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坊镇寄宿制学校学生就学情况.doc_第1页
马坊镇寄宿制学校学生就学情况.doc_第2页
马坊镇寄宿制学校学生就学情况.doc_第3页
马坊镇寄宿制学校学生就学情况.doc_第4页
马坊镇寄宿制学校学生就学情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坊镇寄宿学生就学情况 调查报告 教师教育学院 0915030103 李光 2012年12月18日 调查报告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规范意见。为了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上学的需要,意见分几种情况提出了原则要求:一是从年级上,要求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学生根据实际可以走读或寄宿。这样的规定既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考虑到一些地方已经存在的小学生住宿现象。二是从学校设置上,要求原则上每个乡镇都应设置初中,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寨,要设置村小或教学点;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三是从上学时间上,要求各地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力特征、道路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尽量缩短学生上下学路途时间。撤点并校以来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农民负担问题,学生安全问题等,那么我所在实习的马坊镇小学生在撤点并校后有哪些变化,这里生活的寄宿制学生就学情况又是如何如何呢?对此我以马坊寄宿制小学为对象进行了调查。马坊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个自然村。户,.万人。耕地面积.万亩,退耕还林地面积.万亩。林地面积万亩。主要农作物有马铃薯、红芸豆、小杂粮。农业上,以“两豆”为主。就是土豆、红芸豆。土豆种植面积达到.万亩,红芸豆万亩,畜牧业上,全县禁牧以来,主要是养牛,撤点并校之前,全镇共有小学28所,撤点并校之后,全镇小学八所,其中寄宿制小学所,学生0余名,教学质量相对低下。撤点并校前撤点并校后吴家沟小学窑上村小学吴家沟小学周家沟小学四皓村小学温家庄小学赤坚岭小学陈家湾小学马坊寄宿制小学开府寄宿制小学周家沟小学红崖湾小学四皓村小学落辉村小学小岔洼小学西沟小学庄则上小学赤坚岭小学开府寄宿制小学赤街会小学李家湾小学赤街小学条则堰小学辉回小学杨家坪小学里其小学杨家沟小学陈家湾小学树林则小学马坊寄宿制小学温家庄小学龙泉小学王家湾小学镇高明小学磨地湾小学麻峪村小学合计288马坊镇的三所寄宿制小学分别为开府小学,四皓小学以及马坊小学,在三所寄宿制小学中,尤其以马坊寄宿制小学典型,这所小学建立之初学生人数将近700人,占全镇小学生总人数的一半以上,马坊寄宿制小学,创办于2005年,这所中心学校建立于方山县撤点并校后,是一一所六年制小学。学校服务周边7个自然村,覆盖人口约6000人,学校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70平方米,原有教学班13个,学生681名,其中住宿学生146名,撤点并校之后,农村学生的就学情况有了很大变化,2012年9月我在该校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实习,有充分的条件对这所学校进行调查了解,为了了解在该寄宿制学校就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情况,我对在该校学习的学生,生活教师以及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我首先调查的是这所学校学生以及寄宿制学生的人数变化情况,这所学校建立之初有学生681名,2012年学生人数减少到了548名,学生在七年间减少近一百五十人。该校寄宿学生的变化情况更加明显。从下图我们不难看出该校男女学生都呈下降趋势,寄宿学生在七年间减少了113名,寄宿制学生的减少占了该校减少学生中的绝大多数。 该校的学生分为寄宿生和走读生两种。就该寄宿学生择校原因而言,该校学生都是就近入学,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很简单,附近的学校不多,而该校的条件较好。对这些学生的父母来说,能给他们的选择很简单,或者家长陪读到县城就学,或者不陪读让孩子在该学校就学,相比县城小学而言,县城小学的环境更好,设施更完善,教学质量更高,但是教育花费要更高。由于特有的经济结构,这一地区的学生家长多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绝大部分在本地工作,就我了解的情况,学生对这所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比较习惯,在食宿方面,寄宿学生每个月学生要交120元伙食费,学校可以保证学生吃饱,但是伙食质量并不是很好,学校每天早上给学生提供鸡蛋。住宿方面现在已经免费,由于现在学校学生减少,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宿舍已经由当初的通铺变为现在的一人一铺,但是宿舍离厕所较远,卫生间远在校园的另一角,这给学生造成了一些不便。另外热水以及暖气的供应也不能充分保证,学生缺乏娱乐设施,学校生活设施并不健全,给学生生活带来困难,难以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如小学生寄宿面临洗衣服、洗澡、就餐等难题。生活老师还认为小学生的年龄大多在612岁之间,如此年纪就离开父母独自住校,个人日常生活全靠自理,其困难可想而知;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其困难与麻烦就更为严重,寄宿生中的低龄学生较多,吃喝拉撒等生活问题都不能处理,还需要人照料,加上生活设施建设的滞后,给低龄寄宿生保育工作增加了难度。教师们认为现在学校的办学条件、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相对较差,致使很多农村家长将孩子送往城市小学读书,加剧了农村学校生源的减少,这也符合这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寄宿制学生回家和返校是比较大问题,离家近一些的学生可以步行回去,远道学生上下学的安全保障难。寄宿制学校小学一般覆盖一个乡,初中覆盖一个镇或一个区(以前的县辖区)以上,居住地距学校有5公里以上的占学生总数的占多数,最远的有10多公里。每逢放假,学生回家到校路途远,时间长,为保证学生路途安全,学校要求家长接送,该所学校的绝大多数的学生也确实由父母接送,交通工具主要是摩托车,也有开轿车接送的,也有多个家庭包车接送孩子的,但是现在寄宿学生骤减,包车接送孩子的现象也很少了。 就寄宿学生家长而言,他们的收入在1.5-4元左右,教育支出在12002500左右,教育支出对这些父母来说,负担并不是很大,但是这些家长普遍认为撤点并校后农村学生上学不便,不仅路途遥远,也存在安全隐患,他们还认为孩子八、九岁就要远离父母,在学校里独立生活,由于学校文体活动、娱乐活动器材普遍不足,寄宿学生的校园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生活单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由于长期不和家长在一起,一些学生性格变得孤癖、古怪,不合群,较难转化、管理。即使学校的物质条件、管理水平很好,也不能替代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父母要担心孩子的饮水和饮食,还担心孩子生病后不能及时得到照管,学生从小过集体生活,可能与父母疏远。还有一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同龄人的欺负。撤点并校不仅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直接涉及到广大农村小学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农村小学撤点并校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农村教育的顺利发展。我对这所学校提出以下建议:1、政府部门必须继续安排好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专项经费,特别要重视撤点并校后寄宿制小学的建设与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要切实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2、撤点并校后,小学教师虽相对集中,但其整体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是巩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成果的根本所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此外,应加强农村学校在岗教师的培训力度。3、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的活动。学校应从寄宿的特点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满足寄宿生的需要。一是晚自习除了完成当天的作业外,可组织学生读书看报、下棋、进行各种体育比赛等;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由专门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特长培养,如组织艺术团、科普活动小组、各种兴趣小组等;三是开展主题班会、联谊会、道德讲座等活动,让寄宿生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为此,学校应提供更多适合儿童的读物,并且增加儿童的体育娱乐设施,增添儿童精神上的慰藉及生活上的乐趣。4、重视寄宿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寄宿生心理发展档案,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治寄宿生出现的心理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