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阻力测定情况说明.doc_第1页
通风阻力测定情况说明.doc_第2页
通风阻力测定情况说明.doc_第3页
通风阻力测定情况说明.doc_第4页
通风阻力测定情况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鹤济王屋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情况说明1、 矿井概况(概况及开拓状况、通风系统、瓦斯情况、生产情况)一、矿井概述1、矿井位置、性质、规模矿井原名为济源市王屋山矿业有限公司,2010年10月鹤煤公司整合后更名为济源鹤济王屋山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济源市西40公里王屋镇燕庄村北3公里处,井田面积1.02平方公里,年设计能力为15万吨年。地质储量306.5万吨,可采储量191.46万吨,服务年限9.5年。矿井开采煤层为二1煤,属二迭系山西组,煤层厚度2.51-12.1m,一般为2.51-4.6m,平均厚度2.33m,煤质为无烟煤,属较稳定中厚煤层,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倾向200210,倾角2341,浅部41,中部20,深部41。井田东西走向1.87km,倾向1.01km,面积约1.02km2。矿井煤层赋存不稳定,局部有变薄带、小褶曲和逆断层构造。2011年济源市地方国有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属低瓦斯矿井,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67m3/min。2008年11月经国家安全生产洛阳矿山机械检验中心鉴定属无煤尘爆炸性危险性,煤层爆炸指数10.44%,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矿开拓方式为立单水平开拓方式,开采水平175.6m标高,布置为三个下山采区即11采区、12采区、13采区,首采11采区。矿井安全出口为工业广场主井、付井。矿井于2005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12月副井立井筒落底。2008年10月,首采11011工作面贯通。2010年鹤煤公司接管后,延续技改工程施工,预计3月底各主要生产系统、初步设计修改批复的矿、土、安三类工程基本完成,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压风、供水、洒水降尘、监测监控、调度通信等各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已经形成,主要生产系统和大件设备已进行了单车试运转和检测调试。安全生产和行政机构已经建立,主要工作人员已到岗就位。安全生产领导干部和特殊工种已按规定经过培训并通过资质考核。所有入井人员均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已按要求配备了矿山辅助救护小队。矿井的生产、安全、经营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已经建立,必要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已经编制完成。职工岗前培训工作,已完成。根据单机测试运转结果,认为济源鹤济王屋山煤业有限公司已基本具备国家法律规范规定等要求的联合试运转条件,拟于2012年4月1日开始进行联合试运转。遵照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发改能源20061039号关于加强煤炭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第6号令)等文件的相关要求,组织编制了济源鹤济王屋山煤业联合试运转方案。二、基本项目程序执行情况济源市环境保护局2006年7月20日以济环开函2006442号文对王屋山煤矿进行了改造项目环评执行标准的批复,2006年8月10日进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进行了报批;初步设计(修改版)、安全专篇(修改版),委托徐州淮海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分别于2009年6月和2009年11月完成;2009年11月27日济源市煤炭管理局以济煤管200960号文对初步设计(修改版)设计进行了批复;2009年11月27日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豫西监察分局以豫西煤安监200961号文对安全专篇(修改版)设计进行了批复。2011年7月底以前的技改工程委托河南理工大学建设工程监理所进行了质量监督。2011年7月以后技改工程委托鹤壁矿区质量监督站对技改项目进行质量监督。三、技改工程完成情况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为5007.84万元,基中:1、矿建1980.05万元,工程量3967米,其中:岩巷2071米;2、土建577.98万元,工程量5526m2;3、安装749.02万元;4、设备1505.35万元;5、其它195.44万元。1、工程完成情况(1).井巷工程:修改初步设计工程量3967米,实际完成3917米,完成设计工程量的98.7%。主要工程有:11采区轨道下山,11采区变电所、通道、水仓,11采区皮带下山联络巷,11采区泵房、通道、水仓,副井人员消防库,东区轨道巷扩修,主井进风巷扩修,西区回风巷扩修,东区进风巷扩修(剩余接替工作面11031工作面上顺槽50米未完)(2).土建工程:修改初步设计工程量5526m2 m2,实际完成5526m2 m2。完成设计工程量100%。主要工程有:职工澡塘、煤场围墙、火药库改造工程、锅炉房工程、多功能会议室。(3).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设备工程量 25台(套),实际完成24 台(套),完成计划96%。主要工程有:提升系统、排水系统、局部通风机、地面双回路供电系统、井下供电系统、运输设备安装、采暖系统。(4).完成工作面:首采区1个工作面(11011工作面),可采储量1.4万吨。(5).按照初步设计,环保、通风安全、劳动卫生、消防和生活福利等设施已基本建成,满足了生产需要。四、生产安全系统设计完成情况1、系统工程完成情况(1).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已安装完工,具有合理的通风系统。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主井进风,副井回风。装备两台FBCDZ-NO17型轴流式对旋风机,配套电机275KW,风叶角度30/35度,一台运转,一台备用。总进风量 1917m3/min,总回风量2132m3/min,有效风量率88%,风量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负压420Pa,等积孔2.1m2。瓦斯绝对涌出量0.85m3/min,鉴定为瓦斯矿井。二1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煤尘具没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10.44%。通风系统合理可靠,采区实现分区独立通风。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井下通风设施主要有风门、调节风门等设施。(2).提升系统1)、主井井筒直径4.5m,垂深300.4m,为双码双箕斗,工作制度为:330d/a,14h/d,提升容器为一对3t箕斗,装备一台单绳缠绕式双滚筒提升机,提升高度289.1m,提升机选用型号为2JK-2.5-1.2,滚筒直径2.5m,滚筒宽度1.2m,最大静张力90kN,最大静张力差55kN,减速比i30:1。配套380V 320kW电动机。2)、副井立井井筒直径3.4m,垂深319.9m,装备一个1t非标罐笼,担负井田开采初期、后期提矸、下料、升降人员和设备等辅助提升任务。装备一台JK2.5-20E提升机,最大静张力Fj90kN,最大静张力差Fc90kN,减速比i20。配660V 450kw电机。(3)运输系统1)、主运输设备运煤系统,东区各采掘头面由东上仓皮带运至主井底煤仓,西区各采掘头面由皮带下山皮带、西上仓皮带运至主井底煤仓然后由主井提升至地面。、东上仓皮带巷为152m上行倾角10,配置的胶带输送机为:带宽800,长152m型号DTL80/35/302,运输能力70T/h,带速1.63m/s,电机功率30KW*2,绞带为抗静电阻燃绞带。、西上仓皮带巷长132m上行倾角13,配置的胶带输送机为:带宽800,长135m型号DTL80/35/302,运输能力70T/h,带速1.63m/s,电机功率30KW*2,绞带为抗静电阻燃绞带。、皮带下山皮带巷长202m上行倾角15,配置的胶带输送机为:带宽800,长205m型号DTL80/35/302,运输能力70T/h,带速1.63m/s,电机功率30KW*2,绞带为抗静电阻燃绞带。胶带输送机驱动装置均采用防爆电机,拉紧装置采用固定带式输送机手动螺杆蜗轮拉紧装置,胶带机配有可靠的制动装置,并配备防打滑保护装置、烟雾保护装置、温度保护装置、堆煤保护装置、防跑偏保护装置、防撕裂保护装置。(4)、供电系统(1)、地面供电系统双回路已完成,井底中央变电所已安装完工投入运行,井下11采区变电所基本完工。1)、供电电源双回路供电分别来自王屋供电所的10kv和铁山供电所的6KV.线路导线型号为LGJ-70,线路长度王屋路7Km,铁山路3Km;铁山供电所6KV入矿后,经矿内升压变压器升压至10KV,动力电源使用王屋路,铁山路做备用。矿内安装两台S11-800/10/0.4型变压器,一用一备,单台容量为800KVA,变比为10KV/0.4KV,满足要求。2)、电力负荷变电所10kV高压侧母线最大负荷(最大涌水量时)如下:计算有功功率:1413.81KW计算无功功率:1054.85kvar计算视在容量:1727.77kVA自然功率因数:0.785 3)、送变电选用双电源进线,分段单母线接线方式,高、低压送变电,树干放射混合配电方式,分一、二、三级用电户,双、单回路供全矿用电。电压等级由:10KV、660V、380V、220V、127V;地面受电电压为380V、220V,井下受电电压为10KV、660V、127V。为了统一双电源(一路10KV、一路6KV)的电压等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地面设计一台6KV/10KV电源变压器使供电形成互为备用的双电源双回路供电方式。地面配电装置采用XGN-10系列高压开关柜15面,柜内组建为10KV电压13台配置,6KV电压2台配置。为双电源双回路分段单母线接线方式,分路控制配送受电方式,接线方式为双电源双进线分段单母线接线方式。本矿区属于温带大陆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气温-12.240.5。新建变电所为单层建筑,设防雷和接地保护装置。6KV电源线路导线型号为LG-70型钢芯铝铰线,杆型为钢筋混凝土电杆,架空线路长度为3km。10KV电源线路导线型号为LGJ-70型钢芯铝绞线,杆型为钢筋混凝土电杆,架空线路长度为7km。(1)、地面供电1)、双回路供电电源分别来自王屋35KV变电站10KV架空线路另一路来自铁山河35KV变电站6KV架空线路,架空线均为LGJ-70;6KV进矿后经升压变压器升压为10KV后供矿内使用,地面两台800KVA变压器,一用一备,一台200KVA变压器,供主电压380 V,供地面主风机 、提升、地面皮带机、压风机、锅炉、调度、及办公生活等使用。2)、井下供电系统电源为10KV双回路,沿主井筒敷设,电缆为MYJV32/350;电源来自矿内地面高压配电室。井下中央变电所安装有7台PBG、PJG型隔爆高压真空配电装置,2台KBSG-315/10型隔爆干式变压器和一台KBSG-200/10型隔爆干式变压器,低压开关采用KBZ系列智能型馈电开关. 3)、备用发电机两台,一台400kw 一台800kw 升压至10kv,架至矿内变电所王屋路母线段。(5)、 排水系统在副井底建有排水泵房,一级排水,将副井底主副井淋水及东西区涌水从副井底排至地面。即将建成的11采区泵房变电所,与副井底排水设备组成二级排水系统,副井底主副井淋水、东西区涌水及11采区涌水排至地面。排水系统设计为二级排水系统服务整个井田开采。依据井田水文地质构造情况,随着开采水平的延伸,涌水量将增大,结合地质报告中的论述和邻近的水量涌出情况,确定设计涌水量参数为:正常用水量为50.0 m3/h,最大涌水量为120 m3/h,排水高度300.4m, 依据排水高度要求,确定选用已有MD85-458型水泵三台,流量85 m3/h,扬程360m,转速2950r/min,配套电机功率132kw,电压等级660V。排水管路采用1144mm无缝钢管两趟,一用一备,沿主井敷设至地面。(6)、 压风系统地面空压机房安装有两台空压机,一台WBS-132A型双螺杆式空压机,排气量24.2m3/min,排气压力0.7MPa,额定电压380V,配套电机功率132kW,空压机的冷却采用风冷方式,一台L-22/7型活塞式空压机,排气量22 m3/min,排气压力0.7MPa,额定电压380V,配套电机功率132kW,空压机的冷却采用水冷方式,冷却循环水泵选择管道泵,循环水通过管道泵进入空压机内进行热交换,将热水流入冷却池散热。压风管路均采用1144 mm,沿主井筒敷设井下各用风点。空压机为二级负荷低压电源直接引自变电所。空压机配电控制柜采用空压机配套设备,配电控制设备具有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规定的流量检测及测量仪表,并配备自动保护装置,能实现对空压机的断水、断油、超温、超压等进行可靠保护,并自动报警延时保护。(7)、安全监测系统 为瓦斯,主采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没有爆炸危险性。为监控上下各类安全及生产参数,设计配备一套KJ90NA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系统由地面中心站、井下分站、各类传感器、电源箱、信号电缆等组成。地面中心站设在工业场地职工楼内,包括主计算机、备用计算机、图形工作站、打印机、数据传输接口等。安全监控系统与调度室实现联合值守。地面设1台监测监控分站,采集提升、压风等重要设备的开停。井下设5台分站,对采煤、掘进、运输、排水、通风等主要设备的开停,采煤及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粉尘,煤仓煤位,水仓水位信号,主要风门的开关,风筒的工作状态,带式输送机的烟雾、一氧化碳,机电硐室内的温度,工作面及采区回风巷、总回风巷的风速、瓦斯及一氧化碳等参数进行采集处理、信息传输、超限报警断电、远方控制等。掘进工作面配备了瓦斯风电闭锁。地面及井下变电所设电力参数变送器,检测变电所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开关状态等电力参数。地面中心站将接收到的实时信号进行处理和存盘,以满足安全生产管理及瓦斯抽放管理的需要。监控系统的主干电缆经井口房避雷器由副井引至井下,电缆采用4芯MHYVP1*4型阻燃信号电缆。 (8)、其它系统爆破材料库已完工,投入使用。(9).运煤系统和首采面安装已完成。(10).按照初步设计,环保、通风安全、劳动卫生、消防和生活福利等设施已基本建成,满足了生产需要。2、通风系统。(1)矿井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通风机型号均为FBCDZ-NO17-275型,实现双回路供电,其中一回路不挂接其它负荷,另一回路可随时供电。(2)通风系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无不合理串联通风。(3)矿井设施构筑位置合理,安全可靠,质量符合矿井通风质量标准要求。(4)工作面及硐室配风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没有无风、微风现象。4、瓦斯情况(1)矿井按规定建立了瓦斯检查制度。瓦斯检查点的设置和检查次数符合规程规定,无空班漏检、假检现象;矿长、总工程师每天审阅瓦斯日报。(2)长期停风区已拆除管线,实现永久封闭,杜绝了盲巷现象。(3)排放瓦斯有经批准的专项措施。(4)本矿属于低瓦斯矿井,不用建立瓦斯抽放系统。(5)本矿属于低瓦斯矿井,无需建立防突机构及专业队伍。(6)本矿属于技改矿井,已建立KJ90A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正常。传感器的种类、数量、安设位置、报警断电点设置及断电范围符合规程规定。矿长、总工程师每天审阅监控日报。2、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及批复3、矿井测风旬报表(一个月的)4、先前的矿井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电子版)(1) 采煤工作面概况:走向长度、斜长、煤厚、采高、最大控顶距、最小控顶距首采面11011工作面走向长度剩余50m,斜长85m,煤厚平均2.2m,采高2m,最大控顶距3.4m、最小控顶距2.4m。(2) 工作面支护形式: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型梁对棚,两梁五柱支护形式,棚距0.7m。顶板移架步距1m。(3) 工作面瓦斯、CO2涌出量11011工作面瓦斯浓度0.07%,瓦斯绝对涌出量0.26 m3/min;CO2浓度0.05%,CO2涌出量0.18m3/min。(4) 工作地点空气温度:11011工作面温度19 0C。(5) 工作面实际风量:11011工作面风量369 m3/min。(6) 煤的视密度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