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表示方法和利息的计算方法(全).doc_第1页
利率表示方法和利息的计算方法(全).doc_第2页
利率表示方法和利息的计算方法(全).doc_第3页
利率表示方法和利息的计算方法(全).doc_第4页
利率表示方法和利息的计算方法(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息计算方法及例题各种利息计算方法例题利息计算基本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本金天数日利率=本金月数月利率 税后利息=利息80% 天数计算=月30天+另头天数(如4月24日即为144天)利率表示法:%代表年利率,代表月利率,万分比代表日利率。1、活期储蓄存单:按实际存期有一天算一天,大小月要调整。现行日利率为每天0.2元。例:2006年2月18日存入的活期存单一张,金额为1000元,于06年05月08日支取。问应实付多少利息?解:(158-78-1)天0.1万0.2元80%=1.26元2、定期存款利息计算:A、提前支取按活期存单的计算方法计算。B、到期支取的利息=本金年利率年数 C、过期支取的利息=到期息过期息 (到期息参照B,过期息参照A)实付利息=应付利息80%例:2006年03月16日存入一年期存款一笔,金额为50000元,于2006年9月3日支取,利率为2.25%,问应付给储户本息多少?解:实付息=(273-106+4)天5万0.2元80%=136.80元本息合计=50000+136.8=50136.80元2001年6月16日存入五年期存款一笔,金额为20000元,利率为2.88%,于2006年6月16日支取,问应实付多少利息?解:实付息=200002.88%5年80%=2304元.2003年01年27日存入三年期存款一笔,金额为12000元,利率2.52%,于2006年6月16日支取,问实付利息为多少?解:到期息=120002.52%3年=907.2元过期息=(196-57+1)1.2万0.2元=33.60元实付利息=(到期息+过期息)80%=(907.2+34.08)0.8=752.64元.3、利随本清贷款利息计算:方法与活期存单一样,按头际天数有一天算一天。逾期归还的,逾期部分按每天3/万计算。(现行计算方法是按原订利率的50%计算罚息)例:某户于2006年2月3日向信用社借款30000元,利率为10.8,定于2006年8月10日归还,若贷户于2006年7月3日前来归还贷款时,问应支付多少利息?解:利息=(213-63+0)天(10.830)30000元=1620元.例:某户于2005年10月11日向信用社借款100000元,利率为9.87,定于2006年5月10日到期,贷户于2006年6月15日前来归还贷款,问应支付多少利息?解:利息=(160+360-311+2)天100000元(9.8730)+(195-160+1)天100000元(9.87301.5)=6941.90+1776.60=8718.50元4、定活两便利息计算:存期不足三个月按活期存款利率计算。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整个存期按定期三个月的利率打六折计算,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整个存期按定期六个月的利率打六折计算,超过一年的整个存期都按一年期利率打六折算。日期有一天算一天.例:某存款户于2005年3月1日存入10000元定活两便存款,分别于2005年8月4日、2005年9月15日、2006年6月16日支取,问储户支取时分别能得多少利息?(三个月利率为1.71%,半年利率为2.07%,一年利率为2.25%)解:2005年8月4日支取时可得利息=(244-91+3)天(1.71%360)10000元60%80%=35.57元.2005年9月15日可得利息=(285-91+4)天(2.07%360)10000元60%80%=54.65元.2006年6月16日支取时可得利息=(196+360-91+7)天(2.25%360)10000元60%80%=141.60元.定活两便的公式中可以进行简化:一年以上的实付利息=存期天数本金0.3/万半年以上一年以下的实付利息=存期天数本金0.276/万三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的实付利息=存期天数本金0.228/万5、活期存折户、贷款按季结息:发生日期存入金额支取金额余额天数积数200601105000050,000261300,000200602051000040,0009360,000200602144500085,000151275,000200603016000025,00020500,000积数合计:3,435,000应付利息:68.7利息税:13.74实付利息:54.966、零存整取利息计算:采用月积数办法计算零整一年的到期实付利息=月存本金78月利率80%零整三年的到期实付利息=月存本金666月利率80%零整五年的到期实付利息=月存本金1830月利率80%例:2005年1月1日存入200元零存整取的存款,问到期能支取应实付多少利息?(假定一年期零整利率为1.98%)解:实付息=200781.98%12=25.74元7、存本取息利息计算:存本取息的取息日、到期日均为开户日的对日。开户时按约定存期和分次支取利息的期次,预先算出每次应取的利息,计算公式为: 每次支取的利息=(本金存期(月)月利率)/支取利息次数储户在支取日未取利息时,以后可随时支取,如特殊情况需提前支取时,以实存期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应付利息,实行差额支付,已付利息超过应付利息的差额在本金中扣回。 例:2004年2月20日存入三年期存本取息5000元,并约定每月取息,于2004年7月1日办理提前支取,假如客户每月均到网点办理取息,问应付储户本息合计为多少?(利率1.89%)解:已付利息=(5000元36个月1.89%12)36期80%已支4期=25.2元提前支取应实付利息=(211-80)天0.5万0.2元80%=10.48元可得本息合计=本金+实付利息-已付利息=5000+10.48-25.2=4985.28元8、整存零取定期储蓄利息计算:到期应付利息=(全部本金+每次支以本金)2存期(月)月利率整存零取定期储蓄分期支取中如有逾期或提前支取,其逾期或期满后逾期支取部分,均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例:如某户98年10月5日存整存零取三年期3000元,月利率3.975,约定每半年支取本金500元,到期支取时实付利息是多少?解:实付利息=(3000+500)236月3.97580%=200.34元七天通知存款的计算(转)我今年1月26日存入工行52000元7天的通知存款;12月7号通知银行取钱;7天后我会得到本息多少?今年10月8号以后不收税;(08年的利息税是5%;还有10月8号以后不收利息税;从11月1号起,7天通知存款利率1.35%;银行规定通知存款按支取日挂牌利率执行)利息=52000*(1.35%/360)*天数(1月26-10月7日)税后利息A=利息*(1-5%)利息B=52000*(1.35%/360)*天数10月8日-12月14再把两部分相加(A+B).另说明一下,工行七天通知存款和活期存款计息方法一样,按取款当日的挂牌利息厘定.中行七天通知存款分两种:一种是自动转存,分段计息,另一种不是自动转存的,到七天就取,如不取,七天以后按活期存款计算利息.还有取款方式也不一样,工行要提前七天通知,中行自动转存的提前一天打电话预约就行了,不是自动转存的要提前一天拿身份证到柜台预约.中行要方便一些逾期贷款利息计算的法律适用作者:易继华 司法实践中,逾期贷款利息计算是人民法院审理借款合同(合同法规定银行借款合同和民间借贷合同统称为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经常遇到的问题,法律规定相对原则,理论探讨少有涉及,各地做法不尽相同。笔者现探讨如下: 一、逾期贷款利息计算的方式 合同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已经废止的经济合同法和借款合同条例对逾期贷款支付利息并加收罚息均作了明确规定,年人民银行关于调整贷款利率后有关计息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年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逾期贷款利息计收规定得较为详细,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此类问题作出了相应的批复。 依照上述规定,联系审判实际,逾期贷款利息计算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按合同期内利率约定计收。借款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内,借款方支付利息的利率,只要不违反人民银行有关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下限的规定,其中民间借贷不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倍,便可按其利率约定计算逾期贷款的逾期利息。二是按照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计算利息。这种计息方式,对借款合同履行期内的贷款利率仍然遵照原约定,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对于逾期后的贷款利率则按人民银行确定的不同时期所调整的利率,采取分段计息的办法计算逾期利息,在收取逾期利息的同时,按一定比例加收罚息,或按人民银行确定的逾期贷款罚息利率,随罚息调整分段计算罚息。同时,对合同履行期内和逾期后的贷款采取按季结息(其中一年内短期贷款还可按月结息),每季结息日为季末月日,对于借款人不能按期支付利息的,其利息计算复利。 上述两种计息方式中,民间借贷一般适用前一种,后一种计息方式中的复利计收不适用民间借贷。银行借款合同一般适用后一种,对前一种计息方式,法律并未禁止。两种计息方式各有其特点,按约定计收逾期利息,虽然能充分体现合同当事人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意思自治原则,计算方法简便,但若逾期期限长,遇国家利率调整幅度大时,可能会导致利息计收的过高或过低,有违公平的民法精神,按人民银行有关规定计收逾期贷款利息,虽然能恰当地反映逾期借款应付利息的情形,但实施过程中过于繁琐。 二、逾期贷款利息计算与裁判 首先,如何确定计息期间。关于利息的计算应当从借款之日起计算,复利应自按约或按规定结息付息时拖欠之日起计算,并无疑问,但利息或复利应计算至何时,则规定并不明确。 一种意见认为,逾期贷款利息和拖欠利息的复利应当计算到判决确定的履行期满日,借款方当事人不按期偿付借款本息,承担违约民事责任的底线应为法院判决确定的履行期满日,一旦判决确定了给付日期,判决生效后就不允许借款人继续拖欠,这是法院判决的强制性、拘束力、执行力所在,期满后如果借款方仍不清偿,则应按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承担迟延履行法院判决的责任,即支付加倍利息的迟延履行金,如果判决确定的履行期满前借款方提前清偿,则应在判决基础上相应减少利息支付。这属于借款双方的自行和解,也不违反法律规定。 另一种意见认为逾期贷款利息及复利应计算到借款实际清偿之日,借款方未按生效判决确定的履行期清偿,不仅是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行为,相对贷款方来说,同样也是违约行为的继续。一种行为两种性质,贷款方针对借款方便享有给付迟延履行金和违约金两种请求权,并允许选择其一。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逾期贷款利息应计算至贷款方当事人的起诉日。因为人民法院对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审查评判,应围绕双方争议的焦点,仅限于当事人诉讼请求的范围,法院判决结果不得超出诉讼请求支付借款利息的范围;贷款方起诉时,人民法院判决认定借款方应支付借款及利息的数额,就是对案件事实的客观认定,即法院受理时借款方所拖欠贷款方的借款本息,只应到起诉时止,此后属诉讼中及判决后迟延而增加的,不属起诉时双方诉争的事实范围。如果允许借款方当事人通过诉讼,甚至判决确定的履行期满后仍拖欠,那么法院事实的认定是否确定?如在判决时,就考虑到借款方可能不按确定的期限履行,那么,判决书的拘束力何在?判决后,借款方随着履行的迟延而支付贷款利息数增加,那么判决结果的确定性何在?因而应以起诉日为判决利息计算的截止时限。 综合上述几种观点,均有其合理的一面,也存在不足之处。笔者认为,逾期利息计算的截止时限应因案而异。因为借款双方当事人系平等的民事权利主体,均有权依法处分其民事权益,贷款方如放弃对借款方支付利息等违约责任的追究,法院不应予以追究。如贷款方仅请求逾期借款利息计算至起诉日止的确定数额或部分放弃,或仅要求返还本金,人民法院不得超过其诉讼请求予以判决。如果贷款方请求借款方返还本金并按约定或国家有关规定计收利息的计算方式,计算至清偿时止,人民法院也仅能判决计算至确定的履行期满日(通常有宽限日等)。因为此日借款方应付利息不应包括其后可能拖欠而增加的利息的判决是人民法院依据借款合同当事人争议的事实依法确认,并对纠纷予以了断,判决期满后,因延期支付可能增加利息的事实不能作为法院判决前的既定事实,因而不能成为法院认定的事实。借款方在判决生效后,自觉于期满前的某一日清偿,则相应减少利息支付,因为人民法院在作出生效判决后,即具有强制力,不允许当事人拒绝对判决所确定义务的履行,否则,要承担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也许有人会问,利息计算至判决确定的宽限期满日止,如果借款方当事人在判决后,宽限期满前清偿本息的应付利息与期满时存在差额,而相应减少,是否有损判决的拘束力?显然不会。因为判决确定的履行期满日的利息,系判决确定的借款方至迟于该日应当支付且必须支付的利息数额,而非此前某日的应付利息数额,如借款人提前清偿,当然应按判决确定的计息方法相应减少利息,而不会损害判决的拘束力和判决结果的确定性。况且借款方在判决确定的宽限期前履行,系积极履行行为,应为法律所倡导。 其次,关于利息计算的法律适用。人民法院审理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因借款合同成立时所实施的法律法规的不同而适用不同的法律法规,应依照法律一般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处理。审判实践中应当弄清相关法律的不同实施和废止时间,结合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成立的时间,区分法律、法规适用效力,做到准确适用法律,公正裁判案件。计算利息的一般规定(一)利率 储蓄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人民银行挂牌公告。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如年息九厘写为 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六厘写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写为 1.5,即每万元存款每日利息l元5角,目前我国储蓄存款用月利率挂牌。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公式为: 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年利率360日利率(二)计息起点 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时,本金以“元”为起息点,元以下的角、分不计息,利息的金额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入。分段计息算至厘位,合计利息后分以下四舍五入。(三)不计复息 各种储蓄存款除活期(存折)年度结息可将利息转入本金生息外,其它各种储蓄不论存期如何,一律于支取时利随本清,不计复息。(四)存期计算规定1、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2、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0天计算;3、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4、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例假不办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视同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提前支取办理。二、计算利息基本方法 由于存款种类不同,具体计息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计息的基本公式不变,即利息是本金、存期、利率三要素的乘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如用日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数如用月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一)计算过期天数的方法 过期天数=(支取年-到期年)360+支取月、日数-到期月、日数(二)计算利息的方法1、百元基数计息法。适用于定期整存整取、活期存单式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2、积数计息法。适用于零存整取储蓄利息的计算,也可用于计算活期存折的利息。3、利余计息法。适用于活期存折储蓄利息的计算。三、各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一)活期储蓄1、活期储蓄存款在办理存取业务时,应逐笔在帐页上结出利息余额,俟储户清户时一次计付利息。2、活期储蓄(存折)存款每年结息一次(每年六月三十日为结息日)。结息时可把“元”以上利息并入本金,“元”以下角分部分转入下年利息余额内。3、活期储蓄存款在存入期间遇有利率调整,按结息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全部支取活期储蓄存款,按清户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4、活期储蓄的利息计算公式。活期储蓄的本金和存期经常变动,因而,活期储蓄利息的计算比较复杂。但只要掌握一定方法,所有的计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活期储蓄的利息(积数日利率)(每日变动的存款余额实存天数日利率)例:某储户活期存折记载如表(一)所示 年月日存入 (元)支取 (元)余额 (元)存期 (元)积数 (元)199581100010003434000952008003240098100700128400920200900119900101销户900054700如果活期储蓄月利率1.8,那么,销户日利息547000.0018303.28(元) 储蓄利息计算方法(之二)(二)整存整取定期储蓄1、定期储蓄存款的到期日,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如到期日为该月所没有的,以月底日为到期日。三十一日支取三十日到期的存款不算过期,三十日支取三十一日到期的存款,不算提前支取,但要验看储蓄证件。2、定期储蓄存款在存期内遇有利率调整,按存单开户日挂牌公告的相应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3、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部分提前支取的,部提部分按活期,其余部分到期时按原定利率计息。4、逾期支取的定期储蓄存款,其超过原定存期的部分,除约定转存的外,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5、整存整取定期储蓄的利息计算公式。整存整取利息的计算分为三种情况,即到期支取,过期支取和提前支取。(1)到期支取的计算按下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期例如:某人存1000元,存期3年,存入日3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14%,那么利息应为:1000314420(元)(2)到期日支付规定利息,到期日以后部分按活期利率付息。例如:某人存入1000元,存期为3年期,存入日3年定期存款的利率为14%,过期后60天支取,活期储率月利率1.8,那么支取日计息为:1000314+1000601.830420+3.6423.6(元)。(3)提前支取按活期储蓄利率计算。例如:某人存入1000元,存期是3年整,存入日3年定期存款的利率亦是14%,而该人在存入2年后想提取,提取当时银行挂牌公告的活期利率为8%,那么支取日计息应为:100028160(元)(三)存本取息储蓄存本取息的利息计算公式与整存整取的计算公式相同,只是为了弥补提前分期取息给银行造成的贴息损失,该种储蓄所订的利率要低于整存整取的储蓄利率。每期支取利息本金取息期利息率例如:其储户存入10000元整,存期为3年,存入当日的月利率为9.45,每3个月支取一次利息,则此储户每次支取利息的金额为:1000039.45283.5(元) 如存本取息的储蓄要提前支取,那么银行将对已经分期支付的利息,采用如数扣回,再按活期利率的标准计算利息来交付本利。 如上例中,如果已经付了4次利息时,储户欲提前支取,而活期利率为月息1.8。实际的存期为12月,则储户可支取:10000+10000121.8-283.549082(元) 另一方面,储户如果逾期支取,那么逾期的时间内应按活期利率计算利息一并支付给储户。(四)零存整取储蓄零存整取是我们普通居民较普遍采用的方法。零存整取的余额是逐日递增的,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采用整存整取的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