运动员的快肌纤维与慢肌纤维的比例有所不同,如短跑运动员肌肉中慢肌纤维只占24.027.4%,长跑运动员的慢肌纤维可达69.479.4。比较慢肌纤维与快肌纤维,慢肌纤维的机能及代谢特征是( )选项线粒体数目ATP水解酶活性糖原含量抗疲劳能力A少高低弱B多低低强C多低高强D多高高强5、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B、桦尺嫂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D、克隆多莉羊6.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和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反应机理”(即蛋白质如何“死亡”的机理)。之所以授予他们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生物学奖或医学奖,其主要原因是 A.他们的研究对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B.他们的研究有助于探索一些包括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生机理 C.他们的研究深入到了细胞的层次 D.他们的研究深入到了分子、原子的层次7.2004年2月2日,俄国杜布纳实验室宣布用核反应得到两种新元素X和Y,其中X元素是用高能48 20Ca撞击243 95Am得到的。科学家发现每个48 20Ca原子撞击一个243 95Am原子除生成一个X原子外,同时生成3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43 95Am表明A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室为243 B. 243 95Am表明其相对应的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为95 C.X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应为176,核对电子数应为118 D.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应为288,核内质子数应为1158.下列所述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做完银镜反应后,试管上的附着物可用浓氨水洗涤为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性,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在容量瓶内将苛性钠溶解,以配制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检验集气瓶中氯气是否已充满,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置于瓶口为了加快过滤的速率,用玻璃搅拌过滤器中的溶液中和滴定前,将滴定管用将要装入的液体润洗,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 A. B. C. D.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铂作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H2+Cl2+2OH- B.硫氢化钠水解:HS-+H2OS2-+H3O+ C.硫酸氢钾溶液与过量Ba(OH)2溶液反应:H+SO42-+OH-+Ba2+=BaSO4+H2O D.向过量氨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铝溶液:Al3+4OH-=AlO2-+2H2O10.复印机工作时易产生臭氧,臭氧的浓度过高时对人体有害。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有关反应为:O3+2KI+H2O=2KOH+I2+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1molO3得到2mol电子 B.反应中O3是氧化剂,H2O与KI是还原剂 C.氧化产物I2与还原产物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由此反应可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O3I2O211.已知反应:3A(g)+B(g)2C(g)+2D(g);Hc(NH4+)c(H+)c(OH-) C.常温下,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H=7,则混合液溶中:c(Na+)=C(CH3COO) D.常温下,在pH=1的溶液中,Fe2+、NO3-、ClO-、Na+能大量共存13核糖和脱氧核糖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是:CH2OH(CHOH)3CHO和CH2OH(CHOH)2CH2CHO,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酯化;水解:加成;中和 A. B. C. D.14.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以下哪个实验提出来的( )A.光电效应实验 B.氢原子光谱实验C.粒子散射实验 D.天然放射实验15.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一定等于零B.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客观过程并不是都可以自发地进行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温度相同时,分子质量不同的两种气体,其分子平均动能不一定相同16.下图所示的4种明暗相间的条纹,分别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以及黄光、紫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灰黑色部分表示亮纹).则在下面的四个图中从左往右排列,亮条纹的颜色依次是( )A.红黄蓝紫 B.红紫蓝黄 C.蓝紫红黄 D.蓝黄红紫x/my/cm5O2314-55768P1Q17.如图为一列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4s时刻的波形图,若已知振源在坐标原点O处,波速为2m/s,则( )A.振源O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B.P点振幅比Q点振幅小C.再经过t=4s,质点P将向右移动8mD.再经过t=4s,质点Q通过的路程是0.4m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A.0AB300B.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方向垂直木板向下 D.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 19.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其中c为a、b的中点.若一个运动的正电荷先后经过a、b两点,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a=-3V、b=7V,则( )A.c点电势为2VabcB.a点的场强小于b点的场强C.正电荷在a点的动能小于在b点的动能D.正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20.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5N和10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m/s2 B.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5m/s2C.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0m/s2D.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O21.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方向的匀强磁场,一束质量和电荷量都相同的带电粒子,以不同的速率,沿着相同的方向,对准圆心O射入匀强磁场,又都从该磁场中射出,这些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有的较长,有的较短,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只受磁场力的作用,则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较长的带电粒子( )A.速率一定越小B.速率一定越大C.在磁场中通过的路程越长D.在磁场中的周期一定越大二、非选择题22.(本题18分).某同学准备测定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器材如下:1005000505010201KVA.待测电压表 (量程3V,内阻未知)AB.电流表 (量程3A,内阻约为0.01) C.定值电阻R0(阻值2K,额定电流50mA)D.多用电表E.直流电源E(电动势小于3V,内阻不计)F.单刀双掷开关SG.导线若干该同学利用上述所给的器材,进行如下操作:(1)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多用电表电阻档有三种倍率,分别是100、10和1.该同学选择100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测量,刻度盘上的指针如图所示,那么测量结果是 .(2)为了更准确地测量这只电压表的阻值,请你在方框中帮该同学设计一个实验电路.(3)假设你已经连接好实验电路,请你简要写出你的测量步骤: ; .(4)利用已知和所测的物理量表示电压表的内阻,其表达式为 .23.(16分)我国已于2004年启动“嫦娥绕月工程”,2007年之前将发射绕月飞行的飞船.已知月球半径R=1.74106m,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62m/s2.如果飞船关闭发动机后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距离月球表面的高度h=2.6105m,求飞船速度的大小.24.(18分)在图甲中,直角坐标系0xy的1、3象限内有匀强磁场,第1象限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第3象限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里.现将半径为l,圆心角为900的扇形导线框OPQ以角速度绕O点在纸面内沿逆时针匀速转动,导线框回路电阻为R.(1)求导线框中感应电流最大值.(2)在图乙中画出导线框匀速转动一周的时间内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规定与图甲中线框的位置相对应的时刻为t=0)O2BxBy图甲PlQ(3)求线框匀速转动一周产生的热量.IOt图乙25.(20分)一质量M=2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的右端与竖直挡板的距离为S=0.5m.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A以初速度v0=6m/s从B的左端水平滑上B,当B与竖直挡板每次碰撞时,A都没有到达B的右端.设定物体A可视为质点,A、B间的动摩擦因数=0.2,B与竖直挡板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g取10m/s2.求:v0ABS(1)B与竖直挡板第一次碰撞前的瞬间,A、B的速度值各是多少? (2)最后要使A不从B上滑下,木板B的长度至少是多少?(最后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6.(14分)绿矾(化学式为FeSO47H2O)是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主要副产物,每生产1t钛白粉,副产4.55.0t绿矾。目前全国每年约副产75万t绿矾,除极少数被用于制备新产品外,绝大部分作为废料弃去,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开发综合利用绿矾的工艺,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某研究者提出如下图所示的绿色工艺流程。 其中,A为碳酸的正盐,D为一种氮肥,F是一种红色颜料的主要成分,C物质为一种白色沉淀,它在隔绝空气时才易得到,接触空气易发生反应而改变颜色。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B的电子式: ; 写出D的化学式: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配制和保存FeSO4溶液时,通常加入: 。27(14分)2004年是俄国化学家马科尼可夫逝世100周年,马科尼可夫因提出碳碳双键加成规则而著称于世,该规则的应用之一即是确定卤化氢不对称烯烃(主要是指C=C的两个碳原子上连接不同数目氢原子的烯烃)反应时的主要产物。具体表述为:HX与烯烃加成所得主要产物应是卤原子加在含氢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的产物。如:现有如下反应过程:写出有机物A和C的结构简式:A: ;C: 。上述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E的多种同分异构体中,有一种同分异构体F具有环状结构,且无甲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写出F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20分)有甲、乙两位学生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使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1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的NaOH溶液中,如下图:写出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写出乙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负极: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 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 活动性更强(填元素符号)。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正确结论?(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顺序表已过时,已设有实用价值。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述实验也反过来证明了“直接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原电池中的正负极”这种做法 (可靠,或不可靠)。如不可靠,请你提出另一个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可行实验方案 (如可靠,此空可不填)。29(12分) 已知铁和硫反应能生成硫化亚铁,再加入盐酸中能得到硫化氢;室温条件下,硫化氢在稀酸中仍有一定的溶解度。现将一定量混合均匀的铁粉和硫粉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共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得固体A。将质量为m的固体A加入到300mL2molL1的盐酸中使之完全溶解。测得室温下加入固体的质量与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已转换成标准状况)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加入固体A的质量m1.88g时,收集到的气体为H2;当m1.88g时,收集到的气体为H2S和H2的混合物。根据上述信息,通过计算填写下列空白: 1.88g固体A含有 。(填化学式) 1.88g固体A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 ,在上述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中氢硫酸的物质的影浓度为 (设H2S在溶液中达到饱和前不逸出,且固体溶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当固体A全部溶于上述盐酸,且A的质量m1.88g时,收集到的气体体积V(标准状况)= mL。(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不考虑H2S溶解度的改变)30、(22分)下面介绍的是有关DNA研究的科学实验:(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过程: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第一步:;第二步:。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二)用紫外线处理大肠杆菌可诱导产生对T2噬菌体有抗性的大肠杆菌,这种抗性的产生与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变化有关。下图简要示意处理的方法:1、在紫外线作用下,细菌的膜蛋白质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2、如何将图中抗T2噬菌体菌株从混合菌株中筛选出来? (三)BrdU是一种嘧啶类似物,能替代胸腺嘧啶与腺嘌呤配对,掺入到新合成的DNA链中。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培养,待细胞培养两个分裂周期后,取出根尖组织,染色后观察一条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发现一个染色单体的两条脱氧核昔酸链中只有一条链含有BrdU。预测:另一个染色单体中有 条链含有BrdU,该实验能证明DNA分子 。31、(20分)阅读下列曲线、数据,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一)下列曲线表示在4种实验条件下测定的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010CO2,温度在300C010CO2,温度在200C003CO2,温度在300C003CO2,温度在200C由实验结果得出:在CO2、光强度一致时,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 ;由实验结果得出:当温度一定时,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 。P点的限制因子是。综上分析,影响作物光合速率的生态因素有等因素(二)(1)果园栽培樱桃时,常在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硼砂溶液和蔗糖溶液,硼能促进。(2)中国樱桃花粉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的萌发率()不同,实验小组记录的数据如下:实验小组由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蔗糖溶液与水相比较,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你还能从表中数据得出什么结论? 。武汉市2008届高三年级二月调考理科综合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2.25)1.B2.D3.D4.C5.A6.D 7.D 8.B 9.C 10.A 11.B 12.C 13.A14.C15. B16.B17.D18.C19.D20.C21.ASR0EV2122.(18分)(1)3000 (6分) (2)电路图如图所示 (4分)(3)将开关S置于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将开关S置于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4)说明:其它解法正确,可参照评分参考给分.23.(16分)解:在月球表面 (5分)飞船在轨道上运行时 (5分)由式解得: (3分)代入已知数据得:v=1.57103m/s (3分)24.(18分)解:(1)线框从图甲位置开始(t=0)转过900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4分)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回路电流为: (1分)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2分)同理可求得线框进出第3象限的过程中,回路电流为: (2分)故感应电流最大值为: (1分)(2)It图象为: (4分)IOtI1-I1I2-I2(3)线框转一周产生的热量: (2分)又 (1分)解得: (1分)25.(20分)解:(1)设A、B达到共同速度为v1时,B向右运动距离为S1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1分) 由动能定理有 (1分)联立解得 S1=2m (1分)由于S=0.5m2m,可知B与挡板碰撞时,A、B还未达到共同速度.设B与挡板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为vA,B的速度为vB,则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2分)由动能定理有 (2分)联立解得 vA=4m/s、 vB=1m/s (2分)(2)B与挡板第一次碰后向左减速运动,当B速度减为零时,B向左运动的距离设为SB,由动能定理有 (1分)由上式解得 SB=0.5m (1分)在A的作用下B再次反向向右运动,设当A、B向右运动达到共同速度v2时B向右运动距离为S2,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1分)由动能定理有 (1分)解得 、 (2分)故A、B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B第二次与挡板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向左运动.此后由于系统的总动量向左,故最后A、B将以共同速度v3向左匀速运动.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m)v2=(M+m)v3 (1分)解得 (1分)设A在B上运动的总量程为L(即木板B的最小长度),由系统功能关系得: (2分)代入数据解得 L=8.96m (1分)26. O C O (2分) (NH4)2SO4 (2分) Fe2+CO32-+H2O=Fe(OH)2+CO2 (3分) 4Fe(OH)2+O2+2H2O=4Fe(OH)3 (3分) Fe、H2SO4 (各2分) Br27.CH3CCH2CH3 CH3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