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双慧眼透视真实的孔子.doc_第1页
借双慧眼透视真实的孔子.doc_第2页
借双慧眼透视真实的孔子.doc_第3页
借双慧眼透视真实的孔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借双慧眼透视真实的孔子-高山仰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掌握党、否、厌、卓尔、宜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斐然成章;暴虎冯河;登堂入室;杀鸡焉用牛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循循善诱。2、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情谊。3、结合选读中的其它章节,为子路画像,探讨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深入理解孔子的人才观。4、结合孔子师生间的关系,探讨当今时代的师生关系的特点。【文化内涵】1、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情谊。2、结合孔子师生间的关系,探讨当今时代的师生关系的特点。【课时建议】三课时教学步骤:(一) 导入:从题目“高山仰止”导入,问其意思明确: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问:什么样的品德才是让人仰慕的的?是不是象神仙那样让人顶礼膜拜才算是高山仰止呢?明确;学生答教师总结:其实,真正让人敬佩的人往往都是有血有肉,而不是神话的象神仙那样的人。很多人不喜欢孔子,那是因为孔子被神话的太厉害了。孔子师徒们实际上是一群率真的人、可爱的人,他们真诚,坦率,喜怒哀乐皆形于表。当孔子在途中与弟子们走散后,累累若丧家之犬,子贡将看门人说的这句话告知孔子,孔子听后不仅不恼怒,反而连声称道,说得很对。这说明当时孔子与学生们的师生关系是相当风趣幽默的。今天,我们就通过孔子弟子的眼睛,感受下这个孔圣人的真性情。(二) 分析课文1.结合注解,自读课文出示需要注意的读音:訚訚如也:yn 行行如也:hng 暴虎冯河:png 2.问:文章13个章节,主要提到了哪些弟子?明确:子路篇:11.13 7.11 11.15 5.7 6.28 颜渊篇:7.11 11.9 11.10 9.11 子贡篇:19.23 19.24 其他:弟子总画像:5.22 11.13 伯牛:6.10 子游:17.4总结:这里面有孔子单独的言行,有孔子和学生的对话,也有孔子的学生对老师的评价3问哪几则正面阐述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明确:颜渊篇9.11 子贡篇:19.23 19.244.生读,并讨论这两个人对孔子分别是什么样的看法?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明确:颜渊和子贡对老师都很尊敬。子贡对老师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同时又能看出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子贡对老师相当尊敬,不容忍别人对老师的诋毁,他把老师的学问比做“数仞之墙”若不得其门而入,就见不了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同时又把孔子比做“日月,无得而逾”。可见,子贡对于老师很崇拜。补充需要注意的字词:成语:循循善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5详细分析孔子和颜渊的关系。问题:文中孔子和颜渊的关系除了9.11,还有哪些?明确:7.11 11.9 11.10 6.孔子对颜渊的评价是什么?明确: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你与尔有是夫。学生解释。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学生谦虚好学,谨慎小心。需要注意的成语:暴虎冯河。孔子对这个学生是相当欣赏的,孔门最为杰出的成功人士子贡,曾用“赐也何敢望回?”的句式,表达了对于颜渊的谦逊的敬意。孔子也曾经评价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乐”,可见孔子对与这个学生是相当偏爱的。7.颜渊早逝后,孔子什么样的反应?明确:天丧余。哭之恸8.从中看出师生关系如何?明确:关系非常好。除了这个弟子,孔子没有这样失态过,象曹操和刘备在青梅煮酒的时候说的:“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周俞去世了诸葛亮放声大哭一样。英雄都是惜英雄的。可见,孔子和颜渊的关系不象师生,更象志同道合的知己。(板书)9.前面讲了孔子和子贡的关系,孔子和颜渊的关系,现在我们来看看孔子和子路的关系如何?补充:相比子贡和颜渊,孔子和子路的关系有很微妙的不同明确:如10读11.13 7.11 11.15 5.7 6.28,找出能反映子路性格的句子?明确:卤莽,勇敢。例: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也;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才。11.分析除了勇敢子路还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明确:耿直。比如6.28。子路很反对孔子去见南子懂礼貌,比如P20 18.7总结子路的性格:直率鲁蛮,对孔子的言行如果不满可以当面顶撞,受到表扬马上喜形于色,同时又很懂礼节。12与其他弟子相比,孔子和子路有什么样的特点?明确:自然,甚至有点无所顾忌,比如11.15,6.28,5.7,可适当想象模拟两人当时的神态动作和对话。注意相关词语:登堂入室 否:不当 厌:厌弃13.补充两人的关系明确:孔子正式办学那年,子路21岁,孔子30岁。但在这之前,子路就与孔子认识了,他们两个早已是朋友了。有书记载,子路是在19岁那年认识孔子的。关于子路与孔子的相识是一个历史之谜。所以,孔子与子路的关系很可能是从兄弟和朋友关系开始的。果说子贡是孔子集团的最成功人士,颜渊是孔子集团最杰出的学生,那么子路是孔子教育集团中唯一能管住孔子的人。在后人的理解中,在孔子教育集团中,除了孔子,其他人都是学生,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孔子建立一个学校,必须有老师,有管理者,孔子不能身兼几任,很多学校的事务都需要专人去办理,孔子需要合作者和管理者,子路其实就是这样的人物,他的角色就象今天学校里的教务长一样。有件事可以反映出子路与孔子不寻常的关系。孔子于54岁那年由于仕途不顺,政敌威胁,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这对弟子们是一次重大考验。谁愿意前往陪伴老师?子路这时已经40多岁了,已经拖家带口,并且已经在季氏家里混得相当不错,权力很大,收入也颇丰。但看到孔子决意要出国,就二话不说地辞掉了季氏家的职务,担当起周游列国的总指挥官,在老弟子中陪伴孔子在外颠沛流离了14年的只有子路。也可以说,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是孔氏集团中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只有有了这种关系,才能使二人说起话来口无遮拦。从忠勇、道义方面,子路又以自己的行为证明了儒家的道德价值。子路为了平息卫国的政变而死,为了职责而死,至死履行了他的责任。子路是孔氏教育集团中最忠勇正义、刚直不阿的人,孔子对子路会冒死赴义这一点看得很清楚。因此,他说过仲由“不得其死然”的话,后来的事情果然如孔子所预测14.总结: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和子路的关系既是师生,又想朋友,又如兄弟。15.文章除了讲到这三个人,还提到了哪些弟子?明确: 伯牛:6.10 子游:17.416.通过6.10可以看出孔子什么样的人格?明确:探望有恶疾(也许具有传染性)的人,主人为了保证探望者的安全,不让探望的人到屋里,而是只让人从窗口探望,这是对他人的尊重。探望者不因为对方有恶疾而远远避开,却要拉住病人的手,这是真情的体现。面对知道人生意义而不怕死亡的人,不用虚假的言辞来安慰,表现出双方的真诚与互相理解。17.分角色朗读17.4,分析孔子和学生的关系明确: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学生并没有因为孔子是老师就觉得他的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说错话同样也可以反驳。孔子在这里也表现的很有君子风范,甚至可以说很可爱,他觉得自己说错了,马上能改过来,并没有以老师的架子来压人(可以穿插现今的某些例子)。补充南怀瑾论语别裁:武城是一个地名,孔子学生子游在那里做首长。一次孔子到了那里,听到弦歌之声。这是孔子教育学生的高级方法,而子游却用这高度的文化礼乐在教育老百姓。孔子嘴巴一咧,比微笑又大一点的这么一笑说,子游真滑稽,在这样一个小地方,用这种高级教育来教育老百姓。等于杀一只鸡,动用牛刀,过于小题大作了!有人把这话告诉了子游,子游马上对孔子不客气了,立即来质询孔子说,老师,以前你不是常告诉我们,有知识的上等人要求学,学道后,能够扩充仁慈的胸襟,更能够爱人;低能的小人物更须要教育,更须要学道,因为低等的人学道就懂道理了,指挥起来就更方便,更怕是不懂道理。教育的目的在此,第一流头脑受了教育更好,下等人受了教育,自己好,对人也好。这个话,是你教育我的啊!我今日出来当地方首长,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我应该教育他们啊!孔子听了这话,立刻收回同刚才的话,告诉身边的其他学生,你们大家听好,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是开玩笑说笑话的。孔子这一下真是错了。我们不必像古人一样,把孔子塑造得那么好,孔子也是人,有时候也会说个笑话。或者不经过大脑说话的时候也是有的。由此可见他们师生之间无所不谈,老师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给他退回去。结语:从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学生之间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