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中秋佳节教案.doc_第1页
欢度中秋佳节教案.doc_第2页
欢度中秋佳节教案.doc_第3页
欢度中秋佳节教案.doc_第4页
欢度中秋佳节教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度中秋佳节体验月亮文化【课前体验】一、在与家人共度中秋佳节的同时,了解和收集有关的知识。第一组:中秋节的起源 第二组:中秋节的传说第三组:中秋节的习俗 第四组:中秋节的古诗词第五组:中秋节的饮食文化 第六组:中秋节的歌曲第七组:中秋节的对联 第八组:中秋节的美文第九组:中秋节的祝福语 二、选择符合题意的一项1、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景象,这个传统节令是( C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A. 重阳 B.七夕 C.中秋 D.元宵(1993年全国高考题 语文)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有( D )A. .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经济生活 D.共同文化心理(2002年全国高考题 文综 政治常识)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苏轼在中秋节团圆时对亲人的思念。苏轼是( B )A. 婉约派的创始人 B. 豪放派的创始人 C. 世俗文学的创始人 D. 唐传奇的创始人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2009年辽宁卷)晚泊岳阳 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8.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答题思路与步骤】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月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三句写开阔静寂的江面上,明月姗姗而来,静悬空江;第五句写夜深人静,江面的圆月在悄悄地拨弄这水面的月光,泛起一轮一轮的光影;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整个诗作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清幽而淡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诗歌形象都寄托了诗人自身的情感,“月”的寓意相对简单,思乡念人而已。【答案提纲】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课堂研讨】第一课时 小组交流 :中秋节的习俗共同的习俗:祭月、拜月、赏月(中秋十大赏月胜地)各地的不同习俗,如: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 部分少数民族也有他们独特的祭月拜月的习俗,如:傣族的拜月、蒙古族的追月、藏族的寻月、德昂族串月、阿细族的跳月、苗族的闹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中秋节的祝福语 1、中秋节的祝福语欣赏 2、给你最敬佩的人发一条中秋节祝福语第二课时 艺术荟萃一、 导入做课前体验二,明确:“月”是中秋的代名词,中秋节的活动几乎都是围绕“月”进行的;“婵娟”指的是“月亮”,你知道“月亮”还有哪些别号?二、 体验月亮文化擂台赛(全班学生分为两个组,各选出两名组长)第一轮:需要三人辅助,一个计时员,一个评判员,一个记分员。A、一分钟内能说出月亮的几个别号。(说出一个给1分;抢先回答加1分。) B、师介绍月亮的别号(来源于神话传说的别称、来源于阴阳学说的别称) C、一分钟内能说出月亮的几个别号。(说出三个给1分,不足三个不得分;抢先回答加1分。)师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想象赏月的情景,诗人们往往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吟诵出传世佳作。第二轮:需要三人辅助,一个计时员,一个评判员,一个记分员。五分钟内能背出几句关于月的诗(词)句。一句1分,如能说出此诗句出自何人(加1分)何诗(加1分),所表达的意思(加1分)。师导:这些诗句中有的借“月”表达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有的象征美人和恋情,有的象征人的高洁品质,有的象征哲理的启迪;自然之月加上诗人的情感成了诗歌的意象,除了以上几种象征的意象而外,还有边塞意象、时间意象、愁绪意象、情爱意象等。第三轮:需要一名计时员A、做课前体验三,明确:抓意象鉴赏诗歌的方法B、诗歌鉴赏:(可以小组讨论,抢先回答的组加1分,只要月的意象把握准确即可加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9年全国II卷)军城早秋 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答题思路与步骤】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昨夜深沉,北风呼啸,长驱汉关;天空阴云密布,边关冷月高悬,西山战鼓犹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阴沉凝重,暗示边境局势的紧张。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反衬边关将士誓死破贼、决战必胜的豪迈情怀。【答案提纲】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昨夜深沉,北风呼啸,长驱汉关;天空阴云密布,边关冷月高悬,西山战鼓犹急。暗示着边境局势的紧张;也反衬边关将士誓死破贼、决战必胜的豪迈情怀。C、师介绍月的情感意象:1、良辰美景的象征月光以其轻柔如纱而编织了一个令人臆想无穷的境界,古人早有“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清丽,“梨花院落溶溶月”的朦胧 ,“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变幻。因而以月来代良辰典型而尽意。2、望远思归的象征月到中秋分外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千古绝唱写尽了思乡。千里共婵娟时,更是“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因为在思乡者的眼里,月是故乡明!离家千里,天各一方,共对明月,不是“不知秋思落谁家”,而是“今夜月明人尽望”啊! 3、离愁别恨的象征 月圆喻团圆,月缺自然就是离别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宋晏几道)4、寂寞清愁的象征夜是静寂的,月是冷峻的,那光的亮白在愁人的眼里就是惨白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宋苏轼)中,那月下的孤坟,在清冷的月光下更让人寒从胆边生,泪静从腮边落。“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唐孟浩然)中可静听天籁,“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里月凝哀愁,“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宋苏轼)时,是诗人写尽历经沧桑的心寒与孤傲,“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宋秦观)里,是词家的迷茫无助。 5、美好高尚的象征月的高不可攀,光芒万里,不能不让人把日月并提,“屈原辞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以日月作比把对屈原的赞誉提到了无以复加的顶峰。“知君用心如日月,侍夫誓拟同生死”(唐张籍)同样以日月并提来表示认为对方用意的光明磊落。“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唐李白)这更是臆定了月的高贵。第四轮:歌曲欣赏:一剪梅分数高者为优胜组。如果分数相同,可以唱歌比赛,必须是与月有关的歌,看谁唱得又完整又好,一首歌给3分,唱不完给一半或酌情给分。如唱出无“月”的歌不但不得分,还要倒扣2分。或者讲与月亮有关的故事,给分同歌。暂时落后的组跟优胜组或优胜组中的某人表示祝贺,优胜组给暂时落后的组或组中的某人鼓鼓劲。【课后巩固】1、每组制作成一份手抄报,课代表牵头办一期“欢度中秋佳节,体验月亮文化”墙报。2、请用“小男孩”,“电脑”,“中秋节”这三个词为中心,写三句话,描写一个童话片段。(2005年高考上海卷综合能力测试第41题 语文)3、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反映了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那么,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起源于 A 先秦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唐宋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2004年广东卷) 江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2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答题思路与步骤】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先抓意象:“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再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概括景物特点: “片云”和“孤月”意显凄凉与孤独、“落日”和“秋风”画面开阔而雄浑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片云” “孤月”这凄清而孤寂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孤独而知音难觅的伤感与烦恼;“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