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临床观察.doc_第1页
电针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临床观察.doc_第2页
电针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临床观察.doc_第3页
电针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临床观察.doc_第4页
电针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临床观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电针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临床观察作者:邓兴华,王友良作者单位: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四川 西昌 615000 【摘要】目的 探讨电针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脑卒中急性期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8例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2)。治疗组患者给予电针和早期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对照组仅予内科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1月后,治疗组患者吞咽困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对急性期后脑卒中患者进行电针配合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卒中,中风,吞咽困难,电针,康复训练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dysphagia after stroke.Methods 88 cases with dysphagia after acute stage of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treatment group (n=46) and control group (n=42); combined treatment of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as given to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and routine treatment was given to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Results 1 month after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of dysphagia of the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as much superior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0.01).Conclusions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swallowing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decreas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raise the life quality. KEYWORDS strok apoplexy dysphagiaelectro-acupunctur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引起假性球麻痹时常见的并发症。吞咽困难可造成营养成分摄入不足而出现营养障碍,亦易出现吸入性肺炎、窒息、电解质失衡等,同时易引起患者悲观、失望等抑郁心理,致使自我生存信心下降,影响脑卒中整个治疗过程及康复1。本院近几年在常规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对脑卒中早期有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062008年共88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6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4279岁,平均56.4岁;病程10天。对照组42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0例;年龄4576岁,平均55.9岁;病程10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电针及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所致吞咽障碍。具体的电针及康复训练方法如下。(1)电针治疗:选穴:体针廉泉、人迎(双)、颈后夹背穴(双)、风池(双);头针取口舌吞咽区(双侧)。平补平泻法。得气后将廉泉、人迎接电针仪正极,余穴接负极。电针仪为G一6805电针仪,施以连续波,频率150Hz,20min后出针。10天为1疗程,共3个疗程。(2)康复训练: 心理指导:介绍病情,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忧郁及抵抗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环境及体位选择:选择清净、舒适的环境,治疗及进食过程中避免打扰。体位:卧位时.从3060度角,即身体与床面成3060度角,颈部前屈,逐渐提高角度,直至90度坐位; 功能训练:颈部运动,呼吸训练,肩部体操,口舌体操,发声训练,空咽下训练; 促通技术:颈部、面部及口腔内舌、咽壁的冰块刺激及按摩; 直接训练: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食物及体位训练。以循序渐进为原则。以上方法每日1次,每次30min,10天为1疗程,共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对照组治疗疗程为1月,分别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当天,采用饮水试验标准进行评价:患者坐位,给予30 ml温水口服。级:一饮而进,无呛咳;级: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级:一饮而进,有呛咳;级:两次以上喝完,有呛咳;级:呛咳多次发生,不能将水喝完。显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级,或治疗后提高3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级,或治疗后提高23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为级以上。 2 结 果 2.1 治疗组 治疗前吞咽功能级32例,级14例,治疗结束后,显效29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前吞咽功能级30例,级12例,治疗结束后,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3例. 2.2 两组疗效比较 采用SPSS10.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2检验,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比较(略) 3 讨 论 Martino等报道,有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发生肺炎的风险是无吞咽困难的3倍,且合并肺炎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0d病死风险是不合并肺炎患者的3倍2。因此,要重视早期患者吞咽困难的诊断和康复训练,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对减少误吸性肺炎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主要表现为随意性舌运动时间延迟以及与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协调性降低,在急性期后我们通常采取功能恢复训练的方法,我们在此基础上联合电针,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主要在口腔期和咽期,对影响吞咽功能的相关肌群进行早期指导训练可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加强舌和咀嚼肌的按摩和运动,提高吞咽肌力和吞咽反射的灵活性,改善吞咽动作的协调性,对麻痹的肌神经有促通作用;同时可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避免发生误吸,防止肺炎的发生。因此,早期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功能及进食训练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的有效方法。 电针治疗电刺激可兴奋咽喉部肌肉,防止失用性萎缩;通过刺激受损部位的脑神经,使其活性增加;反复刺激兴奋大脑的高级运动中枢,能帮助恢复和重建正常的反射弧,促进新的中枢至咽喉运动传导通路形成。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强可塑性,持续刺激可使中枢突触增强或重建,实现神经系统的重新组合。反复电刺激可使休眠状态的突触能被代偿使用。现代研究认为3,针灸刺激能使体内产生红外辐射、微粒子流、电磁及多种内源性药物因子等物质,使人体线粒体的过氧化氢酶增加,以增强细胞的新陈代谢;电针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使肌体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免受过量活性氧攻击的能力,减轻脑组织的损害,提高脑组织的代偿能力,增加脑代谢营养,促进神经递质传导功能恢复,修复损伤脑组织。 我们在对照组中发现,仅给与患者内科的一般治疗,患者预后明显比在急性期后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立即进行干预的效果差,进行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患者吞咽困难得到了极好的康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贾海燕,肖爱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评估和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1215. 2Martino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