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版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善待他人第三节 与人为善总体设计理念和基本思路注意切合思品课程特点及初二学生实际,运用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坚持以活动为载体、问题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展开学习过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强调思考人生与关注社会有机结合;着力优化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及已有阅历主动参与和积极体验。1、首先,了解善良特征。基于“与人为善”的主题,选择源于生活的实际案例,启发学生去感动、去思考,引导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由此了解作为人类美好品质的与人为善的特征。2、其次,感悟善良体验。引领学生回归生活,从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结合学生亲身体验,实际感知“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分享“与人为善”的实践过程所特有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3、再次,建树善良理念。指导学生用已经初步感悟的价值观去设计、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由此领会做人的道理,就确认和优化善良品质,实现个人精神境界的升华,明确今后做保持真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努力方向。目标要求1、知识理解善良是美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认识助人为快乐之本,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2、能力: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做一个诚挚而有善良之心的人,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教学过程总体设计:课时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设计思路第一课时上篇通过现实生活与课本中的典型事例,引领学生初步了解善良的内涵,形成对善良助人美德的向往。1、通过2006年度“感动中国”和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获奖代表事迹说明善良是人类共同的美好品质。2、结合对课本中“经典透视”蕴涵道理的分析,了解善良的特征。3、结合学生生活实例的讨论,明辨是非:什么是真正的善良。情景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间接体验从生活到课本下篇通过辨论和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明白帮助他人,不仅满足了别人的需要,也满足了自己内心情感的需要,给予越多,快乐越多,幸福感越强。1、就“社会风景”展示的情节剖析,组织辩论:一只手套中的女老板到底亏了没有。2、组织学生交流相关生活体验:结合做善事后的感受,更深切感知何谓真正的善良。3、引导认识“心灵导航”揭示的有关观点。辩论碰撞交流融合直接体验从课本到生活第二课时上篇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亲眼所见领悟善良的真谛,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提高学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意识。汇报评比体验生命的快乐1、学生陈述自己与人为善的事以及当时的思考和事后的感受;指导进行评点和颁奖。2、学生陈述自己亲眼所见社会生活中与人为善的事及观后感;指导进行评点和颁奖。实践交流竞赛评点实践体验从理念到行动下篇通过生活片断的再现,让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升华个人的精神境界,使“与人为善”铭刻于心。1、设计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境,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何处理。2、结合活动体验,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关内容。3、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及相关感人的画面,适时小结提升对本课主题的认识。情境再现小组互动体验升华从行动到理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做一个善良的人。难点:如何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一课时 善良的内涵和要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善良是什么、与人为善要付诸行动难点:如何理解与人为善是付出也是收获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参与教案与学案一体化设计2、准备好相关的音像资料3、收集有关善良的资料4、请部分学生在预习时准备好角色扮演活动二、影像资料导入 (一)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林秀贞孤寡老人的好女儿话外音:林秀贞,女,1946年出生,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林秀贞30年如一日,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义务赡养了6位与自己及家庭成员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在精神和物质生活等方面对6位老人付出了儿女般的照料和孝道。林秀贞学科技、学经济、带头创办了个体企业,并把经营企业作为扶贫济困奉献社会的基础。多年来,为8位残疾人传授了玻璃和橡胶生产技术,不但在自己的企业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还帮助乡村小学改善办学条件。还资助本村和邻村14名贫困家庭子女步入大中专院校,收养救治了一名出生仅40天的患病弃婴。她热心公益事业,积极为村里修路、打机井、文化娱乐队伍建设等公益事业捐资出力。教师:在林秀贞身上,我们看到了哪些美德?学生思考回答。(略)教师:林秀贞,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对他人对社会怀有深刻的爱心,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把自己的爱撒向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需要帮助的人们,评委会对她的颁奖词是“善良在村中流淌,她用三十年的爱心去温暖世道!(投影)”。这就是我们这堂课共同研究的课题:出示课题善良的内涵和要求(二)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获奖人物之一 杨洪杨洪 善行天下话外音:杨洪,1968年还是一个上山下乡的惠州知识青年;30年后,他在美国纽约打造出知名的高级服装品牌汤米巴哈马(Tommy Bahama)。而他在美国纽约成功投资房地产的实例,更跌破纽约地产专业的眼镜!他的人生奋斗史极富传奇,他和他创办的“慈辉佛教基金会”的“帮助众生,成就众生”的善举,是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诗篇。造福桑梓 广植德本教育乃百年大业。杨洪先生心系祖国教育事业,不管是捐资新建学校或维修校舍、改善或添置教学设备,他都不遗余力地大力输财,从1995年开始到2003年,他和慈辉佛教基金会在惠州市;在江西省,在河北省,在陕西省,在黑龙江省兴建了几十个希望小学,并在北京大学等八所大学设置“慈辉奖学金”,单单教育这项的捐款就已超过了一千五百万元人民币。除了教育事业,杨洪先生视家乡的父老为亲人,每年春节前,他都会请人以“慈辉”的名义,分成好几个组深入各偏远地区访贫扶贫。据2003年春节后的统计,慈辉共慰问了五保户、特困户及其他特殊家庭10892户,资助的善款计126.3万元;此外,“慈辉”在2003年捐助各地贫困农村兴修大小水利、修塘筑,修路建桥,及解决贫困家庭购买耕牛等,总共捐款达300.8万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进行了这么广泛的善举,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慈辉”真善美的精神和慈悲的胸襟,唤醒了人们的善念,也换来越来越多真情和善意的响应。众善奉行 助人为乐以上所述只不过是杨洪先生慈善事业中的一角。“慈辉”的善举已从杨先生的家乡扩展到省内粤北山区,又从省内走向全国,不论陕北黄土高原,古代的豫州、楚地,还是冰天雪地的黑龙江、吉林有“慈辉”人的身影,就是祖国屋脊的西藏也有“慈辉”人送去春风1994年至1999年,杨洪把自己在事业上所取得的利润全部拿出,帮助家乡和其他偏穷地区的农村兴修山塘水库、打井修渠、修坡筑坝。他说:“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1/3做家用,1/3做生意,1/3用来布施。我要做得比佛陀教导的还要彻底,还要好。有了这种发心后,我感觉自己总是朝气蓬勃,每天都如沐春风,仿佛自己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从2002年秋“慈辉”在纽约注册以来,队伍已扩展至美国和加拿大各地,参加人数已从最初的8组发展到现在20多组。受惠者都称赞“慈辉”敢把未来扛在肩的善举。1、学生观看相关录像并配有话外音。2、教师提问:林秀贞和杨洪两个不同的人有什么共同的特征?3、学生思考回答。(略)4、教师归纳: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都有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并且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这种爱充分表达出来。这说明善良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正是因为世界上有了无数个善良的人和善良的行为,才组成了这美好的社会。5、板书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二、换位思考社会风景一只手套1、请同学阅读教材P4748页探究园中一只手套的故事。然后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并请代表回答。问题:(1)作为生意人,女老板不肯卖一只手套,可以理解吗? (2)你怎样理解女老板转变的原因? (3)女老板是一个善良的人吗? (4)从这个故事中,你感悟到怎样的人生道理? 2、学生讨论并请代表回答以上问题。(略)3、教师归纳:做生意都想赚钱,所以女老板刚开始不肯只卖一只手套是可以理解的,但当女老板发现小男孩只有一只手,而且他们生活又拮据时,她的那颗善良之心被振动了,于是亏本卖给了小男孩一只手套。由此可见,善良并不一定需要壮举,用一颗真诚广博之心去对待需要帮助的人就是善良!用自己的行动把真诚无私的爱表达出来就是善良!4、请同学说说善良的内涵和要求投影善良是无私的 善良是博大的 善良要见诸于行动 与人为善在是非分明(提示:关于这一点我们下面将继续探讨)三、明辨是非这是真正的与人为善吗?1、 课前让部分同学排练4到5个小品片断。2、 请相关同学表演。片断一:一天放学路上,我捡到了一只手机,高兴极了,正准备留着自己用,却发现 这手机原来是表姐掉的,我想她可是我的亲表姐啊,于是主动还给了她。片断二:在一次英语考试中,坐在我左面的小洋做不出来,急得满头大汗,我想他太可怜了,就偷偷地给了他一张小纸条,帮助他解决了难题。 片断三: 班上一位同学得了白血病,家里又比较困难,学校号召全体师生捐款,献爱心。我本不想捐,但看到别人都捐,只得也捐了。片断四: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吃饼干,一个小乞亏向我走来,看着我手中的饼干直流口水,肚子饿得直叫换,我想,这个小孩太可怜了,这么小就出来乞讨,我把饼干给他吃吧。但又一想,我也真饿着呢,给了他我吃什么?于是咬咬呀跑开了。片断五:我家楼下住着位六十多岁的老奶奶,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一个人很孤单,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陪她聊聊天,帮她打扫打扫卫生,陪她买买生活用品。她高兴我也快乐。3、 小组讨论:谁是真正的与人为善,为什么?(略)4、 老师引导:讨论时结合课本P49页相关内容。5、归纳:在这五个小品中,只有片断五是真正的与人为善,因为他是发自内心的、无私的、不图回报的。而片断一中的同学是自私的、狭隘的;片断二中同学是非不分,误把与人为害当作与人为善;片断三中的同学是被动的、不真诚的、伪善的;片断四中同学虽然有侧隐之心,并没有付于行动上,不是真正的善良。由此可见,真正善良来自于博大的爱心。它包含着:为人、真诚、奉献、是非分明等多种美德,并一定要付于行动。我们要做一个真正善良的人!6、回头看善良是博大的善良要是非分明四、小辩论女老板亏了吗?1、再次回到一只手套的故事。2、学生思考问题:女老板亏了没有?3、自由组合A、B两组。 A组:女老板亏了。 B组:女老板没亏。4、两组讨论后进行辩论。(略)5、教师归纳:就这场生意而言,女老板没有赚,反而赔了钱,好象亏了。但就结果而言,从女老板脸上满足的笑容可以看出女老板得到了用金钱都买不到的快乐。由此可见,帮助他人,不仅满足了别人的需要,也满足了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给予越多,快乐越多,幸福感就越强!因此就做人而言女老板没有亏。6、板书帮助他人,体验生命快乐五、说出你的故事你与人为善了吗?1、给学生1到2分钟回忆,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曾经与人为善?要求真实。2、请曾经与人为善的同学说出他(她)们的故事。3、请同学思考或回忆一下与人为善后的感受。4、教师归纳: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由刚才几位同学的亲身感受进一步看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光荣的事。那又何乐而不为呢?六、课堂小结设问:这堂课我们获得了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答案不必统一)教师归纳:在这节课上,我们懂得了善良的真谛。可以说,爱是一种特殊的财富,它不会因为付出而减少,相反,它像泉水源源不断,因为流淌而更加清澈、充盈。我们给予别人的生命一点绿色,自己的生命也更活力充沛。助人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让我们积极投身到助人为乐的行动中!七、课后作业要求每位同学在课后至少做一件善事,并注意观察生活中与人为善的实例,看谁做得好,看谁找得多。下节课全班进行交流、汇报、评比。第二课时 爱的奉献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与人为善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懂得将心比心,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难点:怎样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以学生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评审委员会成员。2、为要汇报的学生准备各种工具,如投影仪等。3、准备好相关音像资料。二、课堂活动导入:上节课结束时,我们给每位同学布置了一个任务,不知同学们完成得怎么样?学生齐答(略),下面我们就举行一场汇报、交流、评比大会。首先欢迎评委会成员就坐。(鼓掌)活动一:身临其境1、 请每小组派2-3名代表回顾自己所做的善事(形式可口述、可书面陈述,可拍成录像回放) 2、请同学陈述在做善事时怎么会想到这种与人为善的做法?3、谈谈事后的感受。4、请其他同学评点哪组同学做得最好,并说出理由。5、评委会最终评定最佳组和最佳组员,并致颁奖词,颁发奖品。(可模仿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6、教师点评: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说明大家都有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在生活中,真正做到与人为善,就要学会凡事都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以自己的心理推知他人的心理,设想自己在他人的处境中会有什么感受。通过这种角色互换去更好的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就是说自己不情愿的,不接受的事情,就不能推给他人,让他人去承受。这是一种崇高的道德修养,中国的道德文化把它视为君子美德的核心。恩,看来我班同学都是君子(幽默)。活动二:慧眼探“善”1、请部分同学介绍生活中看到的与人为善,将心比心的例子。形式可口述、可书面陈述,可拍成录像回放。(代表最好不要重复)2、谈观后的感受。3、评委会评点:谁看到的事例最能体现与人为善,谁的感受最深刻。并致颁奖词,颁发奖品。4、教师归纳:将心比心作为与人为善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行为方式既成人之美,又使自己得到快乐;这样的行为方式既使我们感受到了爱又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我们应当而且完全可以在生活中采取这种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活动三:情感升华1、问题假设:当我们遇到下面的情况时,应该怎么做呢?(1)遇到乞讨者, 。(2)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 。(3)遇到要过马路的老人, 。(4)遇到迷路的小孩, 。(5)遇到外地人想打听某个地址,而他的外地口音你又听不太清楚, 。 (6)捡到钱包, 。(7)遇到曾经嘲笑过你的人现在却碰到了失败, 。(8)当你有心帮助别人,却被别人误解是虚伪、出风头, 。(9)如果钱还宽裕, 。(10)如果时间还宽裕, 。答案提示,可作参考:(1)遇到乞讨者,如确定不能自食其力就给他(她)以帮助。(2)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主动让座,如自己没有座位就动员车上青年人让座。(3)遇到要过马路的老人,扶着他(她)过马路,如不需要帮助,也提醒老人注意红绿灯及路上车辆。(4)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人,能送回家就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车、送到派出所也行。如果有电话的替老人或小孩打个电话通知家里人。(5)遇到外地人想打听某个地址,外地口音让你不大容易听懂,这更需要你的帮助,应该耐心地告诉人家地址,可能的话,带他去要找的地方。(6)捡到钱包就找失主,或就在原地等会儿,实在没时间就把钱包交给警察,或送到派出所,丢钱包的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ERASER的音标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护理面试操作题题库及答案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说课稿
- 中学联盟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说课稿《1-1 在社区中生活》
- 2025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章 燃料5.1 洁净的燃料-氢气说课稿 科学版
- 国学启蒙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全解
-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现代社会生活》说课稿3 华东师大版
- 5.4.3 分式方程的应用 说课稿+导学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 3.14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2025年护理技巧题库及答案皮肤护理
- 2025年云南文山砚山七乡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粉红税问题成因分析
- 2025年山西晋城市市政公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鲁迅《呐喊》课件演示》
- 《浅析企业破产程序中债委会设立问题》6700字(论文)
- 2025年广东肇庆市高三二模高考生物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燃煤机组深度调峰技术应用研究
- 知识产权转化与产权运作制度
- DB51T 1806-2014 林业治山调查规划设计技术规程
- 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2 复习知识点题纲
- 节前安全教育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