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县水利水保项目建设现状分析(1).doc_第1页
华亭县水利水保项目建设现状分析(1).doc_第2页
华亭县水利水保项目建设现状分析(1).doc_第3页
华亭县水利水保项目建设现状分析(1).doc_第4页
华亭县水利水保项目建设现状分析(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亭县水利水保项目建设现状分析(2011年3月29日)一、基本情况华亭县地处关山东麓,属黄土高原土石山区,地处六盘山青年皱褶山区及东部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为起伏不平的黄土丘陵和土石群山组成的地形。辖5乡5镇1个街道办事处,一个省级工业园区,有17.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65万人。全县总面积1182.6平方公里,群山丘陵沟壑区占92.6%,海拔在12262748.6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多年平均气温7.9,多年平均降水量607毫米。境内主要河流有策底河、黎明河、西华河、南川河、砚峡河、黑河、上关河、麻庵河。水资源总量为2.192亿立方米,其中县域内自产地表水为1.245亿立方米,入境地表水0.37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0.5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可利用水资源量1252立方米,略高于全省人均水平,为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截止2008年底,共有耕地41.75万亩,人均3.38亩,其中水浇地2.09万亩,人均0.21亩,亩均水资源量253立方米。农村需水量1596.2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1250万立方米,人畜饮水量506万立方米。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对水利项目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县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鼓足干劲,艰苦奋斗,水利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建成了一大批利民惠民的水利水保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了以灌溉、防洪、供水为主的水资源保证体系,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初步解决了部分地区的人畜饮水困难,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全县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水利工作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是建国以来水利水保建设发展的最好时期。我县率先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有效缓解了我县水资源供需矛盾,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农村供水方面, 2004年以前,先后投资649.0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07.5万元,地方配套241.53万元),建成了马峡、山寨、西华、黎明、策底、南川6处小人饮工程;2005年2010年底,累计投入资金4387.51万元,先后建成了牛舌堡水厂、红崖山水厂、东华镇塌陷区3处大型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其中,牛舌堡水厂国家2005年2007年下达五批建设任务,共完成了五期工程,完成投资154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36万元,县财政配套505万元),日供水能力2980立方米,解决了5乡(镇),37村221社,7840户36059人,17239头畜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红崖山水厂2006年2009年国家下达了六批建设任务,共完成了五期工程,完成投资2197.5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329.8万元,省财政配套542万元,县财政配套325.71万元),日供水能力2730.35立方米,解决了3乡4镇1个开发区,52个行政村,264个社, 11125户,47000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东华镇塌陷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国家2009年2010年底下达了二批建设任务,共完成了二期工程,完成总投资64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63万元,省级配套79万元,县财政配套107万元),日供水能力1068.84立方米,解决了2镇,3村,20个社,2361户,10600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截止2010年底,累计投入饮水安全资金5036.5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236.3万元,省级配套621万元,县财政配套1179.24万元),有效解决了全县114个行政村(社区)576社12.3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城市供水方面,投入资金3453.5万元,先后建成西华水厂、北河水厂、安口水厂、安口二水厂,新建马峡养马寺城区水源工程、车厂沟水源工程,投资1380万元,建成日处理能力1.08万立方米的城区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改善工程,实现了县城居民生活用水由量向质的跨越,全县城区日供水能力达11500立方米,保障了城区8.7万人30多户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生活用水。防洪工程方面,2007至2010年底,累计投入资金5187.38万元(其中:争取国家资金393万元,县财政列资2561.24万元,缺口资金2233.14万元),兴建堤防工程58.36公里,治河增地1530多亩,保护农田2万多亩,保障了沿河6万多群众、50多个乡镇、县直单位及西华电厂、华煤集团等大中型企业的生活生产安全。农田水利方面,建成自流灌区14个,机电井113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2万亩,投资507.15万元,实施了西华镇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工程、黎明川节水灌溉工程、西华南塬渠节水配套工程和黎明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面积2.715万亩,集雨节灌面积4.19万亩。水利枢纽工程方面,投资4970万元,对王峡口水库进行了改扩建,投资185万元,对小川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投资7917万元,新建成了石堡子水库,全县水库总库容达到2060.2万立方米,兴利库容762.5万立方米。水土保持方面,兴修梯田4.6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2平方公里。水利工程年供水量达0.036亿立方,灌溉面积达到2.1万亩,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6.8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861平方公里的42.6%,梯田面积达到了29.19万亩。这些工程的建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发挥了基础性保障作用。二、水利水保项目进展情况(一)小型农田水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积极发展旱作农业,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市、县两级政府也要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主要原因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建设欠账太多,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比例不高,因此必须大兴农田水利建设,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目前,我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明显滞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薄弱,受地形条件和国家投资导向等因素影响,争资立项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地形条件影响,田高水低,居住分散,耕地分布零散,目前,我县还没有中型灌区,大规模、大面积开发利用水资源还存在一定难度。发展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农田灌溉工程难度大,投资和成本高;二是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以小型为主,大中型工程少。供水工程以引提水为主,蓄水工程特别是大型骨干调蓄工程少;三是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国家重点支持大、中型灌区的建设,我县工程规模偏小,争取国家资金的难度特别大。2010年,我县向省、市财政、水利部门申报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因耕地和灌区控制面积偏小,未被列入;四是近年来,小型灌溉工程的立项、投资以省财政厅为主进行,项目争取工作一般为3050万元,水利行业基本没有参与。以省、市财政为主体下达各市、县的项目,均分配到相关乡镇实施,划入水利部门实施的工程近年来接近空白。(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近年来,小型水库在水资源利用和防洪减灾中作用很大,为此,加快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显得尤为迫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库容,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目前,我县共有车厂沟和四条岭两处小型病险水库,2010年底通过向上积极争取,两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均列入省、市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之列,我县已完成了两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待省上批复后,开工实施。(三)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回良玉副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0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9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对我省未来一个时期内的水利发展做了明确的指示。意见指出,实施渭河、泾河、洮河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加强城镇防洪体系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抓紧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快实施防灾避让和重点治理。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到2020年,全面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从我县目前山洪灾害防治的现状看,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情况较复杂,高差起伏大,坡陡谷深,地表切割强烈,部分土壤自身抗蚀能力弱,极有利于降雨后地表径流汇集,洪水流速大,涨势猛,冲刷严重,水土流失,破坏性大,易于产生滑坡、泥石流。多年以来,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山洪灾害发生,特别是去年“7.22”持续暴雨引发山洪灾害,给全县人民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2010年我县积极向省、市争取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其中,工程措施省上要求工程总投资不能超过1000万元,经研究分析,已将西华沟流域和黑河流域山洪灾害防治工程上报省防办,并列入省级规划,完成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非工程措施我县已被列入40个县(区)之首,目前已委托省设计院完成了初步设计报告,待批复后可开工实施。(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事关民生、民计,2005年以来,国家就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投入力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制定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用地政策,确保土地供应,对建设、运行给予税收优惠,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2005年实施以来,截止目前,已完成了2004年国家核定9.37万人的建设任务,项目已经出现断档问题。2009年在国家调查复核时,将早期建成的部分小人饮工程解决的人数划入不安全人口中,通过向国家、省、市努力争取,给我县新增不安全人口2.18万人。该项目现已列入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之中,编制完成了县级规划,预计在2013年2014年之间下达资金实施。(五)小型水库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加快推进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坚持蓄引提与合理开采地下水相结合,以县域为单元,尽快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和连通工程,支持农民兴建小微型水利设施,显著提高雨洪资源利用和供水保障能力,基本解决缺水城镇、人口较集中乡村的供水问题。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指出,积极推动中小型水源建设,提高工业能源基地及城镇供水保障能力。目前,我县水资源可利用水平低,开发利用难度大,现有的供水能力仅能满足现状基本需水要求,没有可靠的后备水源。县境内缺乏骨干水利调蓄工程,已建工程大部分为七、八十年代修建,工程老化失修,设防标准底,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加之我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难度大,造成资源型缺水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我县先后将后河水库工程列入华亭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华亭县农村水利规划、华亭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之中,完成了后河水库的初步设计报告,并多次报省、市争取,目前,该工程已作为我县的重点项目纳入平凉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之中,并已上报省水利厅。(六)中小河流治理工程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指出,实施渭河、泾河、洮河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加强城镇防洪体系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防洪标准。2008年以来,国家逐步加大中小河流治理进程,把流域面积在2003000平方公里内的中小河流,列入治理规划,进入国家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由于我县境内河流流域面积偏小,为争取项目,我们以汭河和黑河为主,编制了华亭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规划,规划共涉及我县汭河的策底段、石堡子段、黎明段、西华段、南川段、安口段、马峡段、山寨段、河西段共171.62km和黑河的神峪段、上关段共36km。目前进入省级规划的仅为汭河的南川段、策底段和黑河的神峪段,黑河神峪段进入规划的为6.5km,初设报告已上报省水利厅,并通过了审查,待批复后可开工实施。(七)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指出,实施渭河、泾河、洮河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大力推进黄土高原地区和陇南山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稳步实施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坡改梯和小流域坝系工程,积极建设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以及渭河、泾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项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坡耕地整治、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等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十一五”以来,甘肃省水土保持项目以梯田建设为主,周边其它县梯田建设任务较大,我县由于地理、地质、地貌条件的限制没有列入,只有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其它项目基本为零,工程明显偏少,投入严重不足,致使水土流失治理进展缓慢。现有的治理措施标准低,大部分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侵蚀模数,仍普遍高于国家允许的侵蚀标准,待治理区域还很大,而且生态条件日趋恶化。按现有的治理进度和标准,远不能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要求,治理任务仍很艰巨。截止2010年底,共向省、市上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甘肃省黄河流域泾河支流华亭县汭河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华亭县南川河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甘肃省华亭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华亭县坡耕地综合整治项目、华亭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基本口粮田工程等5项重点水土保持项目,其中已经省发改委批复的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甘肃省黄河流域泾河支流华亭县汭河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八)城乡供水一体化近年来,我县在城乡供水一体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农村供水管网和城市供水管网在水源部分已进行了并网,农村富余水量在关键时调剂了城市供水的不足,城市水质检测化验系统补充了农村水质化验设备的缺失。水资源监控系统将城市供水和农村供水进行了有效的监管,城乡供水水资源基本得到了合理配置。但由于近几年水资源日趋短缺、水利用方式粗放、水行业管理体制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我县城乡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城区供水方面,管网设施老化,节水设施缺失,节水器具普及率很低。同时,由于城市供水多数地方归口建设部门管理,水利行业在城市供水方面的项目极少。在城市供水项目建设上,我们已把城区供水扩建项目和管网改造项目列入我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和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之中,但至今国家、省、市水利部门没有这方面的计划。三、对策及建议一是加大农田水利项目争取力度。按照目前国家支持万亩以上灌区建设的政策倾向,近快组织人员,汇总整理黎明灌区相关资料,将我县黎明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