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还是买房.doc_第1页
蜗居还是买房.doc_第2页
蜗居还是买房.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蜗居还是买房直击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海萍与苏淳双双毕业于名牌大学,在一座大城市立业成家,而他们的安身之所只是一间租来的10平米的房子,当他们想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新房时,却发觉“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这是最近热播电视剧蜗居中的情节。而现实中大学毕业生的住房现状又是怎样的呢?我校经济学院学生日前所作的一份关于京津地区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的调查显示,与父母同住和租房仍为大学生毕业后的普遍选择,但几乎所有毕业生倾向于在未来几年买房。六成毕业生“蜗居”超九成想购房调查组选择的对象为京津地区毕业5年以内的大学生,其中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及博士毕业生,月薪集中在2000元至10000元之间。根据调查,大学生毕业后与父母同住的占调查对象的43.6%,租房的则占18%。而选择这两种居住方式的毕业生均集中在月薪4000元以下收入者。本科毕业3年的小兰目前仍与父母同住。她说,因为工作单位离家比较近,在家里住可以省下在外租房的费用,对于刚刚毕业、收入不高的我们来说是过渡期不错的选择。硕士毕业两年的小王目前在北京一家网络公司工作,自工作起便与好友合租。他认为,在房价趋高、自己经济基础尚未牢固的情况下,租房可以暂时避免买房的压力,从而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发展。此外,自己在未来两三年内还会面临着换工作的问题,太早买房会对变换工作环境造成一定限制,不利于职业生涯发展。虽然选择与父母同住和租房的大学毕业生占多数,但仍有近三成毕业生购买房屋居住,其中已经购买新房的大学毕业生占全部调查对象的21.3%,以月薪在4000元以上收入者居多,此外还有8.5%的大学毕业生购买了二手房。在购房者中,78.7%的人购买的是90平米以下的小户型。大学毕业生的住房现状各不相同,而在被调查者中,98.7%的毕业生有在未来几年内购房计划,其中又以计划购买新房的人居多。想长期租房居住的仅1.3%。“为什么看了这么多二手房我们都不满意?因为旧!从现在起,我要看新房,我是第一个拥有者!”电视剧蜗居中海萍的话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购房意愿。调查显示,85.8%的大学毕业生倾向于购买新房,想购买二手房的仅占12.9%。小户型受青睐高房价难承受虽然调查对象中有将近一半的大学毕业生与父母同住,但他们几乎都表示,这只是过渡期,对独立生活的渴望使买房成为他们未来几年的生活规划之一。而在租房者中,购房意向则更为强烈。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成为他们为之奋斗的梦想之一。对于想买房的大学毕业生来说,90平米以下的小户型住房最受欢迎,受到60.6%的被调查者青睐;其次是91至130平米之间的大户型住房,32.3%有选择意向。在住房单价方面,每平米5000至7000元的价格能够被5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接受;能够接受每平米7000至9000元及每平米5000元以下的分别占25.3%和20.6%;有能力购买每平米9000元以上的仅有1.7%。除了户型与价格外,交通便利度成为京津大学毕业生在选择住房时的首要考虑因素。针对大学毕业生的住房现状和购房需求,调查组也对京津地区住房的供给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成员、经济学院2006级本科生黄宇澄介绍说,目前出租房和二手房市场价格普遍偏高;而受到大学毕业生青睐的小户型商品房价格更高,超小户型供给量则偏少。以天津地区为例,调查显示,在租房市场中,一居室房租价格集中在每月1000-2000元,两居室房租价格则集中在每月1500至2500元,这对于平均收入在3110元左右的天津市大学毕业生来说,租房支出占据月收入一半甚至以上,虽然可以选择合租,但最后还是能够占到月收入的30%左右,逼近或超过大学毕业生能够承受的限度。在二手房市场中,60至90平米的二手房总价集中在50万至80万,而90至130平米的二手房总价多集中在80至100万;40万元左右房源也占有一定比例,但通常难免出现房龄超过15年或者区域已到外环线等问题。购买二手房首付约为15至20万,月还款额2500至3500元,也超过了大学毕业生可以承受的范围。至于天津市中心的商品房项目,均价已达到每平米10000元以上,最小户型的建筑面积为60平米,总房款最少要60万;外环一些项目的总房款虽然相对较低,但小于70平米的超小户型供给量也相对较少。黄宇澄说:“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也一直未被纳入住房保障体系。根据相关文件,我们发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准入条件都不适用于青年人。”需求与供给矛盾导致毕业生不合理消费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对小户型、低价商品房有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却是房价偏高,符合毕业生需求的户型偏少。许多大学毕业生也只能“望房兴叹”,暂时“蜗居”在家或出租房中,已经买房的人成为他们的羡慕对象。事实上,有房一族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正在承受“房奴”生活带来的压力。通过调查发现,除了少部分大学毕业生的购房资金全部来自父母资助,大多数已购房毕业生仍是以银行贷款支付房款。从天津一所名牌大学硕士毕业的小刘,工作4年后在市中心买了一套90平米的新房。他说,自己的情况和蜗居中的海萍很像。“原先也考虑过租房,但发现长期租房的花费并不比买房少。而且自己明年要结婚,买房更方便一些。在父母支持下付完18万元首付后,现在每月要还贷3000多元,占掉工资的一半左右。现在虽不至于以泡面充饥,但肯定是省吃俭用,而且工作上更不敢马虎。”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周京奎认为,大学毕业生处在工作初期,经济能力较弱,而目前大城市房价较高、涨幅较快,他们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赶不上房价上涨速度;同时,大城市房地产市场中适合的低价位、小户型商品房供应不足,他们又被屏蔽在政府住房保障体系之外,使得大学毕业生没有与其支付水平相适应的房源选择。此外,周京奎还认为,大部分毕业生的住房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合理,如存在攀比心理,不愿意租房或购买二手房,都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合理消费。常常无视自身的支付能力去购买高价房的后果,是面临着极大的还款压力,影响了个人发展。因此,从属于“夹心层”的大学毕业生正面临着严峻的住房问题。倡导合理消费观完善住房运行机制在调查过程中,当问到“针对青年住房解决办法,您最赞同哪项”时,33.5%和31.29%的调查对象分别支持国家针对年轻人出台优惠政策以及银行推出一些首付比例低、贷款期限长、利率适当的按揭产品,26.45%希望就业单位和当地政府给予帮助,只有8.71%希望开发商建造适合于大学毕业生的商品房。对于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周京奎认为,由于目前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房地产市场现状,要想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住房体系,使大学毕业生、政府与开发商之间达到三赢局面,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一方面应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住房消费观念,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对于解决该问题的具体办法,调查组提出了相关建议:从大学毕业生自身来说,要根据年龄、个人或家庭支付能力来确定自己的住房消费层次,随着收入的增长逐步提升自己的住房消费水平。家长应充分理解并支持子女的住房选择,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逐渐转变“有房才能结婚”等观念;学校应逐步引导大学生转变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盲目消费的错误观念。考虑到大学毕业生群体的特殊性,调查组建议,政府可以对其进行租房补贴,在短期内帮助大学毕业生渡过住房难关,并有助于在长期内培养他们“先租房再买房”的合理消费观念,同时规范、激活二手房市场,给予一定税收和政策上的扶持,让更多买不起新房的购房者能够考虑购买二手房;今年召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