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民俗一、饮食文化饮食的基本组成可分主食、副食和饮品。中国地域广大,食物品种非常丰富。从主食来说,先秦时代就有五谷、六谷、九谷之说。汉代以来,逐渐形成北方以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种植布局。明清时代,引进了玉米、甘薯、土豆等新的作物品种,粮食种类更加丰富。中国副食主要有蔬菜、鱼、肉、禽、蛋等。蔬菜栽培历史很长,早在西周已有了专门的园艺业。诗经等古籍载有十多种蔬菜名称。汉代以后,黄瓜、豌豆、菠菜、莴苣等蔬菜从西域等地陆续传入,到清代末年,蔬菜品种已发展到一百多种。中国人在历史上形成了多食蔬菜的饮食惯制。中国古人称牛羊猪为三牲,祭祀或宴享时,三牲齐备叫“太牢”,只用牛羊叫“少牢”,太牢的礼节最为隆重。中国的传统饮品有茶和酒。茶是中国发明的饮料,早在先秦时代,四川人已经种茶、饮茶。秦汉后,饮茶习俗向全国推广。唐代饮茶已较普遍,唐人陆羽撰写茶经,系统总结了种茶饮茶的经验,叙述了茶的历史的发展。陆羽被后人尊为“茶圣”。中国的饮茶方式经历多种变化。唐宋时期流行饼茶、团茶,是把茶叶经蒸、压后制成饼团状,饮用时磨末,加葱、姜、桔皮等物煮饮。元明时期,茶叶炒青工艺成熟,用开水冲泡散茶成为主要的饮茶方式,这一方式一直持续至今。中国人有以茶待客的礼俗,。古人还有品茶赋诗的风气,。此外古人还用茶作为定亲时的聘礼,称作“下茶”,女方接受聘礼叫“受茶”。这是因为古人认为“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即茶树的栽培,只能下种,不能移植,因此取其义而以茶作为聘礼。后来,茶礼成为聘礼的代名词。中国古代饮酒的历史比饮茶要早。古人传说,仪狄和少康为酒的发明者。仪狄是大禹时代的人,造出美酒,献给大禹,大禹饮后大醉,因此疏远仪狄,并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少康是夏朝的国君,少康一作杜康。后世酿酒者视杜康为酒业的鼻祖,筑“杜康祠”,将其作为酒神祭奉。中国先秦时代是用曲蘖酿酒,汉代使用饼曲,酿酒工艺有了提高,但是无论曲蘖或是饼曲,酿制的酒酒精度数都不高。中国的烈性酒是在南宋以后,随蒸馏制酒工艺的发明而出现的。酒在生活中有许多文化功能,在古代,酒是祭祀、会盟、宴宾、饯行的必备之物,西周时代,饮酒往往出于礼的需要,。后世酒的娱人作用加强,酒令演化为佐饮的娱乐工具,成为酒宴上的游戏项目。中国的饮食烹调技艺精湛,其菜肴的制作讲究火候、刀功、调味,还要讲究菜的形状,做到色香味一应俱全。中国的饮食文化还主张“美食配美器”,并注重饮食的环境、气氛,此外,对食馔的名称也时常作艺术化加工。中国历代有不少名馔佳肴,唐代大臣韦巨源在家设宴宴请皇帝,一般菜点不算,仅珍异者就有58种。食单中有一道“素蒸音声部”的看菜,是用素菜和蒸面制成70个歌姬舞女和乐工,偏偏起舞,场面壮观。清代的满汉全席由满族点心和汉族肴馔组成,一桌规定的菜肴有108件,其中南菜54件,北菜54件。中国的饮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许多不同的地方口味,有八大菜系之说,它们是:鲁(山东)、川(四川)、苏(江苏)、粤(广东)、浙(浙江)、闽(福建)、皖(安徽)、湘(湖南)。也可分为四大菜系,即鲁、川、淮、粤。二、服饰文化中国古代服饰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衣指衣服,裳指裙子。易经系辞下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中国的传统服饰按穿戴部位可分为头衣(上古文献无“帽”字)、体衣、足衣三部分。头衣有冠、冕、弁、巾等,其中冕是礼帽,上有长方形的版,其前后沿悬挂小珠,称“旒”(liu)。后“冕旒”成为帝王的代称。古人的体衣分上衣下裳,上古时期,男女都穿裙,后世裤子出现,裙才成为女服。古代的裤有无裆、有裆两种,有裆称裤,无裆称绔,起修饰作用。古人的服饰受礼制的影响,有严格的等级差别。唐代规定,赭黄是帝王专用的服色,严禁臣民僭用;官员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庶人服白,商贾服皂。明清官员的官服上以不同的禽、兽纹样区别品级,称作“补子”。明代甚至对各色身份人等的衣长袖宽也进行规定,不准随便使用。三、婚俗文化中国古代的婚姻礼有一套基本的程式,称作“六礼”,它们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是由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亲。仪礼士昏礼规定,纳采用雁作礼物。但雁较难得到,后世有用鹅代替的,又有用羔羊、合欢、嘉禾、胶漆等作礼物,也各有象征吉祥的意义。问名是婚议的第二步,由男家托媒人问女方的姓名及生辰年月日时,俗称“八字”。问名后,男家将男女双方的八字合在一起进行占卜,卜得吉兆,婚议继续进行,否则便不再继续。纳吉为正式定婚的仪式,男家将占卜合婚的吉兆报告女家,男女双方交换定帖,确定婚姻关系,古礼为雁,后世有戒指、首饰、绸缎、礼饼等。纳征又称纳币,是由男家向女家赠送聘礼,内容多为金银布帛茶酒等,数目要成双成对。请期为选择结婚日期,多由男家卜得吉日,请女家商定,故曰请期。亲迎是在结婚之日,由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新娘,归来举行结婚典礼。六礼自先秦时代就已制定,后世有简化的趋势,如宋史礼志规定士庶婚礼为四礼:纳采、纳吉、纳成(即纳征)、亲迎。朱子家礼进一步简化为三礼:纳采、纳成、亲迎。 直至近世,婚嫁礼俗的程式仍包括说媒、相亲、合八字、订亲、送聘礼、迎娶等,涵盖了古六礼的基本内容。六礼属于婚前礼,民间还有其他婚仪习俗,多为婚时礼。历代婚仪习俗非常丰富,有“催妆”、“发嫁妆”、“拦门”、“哭嫁”、“泼水”、“障井”、 “跨鞍”、“牵巾”、“拜堂”、“坐帐”、“合卺”、“撒帐”、“合髻”、“吃喜酒”、“闹洞房”等,形成多姿多彩的婚俗景观。四、葬俗文化中国儒家重视孝道,丧葬礼是最能体现孝道精神的,因而在古代礼俗中占有重要地位。仪礼、礼记等书对丧葬礼有很多记载,如初死之时,将棉絮放死者鼻口试其是否断气,称“属纩(kuang)”,拿着死者上衣爬到屋顶,朝北挥动上衣,呼喊死者名字,称“复魂”。从人死亡到下葬及葬后祭期,共有十多项此类的仪式。古代的丧葬礼中,丧服制是一种很特别的礼俗,分成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称作“五服”。不同等级穿不同的丧服。守丧时间也有差别,如“斩衰”是丧服中最重的等级,其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衣缘不逢边。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女为父都服展衰,展衰的丧期是三年。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的丧服所用都是熟麻布,质料依次精细,丧期也依次递减。中国古代丧葬礼的基本程式源于仪礼、礼记,后世随着佛教、道教的流行,丧俗中增添了佛道两教的仪式,请和尚、道士来做佛事、做道场,为死者超度亡灵。古代汉民族的葬法除土葬外,也有火葬。中国的少数民族除土葬、火葬外,有天葬、风葬、野葬、悬棺葬等奇特葬俗。天葬流行于藏族地区。水葬流行于藏族、傣族。风葬:此俗在鄂伦春、鄂温克、珞巴等族流行。与这些民族的游猎经济有密切关系。野葬曾流行于蒙古族。悬棺葬是古代南方的越、濮、僚等少数民族的葬俗。五、节俗文化中国的民间节日数量众多,节俗活动精彩纷呈,有人统计,源于汉族的民间节日约有150多个,少数民族的节日更多。源于汉族的有些民间节日现不仅流行于汉族,而且被其他少数民族接受,有的还在众多民族中传布,成为全国性的节日。下面是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源于汉族的民间节日:1春节。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古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改称春节。广义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之日开始,往下可一直延伸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前。春节表示除旧迎新,是中国民间最盛大的节日,汉族以外,满、蒙、苗、壮、侗、布依、朝鲜等20多个民族也过春节。春节的节俗活动有剪窗花、写春联、贴年画、贴福字、燃旺火、放爆竹、吃年夜饭、守岁、送贺年片、拜年、给压岁钱、祭天祀祖、接财神等活动。还有许多节俗食品,古人过年时要饮桃汤、椒柏酒、屠苏酒,用以辟邪延寿,其俗今已不传,但吃饺子、年糕仍沿古俗,且有许多口彩。北方人习惯在除夕子时(11点、12点)吃饺子,意为“岁更交子”;南方人春节喜欢吃年糕,寓意“年年高”。2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也叫上元节或灯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祀。史记乐书记载,西汉皇宫中在正月十五要祭祀太一神。太一神为古时的太阳神,是天神中最尊贵者,祭太一神燃灯而祭,史家认为是后世元宵节燃灯的源头。东汉时,佛教传入,汉明帝信佛,命人在正月十五夜于宫中燃灯礼佛。此后,民间相沿成俗,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从唐代开始,已失去其初起时的祭祀意义,而成为游乐性质的民间欢乐节。其主要节俗活动有张灯、观灯、猜灯谜,以及吃元宵、看花会表演等,节日的欢乐气氛十分浓重。3清明节。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大约相当农历三月上旬,公历4月5日左右。清明本是一个农事节日,后和节期相近的寒食节、上巳节合并,其主要节俗活动有寒食、插柳、扫墓、踏青等。寒食本是一个独立的节日,在冬至后第105天,相当清明前一到二日,寒食节要禁火,吃冷食,其习俗源于古代春季为防火灾而禁火的需要,后来,附会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忠臣介子推的故事。清明的节俗食品“青团”至今仍冷食,是古代寒食留下的痕迹。4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端”意为初,“午”即五,故名端午节。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很多,有说起源于越王勾践训练水师,有说源于纪念伍子胥,有说源于纪念屈原投江,有说源于汉代曹娥救父,也有认为源于夏至,或源于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的俗信。诸多传说中,纪念屈原投江的传说影响最广。端午节的节俗活动有兰汤沐浴、配挂香囊、饮雄黄酒、门上悬挂菖蒲、艾草、赛龙舟、吃粽子等。5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源于古代的月亮崇拜。礼记说:“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秋夕月即是在秋天祭拜月亮,后世发展成赏月、吃月饼等与月亮有关的活动。中秋赏月在唐代已流行,宋代中秋正式成为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重视全家团圆,中秋节尤其如此,宋朝人称中秋节为团圆节,中秋之夜,无论贫富之家,都要全家团聚,饮酒赏月。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起源于宋朝,明代月饼已有市售,并成为赠礼物品。清代月饼形成京式、广式、苏式等地方特色。6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以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活动与探究 自主创业 选择成功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思想政治经济政治与社会(第4版)北师大版
- 第六课 家庭成员要和睦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辽海版人与社会
- 第10课 扎扎糊糊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赣美版五年级上册-赣美版
- 2024-2025年高中化学 专题3 第3单元 第1课时 共价键说课稿 苏教版选修3
- 小学炊事员聘用合同范例
- 农民技术培训和劳务输出合同
- 农业项目孵化与成果转化合作协议
- 家具配件厂办公楼用电管理办法
- 小区居民与农场合作土地托管协议
- 保护环境的合同书
- 80年血火淬炼此刻亮剑正当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对初中生的启示-2025-2026学年初中主题班会
- 2025-2026学年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27)
- 2025年大型集团财务审计外包服务合同风险防控条款规范
- 2025年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辅警考试真题(含答案)
- 新式茶饮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新疆天泽和达水务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岗位社会招聘2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巧堆肥劳动课件
- 技术方案评审表-技术选型决策
- 万用表专业培训资料共23张课件
- 启闭机设备安装与调试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