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嘉明外贸企业的危机.doc_第1页
本嘉明外贸企业的危机.doc_第2页
本嘉明外贸企业的危机.doc_第3页
本嘉明外贸企业的危机.doc_第4页
本嘉明外贸企业的危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嘉明:外贸企业的危机2011-09-06 井底望天转载【这篇是朋友本嘉明的近作,值得有关部门关注】近日同挚友畅谈,有些问题可以再讲细一点,那就拿来同大家分享。中国的外向型制造业,最近已经有了种种非常不好的迹象,接近于“崩溃”的迹象。有迹象,不等于是事实,就好比说美国要破产,破得成破不成,天晓得。但这样的迹象,是从来未有过的。(一)先看数据对照。这是同一家与我长期合作的船运公司,分别于2010年9月和2011年9月的运费报价(由亚洲港口到多伦多联运,美元计):出发港 2010拼箱/2011拼箱 2010 20货柜/2011香港 116 /91 4245/3225上海 121/91 4245/3225盐田 124/92 4245/3225中山 148/119 4465/3435高雄 122/111 4245/3225综合油价等因素,也应该说,今年9月的跨太平洋贸易,相当惨淡。因为每年的7,8月是盛夏,缺电,高温工人不能加班,圣诞节的消费品订单没有最后敲定,整个老欧洲和大半个北美洲在休假(相对讲,美国人要比欧洲人勤奋多了),所以还没有到出货高峰。10月呢?中国放大假,一个礼拜木有了;11月,圣诞节已经赶不上了。所以,通常9月是高峰运输季节。 如果船公司连9月都不能宰一刀,那这一年都差不多洋白劳了。这是个危险的信号。但不止于此。(二)最近一段 时间以来,大陆出口的五金类产品,质量大幅滑坡,势头非常惊人。我们熟悉内情的人,相互之间,只有一句话的评语:没办法,人心坏掉了。以前是工人敷衍偷懒,现在老板也偷奸耍猾,这么着上下一心,“中国制造”花了30年才爬上的坡,也就再有5年,就全完了。国外客户普遍的心态是:你要涨价,OK,但服务和产品也应该跟上。现在恰恰相反。案例一,华东一家信誉长期很好的厂,T公司,最近给A国客户出一个货柜的产品。客户委托上海出口公司去验货,验货员到厂里,厂方说对不起,要赶时间,货柜已经发往上海港了。这家厂我也有业务,确实信誉很好,所以外贸公司跟外方商量,要么就不验了。客户坚决要求把货柜从港区拉出来,开柜检验,否则货到国外,也要原箱退回。外贸公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货柜拖出来打开,结果所有产品的包装彩盒,全部被淋湿过(产品是否一起淋的,我就不知道了)。回头问厂里,厂方承认,自己明明知道,就这样装柜了。外贸方当然不满,但反而是厂长嗓门更大:今年做得苦死了,汇率老是涨,早就不赚钱了。我帮你做,就是支持你,别人的单还不接了呢,你要给我摆平!案例二,外方定制一批成套手工具,货好了,验货员下厂一验,里面混了一些产品,产品上的外方LOGO冲歪了。于是翻箱,翻出30余套,验货员说再翻,厂长说不用翻了,就这30套。咦,你怎么知道?那天负责冲LOGO的工人带她读小学的儿子来厂里,小孩子无聊,就去冲了30付。你一定要再翻第二遍的话,我就不交货了,自己拿去义乌卖掉算了。验货员说,你卖可以,包装要换掉,这是外国名牌!谁管你啊?!童鞋们,这可不是相声啊!(三)大陆的民企,工人因为待遇低流动性大,无责任心是一贯的。但老板们都这么乱来,是第一次碰到。我们买手们一致的意见是:现在在大陆,熟的工厂做我们熟的产品,我们可以买;熟的工厂做他们开发的新产品,也不能买。长三角的熟厂,可以做;广东的厂,尽量不做-因为最近广东治安极其不稳,工业区街头无业青年成群,生怕下单后又有什么变故。就是长三角的熟厂,液压件暂时不买,电镀件暂时不买,电动工具暂时不买。这些都是质量易出事故的复杂产品,能买的,只剩榔头大锤等等。台湾的供应商,职业道德要好很多。所以不少订单当年从台湾转去大陆,现在又转回去,贵也没办法。但台湾厂也怕了,不肯扩大产能,所以马上就会爆满,拖交期。欧洲的买手说:如今中国这么涨价,跟意大利产品的价差小了,我不如从意大利买,一个是可靠,没有这种几乎是故意的“拆烂污”,或者有问题瞒着不报;二是没有数量要求,你们中国一单就要一个柜,从意大利买,20件人家巴巴地运来了。(四)我们以前说起过“杠杆收购”,说起过KKR,那么一串目标企业在眼前,你一个投资银行家,选哪块肉去咬?就是说,这一堆LEADS(种子),哪个能来钱?不要看报表,要看人。我最近说过,一家企业死掉前几年,它的老板就已经“死掉了”,他做企业的心,死掉了。于是企业就像一棵树没了根,几年之内,枯萎死亡。鬣狗要吃肉,与其攻击活蹦乱跳的黄羊,不如跟踪遍体鳞伤的棕熊。中国沿海外向型的民营企业家,这第一代的,普遍有这几个特 征:1) 出身普通,受教育不多,苦干。2) 认定自己从事的生意是值得这么付出的,是全家人世世代代的饭碗。3) 很不放心自己的子女,能否捧好这只碗。所以,这一代企业家,只要能把企业在自己手里再做大一点,做强一点,拼了老命也要上的,让后人日子好过点嘛。自己老了,如今这么个花花世界,自己看都看不懂,只有这门生意,懂的。小孩子吃不得苦了,无论如何,要替他/她弄弄好。可怜天下父母心!所以对这批老人家,我一直是非常尊重的,他们因为诚实的,放眼长远的劳动,理应受到尊重。但今天世界在翻覆,连他们都GIVE UP了,变回偷鸡摸狗的小农了,毫无将来,赚点快钱,怎么了得。他们的心,难道也死了吗?jia_jia01262011-09-06 16:18:02死就死掉一批吧,不经历这种苦难是不知道来之不易的,反正中国干这种企业的公司多了去了。倒掉几个无所谓,倒下你一个,还有后来人,生生不息么。还有一点是,现在天朝也不支持这种低价格,高成本的血汗工厂!所以倒就倒掉吧,要怪就怪他们眼光不长,没有及时去做产业升级,现在TG的企业不做低价厂,都玩全套出口的。jia_jia01262011-09-06 16:20:40台湾的厂能做?你也要看看价格色,还在用去年的老价格,谁也不会帮你的滴。那些买手拿着N年前外面的价格来压我们天朝公司的价,MD,一帮汉奸,买办!就这种价,肯帮你做就是看面子了。zyy_8012011-09-06 16:20:43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大豆2011-09-06 16:20:53 不是坏事,正好调整!反正象以前那样过不下去了。不破不立啊。flyasafruitfly2011-09-06 16:22:28 97cs2011-09-06 16:27:44 劳动密集性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这样吗?重阳95192011-09-06 16:37:04 还我传统!阿都2011-09-06 16:37:43 值得深思,凡事都有两面性baibai19822011-09-06 16:38:40 倒闭了拉倒,倒闭的好,倒闭的越多越好,要做外贸换这么多的美元做啥?最好TG多给大家发钞票刺激内需。baibai19822011-09-06 16:40:55至于农民工嘛,没好的工作技能的,统统都回家种田,挺过这几代人(其实是牺牲),咱日子说不定就好过了。zkf892011-09-06 16:45:00 首次前排听讲在路上062011-09-06 16:47:39 咳!无语中!ytht2011-09-06 16:50:21 台湾的厂能做?你也要看看价格色,还在用去年的老价格,谁也不会帮你的滴。那些买手拿着N年前外面的价格来压我们天朝公司的价,MD,一帮汉奸,买办!就这种价,肯帮你做就是看面子了。-老井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就是一现代买办,还整天装着忧国忧民的样子。北斗2011-09-06 16:54:50 实体没有了利润,钱都拿去放高利贷了!人心浮躁啊xiongfei2011-09-06 16:57:33 说的甚是,我也甚为忧虑目前中国道德滑坡之严重,连带所有职业道德也大大降低了蝉猴2011-09-06 17:00:25 太悲观了吧!政府要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固守原来产业的好日子到头了,于是这批第一代创业者Give up了,但不等于中国的制造业Give up了。老一批制造业老板老了,养出了一批富二代,同时原来的“经营好日子”到头了,于是开始怠工,重心转向虚拟经济。于是老一代制造业的主力变成了不务正业,占着茅坑。但是与此同时,蚁族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过几年技工也要登台,中国的制造业看得是这两批人能否接棒,而不是,老一代是否品质是否依然。无味2011-09-06 17:19:04 俺也是做外贸了。tg卡死了中小民企的水喉,没利润,也不就收档,要不就弄虚作假,不然没法混。周小三主导的央行的向来都是乱搞的,是第五纵队。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写博不如看博聪明2011-09-06 17:20:35 没发现么,胡SIR和温SIR已经提前跛脚了,为什么啊?成就没多少,烂摊子一大堆,我想这也是大家都没料到的,胡温会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定位,我想结果一定是他们不愿意回首的。jinyf2011-09-06 17:21:18我也在做外贸,是工厂,不过是服装,技术含量更低吧。不过我们没有做文章里说的那些事。我们也在转型升级,做更高质量更好价格的产品。虽然更困难,量也小。但是应该是比较成功的,重点是现在工厂逐渐不能再和贸易做订单了,因为利润空间已经不允许你过两道手了,关键是工厂能否直接接到一手订单,这样的订单利润还是能够让工厂满意的。当然工厂也需要提升服务的能力。真正会死掉的我相信不是制造工厂更多的是那些食利的中间商和贸易公司。jinyf2011-09-06 17:23:10顺便说一句我不认为中国的工人是文章里说的那样,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得到与付出相等的回报。有的话我相信工人远比那些所谓的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好的多,诚实的多。啊飞2011-09-06 17:25:48 外贸企业也集体开始出现危机,本人在手机行业,从08年金融危机开始手机行业(山寨手机)开始走下坡路,上海之前的将近300家设计公司现在也就剩下几十号,有供应商透露一个月就倒闭了将近20家公司。现在做手机国内要面对中兴、华为等低价优质的竞争,国外也是市场趋于饱和,批量发货一台整机的利润都到了几块RMB,有些还搞放账销售(销售出去才付钱,销售不出去可以退货),风险激增。山寨手机这个产业解决了至少500万以上的就业问题,面对如今的江河日下该当何去何从?产业升级没有问题,升级后剩下的劳动力如何解决?这对手机行业的很多人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但是春天几时能来?还能等到吗?这是一个艰难的转型,对于外贸企业也好手机业也好,一个80后正在亲身经历着。写博不如看博聪明2011-09-06 17:38:42 和谐社会没骗到美国人日本人,把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忽悠到死,维稳变成了维护既得利益者的一种最好的保护伞,祖国真是一片和谐呀!博主回复:2011-09-0617:45:21人家很多读者讨论外贸的具体细节,你就忙着骂中央领导,可以找一个自己的地方去骂,好吗?不要活得这么无聊,好不好?liz_guo2011-09-06 17:58:27 核心原因还是不赚钱了,辛辛苦苦抗了好几年,原来的模式看不到希望,就放弃了。新的模式又没有建立,关键是文化不高,没办法转型,所以就放弃了闲敲棋子2011-09-06 18:05:03 人心坏了-这结论下得太草率,那两个例子也说明不了什么。蝉猴2011-09-06 18:08:49现在大学毕业都往几个一线城市里挤,其实不是什么好现象。感觉是过上了“城市”生活,赶上了潮流,貌似工资高,但是生活成本高,创业起点太高,基本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在自家地方就不一样,虽然落后点,但是身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在小城市,相对大城市要有优势得多。写博不如看博聪明2011-09-06 18:17:06 就这度量也就只能写写文章了,给您权力您还真驾驭不了。逸民之道2011-09-06 18:26:48外向型制造业,可以说是中国的金牛,一旦失去这只金牛,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没有了。国有企业还能赚谁的钱? tony2011-09-06 18:26:54 我就是做外贸机械零部件的,起步较晚08年才起步。可以说08,09年外贸还是好做的,到了10年就没那么好了,价格很低,所以就发些废品率高的货通过运费赚了一大票。今年上半年没怎么发货,因为客户想扣我去年的质量款,就开始扯皮,同时我把质量提了上去,废品率为0。我开始以质量提高为理由要求涨价,客户不同意,我不得不把质量再降下来降低成本。等我下半年开始发货时,突然发现船少了,以前每周两班,现在每周一班。可以说,质量我们是可以做好的,但是价格太低,好质量意味着赔钱赚吆喝,只好在价格和质量间找个平衡点,获取利润。现在,我接了些大型设备的零部件做,还是赚钱的。过段时间,大型设备都不赚钱了,外贸也就到头了。另外,现在的外贸公司和工厂资金链普遍很紧,有单没钱做,很难得到贷款,不得不去借高利贷,民间月利已经到了15%。我就打算在外贸彻底完蛋前多积累些资金,多学些技术,等待时机去德国收购一家有核心技术的小企业。博主回复:2011-09-07 15:41:56支持你,慢慢做大做强。可以吸取一些当年日本货和台湾货的转型经验。一代觉皇2011-09-06 18:42:20 呵呵,骂的好!不过他一般是自说自话,没人理他。我一般看到那个名字就直接跳过评论了。花开堪折直须折2011-09-06 18:44:31 危机啊!倩倩2011-09-06 18:48:39 井大您好!我是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户,别的都不说了,印象最深的就是市场每年实际营业十一个月左右,但是要上交13个月的税,而且基本上每年的税在上一年的基础上都有10%左右的递增.这可是复利哈!工厂的税和各项费用包括工人工资也是每年涨涨涨!这个只要看看我国的税收收入就知道了(估计30%左右的税收增幅也破世界纪录了吧),要偷税漏税是不容易的,因为这本身成本也高!再中国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05年开始短短已累计上升了30%!可以说工厂的利润就是这样被蚕食掉了!当然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生产劣质产品的借口!还有就是,08年的时候,中国和美国患了不同的病,是谁为他们开了同样的药方呢?谁是狗头军师?国内能影响经济决策的李姓,胡姓经济学家能辞其责吗?博主回复:2011-09-07 15:42:59中美药方不同。美国是救助华尔街,中国是大规模基建。所以今天美国失业是一大问题。zhjf74022011-09-06 18:54:42 我觉得早晚会出现这种情况的,随着国内工人工资待遇的提高,材料价格的上升,产品的成本也会随之升高,慢慢的那些低附加值的产品就会失去竞争优势,产业转型是个老话题了,但是俺认为一点都不过时,相反是迫在眉睫;这是个大趋势,中央领导通过不同的渠道也表达过n次类似的指导意见。既然产业要升级,死掉一批是不可避免的。只是通过什么形式、什么时候死掉的问题。因为我们公司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先是做阀门等小设备,利润低得可怜,但是后来老总请来一个顾问,果断的从国外引进来一套电力环保系统,经过几年艰难的消化吸收,现在开始出口东南亚地区,利润提高的不是一般的多。如果没有这个升级,估计早死掉了。写博不如看博聪明2011-09-06 18:54:48 呵呵,好吧,我走了,让这个贵州人带你们玩好了,以后不来了。liuyupeng05012011-09-06 18:55:14 产业升级,扩大内需shuaiboy20002011-09-06 18:57:35 这种狗 啥事就骂中央领导,其实现实中就是个可怜虫而已。zhjf74022011-09-06 19:08:24 另外一点不太明白,外贸合同一般都是比较严谨的,出口的产品如果质量(特别是外观质量)达不到要求,外商是会退货并索赔的,我们曾经碰到过1次这样的情况,特别是德国的客户,设备外包装都有严格的尺寸要求,达不到的话,直接拒收。以次充好,结果很可能就是得不偿失,损失的更大,搞不清那老板是怎么考虑的。博主回复:2011-09-0715:45:13现在是如果你不要这些货,还不伺候你呢,老子就关门。要么带着这些年赚的钱移民混日子,要么在国内炒炒房产混日子。蝉猴2011-09-0619:11:18 其实我一直很怀疑,合同的价格以及币种是当下定的,又不是05年订的,怎么可以把外贸的利润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