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限时训练(3)第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48分。在每小题所出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答案】A【解析】材料是将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进行综合考察得出的结论,A项是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特点概括的结论,B项只涉及分封制,C项只涉及宗法制,D项只涉及礼乐制度。252011年底中国与丹麦联合发行古代天文仪器邮票,其中第一枚为“简仪”。关于“简仪”, 正确的说法是简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迟至汉武帝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家已使用简仪确定天体坐标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发明了简仪授时历的天文数据相当精确是与简仪等天文观测的发明分不开的 A B C D【答案】D26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这种对人心本体的界说与下列哪一思想是一致的 A“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B“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C“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二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D“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答案】C【解析】王阳明的本意是说,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的善恶。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发用流行。王阳明说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著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说,王阳明这样说是针对那些“先有乎善者”的。王阳明对人心本体的界说和心学开创人程颢的思想是一致的。程颢说: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就是无心无情,没有先入之见。有了这种心,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因此,人惟一可作的就是去“致良知”,也就是为善去恶,去私存公,来恢复良知的觉悟。A是朱熹,说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B是讲理气关系的,D是张载的思想。27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清朝实行的密折制,这是加强君主专制(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手段,没有涉及中央官员,故排除A、C项,目的不是在于巩固国家统一。28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29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 A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国时期重视公民意识教育 D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解析】从材料初小四年级课本以及“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可知临时政府重视公民意识教育。A项仅从材料不能反映根本变化。【答案】C301926年8月4日中共发布的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在革命潮流仍在高涨时,许多投机腐败分子均会跑到革命队伍中来,一个革命党若是容留这些不良分子,必定会使党陷于腐化,不仅不能执行革命任务,且将为群众所厌弃。”这个决定表明中国共产党A注重为苏维埃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动力B为共产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C采取措施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重视国民革命运动时期革命队伍的纯洁性311940年10月1日,日本内阁制定的国土计划设定纲要中提出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机器工业;中国东北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和部分机械及轻工业;在中国华北,注重制盐和矿业的开发;华中允许某种限度的轻工业发展;内蒙古以发展羊毛业为主,华北发展棉花,华中则要限制生产可与日本农作物竞争的农产品。其目的是 A强化中日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物资交流 B有步骤的在占领区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C以日本的本土经济带动东亚经济发展 D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32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导致这一改变的重要因素是A服饰的中西合璧 B报刊杂志的创办C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并存 D交通通讯工具的改变【答案】D33格拉斯在再见,西方文化中写道:如果有人问我现在的欧洲需要什么,我会说需要能不依赖他人自己形成想法的人,是能独立思考,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思考的人,是能摆脱惯常的思维轨道,能用新的视角思考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人。与材料中对“人”的认识持相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薄伽丘 C康德 D马丁路德【解析】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之一,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倡导者,而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排除B和D。伏尔泰强调自由和平等,康德提出“人非工具”,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也不能将他人变为自己的工具,实质上强调了人的自主、独立意识。故C项正确。【答案】C34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材料反映了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B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困境C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D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两项能力,重点关注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在于阅读材料,解读出法国对美国美元特权地位的不满,进而联系到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的特殊地位及其对美国霸权的助推作用,从而得出D项。布雷顿森林体系趋向崩溃的指标是以固定双挂钩制度是否稳固,而不是某一国家的赞成或反对,排除A。1965年的时候,欧洲经济已经摆脱困境走向繁荣,排除B;材料说的是货币问题而不是世界贸易问题,况且在排除C;况且,材料提到了“不流眼泪的赤字”说明美国是在世界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不能说在世界贸易中处于支配地位。【答案】D35图5中上面降落下来的不是炸弹,而是写着民主主义革命的降落伞,据此,你认为A做这件事的是美国,而兴高彩烈准备接受的是中国的国民B做这件事的是苏联,而兴高彩烈准备接受的是中国的国民C做这件事的是苏联,而兴高彩烈准备接受的是日本的国民D做这件事的是美国,而兴高彩烈准备接受的是日本的国民 第卷(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第40题25分。第41题12分,共37分。要求:条理清楚,紧扣题意。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定购以外的粮食、棉花可以自由上市。如果市场粮价低于原统购价,国家仍按原统购价敞开收购,保护农民的利益。生猪、水产品和大中城市、工矿区的蔬菜,也要逐步取消派购,自由上市,自由交易,随行就市,按质论价。放开的时间和步骤,由各地自定。放开以后,国营商业要积极经营,参与市场调节。今年,国家将以一定的财力物力支持粮棉集中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产业结构,还决定拿出一批粮食,按原统购价(费用按财政体制分担)销售给农村养殖户、国营养殖场、饲料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等单位,支持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林业等产业。困难的地方可以赊销。对乡镇企业实行信贷、税收优惠。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1985年1月1日)材料二表四 新中国就业与经济社会结构表(19492009) 单位就业人口占全国比重增加值占GDP比重农村农业农村非农业城镇正规城镇非正规农村农业农村非农业城镇正规城镇非正规1949年862l5314474005835531242412101957年810454713O5044405852952751391979年69257062366004281957465980O92009年37652245155724331026269332832998注:农村非农业人口,包括国营农垦、社队企业或乡镇企业从业者、农村个体工商户。城镇正规人口,包括城镇国营或国有单位、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新兴单位(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从业者。城镇非正规人口,包括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工等。摘自胡鞍钢马伟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8分)并指出这些措施的实质。(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6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推进城镇化的实践对你的主要启示。(4分)40(25分)【答案】(1)对主要农产品由统购统派改为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合同以外的允许自由出售;政府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在农产品交易中引入竞争机制等。(8分,回答4点即可)打破单一计划经济模式。(3分)(2)主要趋势:由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传统农村与现代都市并存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多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4分)主要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城市化迅速发展。(6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3)坚持经济结构多元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断改革创新。(4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德意志帝国没有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实现全面的议会民主制是非正常现象,因为政治与经济应该步调一致。德国形成的是以容克贵族同德国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为主要特征的政治体制。为转移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他们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而这导致了帝国的瓦解与一战的灾难。那种对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帝国国会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国会享有立法权。鉴于英、美、法等民主国家也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的事实,我们很难保证,德意志帝国实现了全面议会制民主制就不会走上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道路。正如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尼培代指出,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帝国主义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而且也是广大民众(“小人物”)的帝国主义,普通民众也狂热地支持对外扩张。 摘自景德祥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德国政治民主化”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41(12分)【答案】评分标准:第一层次:(912分)论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有观点,有史实,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二层次:(58分)论点明确,史论结合;但逻辑不够严谨,论证不够充分。第三层次:(04分)只有观点,没有论证;或论证逻辑混乱,史实错误,观点不明。以下两种答案要点仅供参考:观点一:德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有限,德意志帝国瓦解主要原因是不全面的政治民主化。论证: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德国是以容克贵族同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为主要特征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世袭君主仍然保留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帝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是国家的权力中心。议会作用很小,只是装点“门面”,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德意志帝国宪法体现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特点。对外扩张是德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军事贵族推动并实现其利益的体现。观点二:德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较高,德意志帝国瓦解主要原因是其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而完全的政治民主化也末必能够阻止德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论证:议会对德国政府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全面议会民主制并不能解除一个国家的扩张性,英、美、法等民主国家就是证明。德国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和狭隘民族主义的产物。三、选考题:每小题15分。只能选择做其中的一道题。45(15分)【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民众在义和团运动中所显示的巨大反抗力量与生命力,使西方列强深为震慑,从此不敢轻言瓜分中国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最高执政集团,在追究并清算“原教旨”式的保守派在庚子事变中的责任之后,出于对权威危机的恐惧,于是一变而为新的改革政策的积极推行者。从庚子事件到辛亥革命以前,清王朝在其最后十一年中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清末新政。材料二 清末新政是一场改革运动。它和历史上所有传统君主制下的改革一样,以传统政治权威合法性为基础,运用传统的官僚行政组织手段,自上而下地进行政策创新,在保持既存秩序的历史连续性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进社会变迁和政治结构的自我更新,并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这场新政包括废除科举,创办新式学堂,奖励出国留学,扩展新式军队,改革司法制度和巡警制度,创立地方自治与筹备立宪等等。从现代化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风俗和政治生活与过去几十年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社会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开始崛起,这种社会风气的变化,甚至已经影响到内地省份的一些偏远角落。 以上材料均摘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出现的历史背景。(5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末新攻的主要特点。(10分)45(15分)【解析】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涉及不多,选修第九单元只讲戊戌变法,对于之后清政府的走向没有介绍。但学生根据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的爆发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可以理清线索。(1)问概括背景,注意时间。(2)问归纳要注意不可罗列措施。【答案】(1)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为清政府赢得了喘息的机会;(2分)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统治集团的积极推动和执行。(3分)(2)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渐进地推进;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以预备立宪为中心的政治变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一点2分,共10分)46(15分)【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按照美国宪法,国会是立法机构,享有立法权,合众国的一切重大活动都必须合众国的一切重大活动都必须经国会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和许可。总统则是国家元首,对外代表国家,对外签订条约和行政协定,任命大使和驻外使节;对内是政府首脑,有权制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一切领域的政策,有权任命各部部长、各行政机关首长和联邦法院法官。总统同时也是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联邦法院拥有司法权,联邦法院和州法院负责审理在美国发生的一切案件。法院所做的判决和裁定,特别是联邦最高法院的裁定和判决,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必须执行,不得违抗。实际运作中,美国的分权制衡呈现出交错重叠的特征。材料二 英国是议会制的故乡,现代议会政治是以分权原则为基础的。英国的议会政治制度同样也体现权力分立的原则。但是,由于发展途径的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英国虽然也有三种不同的权力机构,但政治结构并不像美国那样具有明确的三权分立特征。 以上材料均摘自曹沛霖主编西方政治制度(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权力制衡的主要方式。(9分)46(15分)【解析】考查美国政治制度模式和英国政治的特点。(1)问难度不大,美国政治制度是人教版的重点,根据材料进行概括即可。(2)问有一定难度,英国议会分上院下院,国王没有实权。学生常弄不清两者的区别。英国议会的核心在下院即所谓平民院,掌握实际立法权,上院又称贵族院,掌最高司法权。结合教材英国议会、首相、内阁、国王之间的关系即可作答。【答案】(1)权力所属非常明确;权力之间相互制约与平衡;分权制衡交错重叠。(一点2分,共6分)(2)上下两院之间的制衡:真正的立法权掌握在下院手中,但上院具有一定的立法延搁权;议会和内阁之间的制衡: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内阁也可以解散议会;执政党和反对党之间:它们的政治博弈对政府的权力构成有效的制衡和监督。 (一点3分,共9分)47(15分)【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原子弹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给地球带来了更大的战争威胁,甚至是全球毁灭的威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有人问爱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使用什么武器?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武器是石头。” 材料二 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进行核军备竞赛,在战争边缘保持恐怖平衡,其他国家的核冲动大多被压抑。苏联解体后,美国突显单极优势,近来更以单边主义政策谋求绝对安全,甚至不惜颠覆别国政权,由此引起与其敌对的国家的恐慌,导致核武器成为这些国家的“必需品”。 以上材料均据互联网整理(1)有人说是原子弹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你对此怎么看?爱因斯坦说“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武器是石头”,你对此如何理解?(7分)(2)“恐怖平衡”是如何打破的?对国际格局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47【答案】(15分)(1)观点一:同意。原因: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迫使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观点二:不同意。原因:原子弹对于二战的结束只是起了一个加速的作用(直接原因)。随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力量的壮大,同盟国在各个战场对轴心国的作战等从根本上决定了二战的结果。(5分)含义;核武器将毁灭人类文明(或科学技术也具有巨大的破坏力)。(2分)(2)美苏长期进行的军备竞赛和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导致苏联经济滑坡;1991年,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瓦解。(2分)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后,使原先在两极格局下掩盖下的民族、宗教、地区等矛盾公开化,局部和地区的冲突激化;美国企图独霸全球,推行单边主义,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进一步加剧了地域性、小规模的冲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敌对国家政权的颠覆政策,使受威胁国家纷纷寻求“拥核”以自保,使核武器逐步扩散。世界形式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6分)48(15分)【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孔子深情地缅怀那已逝的盛世,其提出的办法是“复礼”,孔子把“礼坏乐崩”的根源归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这样,孔子就把恢复理想政治的基础建立在了个人的道德心理之上,把外在规范的强制约束转化为人心的内在自觉要求,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 摘自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材料二 色诺芬在回忆录中指出,在苏格拉底看来,有资格成为王者和统治者的,“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入选的人,不是占有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权或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还把知识作为改造城邦每一个公民的根本手段。他断言,美德即知识,“一切别的事物都系于灵魂,而善是灵魂本身的东西。”(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治国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人思想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9分)48(15分)【答案】(1)政治主张:德治(或为政以德、以德治民)。(2分,回答恢复传统的礼乐制度以维护社会秩序或提倡人道主义思想可得分)这一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社会正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主要来源;对中国古代文化造成深远影响。(4分,回答2点即可)(2)相同点:都强调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都主张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都提倡人道主义和人性。(4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不同点:孔子停留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和方法上,即“克己”;(2分)苏格拉底主张对人的本性作深刻的反思。(3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48分)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ADCBACDDDCDD二、非选择题:(52分)40(25分)【答案】(1)对主要农产品由统购统派改为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合同以外的允许自由出售;政府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在农产品交易中引入竞争机制等。(8分,回答4点即可)打破单一计划经济模式。(3分)(2)主要趋势:由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传统农村与现代都市并存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多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4分)主要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城市化迅速发展。(6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3)坚持经济结构多元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断改革创新。(4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41(12分)【答案】评分标准:第一层次:(912分)论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有观点,有史实,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二层次:(58分)论点明确,史论结合;但逻辑不够严谨,论证不够充分。第三层次:(04分)只有观点,没有论证;或论证逻辑混乱,史实错误,观点不明。以下两种答案要点仅供参考:观点一:德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有限,德意志帝国瓦解主要原因是不全面的政治民主化。论证: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德国是以容克贵族同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为主要特征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世袭君主仍然保留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帝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是国家的权力中心。议会作用很小,只是装点“门面”,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德意志帝国宪法体现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特点。对外扩张是德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军事贵族推动并实现其利益的体现。观点二:德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较高,德意志帝国瓦解主要原因是其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而完全的政治民主化也末必能够阻止德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论证:议会对德国政府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全面议会民主制并不能解除一个国家的扩张性,英、美、法等民主国家就是证明。德国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和狭隘民族主义的产物。三、选考题(15分):45(15分)【解析】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涉及不多,选修第九单元只讲戊戌变法,对于之后清政府的走向没有介绍。但学生根据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的爆发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可以理清线索。(1)问概括背景,注意时间。(2)问归纳要注意不可罗列措施。【答案】(1)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为清政府赢得了喘息的机会;(2分)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统治集团的积极推动和执行。(3分)(2)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渐进地推进;内容十分广泛;涉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村合作社养殖项目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哈尔滨市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开招聘医学毕业生6人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南株洲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30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马鞍山市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1名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劳服劳务开发有限公司招聘护理员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湖北武汉市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事共享服务中心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专业舞台搭建服务合同书
- 2025年海南省政协机关所属事业单位面向全国公开招聘2025年应届毕业生3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天津津嘉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招聘2人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债务合同范本及法律风险防范指南
- 开关电源测试表格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 产品可追溯性模拟演练(成品-原料)记录
- 中国—东盟自贸区
- 建筑公司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
- 安全帽试验作业指导书实施细则
- IUPAC系统命名解读
- 专业互提条件清单-建筑
- 《医院房屋租赁合同》
- NSAIDs非甾类抗炎药
- 环境工程综合设计课程设计-50000m3d城市污水处理(SBR)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