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座功夫的训练方法.doc_第1页
静座功夫的训练方法.doc_第2页
静座功夫的训练方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坐功夫的训练方法一 端身正坐:不拘姿势,正襟危坐于椅子上也行,但背不要靠。最好能盘腿,因为盘腿静坐不唯于心灵有益,对身体的健康也功莫大焉。而盘腿也不拘单、双、散等坐法。屁股底下略略垫高一些(以自己感觉适度为宜)使上半身正直。至于其他坐姿的细节可参考诸多资料。 二 自然呼吸:不必为了静坐而煞有介事地制造什么特殊的呼吸方式,或道听途说,或寻章摘句地运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呼吸方式。纯粹听任身体本能的需要而自然呼吸。 三 观照呼吸:将你的注意力放在鼻孔处(非某一点,而是气息进出时的感觉),感觉、感受、体察、体会、观照(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呼吸在鼻孔处的进出。勿分析,勿评判,勿思理,勿联想。停止一切用心,“只是”观察呼吸。 说明:1 初学静坐,当然难以静下来,但不要想去掉胡思乱想以后再来静坐观息。相反,只要去一心观息,集中注意力去体察呼吸,心自然会趋于宁静; 2 开始,注意力会随着平时思虑的贯性天南海北,东奔西跑,它一跑到别处及时警觉并收回到体察呼吸上来,就好了,不要懊恼,急燥。 3 其实,当静坐深入以后,会发现,宁静不是被你创造出来的,你的内心一直是宁静的,而你的静坐只是帮助你去发现这一点而己。由兹以后,才可能真正做到念兹在兹,随时随地都可安住于清明静定之境 静坐方法: 1 随着你鼻孔气息的进出,全身都会随之而有一种张缩、起伏的感觉。你越是平静,越是放松,越能清晰地感受到全身这种随着呼吸而来的起伏感。 2 将你关注鼻端的注意力移向全身这种起伏感上。去体察、感受。也即是说,将观注力从鼻端这个比较小的目标上移向全身呼吸带来的张缩起伏感这种比较大的目标上。 3 去体会这种随呼吸而来的全身的张缩感,而不要去执着于身体某个具体的局部的状态。 4 不仅体会身体上下各部位的呼吸带来的波及辐射感,而且还要体会从内向外的这种波及辐射感。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一粒石子所带来的涟漪一般,不断波及整个湖面。 5 继而去全然地体会每次呼气。体会呼气时身、心所产生的释放、松驰、下沉的感受。因为呼气与身心的松驰是相关联的,而吸气是与兴奋、振作相相关联的。 全然去体会呼吸带来的身心的放松感。将这种感受真切地体会出来 。这时是身心最好的充电和休养。 6 进而去体会呼气整个过程以及呼完气息之后尚未开始吸气之前(即不呼也不吸)内心的状态。也就是说,从此,即开始由对呼吸的关注转向对心灵的关注。你会发现,在呼气以及呼气结束而吸气尚未开始之时,你的内心是洞然无物、心空如洗的,是一念不生、纤尘不染的。同时又了了分明,清清醒醒。通过每次呼气去体会并熟悉这种内心的空灵状态。 7 当你对这种空灵的心态越来越熟悉,而这种心灵的状态也越来越稳定之后,就将你的观注力完全安住于这种空(一念不生)灵(了了分明)的境界当中。 道家养气养神之旨尽在于斯。而禅家安心之法也由兹而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