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1课时).doc_第1页
温度计(1课时).doc_第2页
温度计(1课时).doc_第3页
温度计(1课时).doc_第4页
温度计(1课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温度计(1课时)(一)教学目的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3.知道摄氏温度。4.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二)教具三个烧杯、冷水和热水、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温度计挂图。(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我们在学习过简单的机械运动和声音现象后,今天再来学习一种新的物理现象-热现象。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二、进行新课1.温度教师: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凭感觉。现在请大家看这个实验。这三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在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请他说说两个手指有什么感觉。(请一位同学操作,并说明感觉)教师:对于同一杯温水,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从热水中拿出来的手指感觉温水比较凉,从冷水中拿出来的手指感觉温水比较热。可见,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有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等。(向学生出示以上温度计)我们现在重点学习实验用温度计。教师利用挂图讲解实验用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1)实验用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水银、酒精或煤油。泡上连着一根细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当温度升高时,泡内的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下降时,泡内液体收缩,液面下降。从液面的位置可读出温度的数值。所以,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2)摄氏温度教师: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摄氏温度。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它表示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摄氏度,写作1 。例如,人体正常温度为37 ,读作37摄氏度。教师:自然界中的物体,温度高低相差很悬殊。请大家看课本图4-3,回答教师的提问。(练习正确读温度,同时也可以丰富知识,提高兴趣)水的凝固点和沸点各是多少?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和内焰温度各是多少?鸽子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是多少?地球表面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各是多少?3.绝对零度和热力学温度教师:宇宙中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大约是负273摄氏度,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科学家们提出了热力学温度,它的单位是开尔文,用K表示。热力学温度是以绝对零度即负273摄氏度为起点。-273 =0 K,0 =273 K,100 =373 K。所以,摄低温度的数值加上273就等于热力学温度。练习:(1)水的沸点=_=_(2)沸水的温度=_=_(3)绝对零度是_=_(4)人体正常体温是_=_4.体温计学生阅读课文体温计,回答以下问题。(1)体温计是用什么液体的什么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2)它的刻度范围是从多少度到多少度?(刻度范围是从35 到42 。)刻度范围为什么是这样?(3)它的最小一格是多少度?(最小一格表示0.1 )(4)测体温时,为什么要把体温计夹在腋下近10分钟?(因为只有时间足够长,才能使体温计中水银的温度跟人体温度相等。)(5)测体温前,为什么要拿着体温计用力下甩?(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水银收缩时,水银从缩口处断开,管内水银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测量的温度,所以再用时必须向下甩。)三、归纳总结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3.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水的温度为100 。四、练习学生完成本节的练习。五、作业1.复习课文。知道什么是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掌握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知道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2.章后习题1.(四)说明1.本节内容知识面宽,但是难度不大,又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教学方法宜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2.本节的重点应放在温度的物理意义,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写法和读法。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2课时)(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2.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区别。4.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5.了解图象在学习物理学中的作用。(二)教具学生实验,三人一组。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蜡、水、火柴、坐标纸。(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我们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状态的变化也属于热现象。二、进行新课1.熔化和凝固教师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学生回答)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学生回答)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除此之外,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2.学生实验:观察海波的熔化。(1)讲述实验的做法各组的熔化实验仪器中放入了少量的晶体物质海波。将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海波粉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把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将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等水温升至30以上时,用搅拌器不停地搅动,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并观察海波的状态。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2)注意事项为了做好实验,每组的三位同学要分工合作。一位同学搅动,一位同学读数,并观察海波的状态,第三位同学记录温度和状态。实验中,搅动必须不停地进行,以保证海波受热均匀。(3)学生操作,等各组的熔化过程完成后继续加热,教学活动继续进行。3.海波的熔化曲线的分析 (教师选择一个组的熔化曲线,请该组同学画在黑板上)教师:其他各组的曲线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大致形状如图所示。我们将这一曲线分为AB、BC和CD三段,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B段。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答:AB段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固态,温度升高)(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答:B点)(3)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答: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海波的温度保持在48左右不变。此时仍在继续对海波加热,即海波仍在吸热)(4)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答:海波的状态是液态,海波已经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海波的温度升高)4.熔点教师:除了海波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它们的熔化曲线都与海波的熔化曲线形状相似,只是熔化时的温度高低不同而已。这条熔化曲线反映了晶体物质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晶体的熔化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的,即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纯海波的熔点是48 。我们实验用的海波不纯,熔点低于48 。5.凝固曲线教师: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冷却,记下液态海波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下图的形状。请大家思考并回答:(1)DE段。海波是_态,_热(填吸或放),温度_。(2)EF段。海波的状态是_,_热,温度_。(3)FG段。海波的状态是_,_热,温度_。教师:晶体的凝固也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6.学生练习(1)读物质的熔点表。请学生看课本上的熔点表。教师读一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教师:钨的熔点是3 140 。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3 140 不变。(学生模仿教师读几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2)学生回答温度是70 的萘是_态。水在-5 时是_态。铁、铜、铝在常温下是_态。水银在-30 时是_态。酒精在-100 时是_态。锡在232 时是_态。中国北部的漠河冬季气温最低到-52.3,应选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应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117 ,在-52.3 的情况下,酒精是液态的。水银的凝固点是-39 ,在气温低于-39 时,水银的固态的。所以水银温度计在冬季的漠河无法工作。)7.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教师:现在请大家结合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听一段海波的自白,并回答问题。“我叫海波,我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48 。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48 ,请你们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该凝固呢?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照你们说的办。”(学生讨论并回答)48 既是海波熔点也是它的凝固点。此时海波是熔化还是凝固,关键要看海波是吸热还是放热。固态海波在温度到达熔点时,吸热则熔化。液态海波在温度到这一温度时,放热则凝固。所以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8.学生实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教师:物质除了晶体还有非晶体,松香、石蜡、玻璃等属于非晶体。我们现在利用实验研究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我们所用的实验装置还是刚才用过的装置,实验步骤也完全相同。 (学生操作、实验)教师:请一个组把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画在黑板上。从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可知,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跟晶体不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也没有一定的凝固点。石蜡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固态石蜡由硬变软,然后再变为液态。凝固时放热,石蜡由液态变为粘稠,然后由软变硬,形成固态。三、归纳总结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有明显的区别: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这个温度分别叫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但是不论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吸热,凝固时都放热。所以,晶体实现熔化的条件可概括为两条: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吸热。凝固的条件是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要放热。2.通过以上的学习,请大家考虑以下两个问题。(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是0 ?(学生思考并回答)冰水混合物中有冰又有水,冰和水的物态变化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冰尚未熔化完毕,冰熔化时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另一种可能是尚未凝固完毕,温度也应保持在凝固不变。所以冰水混合处于热平衡状态,温度为0 。(2)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是什么道理?(学生思考并回答)雪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0 不变,但是要吸热。雪从空气中吸热,气温下降,所以化雪时更冷。3.北方的冬季较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 40 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人们将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四、作业 1.完成课文后的练习。2.习题3、4、5。(四)说明 1.本节课文内容丰富,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教学重点应是熔点和凝固点及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建议安排好学生实验,使学生充分认识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特点,对图像分析得细致、透彻,有利于学生加深认识、突出重点。 2.教学难点是晶体熔化或凝固时,虽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