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新煤气站设备瓶颈问题的研究一、课题背景:燃气厂新煤气站自2017年4月27日运行以来,出现很多设备故障问题,目前比较棘手的是:1. 冷水泵管道震动量大。2. 新煤气站一电绝缘子使用周期短更换频繁。3. 除灰液压站故障率高。4. DVR补偿装置调试运行。5. 下煤滚筒阀关闭不严,诸多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了煤气生产的平稳运行。6. 蒸汽分离器本体及系统腐蚀严重问题。上述问题严重制约新煤气站的安全生产,关系到煤气站今后生死存亡,因此我分厂于三月初开始成立“新煤气站设备瓶颈问题的研究”课题小组,力争解决上述问题。二、课题研究的方向:1.冷水泵管道震动量大。现存问题:冷水泵管道震动量大导致管道焊口周期性开焊(2018年12月份开始平均每周一次),每次故障处理泄水及维修需要10小时左右,严重影响新站出口煤气的冷却效果。解决方案:根据冷水泵的功率流量,研究沿线阀门的开启度配比,找到最佳位置,最大限度减小振动量;针对性排查沿线各位置阀门,处理闸板有动量的阀门。目前状态:通过修复及调整冷水系统阀门,管道震动量大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解决后,即可延长设备及管道的使用寿命,又可减少维修劳动强度,最主要是可以保证新站煤气冷却系统的连续运行,不必经常性停供冷水。2.新煤气站一电绝缘子使用周期短。现存问题:新煤气站一电绝缘子使用周期短更换频繁,目前新煤气站单台炉每次冷备清理后,对应的一电绝缘子都出现故障,平均每台次更换绝缘子数量为2个。比较而言老站绝缘子及新站二电绝缘子的更换周期为1.5年左右,经统计2018年绝一电绝缘子更换数量为35个,单价为5600元,一电绝缘子的频换更换,大大增加了备件费用。解决方案:从数据统计入手,详细分析一电与二电运行状态的不同之处,从运行环境差异找出一电绝缘子寿命短的原因。经过分析,一电较二电通过的煤气温度高、煤气杂质多,因此针对性的在每个绝缘子箱下部制作专用挡板,遮挡高温煤气和吹扫蒸汽对绝缘子的损害,以及减少杂质对绝缘子的附着,同时也要求运行人员严格执行操作工艺,严控上段煤气温度。目前状态:经过对几台小修炉的一电绝缘子加装隔热挡板后,目前效果很好,大大减少了以往小修炉投运后绝缘子损坏的次数。3. 除灰液压站故障率高。现存问题:目前除灰液压站故障频繁,液压缸弹簧板经常性断裂,液压元件漏油严重存在泄压情况,以上问题导致除灰装置故障不能正常除灰,最终导致下段煤气出口温度高,不利于工艺执行和缩短炉体设备的使用寿命。解决方案:改变液压缸伸缩臂的顶力方式,设计制作了专用备件,用弹簧套筒代替弹簧板;另外加强设备一级保养的执行监管力度,各处润滑点保证润滑到位。目前状态:课题小组以5号炉为试点,在其除灰液压站上安装了弹簧筒式顶力器,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行,效果良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化学药物CMO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中国聚丙乙烯项目创业计划书
- 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 阳泉市人民医院急诊压力管理考核
- 北京市人民医院中药库存管理考核
-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轴型皮瓣设计与切取考核
- 中国氢化棕榈仁油项目创业计划书
- 邯郸市中医院男科手术围手术期管理考核
- 鹤岗市中医院皮肤病鉴别诊断思维考核
- 晋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质量管理考核
- 语言:轰隆隆来了
- 白云区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深度学习技术基础与实践 课件 第1-3章 深度学习概述、深度学习原理、深度学习框架介绍
- 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
- 护士在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中的作用和责任
- 报名统计表格
- 上海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资料
- 软件系统上线试运行申请表方(仅用于个人学习的参考模板)
- 高考作文之成人高考高升专英语作文
- 特许经营管理手册范本(餐饮)
- 传媒经济学教程(第二版)传媒消费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