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专题教案.doc_第1页
现代汉语专题教案.doc_第2页
现代汉语专题教案.doc_第3页
现代汉语专题教案.doc_第4页
现代汉语专题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汉语专题教案荆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王玺璋课程基本情况介绍一、课程介绍现代汉语专题是中央电大开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语音、语汇、语法、文字、网络语言六个专题组成,与专科阶段的现代汉语课程和本科阶段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是:本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初步具备观察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现代汉语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研究兴趣,加深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不断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语文修养更上一层楼。同时,我们也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既能学到相关的知识,也能学到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包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习、现代汉语语音、语汇、语法、文字和网络语言六个专题,每个专题相对独立,又通过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内容将各个专题串联为一个整体。本课的教学要求做到:(一)在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上注意做好与现代汉语课的衔接。着重拓宽知识面,同时进一步论证、阐述基础理论,并加以延伸、扩展。(二)要多用实例传授现代汉语的分析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语言问题的能力。阐述概念和理论时要避免抽象的演绎。(三)要将现代汉语规范化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实际内容和重要意义。(四)本课性质为现代汉语专题课,每个专题又由若干小专题组成,内容相对独立,讲授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相关性,但不必刻意追求各章内容的系统性,避免讲成几门专题课的浓缩。三、教学资源 本课程学习资源,分文字资源、音像资源、网上资源三大类:文字资源: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情况介绍:文字主教材:现代汉语专题,由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斌担任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胡吉成担任副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教学内容第一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学习目的首先在于弄清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于语言实践的重要意义,了解国家基本的语言政策,弄清楚普通话的内涵和规范的标准,认识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正确使用汉语拼音方案;学习本章要求增强现代汉语规范意识,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进一步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第一节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七号主席令公布,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包括总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管理和监督、附则共4章28条。二、颁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重要意义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既要从法律角度认识其颁行的意义,又要结合我国语言现状来认识其重要意义。 (详见教材P5-6)第二节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相关问题一、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一)、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推广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是在现代汉语北方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普通话的三个标准1、普通话的语音标准;2、普通话的语汇标准;3、普通话的语法标准(三)、正确把握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二、现代汉语方言(一)什么是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变异形式,是一种语言的变体。(二)现代汉语方言的基本情况现代汉语方言包括北方话、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七种,北方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三)现代汉语方言的发展趋势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日益增强,表现为扩大影响,逐步渗透,全面覆盖。(教材P18-20)三、汉语拼音方案认识汉语拼音方案的基本内容,认识汉语拼音在现代生活各个方面的主要作用,掌握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和正词法基本规则,正确使用汉语拼音。第二章 语音 【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较全面、较深入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并用以纠正方音;认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内容,并初步解决等级测试中的难点问题。通过本章学习要进一步认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掌握学习普通话语音的方法,不断提高运用普通话的能力。第一节 普通话语音系统一、普通话语音的系统语言是一种系统,语音是语言系统的组成,是语言的形式部分。作为语言的外部形式,语音本身也是一种系统。语音的系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各种不同的语音单位构成,二是这些语音单位具有组合规律。这两个方面就构成了一种语音体系,考察一种语音体系,考察一种语音体系和另一种语音体系的区别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根据能否区别意义,能否区别词的语音形式来考察,划分语音单位,这样得到的语音最小单位是音位。普通话的音素很多,但是,有些音素只是某些个音位的变体,改变后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根据音位划分的原则,这样的音素不能划归为不同的独立音位,而是几个发音近似的音素共同构成一个音位,这些音素就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变体。 这些最小的语音单位进一步组合就构成了听觉上最自然的语音单位音节。 音位与音位的组合特点,同样是语音系统性的反映。不同语言的语音系统,不但有不同的语音单位,而且这些语音单位的组合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英语辅音p,它可以出现在音节的前面,如party,可以出现在音节的后面,如map,可以出现在音节的中间,例如keptkept、capkp ,辅音t也一样,例如take、date等,甚至还有几个辅音连缀的情况,例如study(学习)spring(春天)。 汉语音节,根据其结构特点,一般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声母是音节前面的辅音,一个音节中除去声母,剩下的部分就是韵母,声调是一个音节中表示高低升降的调子。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有39个韵母,四个声调。由于声母和韵母之间的配合是有选择的,与声调的配合也是有选择的,不是任意两个单位就可以组合,因此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母和韵母结合可以构成四百余个基本音节,与四个声调相配构成一千三百多个音节。声母和韵母的组合关系反映了普通话语音单位的组合上的特点,同一类聚体中的各个单位,往往具有相同的组合功能,例如舌面前辅音声母都只能同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组合,不能同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组合,舌根音声母则相反,只能同开口呼韵母和合口呼韵母组合,不能同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组合。二、普通话声母、韵母 (一)声母的类别 普通话的声母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角度分类观察。 1、从发音部位分类 辅音声母的发音特点是发音时呼出的气流通过口腔要在一定的部位受到阻碍,每个声母都是这样,没有例外。发音部位就是发音器官中用以形成阻碍的部位,同样的发音方式,由于发音的部位不相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声音,例如b-d-g。 从发音部位看,普通话21个声母可分七类,教材把双唇和唇齿合并为唇音,我们这里仍然把它分开,以便认识七特点。这七类从前往后依次是: (1)双唇音:发音时上下唇形成阻碍,有三个声母:b p m (2)唇齿音:发音时,上齿和下唇下唇阻碍,只有一个声母f。 (3)舌尖前音:发音时,舌头向前平伸,舌尖与齿背形成阻碍,声母有z c s三个。 4)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上翘,与硬腭前部相抵形成阻碍,声母有zh ch sh r。 (5)舌面音:发音时,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接触形成阻碍,声母有j q x。 (6)舌根音:发音时,舌面后部即舌根与软腭形成阻碍,声母有g k h。2、从发音方法分类 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解除阻碍,呼出气流的方式。辅音的一个发音动作是很快速的,可以分解为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成阻是积蓄气流,持阻是保持气流,除阻是解除阻碍,呼出气流,这就是各种各样的发音方法。从发音方法看, 普通话声母可分五类: (1)塞音:发音时,形成阻碍的两个部位接触,互相抵住,完全闭塞,然后猛然放开,使气流爆发成声。塞音有六个:b p d t g k(2)擦音:发音时,形成阻碍的两个部位接近,形成窄缝,使气流从中通过摩擦成声。音一共有六个:f s sh r x h (3)塞擦音:发音时,形成阻碍的两个部位完全抵住,形成闭塞,阻住气流,然后慢慢打开,形成一条窄缝,使气流窄缝中挤出。塞擦音顾名思义兼有塞音和擦音的发音特点,在形成阻碍的成阻阶段和持阻阶段,像塞音,在解除阻碍呼出气流的除阻阶段,又像擦音的发音方法,故名塞擦音。有声母六个:z c zh ch j q(4)鼻音:发音时,口腔通路完全闭塞,使气流出鼻腔流出,普通话鼻音声母有两个,和 m,另外有一个舌根鼻音ng,只能充当韵尾,在普通话系统里不能充当声母。 (5)边音:发音时,舌尖上抬与上齿龈形成阻碍,然后让气流从舌的两边流出。声母l。 3、声母的其他分类 声母还可以根据发音时呼出气流的情况和声带活动状况进行分类。 (1)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根据发音时呼出气流的强弱可分送气音与不送气音两类,只有塞音和塞檫音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分别,发音时有较强气流呼出,这样发出的音是送气音,普通话送气音声母有p t k c ch q六个,由于发音时气流较强,所以被称之为强辅音;发音时呼出气流较弱,这样的音是不送气音,属于弱辅音。普通话不送气音有b d g z zh j六个,正好与送气音相对立。(2)清音和浊音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可把声母分为浊音和清音两类。发音时,声带振动的是浊音,声带不振动的是清音。普通话只有m n l r四个浊音声母,其余都是清音。(一)韵母的构成 普通话的韵母主要是由元音构成的,但是元音并不等于韵母,因为元音都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不能再分割的,而韵母有的是一个元音构成,有的是两个元音甚至三个元音构成,有的是元音加上辅音构成,所以韵母的结构还可以进一步分析。 根据构成韵母的音素的位置特点,一般把韵母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个组成部分。充当韵尾的只能是元音,而且是高元音,只有i、u、三个元音可以充当韵头。所有的元音都可以充当韵腹,但是在一个韵母有几个元音的情况下,只有开口度最大的那个元音是韵腹,辅音不能充当韵腹。韵尾出现在韵腹的后面,元音充当韵尾的有两个高元音i和u,此外还有两个鼻辅音n和ng,一共四个韵尾。例如韵母uai,其中u是韵头,a是韵腹,i是韵尾。要注意的是,普通话韵母aoiao中的o不是韵尾,这里的o,实际音质是u,所以这两个韵母的韵尾仍然是u。那么为什么汉语拼音方案不直接把这两个韵母的o写作u呢?这主要是处于下面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在汉语拼音方案中,u使用非常多,而o使用相对较少,像iou虽然使用了o,但在实际运用中,大部分场合省略了韵腹o;第二,在手写中,au容易与an相混,因此选择个性比较突出,不容易混同的字母o,写作ao,这样有助于区别音节,避免混淆字母,因此汉语拼音方案就借用了o来记录韵尾u,使用国际音标注音,iao和ao中的o要标写为u(严式国际音标还要将u标写作 ),就是这个道理。 (二)韵母的分类 1按照内部成分分类 根据39个韵母内部结构成分的多少及结构成分性质,通常把韵母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音韵母三大类。(1)单韵母 单韵母是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普通话有10个单韵母,这10个单韵母是a o e er i u i(舌尖前)-i(舌尖后)。根据发音特点又可分为舌面元音韵母、舌尖元音韵母和卷舌元音韵母三类,由舌面元音元音构成的单韵母就是舌面元音韵母,例如aoiu,由舌尖元音构成的单韵母是舌尖元音韵母,例如-i。 学习普通话韵母,掌握单元音韵母的发音很重要。元音的发音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的条件决定的。舌位的前后是指舌面隆起部位在口腔中的位置,隆起部位在前发出的音是前元音,隆起部位在后是后元音,不前不后是央元音。舌位的高低是指舌面与上颚的距离,距离越近,口腔开口度越小,口腔开口度最小,就是舌位高,这样发出的元音是高元音,例如iu,口腔开口度最大,就是舌位低,这样发出的音是低元音,例如a,其次是半高元音e o和半低元音。发音时,双唇前伸拢圆,形成圆形,这样发出的音是圆唇元音,如u o,发音时,双唇自然舒展,这样发出的音是不圆唇元音,这样的元音有i e a.舌面元音的发音情况,三个方面综合起来。(2)复韵母 复韵母是由两个以上元音构成的韵母,普通话有13个复韵母,这13个复韵母是: ai ei ao ou ia ie ua uo e iao iou uai uei。根据韵腹的位置的不同又分为前响复韵母(即韵腹位于韵母的前面,例如ai ei ao ou)、中响复韵母(即韵腹位于韵母的中间,例如iao iou uai uei)、后响复韵母(即韵腹位于韵母的后面,例如ia ie ua uo e)三类。 (3)鼻韵母 鼻韵母是由一个或两个元音音素加上一个鼻辅音构成的韵母,普通话有16个鼻韵母。鼻音韵母根据辅音的特点分为舌尖鼻音韵母和舌根鼻音韵母两类,一般根据鼻音的位置特点又叫做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前后鼻音韵母各8个,即an ian uan an en in uen n 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很多方言区语音系统中没有后鼻音韵尾,突出表现在eng ing上面,往往把这两个韵母与enin合二为一,例如“新星”、“清新”,都没有差别,方言区的同学学习普通话,要特别注意发准后鼻音韵母,并和前鼻音韵母区别开。 2按韵头情况分类 根据韵头的有无和韵头的性质,普通话的39个韵母又可分开口呼韵母、齐齿呼韵母、合口呼韵母、撮口呼韵母四类,合称四呼。开口呼韵母是指没有韵头,且韵腹又不是i、u、的韵母,一共有15个,其中包括两个舌尖元音韵母-i;齐齿呼指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一共有9个;合口呼指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一共有10个,其中包括韵母ong(其o的实际音质是u,这里主要是考虑u使用较多,且手写容易同n混淆而选择了区别特征明显、使用比较少的o);撮口呼指韵头或韵腹是的韵母,一共有5个,包括iong。声母和韵母的组合规律,主要就是由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四呼情况决定的,同一发音部位的声母,与韵母的配合具有相同的特点。按照韵头情况给韵母分类,大部分韵母根据四呼的定义就可以确定类别,但有四个韵母分类比较特殊,需要注意,这就是舌尖前元音韵母-i和舌尖后元音韵母-i,它们属于开口呼而不是齐齿呼;韵母o ou属于开口呼,但是ong属于合口呼而不是开口呼,因为这里的o实际音质是u而不是o;韵母i iou in等属于齐齿呼,但是iong属于撮口呼,它在形式上很像齐齿呼,但它归入撮口呼,因为他的实际音质是y 。三、语音与文化的关系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在记录文化的过程中也必然受文化的影响,留下一定文化的痕迹,常见的如谐音、押韵、平仄等汉民族文化现象都是通过语音反映出来的,要认识语音在反映汉民族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教材P41-43)第二节 方音辨正一、声母辨正声母辨正的主要内容有把浊音改为清音,分清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分清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分清鼻音n和边音l,分清唇齿音f和舌根音h,改尖音为团音,读准普通话零声母的字。(一)注意把浊音改为清音;(二)分清楚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三)分清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四)分清鼻音n和边音l;(五)分清唇齿音f和舌根音h;(六)改尖音为团音;(七)读准普通话零声母的字;二、韵母辨正韵母辨正的主要内容有:分清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分辨和,分辨o、e、uo,读准复元音韵母,丢掉塞音韵尾,防止丢失韵头i或u,分辨鼻音韵尾。 (一)分清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二)分辨i和;(三)分辨o、e、uo(四)读准复元音韵母,丢掉塞音韵尾;(五)防止丢失韵头i或u;(六)分辨鼻音韵尾;三、声调辨正(一)普通话调类的特点;(二)各方言调类辨正;四、方音辨正中的误区 发音辨正要注意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切记盲目模仿。第三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政策依据对于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有关政策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教材P66-67)二、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一)普通话水平测试在“推普”工作中的地位(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共规定了三级六等。(教材P68)(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具体内容普通话测试包括五个内容:读单音节词、读多音节词、选择判断、朗读短文、命题说话。要求了解各个测试内容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三、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难点 (一)难读、易错词语;(二)轻声和儿化词语的读音;(三)“选择判断”指要;(四)“朗读作品”的要求和提示;(五)“命题说话”点拨;第三章 语 汇【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现代汉语语汇的基本情况,进一步认识语素的基本特点,以及在整个汉语语言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认识汉语合成词字字现代汉语语汇中的的地位,能够分析合成词的构造方式,理解现代汉语语汇与汉民族文化的密切联系,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要求联系实际学习语汇,结合有关知识的学习,学会分析词语,了解语汇规范的基本内容,正确运用词语表达思想,不断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第一节语素问题研究(一)概说 、语素是语音和意义相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是构成词语的基础。一个汉字、一个音节、一般表示一个语素。很多语素可以与别的语素一起构成合成词,如:书本、美丽、游戏、初一,有些语素还可以独立构成单纯词,如:书、戏,也有的语素只能独立构成单纯词,如:啊。 、语素的分类:按音节分、按构词功能分、按构词位置分。按音节,语素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吃、路、阿、吗”等只有一个音节的语素是单音节语素,“忐忑、仿佛、马达、巧克力”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语素是多音节语素。汉语中单音节语素占绝大多数。书面上,单音节语素一般用一个汉字来记录。按意义,语素可以根据表义的多少分为单义语素和多义语素。只有一个意义的语素是单义语素,如“沙发、奥林匹克、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语素是多义语素,如“恨”有“仇视”、“冤仇”、“懊悔和遗憾”三个意义。汉语中多义语素是较为活跃的语素。按功能,语素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不与别的语素结合,可以独立成词的语素是成词语素,如:山、水、花、人、了、吗。成词语素中的绝大多数都可以再同别的语素组合构成新词,如“花”可以同其它语素构成“鲜花、梨花、桃花、花朵、花卉”等。不成词语素是不与别的语素组合就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如:语、第、者、民。按位置,语素可以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定位语素指语素在合成词中的位置只有一种,有的只能出现在别的语素前面,如虚语素的“老”、“初”,有的只能出现在别的语素后面,如虚语素的“头”、“者”。不定位语素指语素在合成词中的位置不固定,可以出现在别的语素后面,也可以出现在别的语素前面,如“人”在“工人”、“铁人”等词中出现在后面,在“人们”、“人口”等词中出现在前面。合成词中的定位语素又称词缀,不定位语素又称词根。、词是音义结合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确定词的方法。 、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语的总和,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有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有复合词和派生词,复合词的构成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语素知识的应用:正确解释词义,辨析同义词,帮助纠正错别字。(二)词义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经常同一定的语音形式相结合,这种认识就是语言中词的意义。词义就是词的语音形式所承载的全部信息内容。词义有概括性和实质性、准确性和模糊性、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特点。 、词有理性意义和感性意义。词的感性意义的不同色彩: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词义色彩的运用。 、词义变化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词义的改变,新义的产生,旧义的消失。导致词义变化的原因很复杂,主要的原因有: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人的思维的发展变化,语言中语义系统内部的变化。 、词义变化的类型:词义的引申,词义的扩大和缩小,词义的扬降。 、单义词和多义词:多义词的基本义和非基本义。多义词的运用。、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词义之间的关系有:相同关系,相反关系,包含被包含关系,离散关系,类比关系。同义词是词义之间有相同关系的。反义词是词义之间有相反关系的。同义词的辨析和运用:分清理性意义上的差别,分清感性意义上差别,分清功能上的差别。反义词的特点和运用。(三)释义 、释义的重要性。释义的原则:观点正确、概括准确、表达明确。 释义的方法:下定义、分解语素,描写形容,同义对释,反义否定,探源说明等。小学语文词语释义,按照词的内容特点,综合上述方法,针对小学生实际,适当运用形象直观、造句举例、比较联系等方法。 、字典、词典和检字法。做好指导小学生查字典、词典的工作。(四)成语 、成语是语言中习用的一种固定短语,它在语言中起词的作用。成语的特点:结构的稳固性,意义的整体性,功能的单词性。 、成语的来源和构造。、成语的运用:正确了解其整体意义和用法。掌握其修辞作用,成语的活用,防止成语的错写、误写、滥用。 (五)词汇的构成、发展和规范化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词汇的发展:旧词的消失,新词的产生,名称的改变,双音词的增多。 3、词汇规范化:新造词语、古词语、方言词、外来词。 第二节 合成词研究一、单纯词和合成词(一)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多数单纯词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还有一部分单纯词是多音节形式。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联绵词联绵词是由两个连缀成义的音节构成的,只有这两个音节连缀在一起才能表达一个概念。联绵词按其声韵的特点,可以分为三种:(1)双声 这种联绵词的两个音节声母相同。例如: 枇杷 仿佛 吩咐 坎坷 忐忑 玲珑 参差 崎岖 澎湃 忸怩 荏苒 踌躇(2)叠韵这种联绵词的两个音节韵母或韵母中的韵腹、韵尾相同。例如: 徘徊 傀儡 窈窕 馄饨 灿烂 蹉跎 依稀 蜻蜓 从容 螳螂 怂恿 妖娆(3)非双声叠韵 这种联绵词的两个音节声母和韵母都不相同。例如:芙蓉 垃圾 狼狈 蝼蛄 妯娌 蜈蚣 鸳鸯 蝴蝶 马虎 疮瘩 犹豫 牺牲2叠音词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音节重叠而成的,其中任何一个音节都只表示读音而不具有单独的意义,只有两个音节重叠在一起才能独立地表达意义。例如:蛐蛐 奶奶 太太 猩猩 姥姥 蝈蝈孜孜 津津 侃侃 喋喋 翩翩 皑皑3译音词 译音词是用发音相同或相近的音节记录其他民族语言中的词,其中任何一个音节本身没有独立的意义,例如:摩登 休克 咖啡 苏打 坦克 伦敦沙龙 柠檬 巧克力 莎士比亚 罗马尼亚 4拟声词 拟声词是用汉字读音摹拟客观事物声音的。例如:丁当 哗啦 扑通 咕咚 嘎吱 刺溜毕毕剥剥 稀里哗啦 劈里啪拉 唧唧喳喳(二)合成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合成词在现代汉语语汇中占大多数,而且结构复杂。1词根和词缀构成合成词的语素分为两大类,一是词根,一是词缀。二者性质不同:词根有实在的意义,能自由出现在合成词中不同位置。如:话:话语 话题 话锋 讲话 会话 土话捕:捕获 捕捉 捕捞 逮捕 追捕 缉捕勇:勇气 勇敢 勇猛 英勇 神勇 兵勇“话”、“捕”、“勇”是构成上述所举合成词的词根,它们都有实在的意义,且能自由出现在合成词前面或后面的位置上。词缀一般没有实在的意义,在合成词中的位置也相对固定。如:老:老师 老乡 老鼠 老三头:甜头 苦头 想头 看头子:椅子 瞎子 胖子 勺子“老”、“头”、“子”是构成上述所举合成词的词缀,它们都没有实在的意义,且在合成词中的位置是不自由的,“老”只能出现在合成词前面的位置上,我们称之为前缀,“头”、“子”只能出现在合成词后面的位置上,我们称之为后缀。二、合成词发展的原因(教材P109-110)三、合成词与短语区别 (教材P111-112)四、合成词的构词法类型 根据构词语素的特点,合成词可以分为复合式和附加式两大类。 五、合成词的造词法类型 从造词法角度看,合成词包括语法手段造词、修辞手段造词、节缩手段造词三种造词方式。 六、合成词的理据分析 (一)什么是词的理据 (二)合成词的理据分析 第三节 汉语语汇与汉文化一、汉语词汇与汉文化(一) 语言与文化 (二)汉语词汇对汉文化的反映二、称谓词语 称谓词语包括亲属称谓语、社会称谓语两大类,各有使用特点。三、敬辞和谦辞注意敬辞和谦辞常用的表达方式和运用要求。四、象征词语 (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词(二)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词 (三)具有象征意义的自然词 (四)具有象征意义的颜色词 五、地名 (一)地名反映历史事件 (二)地名反映地理环境、地形地貌 (三)地名反映宗族观念 (四)地名反映祈福观念 (五)地名反映地理人文观念 (六)地名与宗教文化有关 (七)地名反映传说故事 (八)地名反映历史上的人物、事件第四节 语汇的运用一、语汇的规范语汇规范的原则是普遍性、需要性和明确性。二、新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的运用 注意了解这几类词的运用要求。三、同义词的运用(一)注意概念意义的差别(二)附加意义的差别 (三)用法上的差异 要正确使用同义词,还有注意使用环境、注意交际对象、注意色彩的调配。四、熟语的运用 (一)熟语简介 (二)成语的运用(三)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的运用五、词语的活用 (一)词义方面的活用 (二)适用范围方面的活用 (三)组合功能方面的活用(四)成语的活用第四章 语 法【教学目的要求】本章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部分要搞清楚现代汉语词的语法分类标准,能够结合具体的词进行分类,句法部分要搞清楚短语的类别和结构层次分析,句子的不同类别及其运用特点,认识句子的各种表意因素。要求从整体上把握认识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内容,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语法分析描写,纠正语法错误,正确运用句子表达思想。第一节 词 类二、词类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实词:指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虚词:没有词汇意义光有语法意义的,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实词(名、动、形、区、数、量、副、代、拟、叹)(一)名词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等,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等。(二)1、名词的种类表示人和事物A、普通名词:老师、同学、朋友、马、牛、羊、蜻蜒、火箭、原子、桌子B、专有名词:李白、钱学森、长江、黄河、泰山、湖北人名、地名C、集合名词:人民、群众、车辆、马匹D、抽象名词: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文化、知识、苦头表示时间:冬天(四季)、明年(年月日)、早晨、傍晚、现在、未来表示处所:北京、武汉、中国、亚洲、欧洲、操场、办公室、里屋表示方位:前、后、左、右、上、中、下、东、南、西、北2、名词的语法特征经常做主语和宾语。例:牛踢你!鸡在叫,鱼在跳,李白作诗。也经常做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例:东方明珠,玫瑰园。时间名词可以作谓语。例:今天星期五,明天晴天。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一头牛、一只鸡、一双鞋、一枝笔、不能说、很鸡、太鞋、特别笔。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例:(无这种形式)理想理想理想未来未未来来只有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例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星星等,这些是构词的语素叠,不是词形变化。有的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例:孔繁森们、作家们、老师们、朋友们鸡、鸭、办公室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时间名词:除了作主语、实语和定语外,还经常做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例:他昨天来过了。方位词方位词表时间方向、位置,其中有少数还可表时间。方位词主要是加在别的词语后面,组成方位短语,表示处所或时间。例如:教室里、讲台上、上课前、说话前、放学后。有的也可表数量的界限,如:“十八岁以上,六十岁以内,二百左右”。(一) 动词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1、分类:表动作:坐、站、走、跑、打、捶、掐、拧、批评、表扬、宣传、学习。表心理活动:想、爱、恨、喜欢、讨厌、羡慕、希望、怕。表存现、变化、消亡:在、存在表判断:是、不是。能愿动词:能、会、可、可以、敢、要、愿意、应该、能够。趋向动词:来、去、回、往、上、下、进、出、过、上来、下去。2、动词的语法特征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例:他来了。他喜欢踢球。动词前能够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只有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前能够加程度副词,例如:“很怕、很喜欢、很羡慕/很愿意、很应该”。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英语中的时态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的动词。单音词重叠AA式,“说说,玩玩,弄弄”,双音动词重叠ABAB式,如“打扫打扫”。3、特殊的动词判断动词“是”放在主(谓)宾语之间。a、 表示事物算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是陶老师主宾可互换我是老师,你们是学生。老虎是食肉动物。b、 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例:她是黄头发(圆脸、双眼皮、高个子)这桌子是黄色的(木的、玻璃钢的)C、表示事物的存在例: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教学楼东边是一片花圃a、 重读时,相当于“的确,确实”,不能省略。例:她是很认真。今天天气是很好b、 不重读时,可以省略,只表示一般的肯定。例:我们是很认真的。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是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可能、意愿和必要等的动词。a、表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b、表意愿:愿、愿意、肯、要、敢c、表必要:要、应、应该、应当、该、当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上、下、进、出、来、回、过、起、去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例:他进来了。小明因病回去了。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例:他跳起来了。他赶回去,拿来一笔钱。(三)形容词1、形容词的种类表性质:软硬、高、矮、好、坏、远、近、斜、直、伟大、卑怯、勇敢、优秀、聪明、愚 大方、小气。表状态 雪白、笔直、绿油油、水汪汪、黑不溜秋、飞快。表不定数量:许多、好些、少量、多少、多、少、些许、一些。2、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直接修饰名词,例:“他很认真”。认真的人,路清晰清晰的思路。性质形容词少数能够直接修饰动词,做状语。例如:“快走(跑、上),老实说,大胆说,直接说”。通常要重叠或加助词“地”才可以用做状语。例如:“慢慢说,呆呆地着,使劲地打,咬牙切齿地说”。一部分形容词也能做补语。例:“看清楚,走快了,长大了,说明白”。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很简单、太小、特别忙”,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表情态的,或者因为本身带有某些程度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但是有些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兼属动词,做动词时能带宾语。例:“端正态度,纯洁队伍”使动词“直着身子,花了眼”动词,前不能加程度副词“很”有小部分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单音节:基本式是AA或AA的、AA儿早早、长长的、甜甜的、小小儿、远远儿双音节:基本式是AABB或AABB的、AABB儿、ABAB式开开心心、干干净净、高高兴兴的、痛痛快快儿冰凉冰凉(的) 通红通红(的)少数双音节贬义形容词有A里AB式:糊里糊涂 小里小气 古里古怪 有小部分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例如:香喷喷、干巴巴、慢腾腾、凉丝丝、热乎乎3、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比较主要语法特性 名词 动词、形容词 谓词 1 能否经常做主语、宾语 能 不能 2 能否经常做谓语 不能 能 3 能否受“不”修饰 不能 能 4 能否重叠 不能 部分能 5 能否用肯定否定并列形式提问 不能 部分能 6 概括意义 人或事物 动作性状 主要语法特性 动词 形容词 1 能否带宾语 绝大多数能 不能 2 能否受“很”修饰 多数不能 多数能 3 重叠方式和意义 AA式、ABAB式表示动量少或时量少 AA式、AABB式表示程序加深或程度适中 4 概括意义 表动作、行为、活动 表性质、状态 (四)区别词1、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的作用。例:慢性(病、肺炎、胃炎)、彩色(银幕、电视)上等、中等、下等、初级、大号、单瓣、万能、野生、人造冒牌、杏黄区别词往往是成对儿或成组的。例:男女 雄雌 单双 金银西式中式 阴阳 国营私或民用军用 大型中型小型微型2、区别词的语法特征能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多数能形成“的”字短语。上等兵 万能钥匙 野生动物 人造卫星 冒牌货彩色的 大号的 初级的 单瓣的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作主语、宾语。例:彩色的比较好看。这花是单瓣的。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例:非正式的 非万能的 非野生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区别:主要语法特性 动词 形容词 1 能否作定语 能 能 2 能否作谓、补语和状语 不能 能 3 能否加副词“不” 不能,只能前加“非” 能 (五)副词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1、 副词的种类: 表程度:很、最、极、顶、挺、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 表范围: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单单、就 表示时间、频率: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在、正在、将、将要表示肯定、否定:必、必须、必定、唯、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是否表示情态方式:大肆、肆意、特意、亲自、猛然、忽然、公然、互相、竭力表示语气:难道、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就、可、也许、难怪、大约2、 副词的语法特征 副词都能作状语作状语时,双音副词都可在谓语中心之前主语之后,双音副词里有一些还可以放到主语之前,例如“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突然,他出现在大家面前”,“他幸亏来了幸亏他来了”。程度副词“很”、“极”,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做补语。“很”做补语,前头要加“得”“好得很、高得很”。“极”做补语时后头要加“了”,如“好极了”,“高兴极了”。 副词大多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何必、刚好、刚赐、的确”等可以单说。你起来吧?不! 你什么时候去?马上。你有橡皮吗?没有。 我要骂他一顿,何必呢?今天是不是开会?也许。 菜够吃吗?刚好。你害怕吗?有点儿。 你啥时候看见的?刚刚。这件事是你做的?当然。 她真的已经回家了吗?的确。单说时,带不带语气词都可以。 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如:“打得赢就打”3、 一些特殊的副词 都、只(表范围)“都”表示总括全部,一般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例“他唱歌、跳舞、弹琴、下棋都会,只是不会画画”。 不、别、没有(表否定)“不”、“去不?不去”否定动作或性状,表示说话人的意愿或看法,“不去”表明说话人不愿意或不能去。“没有”否定人物或事情的存在时是动词。例:“他没(有)钱”。作谓语 只、光、单、单单、几乎、就用来修饰名词主语,表示限制人或事物的范围。例:只这几位同学今天可以不上课。“就”同形词多义a、“他很快就到了”表示事情短期内发生b、“他一清早就上出采药去了”表示事情早已发生c、“拿起来就吃”表示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发生,相当于“立刻”d、“不让我回家,我就是要回去”表示前一情况相反的作法。带故意的语气,相当于“偏”。e、我就关心你一个人。表现范围,相当于“只”。才、就、好、仅、大概、已经、不过、将近、恰好可以修饰数量短语,这些带有数量义的结构可以做多种句子成分。例:她才二十岁。这个月用了恰好250元。好几次我都想来看你。这种副词用来表明说话人对数量的一种看法,这种句子叙述的事情都是已成为事实的。白、怪、净、老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形容词 副 词白布 白跑一趟(白=空,表方式)老人 老没见他(老=一直表时间)以上是同音词,不是形容词兼副词。4、 副词与形容词、时间副词与名词的区别。 副词与形容词的区别副词能作状语,“极”、“很”能作补语。形容词能做谓语,谓语中心,定语,不能作状语,能被程度副词(“很”)修饰,后头能带“些、点儿、的”例:很聪明、很认真快些、慢些、多些时间副词与名词的区别(都可作状语)时间副词只能作状语。时间名词可作主语、宾语、定语,有的还能作谓语。例:他早晚会来的。夏天是最热的时候。明天星期六。(六)代词1、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所代的词语能做什么成分,代词就能做什么成分。代词的种类:按功能分,代名词、代谓词、代副词。按作用分,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认真读) 代词表按功能分 按作用分 代替哪些词 相当于哪些词 人称代词 疑问代词 指示代词 第一人称 我 这 那 第二人称 你您 第三人称 他她它 时间名词 多会儿 这会儿 那会儿 数量词 几、多少 代谓词 动词形容词 怎样、怎么、怎么样 这样代副词 副词 多 这么 那么 2、各类代词的语法特征(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指说话人一方我、我们、咱们“咱们”: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他们都走了,咱们几个留下来”。例:“我们走了,咱们再见吧。”b、“我们”单用,可指说话人一方,也可指听说双方。例:“我们都是一个班的,有事可慢慢商量”。(双方)c、“我们”有时实际指“我”,是一种委婉谦虚的表达式。例:“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成功”。第二人称:“你,你们”指听话人一方例:“你去吧!我留下来”“您”是“你”的敬称,常用于口语,复数形式不加“们”,可以说成“您几位,您诸位”。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指对话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或称代事物。区别人的性别和事物:“他”称代男性不确指代词:“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动手”。“在某些问题上,大家要不分你我”。这里的“你”、“我”不确指哪一个人,而用于虚指。以上人称代词可合称为“三身代词”,下面我们看看非三身代词“自己、自个儿”,用来复指前面的名词或代词,又叫反身代词。例如“你又做错了,又能怪谁呢?”“这事儿还是你自个儿决定吧!”也可以泛指任何一个人。例:“自己的事自己做”“别人、人家”:泛指对话双方以外的人。例:“别人的事儿,你就别管了”。“人家的东西,你不要拿。”“大家”,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也常常用于复指。例:“我今天说的话,大家一定要听清楚”。“你们大家都来评评理”。(2)指示代词用来指代人的和事物,“这”为近指,“那”为远指。“这”“那”主要起指示代替的作用。“这桌子是木头的”。“那花儿干得正艳”。“这可是绝好的机会”。“那可是绝好的机会”。“那不是你能预料的”。“这”、“那”对举用,指代众多的人或事物。(虚指)例:“这也是,那也不是,你到底要怎样”。“每、各、某、另外”“每”“每人发一本书”。侧重于个体的相同面“各”“各人的东西各人管”。侧重于不同一面。“某”“假如某人犯在罪,一定会严惩”不定指另外,另“除了你们,另外的人上哪儿去了”,旁指,指所说范围之外。(3)疑问代词有疑而问询问“你在说什么?”无疑而问反问“你又怎么样?”设问“这是谁呢?小薇吧。”疑问代词的引申用法,不表疑问:一是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说明在所说的范围内没有例外。例:这么难谁会做呀!(谁=任何人)她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命苦(什么=任何方面)放假期间我哪儿都不想去(哪儿=任何地方)爱怎么就怎么着。(怎么=用任何方式)二是虚指。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包括不知道,说不出或不想说出的。例:别管是谁给的,你拿着用就是了。在哪儿不都是玩儿。在转述别人说的话时,可以用来指代不必或不愿具体说明的对象,这时代词也可以重叠着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