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治理方案B.doc_第1页
瓦斯治理方案B.doc_第2页
瓦斯治理方案B.doc_第3页
瓦斯治理方案B.doc_第4页
瓦斯治理方案B.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盘县石桥镇鹏程煤矿2012年矿井瓦斯防治方案企业名称:盘县石桥镇鹏程煤矿二一二零年四月十五日2目 录第一章 矿区概述1第一节 概述1一、交通位置1二、矿区范围1第二节 开采技术条件.2一、水文地质2二、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然倾向性、煤尘爆炸性、煤与瓦斯突出4第二章 矿井开拓开采现状.6第一节 矿井开拓开采概况.6(一)、生产现状6(二)、 井田开拓方式及井口位置7第二节 主要系统概况.8一、矿井通风8二、运输系统8三、排水系统8四、压气系统9五、供电系统9六、防尘系统9七、通讯系统.10八、监测监控系统10九、瓦斯抽放系统10十、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系统10第三章 瓦斯防治放案.11一、瓦斯防治方案.11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性防突治理技术方案11三、瓦斯防治基础资料11四、区域性防突措施15五、瓦斯先抽后采16六、瓦斯防治效果评价16第一部分 抽采管理制度.17第二部分 瓦斯抽采防治效果评价制度.19附件:1、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2、盘县石桥镇鹏程煤矿瓦斯抽放半径说明书。3、煤与瓦斯突出鉴定结论第一章 矿区概述第一节 概述一、交通位置鹏程煤矿位于盘县石桥镇果榔村,矿井位于盘县石桥镇果榔村象鼻岭岔沟地段,距盘县新城(红果)约20公里,距石桥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约15公里,距鲁番火车站约10公里,中有石(桥)梓(木嘎)公路由井田穿过,南有红(果)威(舍)和乐(民)红(果)公路从井田南部边缘经过,交通运输较为方便。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822-1042838,北纬253557-253629,二、矿区范围本矿矿界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2年12月准予划定盘县石桥镇鹏程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黔国土资矿管函200297号)划定,浅部为煤层风氧化带下界(垂深15m),南为拐点A、B的连线,北东为拐点C、D、E的连线,深部为煤层+1600m标高。其形状为一不规则五边形,走向长1.01.53 km,一般1.2km,倾斜宽0.80.88km,面积1.0564 km2。其拐点坐标(北京坐标系):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见表141。表141 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拐点X(m)Y(m)A283303035446960B283303035446010C283448635446510D283420035446800E283400035447200开采深度:由+2225m至+1600m标高。第二节 开采技术条件一、水文地质(1)概述鹏程矿井位于盘关向斜南端东翼中部。属构造剥蚀单面山地貌,象鼻岭小河东部由峨眉山玄武组地层构成构造坡,西部由三叠系地层构成倾角在3040的剥蚀坡,在构造坡与剥蚀坡之间由龙潭组地层组成不对称的单斜谷地。井田主要河流为象鼻岭小河,该小河自南向北东从井田东部流过。该河流为山区雨源性河流,流量变化幅度大。雨季暴涨,枯季流量较小,河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井田内沿走向总体地势西南高,北东低。(2)岩层含水性含煤地层龙潭煤组由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浅部含风化裂隙水,地表泉水较多,大多出露于煤系地层之上,残积、坡积物中。一般在55m以下为弱透水或不透水。含煤地层下伏地层峨眉山玄武岩组的玄武岩、拉斑玄武岩、凝灰岩为主,亦含浅部风化裂隙水,深部含水性极弱。含煤地层上覆地层飞仙关组下段粉砂岩为主,底部为粉砂质泥岩、细砂岩及泥岩,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含水弱或不含水。第四系坡积物分布有限,厚度不大,且多有泉点出露,受大气降水控制。滑坡体富水特征:井田东部及其边缘分布有面积不大的古滑坡,滑坡体岩性为飞仙关组砂泥岩碎石块,滑床主要为龙潭组上部地层,滑体厚度不清,滑坡岩体松散,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透水性好,含水性较强,但静储量有限。断层、破碎带的富水特征:井田内断层带多被充填,并挤压密实,不含水,不导水。(3)矿井充水水源地表水井田主要河流为象鼻岭小河,该小河自南向北东从井田东部流过。该河流为山区雨源性河流,流量变化幅度大。雨季暴涨,枯季流量较小,河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第四系主要为残坡积、坡积物,厚度一般为15m左右,透水性强,含水性中等,有泉点出露,泉水流量动态变化大,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地下水井田内龙潭组和飞仙关组主要有砂泥岩组成,该地层含浅部风化裂隙水,有泉点出露,愈往深部含水性愈弱。综上所述,井田内风化裂隙水,随着垂深增加,风化程度减弱,含水性减小,深部含水甚微,甚至无水。风化裂隙水以渗流为主,水力联系较差。本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属第二类第一型,即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4)矿井涌水量本矿井属于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地质报告未对矿井的涌水量进行预测。根据生产一年以来的实测涌水量,正常涌水量为20m3/h左右,最大涌水量为60m3/h左右。二、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然倾向性、煤尘爆炸性、煤与瓦斯突出(1)瓦斯的赋存由于贵州省盘县煤田梓木戛勘探区鹏程煤矿地质勘查报告未提供瓦斯赋存等瓦斯相关资料,因此参照邻近矿井金佳矿井的瓦斯资料及盘县地区瓦斯规律进行考虑。瓦斯表现出的赋存规律,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层中的瓦斯含量也会增加,生产过程中的瓦斯涌出量也会增加,对安全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根据邻近金佳矿井瓦斯地质资料,煤层埋藏深度每加深100m,煤层瓦斯含量梯度增加2.0m3/t。在垂向上同一钻孔瓦斯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长。(2)各煤层瓦斯含量计算由于本矿井勘探程度较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矿井+1726m水平和+1600m水平开采各煤层的瓦斯含量。同时参考六盘水市盘县石桥镇鹏程煤矿历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该矿井各煤层的煤质特征表见下表。 煤 质 特 征 表煤层原煤工业分析煤 种Mad%Ad%Vdaf%St,d%11.472.561.9214.9126.9121.038.3512.109.120.223.680.97无烟煤30.722.561.4622.4336.2030.7610.0118.3113.340.302.561.44无烟煤71.592.531.9110.7528.1718.149.5613.9411.410.180.950.39无烟煤101.302.572.1014.3125.0419.469.7413.0510.140.231.310.52无烟煤170.882.501.5211.3425.8217.618.6011.1610.150.251.200.55无烟煤180.991.301.1211.1621.2214.628.6610.169.150.200.600.30无烟煤根据煤层瓦斯含量经验公式(1)在无测定参数条件下: Wh= WX+ WY 、 式中:Wh煤层瓦斯含量, m3/t;Wx煤的瓦斯吸附量,m3/t;Wf煤的水分,;Af煤的灰分,;Vr煤的挥灰分,;P实测瓦斯压力,MPa;en温度系数,查表8712(采矿设计手册);e自燃对数底;n;2.4+0.21Vr或查表8713(采矿设计手册);b1-0.004Vr或查表8713(采矿设计手册);WY游离瓦斯量,m3/t;fn煤的孔隙率,%查表8710(采矿设计手册);煤的容重, t/m3;KY相当于煤层瓦斯压力下的瓦斯压缩系数,查表8714;t温度,。已知鹏程矿井各煤层的Wf、Af、Vr、P、t及,经以上经验公式计算,该矿井+1726m、+1600m水平各煤层瓦斯含量见表3-1-8。表3-1-8 各煤层瓦斯含量 单位:m3/t水平煤层137101718+1726m(一采区)瓦斯含量(m3/t)9.8610.7612.8314.8012.5111.62+1600m(二采区)瓦斯含量(m3/t)12.3813.2815.3517.3215.0314.14(3)煤尘爆炸性与煤的自燃性根据鹏程煤矿2007年5月委托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所作的3号煤层的检测报告,该矿3号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6年1月4日盘县梓木戛煤矿7号煤层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和煤尘煤尘爆炸鉴定报告,该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9年4月27日盘县石桥镇鹏程煤矿10号、17号和18号煤层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和煤尘煤尘爆炸鉴定报告,该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本次设计采用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所作的检测报告的结论,按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进行设计。业主在对其它煤层揭露后必须委托有资质的相关部门进行检测,待检测结果出来后再进行相应的调整。(4)煤与瓦斯突出根据2010年4月3日委托中国矿业大学对鹏程煤矿3#、7#煤层做突出危性鉴定,其鉴定结果为3#、7#煤层都是突出煤层,鹏程煤矿是突出矿井。其各项指标如下:鹏程煤矿3#煤层的破坏类型为;坚固性系数为0.33,小于0.5;瓦斯放散初速度为16.613mmHg,大于10mmHg;瓦斯压力为0.93MPa,大于0.74MPa. 7#煤层的破坏类型为;坚固性系数为0.46,小于0.5;瓦斯放散初速度为15.470mmHg,大于10mmHg;瓦斯压力为0.80MPa,大于0.74MPa.第二章矿井开拓开采现状第一节 矿井开拓开采概况(一)生产现状鹏程煤矿目前采用斜井开拓,主斜井井口标高为+1918m,方位角为99,倾角25;进风行人斜井井口标高为+1929.835m,方位角为99,倾角25;回风斜井标高为1915.574m,方位角为99,倾角33;三条井筒已掘到+1726m水平。主斜井在+1836m标高作车场和11运输石门至3号煤层,已布置有1032运输顺槽700米;回风斜井在+1883m标高作车场和11回风石门至3号煤层,首采工作面1031回采工作面于2011年12月回采完毕,目前无回采工作面。布置有1032回风顺槽800米;工作面还未形成。下阶段掘有1033回风巷150米,1033下运巷100米。(二)井田开拓方式及井口位置根据贵州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文件关于对盘县石桥镇鹏程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的批复【黔煤规字2009360号】:主斜井井口标高为+1915.574m,倾角25,方位角为99;回风斜井井口标高为+1918m,倾角33,方位角为99;进风行人斜井标高为1929.835m,倾角25,方位角为99;三条井筒已掘到+1726m水平。主斜井在+1836m标高作车场和12运输石门至3号煤层,已布置有1031运输顺槽和1031回风顺槽。两顺槽往南掘进至井田边界后,经工作面开切眼连通,从而构成井下完整生产系统,现首采工作面1031采面已回采完毕;往北已有1032运输顺槽掘进头约700m,1032回风顺槽掘进头约800m。在主斜井落平处布置有井底水仓。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井筒特征见表表145 井筒特征表井 筒名 称井 口 坐 标井口标高(m)方位角()倾 角()井筒长度(m)断面(m2)XY净掘进主斜井2833929.52335447118.792+1915.54799254475.856.54进风行人井2833955.19635447147.809+1929.83599253835.376.02回风斜井2833906.84335446997.811+191896333205.726.58第二节 主要系统概况一、矿井通风1、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主斜井,人行井两巷进风,专用回风井回风,为两进一回。掘井工作面采用压入通风,都有独立的通风系统。2、通风方法:机械抽出式3、主扇为FBCDZ15/255kW的高效节能防爆对旋轴流通风机二台,其配套电机型号为YBF2280M6,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其参数为:风量26401200m3/min;风压1902210Pa。;4、掘进通风为压入式局扇通风,1032运输巷、回风巷局扇风机型号为FBDNO6.3,风量:370-570m3/min,风压:5800-800Pa,功率:230KW;1033运输巷、回风巷局扇型号为FBD-No5.6/215防爆对旋局部通风机,风量范围200400m3/min,全压3504600Pa,功率215kW。二、运输系统1、为JTP1.61.2/31.5型2、采煤工作面顺槽运输方式为刮板运输机运输。3、运输上山运输方法为溜槽自溜。4、掘进工作面(平巷)运输为1032运输巷为皮带机+刮扳机+矿车装运至主斜井提升,奇遇巷道1032回风巷人工装车,人力推车;1033运输巷、回风巷为刮板运输机+矿车至主斜井提升。三、排水系统排水泵配备型号为MD85-455型(2950rpm)水泵四台,选配YB280M-2,90kW,660V防爆电动机四台。排水管路为1595无缝钢管,两趟,一趟沿主斜井,另一趟沿人行井;水仓数量为3个主水仓1个、副水仓2个,容量为834m3;安全出口数量为3个、2个与井底巷道连通,1个出口连通人行井筒与泵房地面高差为11.3m。四、压风系统压气设备型号为4L-22/7,132kw,风量20 m3/min,1台;型号为BBJ-22/8G型喷油双螺杆压缩机,小于等于132kw,流量22m3/min、排气压力0.8Mpa。1台;压风主管选用无缝钢管893.5,支管和压风自救管路选用无缝钢管573.5。五、供电系统在工业场地已建成地面10kV变电所,变电所内设两台型号分别为SZ9200/10/0.69kV 200kVA和SZ9100/10/0.69kV 100kVA的变压器并采用双回路为井下局扇供电,两台型号分别为CF100Y/1010/0.69/0.4kV 800kVA和SZ9400/1010/0.69/0.4kV 400kVA的型变压器为主扇、主井提升绞车、瓦斯抽放泵、压风机、水处理站、工业广场低压动力负荷和照明等供电,两台型号分别为SZ9315/10/0.69kV 315kVA和SZ9200/10/0.69kV 200kVA的动力变压器向井下主排水水泵、1031回采工作面设备、1032回风巷掘进头设备、1032运输巷掘进头设备供电。主要通风机、井下局扇、井底水仓水泵、主井提升机、瓦斯抽放泵双回路供电,井下动力、水处理站、工业广场动力和照明等供电。六、防尘系统在距主斜井井口北面水平距离约98m处有300m3生活消防水池(池底标高1970.00m)2座,井下最高用水点巷道标高为1920.00m,形成高压供水。供水防尘管路管径为DN108,巷道每隔50m安设喷雾洒水设施,在采掘工作面及煤岩转载点安设有喷雾洒水装置,对放炮、装载、转载等产生煤尘的各个环节进行洒水降尘,安排专人定期清扫、冲洗巷道中的积尘。七、通讯系统由主斜井、进风行人井分别下一根10对电缆,在井下用联络电缆通过分线盒将两根电缆相连接构成迂回通道,当任一条电缆出现故障时,可迅速转接保证井下主要电话用户的通信。井下话机选用与DDK-6型调度总机相配套的HAK-1型本安自动按键话机作为井下各采掘工作面、主要运输机的头尾、装载点、运输巷、变电所的固定通信。八、监测监控系统安装KJ73N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主机设在矿办公楼监控室对井下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进行监测,运转正常、良好,并与盘县煤炭局监控中心联网。(2)、安装了KJ2018-8人员安全监测系统,运转正常,对全部入井人员实施全程监控。运行正常可靠。九、瓦斯抽放系统高负压为2BEC-42水环式真空泵,最大抽速120m3/min,电机功率132kw。数量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低负压为2BEA-353-O,最大抽速55m3/min,电机功率75kw。数量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高负压抽放管径主管路373*8,支管273*6。主管路从回风斜井敷设到井底+1730m水平,主要解决总回风斜井两帮抽放本煤层瓦斯消突;支管敷设至1032运输巷、回风巷迎头20m处,1032运输巷、回风巷抽放本煤层瓦斯。低负压抽放管径主管路273*6,安装到1031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抽放上隅角采空区瓦斯。十、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系统编制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设计、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编制有专项防突设计及措施,并严格按照设计及措施要求进行施工,坚持区域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坚持先抽后采,先抽后掘的原则。对本煤层抽放瓦斯压力、瓦斯含量进行测定和计算,并进行了消突评价。配备仪器有WTC防突参数仪、WGC多功能管道参数测定仪,压力表、100%瓦斯检查仪器等。安全防护设施按规定建设有反向防突风门、避难硐室、压风自就系统。实行远距离放炮等。第三章 瓦斯防治方案一、瓦斯防治方案鹏程煤矿委托有资质的六枝工矿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所编制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说明书、瓦斯抽放设计说明书并上报上级部门及公司备案。每一个采掘工作面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编制有专项防突设计及专项防突出措施。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性防突治理技术方案我矿2009年委托盘江煤电集团煤矿设计研究院进行了瓦斯抽放设计说明书、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专项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均上报县煤炭局、县安监局及中纸投资有限公司进行了审批备案。另外,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施工的每条巷道、每个采面回采前都编制有专项的专项防突设计说明书和专项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并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审核,形成审核意见后严格实施。三、瓦斯防治基础资料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煤矿根据防治水规定相关要求,制定了盘县石桥镇鹏程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附后),目前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2、地质勘探报告委托煤田地质159地质队编制了贵州省盘县煤田梓木戛勘探区鹏程煤矿地质勘查报告。3、瓦斯地质图于2010年十二月委托贵州兴源煤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编制。 4、瓦斯参数按规定测定、考察及收集整理情况(1)瓦斯含量:由于本矿井勘探程度较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矿井+1726m水平和+1600m水平开采各煤层的瓦斯含量。同时参考煤矿历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该矿井各煤层的煤质特征表见下表。 煤 质 特 征 表煤层原煤工业分析煤 种Mad%Ad%Vdaf%St,d%11.472.561.9214.9126.9121.038.3512.109.120.223.680.97无烟煤30.722.561.4622.4336.2030.7610.0118.3113.340.302.561.44无烟煤71.592.531.9110.7528.1718.149.5613.9411.410.180.950.39无烟煤101.302.572.1014.3125.0419.469.7413.0510.140.231.310.52无烟煤170.882.501.5211.3425.8217.618.6011.1610.150.251.200.55无烟煤180.991.301.1211.1621.2214.628.6610.169.150.200.600.30无烟煤根据煤层瓦斯含量经验公式(1)在无测定参数条件下: Wh= WX+ WY 、 式中:Wh煤层瓦斯含量, m3/t;Wx煤的瓦斯吸附量,m3/t;Wf煤的水分,;Af煤的灰分,;Vr煤的挥灰分,;P实测瓦斯压力,MPa;en温度系数,查表8712(采矿设计手册);e自燃对数底;n;2.4+0.21Vr或查表8713(采矿设计手册);b1-0.004Vr或查表8713(采矿设计手册);WY游离瓦斯量,m3/t;fn煤的孔隙率,%查表8710(采矿设计手册);煤的容重, t/m3;KY相当于煤层瓦斯压力下的瓦斯压缩系数,查表8714;t温度,。已知鹏程矿井各煤层的Wf、Af、Vr、P、t及,经以上经验公式计算,该矿井+1726m、+1600m水平各煤层瓦斯含量见表。 各煤层瓦斯含量 单位:m3/t水平煤层137101718+1726m(一采区)瓦斯含量(m3/t)9.8610.7612.8314.8012.5111.62+1600m(二采区)瓦斯含量(m3/t)12.3813.2815.3517.3215.0314.14(2)瓦斯压力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对3#、7#煤层出据的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报告,3#煤层瓦斯压力为0.93MPa,7#煤层瓦斯压力为0.80MPa。(3)透气性系数根据现场考察相关数据,3#煤层透气性系数计算如下:计算公式:式中透气性系数,m2/MPa2.d;1测压孔M1距排放孔Mc的距离,取0.5m;c排放孔半径,取0.055m;QO当大气压力等于 0.101325MPa(1atm)时的钻孔流量,取2300m3/d;m煤层厚度,2.5m(3号煤层);Py排放孔瓦斯压力,Py0.101325MPa;P10.93MPa;C系数,C1.63410-3。则3号煤层=5.30m2/Mpa2.d参照相关参考资料煤层透气性系数在0.1-10 m2/Mpa2.d之间为可以抽放的煤层。(4)瓦斯放散初速度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对3#、7#煤层出据的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报告,3#煤层瓦斯放散初速度为16.613mmHg, 7#煤层瓦斯放散初速度为15.470mmHg。(5)煤的坚固性系数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对3#、7#煤层出据的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报告,3#煤层坚固性系数为0.33, 7#煤层坚固性系数为0.46。(6)抽放半径、排放半径、煤的工业分析抽放半径:煤矿于2010年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出据盘县石桥镇鹏程煤矿瓦斯抽放半径说明书(附后),抽放半径为1.5m。排放半径:鹏程煤矿经过一年多的生产实践,在采取局部区域防突过程中采取的排放孔排放措施,排放孔直径为42mm时,排放眼孔深度为13m,排放孔间排距在500500mm时,排放时间为8小时,钻屑指标K1值在0.3-0.45ml/g.min之间;排放孔间排距在300300mm时,排放时间为3小时, 钻屑指标K1值在0.1-0.26ml/g.min之间,为基本不影响当班进尺计划生产;因此3#煤层排放半径为0.3m最佳。煤的工业分析:根据159地质队编制了贵州省盘县煤田梓木戛勘探区鹏程煤矿地质勘查报告,结合我矿销售部门提供的媒质分析报告,煤的工业分析如下:煤 质 特 征 表煤层原煤工业分析煤 种Mad%Ad%Vdaf%St,d%11.472.561.9214.9126.9121.038.3512.109.120.223.680.97无烟煤30.722.561.4622.4336.2030.7610.0118.3113.340.302.561.44无烟煤71.592.531.9110.7528.1718.149.5613.9411.410.180.950.39无烟煤101.302.572.1014.3125.0419.469.7413.0510.140.231.310.52无烟煤170.882.501.5211.3425.8217.618.6011.1610.150.251.200.55无烟煤180.991.301.1211.1621.2214.628.6610.169.150.200.600.30无烟煤四、区域性防突措施1、矿井煤层赋存特征表煤 层 特 征 表顺序区域组煤层名称煤层厚度(m)层间距(m)煤层夹矸数稳定性煤 层倾 角(度)煤种顶底板岩性最 小最 大平 均顶 板底 板1龙潭煤组10.861.381.0501稳定36无烟煤粉砂岩粉砂岩13.0231.406.093.202稳定36无烟煤粉砂岩泥岩18.9370.751.901.301较稳定35无烟煤粉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34.54101.022.781.6001稳定35无烟煤粉砂岩泥质粉砂岩15.55171.091.141.1301比较稳定37无烟煤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18.56181.132.621.6002稳定37无烟煤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2、由于我矿井田范围内1#煤层较薄,只有0.3m0.5m,且煤层不稳定,属不可采煤层,我矿通过鉴定的3#和7#都是突出煤层,因此不具备开采解放层条件。3、我矿的区域性防突措施是:在掘进期间采用迈步钻场超前抽放,每个循环都必须进行区域验证,只有残余瓦斯压小于0.74Mpa,残余瓦斯含量小于0.8m3时,方能进掘进施工。在掘进施工的同时又布置打顺层抽放孔预抽瓦斯,采面回采前也必须进行区域性验证,残余瓦斯压力小于0.74Mpa,残余瓦斯含量于小0.8m3时,方能进行回采,否则必须采取局部防突措施,直至消突才能回采。五、瓦斯先抽后采我矿四个掘进工作面都是布置迈步超钻场进行超前抽放,抽放时间为7天,按照防突规定要求,钻孔控制范围在上帮30米,下帮20米,超前距离不低于20米,抽放半径1.5米。经过预抽煤体瓦斯,基本上能确保煤体残余瓦斯压力和残余瓦斯含量降到临介值以下,保证正常掘进。六、瓦斯防治效果评价瓦斯防治效果评价制度制定及分级评价规定瓦斯防治效果评价制度为了贯彻落实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煤矿企业防治能力评估管理办法和基本标准的通知,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深化瓦斯防治,真抓实干,全面推进瓦斯防治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一部分 抽采管理制度第一条 矿长、总工程师亲自抓抽采工作,建立专职抽采队伍,全面负责指导矿井瓦斯抽采工作。第二条 实行设计和计划管理。编制瓦斯抽采设计。在编制年、季、月采掘计划时,必须同步编制相应瓦斯抽采计划,确保“抽掘采平衡”。瓦斯抽采计划,包括抽采系统的建立、管路铺设、钻孔施工数量和抽采量。第三条 抽采瓦斯专职人员对抽采钻孔、瓦斯管路进行巡回检查,每天定人、定时对抽采管路排粉、放水,并作好记录。对管路出现的跑漏气现象必须及时处理,并及时汇报。第四条 瓦斯抽采泵站必须由司机值班,实行现场交接班,司机经业务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做到每小时测定记录一次抽采瓦斯浓度、抽采负压和孔板压差、瓦斯流量等抽采参数,保证数据齐全,准确可靠。第五条 设置地面瓦斯抽采泵房应符合下列要求:地面泵房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并必须有防雷电装置。其距进风井口和主要建筑物不得小于50m,并用栅栏或围墙保护;地面泵房和泵房周围20m范围内,禁止堆积易燃物和有明火;抽瓦斯泵站放空管的高度应超过泵房房顶3m。第六条 建立健全瓦斯抽采管网计量装置。矿井瓦斯抽采系统必须根据抽采达标评价需要布置计量测点,测定抽采浓度、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1)泵站主管、采区干管、底(顶)板抽采巷道和采掘工作面高、低负压抽采支管测点,均要安设瓦斯抽采计量自动监测系统,并且要并入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2)需要单独评价的区域分支、抽采钻场、独立钻孔抽采分管测点,均要安设瓦斯抽采计量测定装置;(3)计量装置要符合相关计量和安全标准要求,定期进行校检,确保计量准确、规范;(4)抽采泵站要由人工对照记录抽采参数,且每天应不少于3次,参数记录要形成管理台账。第七条 井上下敷设的瓦斯管路,不得与电缆悬挂在同一侧且不得与带电物体接触,在巷修或运输时要有防止砸坏管路的措施。第八条 凡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掘进工作面大于3m3/min,采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时,应采用以顺层钻孔预抽为主、上隅角采空区抽采等为辅的综合治理瓦斯措施;突出危险掘进工作面和炮后瓦斯经常超限、有瓦斯异常涌出现象或预测突出指标超限的掘进工作面,以及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工作面,必须实施巷帮钻场深孔连续抽采措施。第九条 凡是进行瓦斯抽采的采掘工作面,必须编制瓦斯抽采设计,报矿总工程师批准。设计内容应包括:工作面概况;工作面瓦斯赋存情况、预抽量、预抽期;抽采方法与抽采工艺;安全技术措施等。第十条 凡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的必须开采保护层。开采保护层时,采空区不得留有煤(岩)柱或跳采,特殊情况需留煤(岩)柱或跳采时,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无保护层开采条件的,必须采用顺层孔预抽突出煤层瓦斯,否则不得回采。第十一条 抽采系统的管路应与抽采泵相匹配,抽采泵的能力满足要求;抽采主管路直径不小于225mm。第十二条 所有抽采管路必须吊挂平直,其距地面高度不小于0.3米。第十三条 每个抽采工作面都必须建立瓦斯抽采台帐,台帐内容要包括:抽采工程设备、管路规格、长度、抽采量、抽采时间及抽采系统图。第十四条 钻场抽采钻孔布置应均匀、合理。从岩石面开孔,开孔间距应大于300mm;从煤层面开孔,开孔间距应大于400mm;岩石孔封孔长度不小于5米,煤层孔封孔长度不小于8米;当采用穿层孔抽采时,钻孔的见煤点间距不应超过4米;当采用顺层孔抽采时,钻孔的终孔间距不应超过3米。第二部分 瓦斯抽采防治效果评价制度第十六条 应当对瓦斯抽采的基础条件和抽采效果进行评价。在基础条件满足瓦斯先抽后采要求的基础上,再对抽采效果是否达标进行评价。工作面采掘作业前,应当编制瓦斯抽采达标评价报告,并由矿井技术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批准。第十七条 预抽煤层瓦斯效果评价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和步骤:(一)抽采钻孔有效控制范围界定;(二)抽采钻孔布孔均匀程度评价;(三)抽采瓦斯效果评判指标测定;(四)抽采效果达标评价。第十八条 预抽煤层瓦斯的抽采钻孔施工完毕后,应当对预抽钻孔的有效控制范围进行界定,界定方法如下:(一)对顺层钻孔,钻孔有效控制范围按钻孔长度方向的控制边缘线、最边缘2个钻孔及钻孔开孔位置连线确定。钻孔长度方向的控制边缘线为钻孔有效孔深点连线,相邻有效钻孔中较短孔的终孔点作为相邻钻孔有效孔深点。(二)对穿层钻孔,钻孔有效控制范围取相邻有效边缘孔的见煤点之间的连线所圈定的范围。第十九条 预抽煤层瓦斯的抽采钻孔施工完毕后,应当对预抽钻孔在有效控制范围内均匀程度进行评价。预抽钻孔间距不得大于设计间距。第二十条 将钻孔间距基本相同和预抽时间基本一致的区域划为一个评价单元。对同一评价单元预抽瓦斯效果评价时,首先应根据抽采计量等参数计算抽采后的残余瓦斯含量或残余瓦斯压力,计算可解吸瓦斯量,当其满足本制度第二十一条规定的预期达标指标要求后,再进行现场实测预抽瓦斯效果指标。按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GB/T23250,以下简称含量测定方法)现场测定煤层的残余瓦斯含量,按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1047,以下简称压力测定方法)现场测定煤层的残余瓦斯压力,依据现场测定的煤层残余瓦斯含量和煤层可解吸瓦斯量。第二十一条 预抽煤层瓦斯,应当同时满足以下要求:(一)钻孔有效控制范围应当满足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布孔均匀程度满足本规定第十八条的要求;(二)预抽瓦斯效果应当满足如下标准:对瓦斯涌出量主要来自于开采层的采煤工作面,评价范围内煤的可解吸瓦斯量满足表1规定的,判定采煤工作面评价范围瓦斯抽采效果达标。表1 采煤工作面回采前煤的可解吸瓦斯量应达到的指标工作面日产量(t)可解吸瓦斯量(m 3/t)10081025072540064060055608005第二十二条 对瓦斯涌出量主要来自于邻近层或围岩的采煤工作面,计算的瓦斯抽采率满足表2规定时,其瓦斯抽采效果判定为达标。表2 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率应达到的指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Q(m3/min)工作面瓦斯抽采率(%)5Q102010Q203020Q404040Q705070Q10060100Q70第二十三条 采掘工作面同时满足风速不超过4m/s、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时,判定采掘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达标。第二十四条 矿井瓦斯抽采率满足表3规定时,判定矿井瓦斯抽采率达标。表3 矿井瓦斯抽采率应达到的指标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Q(m3/min)矿井瓦斯抽采率(%)Q202520Q403540Q804080Q16045160Q30050300Q50055500Q60盘县石桥镇鹏程煤矿煤矿上年度以来区域性防突和瓦斯预抽效果执行情况:防治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说明一、预抽煤层瓦斯效果评价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和步骤:1、抽采钻孔有效控制范围界定;2、抽采钻孔布孔均匀程度评价;3、抽采瓦斯效果评判指标测定;4、抽采效果达标评价。二、我矿采用的是钻场迈步式的方式对掘进前方煤层瓦斯进行抽放,对巷道上下两侧的保护距离和控制范围都是按防突规定执行。三、根据我矿的煤层透气性和现场实地考察,确定瓦斯单孔抽放半径1.5米;我矿掘进期间布置的抽放孔采用扇形布置,终间距保持在3米以下;采面回采前,施工平行钻孔抽放,按钻孔终孔间距3m,抽放半径1.5m布置抽放消突。四、抽采瓦斯效评判指标主要是残余瓦斯压力不0.74MPa,残余瓦斯含量小于8m3/t,由于矿上的技术力量有限,测定残余瓦压力,测定方法按(AQ/T1047,以下简称压力测定方法)测定。残余瓦斯含量是通过原始瓦斯含量和抽出的瓦斯含量计算出的。五、根据第一条的前3条评价内容,我们对抽采范围和即将掘的巷道都进行消突评价有消突评价报告。在评价消突工作中,我们依照实事求是原则,按残余瓦斯压力和残余瓦斯含量两个参数进行评价,达不到消突的必须在进行补孔抽放,直致达到消突目的才能掘进。盘县石桥镇鹏程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单位:盘县石桥镇鹏程煤矿编制:彭良炯日期:2012年4月10日一、 概况(一) 、交通位置盘县石桥镇鹏程煤矿井田位于盘县南部,属盘县石桥镇果榔村管辖,距盘县石桥镇12公里、红果镇15公里。红(果)威(舍)公路和乐(民)红(果)公路从矿区南部外围经过,石(桥)梓(木戛)简易公路经矿区与红(果)威(舍)公路和乐(民)红(果)公路相连,距本矿区约4.5公里。另有南(宁)昆(明)铁路支线红(果)威(舍)铁路从矿区东北经过,其鲁番站距本矿区约10公里,该铁路在威舍站接南昆铁路,交通较为方便。(二)、本矿区范围南界为拐点 A与拐点B连线,北西界为拐点B与拐点C连线(近似为3号煤层+1600米标高在地面上的投影),北东界为拐点C、D与拐点E 连线,东界为拐点E与拐点A连线(近似为象鼻岭小河)。形状为一不规则的五边形:走向长1.001.53公里,一般1.20公里;倾向宽0.800.88公里,一般0.85公里,面积1.0564平方公里。其拐点坐标(北京坐标系)是:A X=2833030.00 Y =35446960.00;B X=2833030.00 Y =35446010.00; C X=2834486.00 Y =35446510.00;D X=2834200.00 Y =35446800.00;E X=2834000.00 Y =35447200.00。其地理坐标为:东经 10427451042827;北纬 253610253642。(三)、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本井田为单面山剥蚀坡地貌,受岩层抗风化程度的控制,地形坡度变化较大,井田北东东部煤系地层地段的地形坡度一般约520;井田中部飞仙关组下段地层出露段地形坡角一般约3040;井田西部飞仙关组上段下部地层出露段的地形坡角一般约2030,呈西高东低的阶状变化。井田东部边界为象鼻岭小河,井田内冲沟较发育,较大者位于鹏程煤矿井田北偏中部,呈东西向分布,沟头起于井田西部,沟口在井田东部边界附近汇入象鼻岭小河,井田内可见长度800米。冲沟致使井田内地形偏复杂。井田内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北隅拐点E附近,标高1900米左右,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南边界山顶(26勘探线附近),标高大约2225米左右,相对高差325米左右,属低中山地形。井田东部煤系地层有一滑坡地貌,面积大约0.06平方公里左右。2、水文井田内无较大的地表水体,在井田东部有象鼻岭小河,其流量随季节性变化,雨季流量增大,暴雨后常有山洪发生,枯季流量虽小,但常年不干。据一九六七年四月五日一九六七年六月四日盘关向斜梓木戛勘探区普查地质报告中的观测成果,邻区谢家丫口溪流断面流量为每秒166.8升。井田内见有泉点和小溪,冲沟发育,呈树枝状展布。沟溪水由高向低汇集于井田东部边界象鼻岭小河。泉点流量甚小,一般在0.05升/秒左右,小溪受大气降水控制,雨季流量较大,枯季流量较小或干枯。3、气象本地区属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据盘县气象局相关资料:年平均降水量1382.毫米左右,月平均气温15.2左右,日极端最高气温 36.7 ,日极端最低气温 -7.9,年平均相对湿度78%。4、地震根据贵州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黔城设能发1992230号文关于公布贵州省地震烈度新区规划的通知,盘县地震烈度为度区。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一)以往的地质工作19701971年,159地质队在盘县煤田盘关向斜梓木戛勘探区进行煤炭资源普查,对梓木戛勘探区的煤田地质、水文地质和煤炭资源作出了初步评价,编写提供了大量资料。本井田位于梓木戛勘探区中部,井田内有原梓木戛勘探区布置的25、26地质勘探线,井田北部边界附近有24地质勘探线,井田范围及周边有钻孔控制(即241、242、252、262号钻孔)。(二)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1、地质剖面的选定及地形地质图质量根据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情况,159队对我矿提供的地质勘查报告,勘察工作选定了三条地质勘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