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2届高三二诊模拟文科综合试题.doc_第1页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2届高三二诊模拟文科综合试题.doc_第2页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2届高三二诊模拟文科综合试题.doc_第3页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2届高三二诊模拟文科综合试题.doc_第4页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2届高三二诊模拟文科综合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2届高三二诊模拟试题文 综 试 题本试题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第一部分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完成12题。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2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径流年际变化小B补给以降水为主C水量向下游增大D夏季流量小下图表示的是四个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资料,据此回答34题。3图中所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一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4当地处在气温最高月时,丛马六甲海峡经北印度洋海区驶往红海的轮船航行对将( )A顺风顺流 B逆风逆流C顺风逆流 D逆风顺流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读图,完成5-6题。5图中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M1 BM2CN1 DN26依图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D两个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读“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7-9题。7,与M沿岸地区年均每日日照时数均不足7时形成因素无关的是( )A寒流 B大气环流 C山脉迎风坡 D暖流8与图中a、b、c三点日照时数的大小关系相符是( )Aabc Ba=bc Ca=cac92008年澳大利亚遇到了百年大旱,专家分析,澳大利亚的干旱状况还将持续下去,针对图中N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下列应对旱灾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节约用水,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B调整麦田、放牧地、休耕地的比例C适当从东部地区调水,淡化地下水或海水等D从河流的上、中游地区大量截取河流径流用于灌溉下图中AOB弧线是6月22日地球极点俯视圈中的晨昏线,O为中心点,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AB雨点纬度相同,经度相差180,该线左侧为昼半球,右侧为夜半球,B点的经度为150E。完成1011题。10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度是( )A120W B60EC30W D150 E11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2时 B16时C18时 D24时12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表明(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13董仲舒说:“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致于骄;贫者足以,而不致于忧。以此为度,而均调之,使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这一观点主要着眼于( )A消除贫富差距 B保障财政收入C维护君主统治 D缓和社会矛盾14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一书中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文中的“罢侯置守”是指( )A废除禅让制实行王位世袭制 B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C废除世袭割实行三公九卿制 D废除世官制实行察举制15由于博览会可以“开风气而劝工商”,1908年,两江总督端方奏请政府创办展览会:1910年,中国人首次在南京创办了博览会。被称为“南洋劝业会”。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创办博览会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文化 B开阔人们眼界C发展民族工业 D抵制西方侵略16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着明显的偏向。”最能反映新文化运动这一“偏向”的是( )A提倡新道德,蔑视旧道德 B提倡新文学,轻视旧文学C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 D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勇气17以下是某支部队战前的誓师词;“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与该誓词相关的军事行动是( )A北伐战争 B百团大战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18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19大国法则一书指出:“光荣革命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下来对英国“光荣革命”意义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否定了君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B为立法限制君主的权力创造了条件C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D开辟了和平渐进的政治变革路线20图片是历史事件的鲜活体现,对右图1921年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农民向列宁汇报前线战况B农民向列宁倾诉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严重不满C列宁倾听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建议D列宁听取农民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看法21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盯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A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A B C D22英国学者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该学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依据是( )A冷战期间国际社会没有直接武装冲突B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不影响国际合作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矛盾走向缓和D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23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欧洲南、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跨地区39个40个6个8个1个7个A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B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242010年甲企业生产M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分别为20元和200万元。假设2011年该国货币贬值20%,社会劳动生产提高25%,当甲企业生产M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时,甲企业2011年生产M产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分别是( )A20元 240万元 B16元 192万元C12.8元 1536万元 D24元 240万元25思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推断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我国某年甲乙两省份,甲省为沿海相对发达省份,乙省为内陆欠发达地区,甲乙两省统计的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62%和47%。从统计数据上看导致恩格尔系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乙省人均收入的确比甲省要高 甲乙两省份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甲乙两省食品物价变动差异较大 甲省的居民非食品支出过多A B C D26下图所示为消费、投资、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 )加大投资比重,扩大生产规模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出口总额,优化出口结构改革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A B C D27下图是我国三税改革起征点的变化趋势。在这一变化趋势下,不考虑其他因素,直接带来市场的照性效应是( )社会消费增加企业内涵式增长商品出厂价提高中小企业周转资金增加A B C D28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29我国传统的宗教建筑,往往都建在名山胜地,并且能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可谓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因而大多成了人们向往的旅游观光之地。由此可见( )A任何事物的联系都呈现着“人化”的特点B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其功能总是大于部分之和D整体功能的最佳发挥有赖于事物要素的优化组合30下列选项中与漫画蕴含的辩证法寓意相近的是( )A竭泽而鱼、杀鸡取卵 B邯郸学步、抱薪救火C掩耳盗铃、画饼充饥 D水滴石穿、绳锯木断31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尚未平息。从其发生到蔓延,经济学家先后用英文字母V、U、L、W的形状来为世界经济走势画像。这传达了一个信息:金融危机现象复杂、形势严峻,即使是受过专门训练的经济学家也难以做到“一叶知秋”,这说明(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B金融危机复杂多变,具有不可预测性C正确认识需要在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D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32微博已经变成公众介入公共事务的强大工具,给公共事务管理带来巨大改变,许多政府部门也开通了官方微博。开通官方微博( )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制定决策 丰富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有利于党和政府了解国情民意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容A B C D332011年我市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要求做到“两升一降一保证”,即:保证基层代表和妇女代表的比例比上一届有所上升,党政干部代表比例比上一届有所下降,少数民族代表、归侨代表比例依照法律规定予以保证。这一要求A能确保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能确保各民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完全平等C有利于保证代表有较强的政治协商能力D有利于优化代表结构,体现代表广泛性34据统计,19942010年,对口援藏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及中央企业共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建设项目4393个,总投资133亿元,选派4742名优秀干部支援西藏2010年,西藏自治区人均生产总值为17319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665亿元,连续8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这说明( )A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消除了民族隔阂和差别B国家的扶持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C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D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352011年10月以来,有关中国是否会出现营救欧洲(欧元)的相关报道占据世界媒体。对此,中国政府给出了明确的答复中国救助欧元的可能性不大,即便出手相救也必须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一态度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中( )A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B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宗旨C相互尊重主权的基本原则 D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的基本目标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60分)注意事项;1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题目所指示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2本卷共4大题,共160分。36(36分)读甲、乙两岛屿图(乙图中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甲岛屿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2)据图推断甲岛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3)C、D两地筑港条件较好的是哪个?请说明理由。(6分)(4)下表是A、B、C城市中某两城市的某年气候资料,判断、分别是A、B、C中哪两个城市,并分析两地一月、七月降水差异的原因。(10分)月份一月七月城市降水量210.241.4(mm)58.3198.6(5)根据两岛的自然条件,两岛分别应该怎样发展经济?(8分)37(33分)幸福是什么?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阅读下面表格中的内容,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中国西方古代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1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做最高幸福,视情欲为一时快乐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识即美德”。2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近代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做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都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珠需要和追求”。当代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追求相分离,“越穷越光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做幸福与否的标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白行车上笑”成为2010年的流行语。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依然相信为自身谋取各种物质利益是幸福的保证,同时有些人已经耙眼光投向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人,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被当做个人幸福的体现。(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国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概括中国古代幸福观的突出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这种幸福观有何积极影响?(10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概括指出近代中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12分)(3)根据材料概括,从古代、近代到当代,西方社会幸福观的发展趋势。(6分)(4)根据材料,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幸福观的形成?(4分)38(33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简称“一号文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2012年我国“三农”的重点瞄准农业科技创新。尽管201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农民收入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农业科,技发展还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依然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依然不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依然薄弱,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依然滞后。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材料二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材料三 我国农业科技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三个不足”:一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比较多,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90%以上的高端花卉品种依赖进口。二是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还存在广利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等突出问题推广能力落后于生产好农民需要,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还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三是农业人才相对不足。农业科研缺乏领军人才,基层科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地”、“谁来养猪”已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1)运用所学的经济知识,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才能提高农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水平,推进农业科技进步?(14分)(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12分) (3)结合材料,运片用政党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始终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的依据。(10分)39(5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材料二: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1)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8分)(2)农村劳动力的空间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8分)(3)据表,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4分)材料三:“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 政治制度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五 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