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dr曲线分析.doc_第1页
otdr曲线分析.doc_第2页
otdr曲线分析.doc_第3页
otdr曲线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TDR-FTB-100B MINI-OTDROTDR物理原理主要构成部分:光源、脉冲发生器、定向耦合器、光检测器、放大器、显示器。OTDR主要功能:测量光纤衰减、接头损耗、光纤长度、光纤故障的位置、光纤沿长度的损耗分布。OTDR工作原理:OTDR利用其激光光源向被测光纤发送一光脉冲,光脉冲在光纤本身及各特征点上会有光信号反射回OTDR,反射回的光信号又通过定向耦合到OTDR的接收器,并在这里转换成电信号,最终在显示屏上显示出结果曲线。开机进入选择模式界面:Tools:工具Automatic OTDR: 自动模式 除了能够设置发光波长以外,距离、脉冲、测试时间都为自动。Advanced OTDR: 高级模式 可以根据测试情况设置多种参数。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模式。Create Ref./Template: 创建参考/模板轨迹 可以用多个不同或者相同的曲线进行对比比较。Sources: 光源种类 多种发光波长。Power Detection: 功率检测 收光、测试光功率、光接收灵敏度等。!注意!请勿将没有经过适当设置的OTDR和负载信号光纤连接在一起。Utilitiea:应用程序File Manager: 文件管理 创建、删除、移动文件、文件夹。System Setup:系统设置Screen: 屏幕 Brightness(设置屏幕对比度);Contrast(设置屏幕亮度);Touchscreen(校正屏幕);Regional Settings: 区域设置 Date & Time(日期时间);Language(语言);Keyboard(使用触摸屏幕键盘);System: 系统 Automatically Start with(设置开机进入画面);Info: 信息 (OTDR基本信息);我们常用的是 高级模式 (Advanced),进入 高级模式 (Advanced)界面:靠右边选项:Start:开始、执行。Quick Save:快速储存。直接编辑文件名和储存目录就可以保存了。Storage:保存。可以设置更多的保存信息。Report:报告。设置测试光缆标示。OTDR Setup:OTDR 设置。General一般设置:Display(显示):1、Grid(网格线);2、Filename(文件名);3、Zoom Window(放大镜窗口);Distance Unit(距离单位):1、Kilomeeters(公里);2、Miles(英里);3、Kilofeet(千英里);Zoom Options(放大镜选项):Reset Zoom Automatically(自动重新设置放大镜);Zoom Automatically on Defined Fiber Span(自动放大所定义的光纤径距);Acquisition取样:设置自动测试时,所采用的参数。Autorange Acquisition Time(取样参数):可以设置自动范围取样时间、所有波长使用相同脉冲、时间。New Acquisition Fiber Settings(新取样光纤设置):可以设置自动测试的波长、折射率、背向散射、余长系数(缆皮与纤芯长的对比数)。Analysis分析:Analysis Parameters(分析参数):设置取样后自动分析数据、熔接损耗检测阔值、反射率检测阔值、光纤端部检测阔值。Span Start(径距起点):1、设置于事件上,事件编号X;2、设置于距离中,位置。Span End(径距终点):1、设置于事件上(从光纤端部),事件编号X;2、设置于距离中,位置X Km、从径距起点、从光纤端部;Event Table事件表:Mark Faults in Event table(事件表中标示故障信息):设置显示通过/未通过信息、损耗阔值、反射率阔值、光纤区域衰减阔值;Span Loss Calculation(径距损耗计算):选择包括径距起点损耗、包括径距终点损耗;Event Table Display(显示事件表):选择显示光纤区域、显示射入位;Print:打印。打印相关曲线图、事件表。Main Menu:主菜单。返回主菜单。靠下方选项:OTDR:Wavelength(s)波长:设置测试波长,可选1310nm、1550nm,我们常用的是1550nm;Distance(km)距离:设置测试距离。设置距离一般要在可知距离的1.4倍,有自动选项。Pulse脉冲:设置测试脉冲,脉冲与距离为正比关系,距离越大脉冲越大,有自动选项。较长的脉冲宽度可传播至更远的光纤内,但分辨率较低,较短的脉冲宽度可提供较高的分辨率,但测试距离较短。Time(s)时间:设置测试时间,有自动选项,时实检测选项(Real)。Event:事件。显示曲线中的各种事件点、斜率、反射、损耗等。当对一段光纤进行测试以后,可以在“事件”表中查看各损耗点、损耗点距离、损耗点之间的距离、还有各种事件,事件主要包括反射事件和非反射事件。Measure:测量。可以使用表记线、放大镜。Loss损耗;Att.衰减;Refl.反射率;ORL光回损Trace Info:轨迹信息。显示测量出的各种轨迹信息,改变轨迹参数。重要参数值:折射率1.468;散射系数-81。主屏幕:显示测试曲线图: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几种测试曲线:(1)图(1)一般为正常曲线图,A为盲区,B为测试末端反射峰。测试曲线为倾斜的,随着距离的曾长,总损耗会越来越大。用总损耗(dB)除以总距离(Km)就是该段纤芯的平均损耗(dB/Km)。“”为非反射事件,“”为反射事件。(2)图(2)中间多了一个反射峰,因为很有可能中间是一个跳接点。例如:海丰至博美的ECI纤芯,因为博美没有ECI设备,ECI的在用纤芯要从博美站跳接过去到普宁,所以在博美用根尾纤把海丰、普宁方向连接起来,所以在测试这样的纤芯时,就会出现像图(2)的这样的曲线图。当然也会有例外的情况,总之,能够出现反射峰,很多情况是因为末端的光纤端面是平整光滑的。端面越平整,反射峰越高。例如在一次中断割接当中,当光缆砍断以后,测试的曲线应该为图(5)所示,但当你再测试时,在原来的断点位置出现反射峰的话,那说明现场的抢修人员很有可能已经把该纤芯的端面做好了。(3)出现图(3)这种情况,有可能是仪表的尾纤没有插好,或者光脉冲根本打不出去,再有就是断点位置比较进,所使用的距离、脉冲设置又比较大,看起来就像光没有打出去一样。出现这种情况,1要检查尾纤连接情况,2就是把OTDR的设置改一下,把距离、脉冲调到最小,如果还是这种情况的话,可以判断1尾纤有问题,2OTDR上的识配器问题,3断点十分近,OTDR不足以测试出距离来。如果是尾纤问题,只要换一根尾纤就知道,不行的话就要试着擦洗识配器,或就近查看纤芯了。(4)图(4)这种情况比较多见,曲线中间出现一个明显的台阶,多数为该纤芯打折,弯曲过小,受到外界损伤等因素。曲线中的这个台阶是比较大的一个损耗点,也可以称为事件点,曲线在该点向下掉,称为非反射事件,如果曲线在该点向上翘的话,那就是反射事件了,这时,该点的损耗点就成了负值,但并不是说他的损耗小了,这是一种伪增益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接头两侧光纤的背向散射系数不一样,接头后光纤背向散射系数大于前段光纤背向散射系数,而从另一端测则情况正好相反,折射率不同也有可能产生增益现象。所以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只要用双向测试法就可以了。(5)图(5)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注意!曲线在末端没有任何反射峰就掉下去了,如果知道纤芯原来的距离,在没有到达纤芯原来的距离,曲线就掉下去了,这说明光纤在曲线掉下去的地方断了,或者也有可能是光纤在那里打了个折。我们经常用这个原因,在线路上排障的时候,把不能确定的纤芯打折,然后测试人员利用OTDR打时实监测,按照图(5)的这种情况来判断纤芯。(6)图(6)这种情况是出现在测试长距离的纤芯时,OTDR所不能打到的距离所产生的情况,或者是距离、脉冲设置过小所产生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OTDR的距离、脉冲又比较小的话,就要把距离、脉冲调大,以达到全段测试的目的,稍微加长测试时间也是一种办法。以上评论只属个人观点,中间有些不足,可能也还很不成熟,大家如有其他意见或者看法,可以多多提出来交流、讨论,一起共同提高。 二轩松客QQ:63727831E-Mail:附:MTS 5100 OTDR设置参数:1、波长(激光):1550nm1310nm;2、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