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集料堆积密度作业指导书(干捣).doc_第1页
细集料堆积密度作业指导书(干捣).doc_第2页
细集料堆积密度作业指导书(干捣).doc_第3页
细集料堆积密度作业指导书(干捣).doc_第4页
细集料堆积密度作业指导书(干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作 业 指 导 书(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目录 1. 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32.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33. 检测工作程序及剩余样品处置34. 试验操作过程45. 数据处理66.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81. 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表1 主要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电子天平6100106000g0.1g表2 开展检测项目开展项目项目名称试验方法方法来源测量 范围允许误差范围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2.1电子天平2.1.1打开电源2.1.2按下标定开关(即TAB键)2.1.3放上需标定的砝码待显示屏出现所要标定的质量时即可取下砝码2.1.4将称量的试样放在天平上,待数字不再变动时即可记下读数2.1.5如还需测量下一个试样的质量时则需要淸零,然后再称量试验结束后,关闭天平的电源再将托盘擦拭干净3检测工作程序及剩余样品处置 委托送样:接样员判断样品是否接收如可接收,接收样品并填写委托单样品编号样品区下放通知单至主管处主管根据计划下发通知单给试验员试验员从待检样品区取样品试验员进行试验检测(未进行完试验放入在检样品区)试验检测完毕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对试验区卫生进行清理剩余样品放入已检样品区按规定集中处理由指定人员出具报告报告审核、批准报告盖章、发送。4试验操作过程4.1 试验准备4.1.1 设备有效性检查:试验前先检查试筒是否在使用有效期范围内。如果使用有效期在范围内,可继续进行试验;如果不在范围内,通知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检定。4.1.2 仪器设备准备(1) 调平天平:将天平平放在操作台上,看水准气泡是否居中,如果不居中,调节天平下方的角螺旋,直至水准气泡居中为止;(2) 校核天平:取一个砝码放置在已经清零的天平上,看天平显示的读数是否与砝码的质量一致,如果一致即可进入下一步试验,如果不一致要对天平进行校核。校核方法为:接通天平电源,按下校核按钮,将一套总质量为5000g的砝码迅速全部放上天平,待数据显示为5000g即可;(3) 经检查,若试验主检设备能正常使用,在试验前将设备使用记录“使用前”一栏填写“正常”,若试验主检设备不能正常使用,填写设备维修单,通知设备管理员进行维修。4.1.3试验辅助用品准备:干捣试验过程中所需要的试验辅助用品如表3所示。表3 试验辅助用品表试验用品名称数 量用 途平铲1把用于铲料托盘1个装料标签3个标识样品铁棒1个试验用手套1副试验用工作服1件卫生用品当进行试验时必须穿上工作服,将手套、标签、铁铲、平铲装入专用箱内带入试验室进行试验,试验完将以上工具放入工具箱带回放入员工办公室柜子内。铁锹、托盘、生铁盘等从混合料样品区拿取。4.1.4试样制备:用浅盘装来样约5kg,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4.1.5容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以温度为205的洁净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玻璃板与水面之间不得有空隙。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量,用式(T0331-1)计算筒的容积V。Vm2-m1 (1)式中:m1容量筒和玻璃板总质量,g; V容量筒的容积,mL;m2容量筒、玻璃板和水总质量,g。4.2 试验步骤4.2.1堆积密度:将试样装入漏斗中,打开底部的活动门,将砂流入容量筒中,也可直接用小勺向容量筒中装试样,但漏斗出料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均应为50mm左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取质量(m1)。4.2.2紧装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两层装完并颠实后,添加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2)。试验步骤流程图 1.容量筒 2.装料3.碾平集料 4.插捣5数据处理5.1计算公式:5.1.1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分别按式(T0331-2)和式(T0331-3)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p=(m1- m0)/ V (T0331-2) p=(m2- m0)/ V (T0331-3) 式中:p 砂的堆积密度,g/cm3; p砂的紧装密度,g/cm3; m0容量筒的质量,g; m1容量筒和堆积砂的总质量,g; m2容量筒和紧装砂的总的质量,g; V容量筒容积,mL。5.1.2砂的空隙率按式(T0331-4)计算,精确至0.1。n= (1p / pa ) 100 (T0331-4) 式中:n 砂的空隙率,;p砂的堆积或紧装密度, g/cm3; pa砂的表观密度,g/cm3。报告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5.2有效数字5.2.1(末)的概念:所谓(末)指的是任何一个数最末一位数字对应的单位量值。5.2.2有效数字:任何一个数通过位数截取都可得到一个近似数,该近似数的绝对误差的模小于0.5(末)时,从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算起,直到最末尾为止的所有数字。5.3近似数运算:5.3.1加、减运算:参加加减运算时以各数中(末)最大的数为准,其余的数均比它多保留一位,多余位数舍去。计算结果的(末)应与参与运算的数中(末)最大的那个数相同。若计算尚需参与下一步运算,则可多保留一位。例如:18.3+1.4546+0.876=18.3+1.45+0.88=20.6320.6如是最后计算结果,取20.6若尚需参与下一步运算,取20.635.3.2乘、除运算参与数的乘除运算时,以有效数字最少的数为准,其余的数均较之多保留一位,。运算结果(积或商)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参与运算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那个数相同。若计算结果尚需参与下一步运算,则有效数字可多取一位。例如: 1.1m0.3268 m0.10300 m =1.1 m0.327 m0.103 m =0.0370 m20.037 m2运算结果为0.037 m2。若需参与下一步运算,则取0.0370 m2。5.3.3数字修约确定数字的修约间隔k(1、2、5)和有效数字位数后按下列方法进行:修约间隔整数倍数的一系列(修约数的上一个至下一个即可)数中,最接近拟修约数的数则为修约数。如1.150001按0.1修约间隔(0.1表明k=1,及1位小数),相临修约数有:1.2、1.1,两数中1.2最接近1.150001,故1.2为修约数;如果修约间隔整数倍数的一系列数中,有连续两个数同等地接近拟修约数,则两个数中只有为修约间隔偶数倍的数才是修约数。6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6.1确定被测量Qn与输入量m1、m0 :的函数关系式 p=(m1 - m0)/ V 100 (1) p=(m2 - m0)/ V100 (2) 式中:p 砂的堆积密度,g/cm3; p砂的紧装密度,g/cm3; m0容量筒的质量,g; m1容量筒和堆积密度砂的总质量,g; m2容量筒和紧装密度砂的总的质量,g; V容量筒容积,mL。6.1.1测量的最佳值测得m2=375.9g m1=382.1g m0=185.7g V=100mL 令m=m1-m0=196.4 g m=m2 - m0=190.26.2方差与灵敏系数6.2.1方差:根据前面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得 U C2(p)=(p/m)2U2(m)+(p/V)2U2(V)U C2(p)=(p/ m)2U2(m)+(p/V)2U2(V)6.2.2灵敏系数: Ci=f/xi 即: C1=C(m)= p /m=0.01C2=C(m)= p/m =-0.02C1=C(m)= p /m=0.01C2=C(m)= p /m =-0.026.3 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测量读数m、m的标准不确定度 U2(m0), U2(m)U2(m)= /KU2(m) = /K 的允许误差 =0.1 均匀分布,包含因子 K=31/2则: U2(m)=0.06U2(m0) =0.066.4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2(wx):U C2(p)=( p/m)2U2(m)+( p/V)2U2(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