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GSPTM气化技术概况1.1技术研发GSPTM煤气化技术是由德国西门子集团拥有的,由前民主德国燃料研究所(DBI)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发并投入商业化运行的大型粉煤气化技术。该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全称为Deutsches Brennstoffinstitut Freiberg,一直致力于煤炭综合利用的开发工作,即使在国际市场石油过剩时,也没有中断过对煤气化技术的开发工作。针对化工行业,本着降低投资与成本,而研发出的GSPTM煤气化技术是世界先进的大型粉煤进料气流床加压技术之一。分别于1979年和1996年,在西门子的气化研发中心(Freiberg)建立了和两套气化中试装置。这两套装置试验过的煤种来自德国、中国、波兰、前苏联、南非、西班牙、保加利亚、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捷克等国家。东西德合并后,该技术扩展应用到生物质、城市垃圾、石油焦、含氯废物和其他燃料等气化领域。1.2技术应用GSPTM煤气化技术自研发成功以后,其商业化应用扩展就丝毫没有停止过。1984年在德国黑水泵工厂采用GSPTM气化技术建立了一套200MW的商业化装置,粉煤处理能力为30t/h。该装置在1984至1990年间,成功对普通褐煤及含盐褐煤进行了气化,生产民用煤气。东西德合并后,德国政府引进天然气取代了城市煤气,且对垃圾处理有补贴政策,故1990年后,该装置分别气化过天然气、焦油、废油、浆料和固态污泥等原料,生产出的合成气用于甲醇生产及联合循环发电(IGCC)。2001年,巴斯夫(BASF)在英国的塑料厂建成30MW工业装置,用于气化塑料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2006年,捷克Vresova工厂采用GSPTM气化技术建设的175MW工业装置开车试运转,其气化原料为煤焦油,用于联合循环发电项目(IGCC)。具体应用成功范例见表1。表1GSPTM气化工艺应用成功范例气化类型 气流床气化炉 气流床气化炉 气流床气化炉用户 Schwarze Pumpe BASF plc,Sealsands Sokolovskd uhelnd, a.s所在地 Schwarze Pumpe,德国 Middlesbrough,英国 Vresov,捷克共和国试车 1984 2001 2006年反应器类型 气流床,水冷壁 气流床,耐火砖 气流床,耐火砖热容量 200MW 30MW 175MW压力 2.8 MPa(g) 2.8 MPa(g) 2.7 MPa(g)温度 1400 1400 1400激冷方式 完全激冷 局部激冷 完全激冷供料系统 煤粉/液态供料 液态供料 液态供料气化原料 1984-1990前采用普通的与含盐的褐煤1990年以后采用天然气、污泥、焦油以及生物质等 尼龙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液体废物,包括合氢氰酸和硝酸盐的副产物以及含硫酸铵的有机物 440MWIGCC的26个固定床气化炉产生的焦油与其它液态副产品产品 用于IGCC和甲醇的原气 燃料气 用于IGCC的燃气1.3在中国的推广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更是煤炭大国,石油资源相对缺乏。为了更好的推动GSPTM煤气化技术在中国煤化工及煤制油领域的应用,北京杰斯菲克气化技术有限公司于2005年5月在中国北京成立,德国西门子发电集团与中国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各拥有该合资公司50%的股份。北京杰斯菲克气化技术有限公司独家负责GSPTM煤气化技术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推广与使用许可。2. GSPTM煤气化工艺GSPTM采用干粉进料、纯氧气流床气化、液态排渣、粗合成气激冷工艺流程。该流程包括干粉煤的加压计量输送、气化与激冷、气体除尘冷却、黑水处理等单元。图1为GSPTM气化工艺流程示意图。 2.1备煤与加压计量输送系统预先被破碎到25mm的经过计量的去除金属的煤,通过输送机送入磨煤机,在磨煤机内将煤磨碎到适于气化的粒度(对不同煤种有不同的要求)。磨煤的同时采用加热的惰性气流将其干燥到符合输送要求的水份含量(对不同的煤种有不同的要求)。经研磨的干燥煤粉由低压氮气送到煤的加压和投料系统。此系统包括储仓、锁斗和密相流化床加料斗。锁斗完成加料后,即用加压气(N2或CO2)加压至与加料斗相同的压力,然后煤粉将依靠重力送至加料斗。再用输送气(N2或CO2)从加料斗中将干煤粉送到气化炉的组合喷嘴中。粉煤流量通过入炉煤粉管线上的流量计测量。图2为干粉煤的加压计量输送系统示意图。2.2气体及气体冷却除尘系统加压干煤粉,氧气及少量蒸汽(对不同的煤种有不同的要求)通过组合喷嘴进入到气化炉中。气化炉包括带水冷壁的气化室和激冷室。 气化炉的操作压力为 2.54.0MP(g)。根据煤粉的灰熔特性,气化操作温度控制在1350 1750 之间。高温气体与液态渣一起离开气化室向下流动直接进入激冷室,被喷射的高压激冷水冷却,液态渣在激冷室底部水浴中成为颗粒状,定期的从排渣锁斗中排入渣池,并通过捞渣机装车运出。从激冷室出来的达到饱和的粗合成气经两级文氏管洗涤后,使含尘量达到要求后送出界区。 2.3黑水处理系统激冷室和文氏管排出的黑水经减压后送入两级闪蒸罐去除黑水中的气体成分,闪蒸罐内的黑水则送入沉降槽,加入少量絮凝剂以加速灰水中细渣的絮凝沉降。沉降槽下部沉降物经过滤机滤出并压制成渣饼装车外送。沉降槽上部的灰水与滤液一起送回激冷室作激冷水使用,为控制回水中的总盐含量,需将少量污水送界区外的全厂污水处理系统。3. GSPTM煤气化关键设备3.1气化炉气化炉包括用耐热低合金钢制成的水冷壁和激冷室。水冷壁由多组冷却盘管组成,水冷壁向火面覆有碳化硅保护层。由于碳化硅及后形成的固态渣层保护,水冷壁的表面温度小于400。水冷壁仅在气化室的底部加以固定,由气化室顶部的导轨支撑,解决了水冷壁的热膨胀问题。出于安全考虑,水冷壁盘管内水的压力高于气化炉操作压力,防止盘管泄漏或损坏时气体进入盘管。气化炉外壳设有水夹套,用冷却水进行循环,故外壳温度低于60。气化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另外,气化炉可依氧气、煤粉流量调节加以控制,亦可参照在线分析的气体成分和气化室与激冷室压差加以调节。GSPTM气化炉使用干煤粉进料,产生的粗合成气的有效成分(CO+H2)可达到90%以上(依煤种及操作条件的不同有所差异)。表2 给出气化炉出口处典型气体组成。表2 GSPTM气化炉出口处典型气体组成(干基,依煤种不同有差异)气体体积(%) H2 CO CO2 N2+Ar CH4 H2S 合计GSPTM气化工艺 23.6 68.9 3.1 4.0 0.1 0.3 100.0GSPTM 气化炉的高效率同时降低了煤和氧气的消耗量,这意味着生产中原料成本得到降低,表3给出了GSPTM气化工艺的消耗指标 表3 GSPTM气化工艺的消耗指标(依煤种不同有差异) 煤种一 煤种二煤 种 成 份 C (wt%) 64.2 72.6 H (wt%) 2.5 3.6 O (wt%) 0.9 13.8 N (wt%) 0.9 0.7 S (wt%) 3.1 0.9 灰份(wt%) 26.9 6.9 水份(wt%) 1.5 1.5低位热值LHV (kJ/kg) 24800 27500灰熔点FT () 1420 1400原料气组份 (CO+H2,干基,Vol%) 88.2 94.81000Nm3(C0+H2)消耗 原料煤(kg) 650 550 氧气(99.6%,Nm3) 350 310GSPTM气化炉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加以设计,表4给出了GSPTM气化炉的不同规模。表4不同规模的GSPTM气化炉(初步数据) 小 中 大 MEGA项目规模 200MW 500MW 1000MW 1500MW操作压力(MPa) 4.0 4.0 4.0 4.0产气量(Nm3/h) 55,000 125,000 246,000 360,000水冷壁尺寸(mm/Hmm) 1,900/3,000 2,600/3,900 3,100/4,800 3,600/5,4003.2组合式气化喷嘴由配有火焰检测器的点火喷嘴和生产喷嘴所组成,故称为组合式喷嘴。承受较高热负荷的喷嘴部件由喷嘴循环冷却系统来强制冷却。喷嘴的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高热应力的喷嘴顶端材质为镍合金。图4给出了组合气化喷嘴结构示意图。由图4可知,由中心向外的环隙依次为点火燃料气、点火氧气、氧气/蒸汽、煤粉通道。几根煤粉输送管均布进入最外环隙,并在通道内盘旋,使煤粉旋转喷出。给煤管线末端与喷嘴顶端相切,在喷嘴外形成一个相当均匀的煤粉层,与气化介质混合后在气化室中进行气化。因此从给煤管出口到喷嘴顶端之间只产生很小的热应力。图5给出了组合气化喷嘴的外观示意图。图5组合气化喷嘴外观示意图3.3水冷壁 水冷壁如图6所示,是由碳化硅保护层、冷却盘管和抓钉组成的。水冷壁应用了以渣抗渣原理,在气化过程中,炉内温度很高,燃烧产生的液态熔渣附着于水冷壁上,冷却形成固态渣层,以此保护水冷壁免受高温侵蚀与磨蚀。该固态渣层的厚度取决于炉内火焰温度和粉煤的灰熔特性。图7给出气化过程中水冷壁的温度分布示意图。当设备初始运行时,固态渣层会逐渐积累,直至达到稳定的固态渣层厚度。在气化过程中,固态渣层具有自动调节与自行修复功能,预计水冷壁的使用寿命在25年以上。 4. GSPTM煤气化技术优点 (1)煤种适应性强:该技术采用干煤粉作气化原料,不受成浆性的影响;由于气化温度高,可以气化高灰熔点的煤,故对煤种的适应性更为广泛,从较差的褐煤、次烟煤、烟煤、无烟煤到石油焦均可使用,也可以两种煤掺混使用。即使是高水份、高灰份、高硫含量和高灰熔点的煤种基本都能进行气化;(2)技术指标优越:气化温度高,一般在13501750。碳转化率可达99%,煤气中甲烷含量极少(CH40.1%(V),不含重烃,合成气中CO+H2高达90%(V)以上,冷煤气效率高达80%以上(依煤种及操作条件的不同有所差异);(3)氧耗低:可降低配套空分装置投资和运行费用;(4)设备寿命长,维护量小,连续运行周期长,在线率高:气化炉采用水冷壁结构,无耐火砖,预计水冷壁使用寿命25年;只有一个组合式喷嘴(点火喷嘴与生产喷嘴合二为一),喷嘴主体的使用寿命预计达10年; (5)开、停车操作方便,且时间短(从冷态达到满负荷仅需1小时);(6)操作弹性大:单炉操作负荷为70-110%;(7)自动化水平高:整个系统操作简单,安全可靠;(8)对环境影响小:无有害气体排放,污水排放量小,炉渣不含有害物,可作建材原料;(9)工艺流程短,设备规格尺寸小,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运行成本低。 5. GSPTM煤气化技术应用领域 (1)合成氨,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合成氨生产与消费国,2004年产量达到4222.2万吨,预计到2010年对合成氨的需求量大约为4700万吨。中国现有的合成氨厂除少数以天然气、重油原料外,大多数工厂都以无烟块煤为原料,采用常压固定床间歇气化技术,生产能力小,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GSPTM煤气化技术以粉煤为原料,适应煤种宽,气化效率高,生产能力大,且清洁环保,在合成氨生产领域有广阔的前景。 (2)甲醇甲醇是化学工业中重要的中间产品之一,也是正在迅速发展的替代燃料之一。目前中国现有的甲醇生产装置大多数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缺乏竞争力。结合中国能源结构状况,以煤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大型煤气化技术来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竞争力,以满足未来市场需求。针对特大型甲醇生产的需要,我们正在开发MEGA-GSPTM技术。(3)煤制油(CTL)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的需求量迅速增长,2005年进口原油已超过1.4亿吨,到2010年将达到2.5亿吨左右,国际油价长期保持在60美元/桶以上。因此,上游采用煤气化技术,下游采用FT合成技术的间接液化在中国大有可为,并将成为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支柱之一。 (4)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中国的电力需求持续高速增长,且目前中国以燃煤发电为主,导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高效、清洁的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有着广阔的前景。GSPTM气化技术也是最早应用于IGCC发电的技术之一。 (5)制氢氢气(H2)作为炼油、煤液化、燃料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航空服务人员安全意识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航空飞机维修工艺评估师新员工岗位专业知识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层便当盒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安徽中医考试题库及答案
- n3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问答
- 环境敏感区打井施工安全合同
- 金融资产交易担保合同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债券担保协议范本
- 金融服务合同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范例合同
- XX医院DRG绩效分配方案
- 《研究生英语》(第二版)练习答案及译文
- 加油船租赁油船租赁合同
- 《茶叶审评技术》课程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专题四“挺膺担当”主题团课
- 智能高速铁路概论-课件-第一章-世界智能铁路发展-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分析
-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练习题
- 护理综述论文的撰写
- 煤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 医院院内急会诊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