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部材料 严禁翻印答案与提示第1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 原子结构课时1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能层与能级【知识单一性训练】1D【提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为道尔顿原子模型汤姆生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1808年) (1897年) (1911年) (1913年) (20世纪20年代中期)2D【提示】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的发表是化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但是他的观点现在看来都是不太确切的科学的发展,本来就是“扬”和“弃”的过程3分层;能量;2n2;能层序数;低4D【提示】对电子运动状态最详尽的描述应该描述出核外电子的数目、自旋状态、排布方式等,D最符合题意5A【提示】原子核外共3个电子层,每层最多能容纳电子数为2n2,所以最内层最多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第三层为最外层有4个电子,所以原子核外共有14个电子,因为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正确答案为A6能层;能量;s;能层序数;1;ls;2;2s;2p;7AD【提示】任一能层都是从s能级开始,以下依次为p、d、f,且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第2能层只有2个能级,分别为2s、2p,没有2d、2f第三能层有3个能级,分别为3s、3p、3d,没有3f8D【提示】O为第5能层,N为第4能层,M为第3能层,都包含d能级,K为第1能层,只有1s能级,不包括d能级【巩固提升性训练】1C【提示】科学假设不同于思辨性推测解释宇宙诞生的理论除“现代大爆炸理论”外,还有稳态理论、弦理论等2B【提示】本题考查如何识别表示核聚变过程的核反应方程式核聚变是指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的核反应,并不是化学反应3A【提示】R2+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R2+核内的质子数为AN,所以RO核内质子总数为AN+8,RO的摩尔质量为(A+16)8mol4B【提示】利用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这一组合进行判断5B【提示】根据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本题中的原子经过放射后变成了另一种原子,因此产生的粒子也一定为电中性所给选项中只有中子是电中性的6BD【提示】根据氢气和氯气、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顺利判断A项错误,应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C项错误,应为1个氧分子和2个氢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7B【提示】A项错误,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活动;C项错误,如10电子的Na+、Mg2+、Al3+、F、O2等的化学性质明显不同;D项错误,稀有气体原子He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化学性质也非常稳定8A【提示】B项错误,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但不是至f能级结束,如L能层只有2s、2p两个华级;C项错误,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与能层序数一致;D项错误,各能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而不是必须含有2n2个电子9(1)O;Na;S (2)Na2O;Na2O2;Na2S【提示】(1)B+核外有10个电子,B为Na元素A和C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511=24,结合“A、C同主族”可知A和C的原子序数相差8,所以A为O、C为S(2)A、B、C间的两种元素要形成离子化合物,肯定是A、C分别与B结合,化学式为Na2O、Na2O2、Na2S10(1)H2O;NH3;NH4+;OH(2)Al3+3NH3+3H2O=Al(OH)3+3NH4或Mg2+2NH3+2H2O=Mg(OH)2+2NH4【提示】根据五种粒子都含有10个电子,并结合它们之间的反应情况即可推出答案(1)常见10e的阴离子有OH、F、O2、N3 (2)常见10e的阳离子有NH4、Na、Mg2、Al3(3)常见10e的分子有H2O、NH3、CH4、HF11(1)H2 NH3+HCl=NH4Cl (2)SO2 SO2+OH=HSO3 SO2+2H2O+Cl2=HCl+H2SO4【提示】(1)A和B化合时有白烟生成,应想到HCl和NH3反应生成NH4Cl,推出Y为H2(2)先通读所问的几个问题,由“B与(1)中某单质的水溶液反应可生成两种强酸”可初步确定此单质为氯气,B具有还原性,结合“B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和“Y为固体”可推断出B为SO2,发生的反应:SO2+2H2O+Cl2=HCl+H2SO4此时A可以为H2S【易错疑难题训练】AD【提示】各电子通常在不同的区域运动,离核近的电子受原子核的作用力大,运动速率较小,电子具有的能量较低课时2 构造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 基态与激发态 光谱【知识单一性训练】1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ns;np;能层序数2D【提示】D项所给的为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S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23p23(1)1s3d (2)3s3p3d (3)2p3p4p【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如何利用构造原理进行原子轨道能量高低的比较在多电子原子中,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存在如下规律:相同电子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nsnpndnf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ls2s3s6p5d3d4s3p2p1s【提示】此题可以由构造原理得出,也可由公式 ns(n2)f(n)dnp得出5构造原理;最低;低;高6低;吸收;激发态;吸收;释放7C【提示】选项C没有指明p轨道电子和s轨道电子是否处于同一电子层8AC【提示】A、C两项中基态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符合构造原理B项和D项中均出现了第二层未排满8个电子的现象,这不是基态,而是激发态9BD【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核外电子排布的相关规律A应为Be:1s22s2;C应为He:1s2【巩固提升性训练】1C【提示】相同电子层上原子轨道能量高低:nsnpndnf;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高低:1s2s3s4s;另外还有能级交错问题A项中1s2p4s3d;B项中1s2s2p3s;D项3p4s3d4p2A【提示】光也是一种能量的形式发光是释放能量,发红光是因为放出的光的波长恰好与红光相同3C【提示】C项中的一个2p能级的电子受到激发进入了3s4C【提示】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应是1s22s22p63s23p45CD【提示】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处于不同的能层和能级能层的数目是几,能级的数目最多就是几所以K电子层只有s能级,L电子层有s能级和p能级当n3(M电子层)时,有s能级、p能级和d能级;当n4(N电子层)时,有s能级、p能级、d能级和f能级6D【提示】学会查元素周期表中标注的外围电子排布式铜的核外电子排布并没有完全按照构造原理,其中3p轨道全满和4s轨道半满时,3d104s1比3d94s2能量低,比较稳定7C【提示】先由电子排布式确定是何种元素,再分析判断A项中的C元素和O元素可以形成CO2,;B项中的S和O可以形成SO2;C项中的Mg和N形成Mg3N2,不符合题意;D项中的N和O可以形成NO28D【提示】A项、B项和C项中的某些原子都受到了激发,发出了相应颜色的光,而D选项表示的是物理成像,没有能量变化,没有原子受到激发9第5周期A族;8;4s24p6;Kr【提示】5s2表示第五层为最外层且有2个电子,所以该元素在第5周期A族10(1)Ne3s23p4 Ar3d104s1 Ar3d54s2 Ar3d104s24p4 Ar3d54s1 Kr4d105s25p5 (2)1s22s22p63s23p6 Ar3d6【提示】书写电子排布式时要分清是原子还是离子可以用完整的电子排布式,也可以用“原子实”形式11(1)氧;Si (2)1s22s22p6;1s22s22p63s23p2【提示】由B原子M层有电子知其L层电子必为充满,即a+b8,而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b,则b只能等于2,是K层,则a等于6,故A为氧,B为硅,接下来还要注意填写名称和符号、离子和原子的区别【易错疑难题训练】C【提示】由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知,要想使第3层有10个电子,比它能量低的能级应是排满的,该元素电子搭布式完整写法是1s22s22p63s23p63d24s2,即为钛课时3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知识单一性训练】1不代表;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概率的大小2B【提示】电子云是一个统计学结果的形象描述密度大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大原子轨道是取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圈出来的,这种电子云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3原子轨道4s;p;d;f;球;哑铃;球形;1;x;y;z;px;py;pz;5;7;3;d5D【提示】电子云是对电子运动的形象化描述,它仅表示电子在某一区域内出现的概率,并非原子核真被电子云雾所包裹,A项错误B项错误,原子轨道是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轮廓,它表明电子在这一区域内出现的概率大,在此区域外出现的概率小C项错误,无论能层序数n怎样变化,每个p能级都是3个原子轨道且相互垂直由于按1p、2p、3p的顺序,电子的能量依次增高,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大,电子云越大越向更大的空间扩展,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逐渐增大6(1)球;1;哑铃;3 (2)与能层序数n有关能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提示】注意能级的原子轨道均为立体图像p轨道在空间有三种伸展方向能层越大,电子离核越远,其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且电子具有的能量越高72;相反8单独占据1个轨道;相同;最低9A【提示】B项违背洪特规则;C项、D项错误,电子数目明显与氮原子不符10CD【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A项中的d轨道不满足洪特规则,应为3d104s1;B项中不满足能量最低原理,应为4s2【巩固提升性训练】1C【提示】A项错误,电子云是一个概率统计的结果,每个小黑点并不代表一个电子,而是代表电子出现的概率B项错误,原子轨道只是把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空间圈出来D项错误,电子运动极快,我们无法测得某一时刻电子所处的位置2AC【提示】A项正确,碳原子中一个2s轨道的电子跃迁进入2p轨道;B项错误,此碳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C项正确,由基态变为激发态需要吸收能量3D【提示】A项错误,2s轨道应排满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B项错误,2p轨道的2个电子自旋方向要相同,C项错误,2p轨道2个电子应分占2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D项正确,2p的3个轨道能量是相同的4B【提示】中的两种元素分别为S和C,可以形成CS2;中两元素分别为Si和O,可以形成SiO2;中两种元素分别是Mg和Cl,可以形成MgCl2;中两元素分别为Ne和Mg,不能形成化合物5CD【提示】A项,3p轨道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可能是Al或Cl,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的原子是Al;B项,N层为4s2的原子,其外围电子撂布可能为3d1104s2;C项,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5的原子肯定为主族元素(因为副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l或2);D项,2p有一个空轨道,说明2p轨道只有2个电子(洪特规则的应用),即该原子为C原子6B【提示】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由此可见,该元素原子中共有39个电子,分5个电子层,其中M能层上有1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7BD【提示】s、p、d、f能级所含轨道数分别为1,3,5,7,均为奇数,而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各个轨道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如两个电子占据2p轨道要占据两个轨道,形成两个未成对电子8B【提示】A项,X为He,Y为Be;B项符合,X为Be,Y为Mg,二者处于同一主族,性质相似;C项,X可能为B或F,Y可能为Al或Cl,所以性质不一定相似9(1)错误,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 (2)正确 (3)错误,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4)错误,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 (5)错误,违反了洪特规则特例【提示】(1)错误,据构造原理,应先充满3,轨道后,电子再进入3p轨道(3)错误,据泡利不相容原理,3s轨道最多只能排入2个电子,而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要相反(4)错误,据能量最低原理(构造原理),最后1个电子应排入4s轨道(注意此处的能级交错现象)(5)错误,外围电子排布应为3d54s1,这样4s轨道和3d轨道均处于半充满状态,体系能量最低10;【提示】正确,3个2p轨道是能量等同的;违背了洪特规则,2P轨道的3个电子应分占3个2p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违背了洪特规则的特例,Fe2+的电子排布应与Cr原子相同,外围电子排布为3d54s1;违背了洪特规则的特例,铜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1;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Ca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注意此处的4s与3d的能级交错现象;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11 【提示】N原子要遵循洪特规则,K+、Cl的电子构型相同,均为18电子构型12(1)HClO、HClO4、HClO3、KClO,KClO3、KClO4、KOH (2)2K+2H2O=2KOH+H2,2K+2HCl=2KCl+H2 (3)焰色反应;AgNO3溶液;稀HNO3 (4)Ar;光谱分析【提示】A只有一个能层且只有一个电子,则A是氢元素“B原子3p轨道上得到1个电子后不能再容纳外来电子”,说明3p轨道已有5个电子,则B是Cl元素“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说明2p轨道上有4个电子,C为O元素【易错疑难题训练】1D【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轨道与宏观轨道的区别电子云图只是核外电子运动的一个统计结果,只表示核外电子运动的一定区域,但具体的运动轨迹是无法测定的2当轨道中未成对电子自旋方向一致时, 此时能量最低,当自旋方向变为不一致时能量必定升高,要从环境中吸收热量;64Gd: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75s25p65d16s2 或 Xe4f75d16s2;Xe ;未成对电子为8个【提示】这是一道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新科技的问题,涉及的考点是:核外电子总是最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轨道即遵循能量最低原理,另外还必须遵循泡利原理以及洪特规则已知当轨道中未成对电子自旋方向一致时,此时能量最低,当自旋方向变为不一致时能量必定升高,要从环境中吸收热量,这就是制冷的原理根据能级交错、洪特规则和泡利原理,64Gd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75s25p65d16s2或Xe4f75d16s2,其轨道表示式为:Xe ;所以未成对电子数为83;【提示】据泡利不相容原理,中的第三个p轨道的聍个电子自旋方向不能相同:据洪特规则,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以保证原于能量最低,中的第一个p轨道和第3个p轨道的电子自旋方向要相同,注意三个p轨道的地位是等同的(此处的第二个p轨道中有2个电子),中电子没有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保持自旋方向一致:中第4个d轨道的电子自旋方向错误,、是正确的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课时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知识单一性训练】1原子核;质子;Z;中子;AZ:核外电子;Z2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Z;中子数N3A【提示】所给图示是氢的三种同位素氕、氘、氟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对象是单质,同位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核素)4D【提示】R原子的植外电子数为(a2)个,质子数为(a2)个,质量数为(a2+b)个,故R原子的符号表示为57;7;电子层数;1;2;3;4;5;6;7;2;8;8;18;18;32;32;碱金属;稀有气体;ns1;ns2np6618;16;7;8;9;10;最外层电子数7s;d;ds;p;f8右上角;半金属;准金属9D【提示】d区和ds区元素均是金属元素,和f区元素统称为过渡(金属)元素10B【提示】对于主族元素,其主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故A不正确;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故B正确;很多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如Na+、Cl等,故C不正确;半导体材料应在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找,故D不正确【巩固提升性训练】1C【提示】分析规律发现,第8周期最多可能包含的元素的种类为255=50(种)2D【提示】A项错误,所给的第二电子层为充满结构,不能确定其第二层以外是否还有电子;B项错误,仅凭化合价不能确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和族;C项错误,据最外层电子数为6仅能确定该元素所在主族不能确定其所在周期D项已明确给出了电子的外围排布,即可顺利找到元素所在的周期和族,这是铟(In)元素3D【提示】锂和镁的性质相似,可用镁的相关知识推测锂的性质A项错误,因为MgSO4易溶于水;B项错误,因Mg只在热水中才剧烈反应;C项错误、D项正确,难溶碱受热都易分解成相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4C【提示】“X2+外围电子排布为6s2”,则X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6s26p2,此为第A族的PbPb的常见价态为+4和+2价与MnO2性质相似,PbO2+4HCl=PbCl2+Cl2+2H2O5C【提示】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推出X、Y、Z、W依次为N、P、S、Br正确,HNO3为强酸,磷酸为中强酸(弱酸);正确,非金属性P ; ;【提示】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单质还原性越强,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单质氧化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5大;小6减小;增大7C【提示】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至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A、B均依次减小,D中半径增大顺序为Mg、Na、Ca、K【巩固提升性训练】1B【提示】根据原子半径大小的变化规律,P的原子半径应在S和Si原子之间,比N原子的半径大2CD【提示】A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时,A和C只能是C元素和O元素(A和C的核电荷数不可能为3和4,因为还要有B元素在A和C之间;如A与C的核电荷数为9和12或12和16时,因出现了镁元素,所以不可能与D形成分子等),进一步推断出B为N元素,D为H元素A项错误,CH4、NH3、H2O的稳定性依次增强;B项错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就有金刚石、石墨、C60、C70等;C项正确,H2O在常温下已是液态,NH3可在分子间形成氢键;D项正确,比如各种氨基酸等3D【提示】D项错误,O、S同主族,S2半径大于O2;F、O同周期F半径小于O24B【提示】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微粒半径的大小顺序为:Z2RX+Y2+5AC【提示】依据“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的原子序数比X的原子序数多5”,将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6,4,2代入尝试,发现只有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才能满足Y比X的原子序数多5,即X为氧元素,Y为铝元素;由“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多37确定Z为硫元素A项正确,原子半径是AlS(同周期),SO(同主族);B项错误,硫和氧气反应通常只生成SO2,不能直接生成SO3;C项正确,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末制铝;D项错误,Y、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Al(OH)3、H2SO4,两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OH)3+3H2SO4=Al2(SO4)3+3H2O6B【提示】A项正确,H第一层为最外层,有2个电子;B项错误,因Li+的核电荷数为3,H的核电荷数为1,而核外电子数均为2,所以Li+半径比H离子小;C项正确,与水类似,NH3的自身电离方程式可简化为:NH3H+NH2;D项正确,此处生成了化合物必有电子转移7A【提示】由主要化合价为+6和2价可知Q为短周期的硫元素,短周期中氧元素无最高正价,可确定T为氧元素;由L和R的主要化合价均为+2价可知两元素必为Be和Mg,由原子半径大小间关系进一步确认L为Mg,R为Be;依化合价为+3价可推知M为第A族的B或Al,进一步比较M的原子半径与L和R的原子半径,可确认为M为AlA项正确,Be和Al处于对角线位置,性质相似;B项错误,L离子(Mg2+)是Ne原子的10电子构型,Q离子(S2)是Ar原子的18电子构型;C项错误,水在常温下为液体;D项错误,铝比镁的金属性弱,铝已经体现了非金属的一些性质,如与NaOH溶液的反应等8C【提示】先从化合价角度分析,最高正价为最外层电子数,最低价的绝对值为8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和元素同在A族,由于O无最高正价,可确定元素为S元素,为O元素;元素和元素同在VA族,半径大小ClOF,即;非金属性:元素元素元素,即FSP9C【提示】注意五种元素为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由碱性BA得原子序数BD得原子序数CD;又因E的原子半径最小,则E的原子序数最大10B【提示】根据题中信息可判断出W、X、Y、Z依次为Cl、F、Al、Na四种元素,分析可知只有选项B正确,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其沸点高于HCl11D【提示】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在周期表中,Be、Al处于对角线位置,性质相似;At与I、Sr与Ba同主族,性质相似;As与N同主族,依性质递变规律知:稳定性AsH3c,A、B为金属元素,原子序数ab,因而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由于A、B在C、D的下一周期,又是原子半径较大的金属元素,因而A、B的原子半径肯定比C、D的原子半径大,由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知:r(B)r(A)r(C)r(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阴离子半径必大于阳离子半径,且带负电荷越多,半径越大,阳离子带正电荷越多,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DBA;单质中同周期的A、B为金属,A的原子序数大于B故第一电离能AB,同一周期非金属元素C、D,C的原子序数小于D,第一电离能DC,但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非金属元素小,故第一电离能DCAB2C【提示】A项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半径增大,故应为KNaLi,正确;B项中的微粒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正确,C项同样考查了这个知识点,应为FNa+Mg2+,错误;D项中Cl比F多一个电子层,又都达稳定结构,电子层数多,半径大,而同种元素r(阴离子)r(原子),故FF,正确课时3 元素周期律电离能、电负性【知识单一性训练】1气;1;气;基;最低;正;强;强2D【提示】本题考查的是第一电离能的概念及其大小的判断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分别为Be:1s22s2;B;1s22s22p1;C:1s22s22p2;N:1s22s22p3从核外电子排布看,最高能级为2p能级,又因为N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由洪特规则可知是相对稳定的,故最难电离出电子3A【提示】A项正确,第一电离能就是对原子失去第一个电子难易程度的量度;B项错误,有些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反常(仅比其后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一点);C项错误,同一主族由上到下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D项错误,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弱4核外电子;增大;减小;强;强;金属;非金属5C【提示】本题考查的是电负性的概念及其大小的判断根据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对主族元素来讲,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大,电负性增强;同主族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大,电负性减弱,所以电负性最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即F,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能在自然界稳定存在的为Cs;所以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sF6(1)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 (2)Mg3N2为离子化合物,SiC、BeCl2、AlCl3均为共价化合物【提示】本题考查的是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及利用电负性数值判断化合物的问题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据已知条件及表中数值可知:Mg3N2中电负性差值为1.8,大于1.7形成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BeCl2、AlCl3、SiC电负性差值分别为1.5,1.5,0.7,均小于1.7,形成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7B【提示】形成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少,即离子键成分最大,两元素电负性相差最大,F为电负性最大的元素,Na为活泼的金属元素,两者电负性相差最大【巩固提升性训练】1B【提示】A项中Mg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Mg的3p轨道处于全空,3s处于全满,比较稳定);C项中P和As处于同一主族,As的第一电离能小于P;D项中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2A【提示】A项正确,第三周期中钠的金属性最强,故第一电离能最小;B项错误,因磷的3p轨道处于半满结构,比较稳定所以磷的第一电离能略大于硫;C项错误,所有元素中氦的第一电离能最大;D项错误,钾比镁活泼,钾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镁3C【提示】电负性是对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或金属性强弱)的量度分析第三周期元素的电负性数值发现规律:从左往右电负性依次增大估计Ca的电负性数值应比K大,比同主族的Mg小4A【提示】找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即可所给的四种原子分别为O、P、Si、CaO的电负性仅次为F5A【提示】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金属性越强,B项和D项错误;C项错误,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越来越弱,元素电负性逐渐变小6B【提示】A项正确,钾与钠同主族,第一电离能越小,金属性越强;B项错误,在轨道处于全满或半满时会出现反常情况,如Be比B、Mg比Al、N比O、P比S的第一电离能都要大一些;C项正确,所说的即是稀有气体的原子,本身已达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较大;D项正确,因为原子失电子带正电荷电子越来越难失去,尤其是达到稳定结构以后7AD【提示】A项正确,图中某种性质变化规律与第一电离能变化一致,尤其是曲线中出现的“锯齿”样变化符合轨道半满、全空时较稳定的情况尚项错误,碳、硅的沸点较高,每周期的后几种元素常温下可能形成气体单质,沸点较低;C项错误,同一周期内,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项正确,同一周期内,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注意一下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变化情况8B【提示】“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在B的下一周期错误,因A原子半径大于同一主族的上一周期的原子的半径,该原子的半径又大于同一周期的B原子的半径,所以原子半径AB;错误,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错误,A的第一电离能小于B的第一电离能9(1)CaF2、MgO (2)SO2、CH4、PCl3、AsH3、Cl2、HCl【提示】根据经验规律,如果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形成的是离子键;如果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形成的是共价键依据此规律判断即可10(1)逐渐增大;逐渐减小;周期性 (2)Fs Na;离子; (3)Mg;Al;Si;电负性数值相近;Be(OH)2+2H+=Be2+2H2O、Be(OH)2+2OH=+2H2O【提示】本题考查的是电负性知识的综合应用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量度,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最强的F元素的电负性最大为4.0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差不多,因而性质相似,称为“对角线规则”11(1)C;S (2)1s22s22p63s23p2 (3)第三周期A族 (4)CON (5)SiS【提示】首先判断出这五种元素:A为C元素,B为N元素,C为O元素,D为S元素,E为S元素比较第一电离能大小时,由于N元素2p轨道处于半满结构,比较稳定,其第一电离能比O略大一点【易错疑难题训练】1B【提示】本题考查了元素性质的比较虽然是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也有例外,如BBe,ON,AlMg,SPSiLi【提示】“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则A可能为H、Li、Na“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ns2+np2”可知B可能为C、Si“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可知C为O元素;“D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的p轨道中有3个电子”可知D为P元素(1)H原子的电子在s能级,不能形成键,只能形成键(2)A为Li,位于第2周期I A族B为Si元素依据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依次减小,同周期从左到右呈增大趋势,A、B、C、D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PSiLi10(1)碳;钠;氧;氯 (2)pp (3)1s22s22p63s23p6;离子【提示】(1)焰色呈黄色,说明有钠元素,则淡黄色固体为Na2O2,所以元素B为Na元素,元素C为O元素“元素D的负一价阴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D为Cl元素“元素A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可知A为A族元素,又由于AC2是气体,所以AC2是二氧化碳(A族Si及其以下元素形成的AC2常温下均为固体),即A是C元素(2)CCl4中只有键,且其类型为pp键11ss键,sp键,pp键,pp键【提示】s轨道只能形成键12;【易错疑难题训练】1(1)B (2)C【提示】(1)卤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合物中一般以一对共用电子对成键A项中的IBr为卤素互化物,两原子间以一对共用电子对成键,电子式为;C项中的CN,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单电子,氮原子最外层有一对孤电子对和三个单电子,C与N之间可形成三个共用电子对,再得一个电子,使C、N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电子式为,C正确;D项中的(CN)2,两个C之间以非极性共价键相连,电子式为,D项正确;B项中O最外层有两个单电子,与Cl、H共形成两个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B项错误(2)由题给(OCN)2的电子式可知,OCN的电子式应为,SCN的电子式只需将OCN中的O换为S即可,为2C【提示】各物质的电子式为:A,B,C,DP原子最外层上有10个电子,只有C项中的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课时2 键参数 等电子原理【知识单一性训练】1大;短;稳定2C【提示】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牢固3A【提示】B项错误,键长越长,分子越不牢固;C项错误,键角主要决定的是分子中各原子的空间位置(立体结构);D项错误,键是沿键轴的方向,以“头碰头”进行的最大重叠,键的“肩并肩”方式的重叠,其重叠程度远不如键所以在分析成键时,总是先考虑键,后考虑是否还有键形成4原子总数;价电子总数;相似的化学性质5N2O;CO2;N2;CO【提示】本题考查等电子体的概念仅由第二周期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即由C、N、O、F组成的共价分子中,N2与CO均有10个价电子,N2O与CO2均有16个价电子,符合题意6B【提示】等电子体要求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C、D两项原子总数不同,A项价电子总数不同【巩固提升性训练】1C【提示】A项正确,键角表达了分子中各原子间的空间相对位置;B项正确,键能是指形 成或破坏1 mol某共价键对应的能量多少;C项错误,键长表达的是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的核间距离,键长越长(两核间距离越远),键能越小,化合物越不稳定;D项正确,双键是在单键形成的基础上电子云进一步重叠,三键比双键的重叠程度更大2A 3A4C【提示】O2的键能小于N2的键能5D【提示】D项的几种分子中键和键的键能均不相等6D【提示】A项错误,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各离子是尽可能多地吸引周围带异性电荷的离子;B项错误,形成离子键时,没有原子轨道的重叠(共用电子),而是得失电子;C项错误,因s轨道呈球形,有对称性,只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赁合同(含租赁房屋的法律法规遵守)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场馆装修委托合同模板
- 2025茶具历史文化研究与应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沥青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与培训合同
- 2025餐饮加盟店加盟合同范本
- 2025版网红餐饮品牌门店租赁合作框架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架工班组承包合同风险预警与处理协议
- 2025版墙纸装修材料供应与施工质量保证合同
- 2025版特色主题婚礼专用礼堂场地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版企业品牌策划与营销管理合同
- 电动汽车充电桩申请安装备案表
- NOYAH诺雅品牌介绍
- 易制毒、易制爆培训试卷及答案
- 入行论94课第1个颂词
- 华西二院妇产科进修总结
- fog-106单轴光纤陀螺仪技术协议
-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
- GB∕T 10715-2021 带传动 多楔带、联组V带及包括宽V带、六角带在内的单根V带 抗静电带的导电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 药学英语词汇汇总
- 吉利集团绩效管理创新与实践
- 超大跨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关键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