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力力惠2014年7月学习资料桃11、桃、蔷薇科、桃属植物,是一种果实作为水果的落叶小乔木,花可以观赏果实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2、桃、一般在亚洲最受欢迎的品种多为白色果肉,多汁而甜;原产中国,各省区广泛栽培。世界各地均有栽植。欧洲、澳大利亚和北美洲的人则在历史上喜欢黄色果肉较酸的品种。3、桃原产于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经济栽培地区在华北、华东各省。4、乔木,高3-8米;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圆锥形,顶端钝,外被短柔毛,常2-3个簇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叶片长圆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5、桃子花单生,先于叶开放,直径2.5-3.5厘米;花梗极短或几无梗;萼筒钟形,被短柔毛,稀几无毛,绿色而具红色斑点;萼片卵形至长圆形,顶端圆钝,外被短柔毛;花瓣长圆状椭圆形至宽倒卵形,粉红色,罕为白色;雄蕊约20-30,花药绯红色;花柱几与雄蕊等长或稍短;子房被短柔毛。6、桃果实形状和大小均有变异,有卵形、宽椭圆形或扁圆形。7、桃色泽变化为由淡绿白色至橙黄色,常在向阳面具红晕。8、桃果肉有白色、浅绿白色、黄色、橙黄色或红色等。9、桃花期3-4月,果实成熟期因品种而异,通常为8-9月。10、桃较重要的变种有:油桃 、蟠桃、寿星桃、碧桃。其中油桃和蟠桃都作果树栽培,寿星桃和碧桃主要供观赏,寿星桃还可作桃的矮化砧。树高45米。一年生枝条红褐色。11、桃的食用类群有离核(果肉与核分离)和粘核(果肉与核不分离)。果皮被短柔毛;。12、主要品种有: 1、碧桃 花重瓣,淡红色。 2. 绯桃 花重瓣,鲜红色。 3. 红花碧桃 花半重瓣,红色。 4. 绛桃 花半重瓣,深红色。 5千瓣红桃 花半重瓣,淡红色。 6. 单瓣白桃花单瓣,白色。 7. 千瓣白桃 花半重瓣,白色。 8. 撒金碧桃 花半重瓣,白色,有时一枝上之花兼有红色和白色,或白花而有红 色条纹。 9. 紫叶桃花 叶紫色。 10. 垂枝碧桃 枝下垂。 11. 塔型碧桃 树形窄塔形或窄圆锥形。 12. 寿星桃(树形矮,花重瓣。可供观赏及作矮化砧木。12、 桃多采用嫁接繁殖,毛桃砧,种子经层积处理,冬季撒播,6-8月芽接或翌年早春切接,次冬苗木即可出圃。栽植株行距为4m5m或3m4m,每公顷植500-840株(1公顷等于15亩、1亩等于666.7平方米,换算一下,大约一亩地33-56棵树,跟苹果差不多)。栽植时期从落叶后至萌芽前均可。13、 桃园不可连作,否则幼树长势明显衰弱、叶片失绿、新根变褐且多分叉、枝干流胶。这种忌连作现象在砂质土或肥力低的上壤表现严重。主要原因是前作残根在土中分解产生苯甲醛和氰酸等有毒物质,抑制、毒害根系,同时还与连作时土壤中的线虫增殖、积累有关。4 14、 桃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例约为2:1:2。15、 幼年树需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否则易引起徒长。盛果期后增施氮肥,以增强树势。桃果实中钾的含量为氮的3. 2倍,膨大期增施钾肥,果大产量高。16、 结果树年施肥3次:基肥在10-11月结合土壤深耕时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50%;壮果肥在4月下旬至5月果实硬核期施,早熟种以施钾肥为主,中晚熟种施氮量占全年的15%-20%、磷占20%-30%、钾占40%;采果肥在采果前后施用,施用量占全年的15%-20%。此外,桃园需经常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及时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17、 桃树多成自然开心形。定干高度约60cm,留3-4主枝、开张角度50-60,每主枝酌留1-2副主枝,在主枝和副主枝上尽量少留小枝。18、 修剪时期有冬季修剪与夏季修剪。初结果树(植后3-4年)虽已结果,但生长旺盛、徒长枝多,枝梢密生,需采用抹芽、摘心、扭梢等夏剪措施,以抑强扶弱,保持树体平衡;盛果期桃树,由于多年结果,树势已趋缓和,徒长枝和二次枝显著减少,中、短果枝比例增加,须以短截为主,并删除过密枝和先端强枝,改善梢间光照条件;要及时更新衰弱枝。19、 桃树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在年平均温度817之间均可栽培,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3,成熟期的适宜温度是25左右。温度过低易引起冻害和树体生长不良,过高则易导致枝干灼伤。20、 桃树在休眠期需要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使桃芽正常发育,否则易导致发芽不整齐和出现花蕾枯死现象。21、 桃树是喜光性很强的果树,在选园时注意选向阳地块。结果早、衰弱快、寿命短。一般23年结果,515年盛果期。22、 桃树喜欢干燥,耐涝能力较差,雨水过多或较长时间内、土壤含水量较高易引起枝稍徒长、花芽不易形成、果实产量降低、口味变差。23、 桃树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一般土壤都能栽种,以中性偏酸的土壤生长较好。土壤pH低于4或高于8时则严重影响生长。24、 对土壤质地的适应方面,以排水良好、通透性强、土壤较肥沃的砂壤土栽培较好,表现为结果早、品质好;如土壤过于肥沃、质地太黏重,则易生长过旺、结果较晚、早期产量低、品质较差,味淡、果小。25、 桃树的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是在两年内完成的。且桃树的树体具有储藏营养特点,前一年营养状况的高低不仅影响当年的果实产量,而且对来年的开花结果有直接的影响。26、 研究表明,桃树早春萌动的最初几周内,主要是利用树体内的储藏营养。因此,前一年的秋天桃树体内吸收积累的养分多少,对花芽的分化和第二年的开花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桃树的产量。在桃树的施肥调控方面,要有全局的观点,桃子收获之后仍要加强肥水管理。27、 桃树的根系较浅,吸收根主要分布在1030厘米;但根系较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多,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强。生产中为防止根系过于上浮,影响树的固地性和抗旱能力,在桃树施肥中应注意适当深施,或深施与浅施相结合。28、 桃树的根系要求较好的土壤通气条件,土壤的通气孔隙量在10%15%较好。为保证根系有较好的呼吸条件,在施肥中注意多施有机肥,并将有机肥与土壤适度混合,以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空气含量。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在桃树下种植绿肥后进行翻压,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以提高土壤自身调控水气的能力。29、 桃树的幼树生长较旺,吸收能力也较强,对氮素的需求不是太多,若施用氮肥较多,易引起营养生长过旺,花芽分化困难。进入结果期晚,容易引起生理落果。进入结果盛期后,根系的吸收能力有所降低,而树体对养分的需求量又较多,此时如供氮不足,易引起树势衰弱,抗性差、产量低,结果寿命缩短。30、 桃树在营养的需求上,幼树以磷肥为主,配合适量的氮肥和钾肥,以诱根长树为主。进入盛果期后,施肥的重点是使桃树的枝稍生长和开花结果相互协调,在施肥方面以氮肥和钾肥为主,配施一定数量的磷肥和微量元素。31、 桃树使用的砧木不同对桃树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也有明显的影响。如用毛桃类的砧木:嫁接的栽培表现为根系发达、对养分水分的吸收能力强,耐瘠薄和干旱,结果寿命较长;但土壤如很肥沃,容易生长过旺。如排水不良或地势低湿,易生长不良,最终都使桃树的结果较差。山毛桃作砧木:表现为主根大而深、细根少,吸收养分的能力略差,早果性好,耐寒、耐盐碱的能力较强,缺点是在温暖地区不善结果。32、 桃树每生产100千克的桃果需要吸收的氮量为0.30.6千克、吸收的磷量为0.10.2千克、吸收的钾量为0.30.7千克。33、 由于养分流失、土壤固定以及根系的吸收能力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肥料的施用量因土壤类型和桃树品种的差异、管理水平的高低等,有较大的差异,一般高产桃园每年的氮肥施用量以纯氮计为2045千克,磷肥的施用量以五氧化二磷计为4.522.5千克,钾肥的施用量以氧化钾计为1540千克。桃树也需要微量元素和钙镁硫等营养元素,它们主要靠土壤和有机肥提供。对于土壤较瘠薄、施用有机肥少的桃树可根据需要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等。34、 桃树的施肥时期有:基肥、促花肥、坐果肥、果实膨大肥。35、 桃树底肥施肥时间最好在果实采摘后尽快施入,如当时不能及时施肥,也可在桃树落叶前1个月左右施入。注意施肥时不要靠树体太近,施肥时要适当与土壤混合,以免造成烧根。36、 桃树促花肥多在早春后开花前施用,施用的肥料以氮肥为主,约占年施肥量的10%左右,多结合开春后的灌水同时进行,若基肥的施用量骄高或冬季施用的基肥,则促花肥可不施或少施。37、 桃树坐果肥的施用多在开花之后至果实核硬化前之间施用,主要是提高坐果率、改善树体营养、促进果实前期的快速生长。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少量的磷钾肥。38、 桃树果实膨大肥的施用在果实再次进入快速生长期之后施用,中晚熟品种的果实膨大期与花芽分化期基本吻合,此时追肥对促进果实的快速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为来年生产打好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果实膨大肥以氮钾肥为主,根据土壤的供磷情况可适当配施一定量的磷肥。39、 桃树对微量元素肥料的需要量较少,主要靠有机肥和土壤提供,如有机肥施用较多,可不施或少施;有机肥施用较少的可适当施用微量元素肥料。40、 微肥也可进行叶面喷施,喷施的浓度根据叶的老化程度控制在0.1%0.5%,叶嫩时宜稀,叶较老时可浓一些。41、 桃树木腐病桃树木腐病又称心腐病,发病症状:主要危害桃树的枝干和心材,引起心材腐朽。病原菌在受害枝干的病部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担孢子,借风雨传播飞散,经锯口、伤口侵入。发病树木质部变白疏松,质软且脆,腐朽易碎。常导致树势衰弱,叶色变黄或过早落叶,引起产量降低或不结果。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发现病死及衰弱的老树,应及早挖除烧毁。对树势较弱的桃树,应增施有机肥,以增强抗病力。发现病树长出子实体后,应立刻削掉,集中烧毁,并涂抹愈伤防腐膜保护伤口,防止病菌的侵染,也可防雨水、灰尘等对伤口造成的伤害,促进伤口愈合。2、药剂防治:桃红颈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所造成的伤口是病菌侵染的重要途径,因此减少其危害所造成的伤口,便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在桃树萌芽前全树均匀喷洒保护性药剂,铲除浅层病菌。对锯口涂抹愈伤防腐膜,可保护伤口不受病菌的侵染,有效预防木腐病的发生。20、 桃树干上分泌的胶质,俗称桃胶,可用作粘接剂等,为一种聚糖类物质,水解能生成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鼠李糖、葡糖醛酸等,可食用,也供药用,有破血、和血、益气之效。21、 桃流胶病 桃流胶病分两种:一、由真菌引起的,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和侧芽侵入,1年有2次发病高峰:5月下旬6月上旬和8月上旬9月上旬。二、由机械损伤或病虫为害造成伤口、而导致自发性流胶的非侵染性生理病害。 发病症状:主要发生于树干和主枝,枝条上也可发生。枝条发病时,初在病部肿起,随后溢出淡黄色半透明的柔软树脂。树脂硬化后,成红褐色晶莹、柔软的胶块,最后变成茶褐色硬质胶块。病部皮层褐腐朽,易为腐生菌侵害。随着流胶量的增加,树势日趋衰弱,叶片变黄,严重时甚至枯死。 发生规律:诱发此病的因素比较复杂,病虫侵害,霜、冰雹害,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度,栽植过深,土壤黏重板结,土壤酸性太重等,都能引起桃树流胶。流胶以春季发生最盛。长江流域以梅雨期发生最多。89月台风过境后,发病也较多。老树、弱树比幼树易于发生。(流胶的病理过程发生在幼嫩的木质部分,具体过程咱们可以大体了解、简单理解便可:病部形成层停止增生新的韧皮部和木质部,而向与枝干垂直的方向增生特大的厚壁细胞,其内含物系淀粉堆集而成。当此种细胞聚集到很大数量时,其胞间物质变得很厚,并流散开来。 随着厚壁细胞陆续增生,胞壁中出现裂缝,与细胞膜平行,裂缝逐渐增多,细胞壁逐渐脱落并液化,同时,细胞内淀粉也开始液化。以后由于厚壁细胞增生,胞壁液化和淀粉溶解3种作用同时进行,胶质亦继续产生和流出。)防治方法:大棚内芽膨大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及时防治枝干病虫害,如腐烂病、干腐病、穿孔病、吉丁虫等;枝干涂白,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合理负载,增加抵抗力。 22、桃落果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提高坐果率? (1) 桃落果时期及原因:桃落果一般有3个时期,第一期在花后12周内,主要由于缺乏授粉受精条件,花期或临开花前雌蕊受冻,10日后可造成落果。第二期落果在花后34周,子房膨大如银杏大小时,主要是由于受精不完全,胚的发育受阻,幼果缺乏胚供应是激素而引起。第三期落果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即核硬化的前后,果实接近核桃大小时发生,又称“六月落果”临界期,如果缺氮或因光照不足而引起同化养分缺乏,就会增加落果。另外,此时正值新梢迅速生长期,凡刺激新梢生长过旺的因素,如水分、氮素过多,新梢生长夺走了果实生长所需的营养,也能造成落果。临界期出现干旱,果梗导管细胞极度收缩,再遇大雨或大量灌水,突然流入多量水分,使细胞破裂,使果实产生离层以致脱落。 (2) 提高坐果率的措施: 由于雌蕊退化,花器官发育不全而引起的落果,应加强秋季采后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秋季落叶;实行生长季修剪,改善树冠通风透光状况,增加树体贮藏营养,使花器发育充实,增强抗寒力,减少雌蕊退化,提高花粉发芽力。 雄蕊败育的品种,在大面积经济栽培果园中,必须注意培植授粉品种或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防止“六月落果”,应着重在硬核前适量供应肥水,硬核开始后不宜浇大水,春季施基肥不宜过晚,避免单独大量施氮肥,应与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旺树不能修剪过重,及时夏剪控制徒长枝,适当早疏果,以调节营养分配。合理稀疏树23、大棚桃落花落果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授粉树配置不当:建园时不配置授粉树或授粉树配置不当。扣棚升温时间过早:有的果农为了让产品提早上市,在未满足桃树需冷量的情况下过早扣棚升温,导致桃树萌芽开花不整齐,坐果率低或花蕾枯死脱落。 温度调节不当:一是扣棚后升温速度过快,造成树体生长异常;二是气温过高,地温过低,引起树体地上、地下部生长失调;三是昼温过高,夜温过低,树体难以适应大幅度的温度变化,易造成花器受冻,引起坐果不良;四是棚内湿度过高,不利于花粉的传播,造成授粉受精不良,引起落花、落果。土壤不良:土壤湿度过大,通气性差,易引起根系缺氧,抑制养分、水分的吸收、供应,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农药喷施不当:如施用未腐熟的鸡粪或碳酸氢铵等化肥,释放出的大量氨气,使桃树受害,造成落花、落果,或者施用劣质化肥,引起根系受害。 桃核硬化的前后,果实接近核桃大小时,如果缺氮或因光照不足而引起同化养分缺乏,就会增加落果。解决办法 重视授粉:合理配置授粉树,花期进行人工授粉或放蜂,特别是对自花结实率低的品种,花期用鸡毛掸滚授23次或每个棚室放12箱蜜蜂或120150头壁蜂。准确把握扣棚升温时间:适宜的扣棚升温时间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桃树品种的需冷量来确定。调节好棚内的温度:扣棚后升温不易过快,一般每天升温12,20天左右将白天气温升至20。在保持适宜气温的同时,地温也不可忽视。 提高地温的方法:一是浇水后及时划锄,并尽早覆盖地膜;二是扣棚后至花期不要浇水;三是上午日出后及时揭帘;四是增施有机肥。控制好棚室内的湿度:花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在保持设施内温度的前提下要加强通风。也可在棚室内撒施生石灰、草木灰、煤渣等吸湿。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扣棚前灌一次水,待地皮见干进行划锄后再覆盖地膜。 喷药应慎重:选择高效、低毒、无公害的优质农药,并严格掌握农药的配制浓度,浓度要比露地稍低,特别是含有激素类的药剂。施肥要科学:除选择优质肥料外,要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尽量减少化肥的施用。施肥时,要开沟或挖穴施入,并覆土,不宜地面撒施。化肥的施用要少量多次、均匀分散施入。 合理施肥、合理修剪。应着重在硬核前适量供应肥水,硬核开始后不宜浇大水,春季施基肥不宜过晚,避免单独大量施氮肥,应与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旺树不能修剪过重,及时夏剪控制徒长枝,适当早疏果,以调节营养分配。24、桃细菌性穿孔病 桃细菌性穿孔病,也称桃树早期落叶病。该病除危害桃树外,还能侵染李、杏和樱桃等果树:在多雨地区和多雨年份,此病常引起落叶,严重削弱树势,由于妨碍果实的增大和糖分的积累,因而降低了桃树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果实发病,虽然不引起腐烂,但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还会招致腐生菌的侵入,造成更重的损失。 危害症状:桃细菌性穿孔病,在大棚桃树的叶片、新梢和果实上均能发病,但以叶片受害最重。 1叶片症状 叶片发病时初为水溃状小斑点,扩大后为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紫褐色至黑褐色斑点,直径约2毫米,病斑周围呈水渍状并有黄绿晕环。以后病斑干枯,边缘发生一圈裂纹,很易脱落,形成穿孔,故称“穿孔病”。病斑多发生在叶脉两侧和边缘附近,有时数个病斑连合,形成一块大斑。病斑多时,病叶早期脱落。在排水不良、湿度大或红蜘蛛多时落叶加重,导致树势衰弱 果实初发病时,果面上发生褐色小圆斑,稍凹陷,颜色变深,呈暗紫色,周缘现出水渍状。棚室内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常出现黄白色粘质分泌物(彩图18)。严重时果实干枯,并发生裂纹。 3技梢发病症状 受害枝梢,表现有两种类型的病斑。一种为春季溃疡斑,另一种是夏季溃疡斑。二者的大小与形状不同。春季溃疡斑发生在一年生枝条上。表现在春季枝芽萌发时,枝干上形成褐色小疱疹,直径约2毫米。之后病斑扩展,长达110厘米,但大多不超过枝条直径的一半。有时发生枯梢。春末病斑表皮破裂,病菌溢出并开始传播。夏季溃疡斑多发生在当年生新梢上,起初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暗紫色小斑点。之后病斑变褐至紫黑色,星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呈水溃状。 发病规律:病原菌在枝条皮层组织内越冬,翌年春随着气温回升和桃树组织内糖分的增加,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形成春季溃疡病斑,为主要初侵染源。桃树开花后,病菌从染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和昆虫传播,经叶片的气孔和枝条与果实的芽痕或皮孔侵入。 叶片一般于5月间发病,夏季干旱时病势进展缓慢,至秋季、雨季又发生后期侵染。病菌的潜伏期,因气温高低和树势强弱不同而不同。叶片病害潜育期,在温度为16时为16天;20时为9天:25-26C时为45天;在适温25一26,隋况下,10天后发病率为100;树势强时其潜育期可达40天。幼果感染此病的潜育期为23周。随着果实长大,潜育期也延长,可达40天左右。 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管理水平、气候、树势及品种有关。树势弱,树冠郁闭,空气湿度大,排水不良,偏施氮肥,此病发生严重。一般水蜜桃品种发病重,油桃品种发病轻。 防治方法: l清除病源 在大棚升温前,仔细剪除病枯枝,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 2加强桃树的综合管理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减少氮肥,及时清除徒长枝,控制棚内湿度等,均可使病害减轻。 3药剂防治 在芽刚刚萌动,叶片尚未展开前,喷34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1:l:100倍式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发芽1个月后,正是发病初期,每隔1015天喷一次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硫悬浮剂200倍液,或新植霉素3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50代森铵水剂7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共喷23次。生长后期喷1:1:100硫酸锌石灰液,可兼治土壤缺锌而引起的小叶病。枝干病斑刮除后,用2530波美度石硫合剂涂抹伤口。25、 细菌性穿孔并和真菌性穿孔病: 一、细菌性穿孔病:受细菌性穿孔病危害的叶片,初时为半透明水渍状淡褐色小点,后变成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2毫米(略小)。病斑周围有水渍状淡黄绿色晕环(圈),边缘有裂纹,最后脱落或穿孔,孔缘不整齐。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有黄色菌源,严重时叶片早脱落。 二、真菌性穿孔病:霉斑穿孔病:危害叶片,初为淡黄绿色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紫色,后变成褐色,直径大小为26毫米(略大),最后穿孔。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污白色霉状物。幼叶受害后变枯焦,不穿孔。枝条受害后,以芽为中心,形成圆形病斑,边缘紫褐色,有裂纹和流胶现象。果实受害后,病斑初为紫色,后变成褐色,边缘呈红色,中央凹陷。褐斑穿孔病:叶片受害后,两面可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紫色或紫红色,略有轮纹,后期病斑两面可长出灰褐色霉状物。中部干枯脱落或穿孔,穿孔的边缘整齐。新梢和果实上的病斑与叶片相似,也可产生褐色霉层。桃各类穿孔病的区别:类型细菌性穿孔并霉斑穿孔病褐斑穿孔病病斑初期初为半透明水渍状淡褐色小点,初为淡黄绿色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紫色。两面可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紫色或紫红色,略有轮纹病斑后期后变成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后期变成褐色后期病斑两面可长出灰褐色霉状物晕圈颜色病斑周围有水渍状淡黄绿色晕环(圈)边缘晕圈紫色边缘紫色或紫红色,略有轮纹病斑大小直径约2毫米(略小)直径大小为26毫米(略大),直径大小为26毫米(略大)空气潮湿潮湿时,病斑背面有黄色菌源,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污白色霉状物潮湿时病斑两面均有灰褐色霉层是否穿孔叶片穿孔、孔缘不整齐。严重时叶片早脱落,幼叶受害后变枯焦,不穿孔,或者病叶脱落后、在残叶上有穿孔中部干枯脱落或穿孔,穿孔的边缘整齐。26、桃褐腐病 桃褐腐病,又名菌核病、花腐病,是大棚桃树的重要病害。1998年青岛地区因桃褐腐病的大量发生,导致许多大棚油桃大量落花、落叶和落果,给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不能轻视此病,而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进行有效的防治。 危害症状: 桃褐腐病危害桃树的花、叶、枝梢及果实,其中以果实受害最重。 1花腐 花部受害后,自雄蕊及花瓣尖端开始,产生褐色水渍状斑点,尔后逐渐蔓延至全花,使花变褐枯萎。湿度大时,病花迅速腐烂,表面丛生灰霉,继而垂萎干枯脱落。 2果腐 自幼果至成熟期果实均可受害,但以果实越接近成熟时受害越严重。果实染病后,最初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病斑,斑部果肉腐烂,很快扩大到全果,并在病斑上出现质地紧密而隆起的茧白色或灰色球状物,起初呈同心环纹状排列,很快就布满全果。腐烂后的果实,因失水而干缩成褐色,挂在树上经久不落,最后变为黑褐色僵果。 3叶与枝梢发病症状 嫩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业廉洁教育测试题及答案
- 煤矿后勤专业试题及答案
- 铁路专业试题及答案
- 烹饪专业考证试题及答案
- 航空服务专业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2025-2026学年高二暑假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烹饪原料初加工工艺》项目五配菜
-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质量专业试题及答案
- 马克笔建筑方案设计
- 智能控制技术发展前景分析
- T-CCASC 0043-2024 氯碱工业数字化车间建设指南 电解
- 2024年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招聘真题
- 卡西欧 fx-991CN X 科学计算器使用说明书
- 排污许可条例培训课件
- 婴儿配方奶粉管理办法
- 2025年新疆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中央厨房体系管理制度
- GB/T 19437-2025印刷技术印刷图像的光谱测量和色度计算
- 2025至2030中国医疗服务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宾馆内部治安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